传统文化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汪洋里断了线的风筝传统文化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1. 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2.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

    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就称为文化事象。

    3. 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

    部文化遗产。

    4. 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5. 方志时期:竺可桢将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划为第三个气候时期,为寒冷时期,因为这

    一时期明清现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故而得名。

    6. 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

    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7. 永嘉之乱:永嘉五年(311年),匈奴贵族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西晋灭亡,

    史称“永嘉之乱”。

    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

    8. 一条鞭法:是明朝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内容是把

    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

    9. 儒户:是元朝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景教、阴阳先生、

    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

    10.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

    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1. 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2. 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3. 赌胜:实质是打赌,碰运气,刺激人们从感官上接近神、共享神佑的愿望。如触摸某寺

    庙山门前的某一动物形状或形态殊异的一小块建筑物,表示能得到一种定向的神赐。

    4.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

    趋完备。

    5.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封建制度。

    简言之就是分地以封诸侯。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将所得的土地分封给大夫,大夫又将它分封给士,士则直接组织庶人进行生产活动。

    国王→诸侯→大夫→士→庶人

    6. 春秋决狱: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

    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其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心理动机的判定。以善恶动机论罪,为人们的主观臆断打开了方便之门。

    7. 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

    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8. 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

    9. 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其含义是指可常行常用的最高的德。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L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4.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内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11.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2,上层文化:指宫廷与上层文入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3.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4—,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5.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文化传统。

    1.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大约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2.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以 彩陶文化最为著名。

    3.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以黑陶文化最为著名。

    4.羲和敬顺昊天:传说尧曾命羲和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润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

    5.敬授民时: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然而正是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的则是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6,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分布于豫西晋南,是夏文化的重要遗址。遗址中发掘出青铜器,玉器等礼器,祭器,还有大型宫殿的基址;此外还发现了少量非正常死亡者的乱葬境,乱葬者可能是战争俘虏。这些都显示着夏已初步进入国家阶段。

    7.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

    8,二王之后:周武王为了巩固周家统治,在分封诸候的同时,还把部分商人的后代封到宋国,把夏朝之后封到杞国,所以称为“二王之后”。

    9.西域: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部分。

    31.新乐府运动:新乐府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在中唐,经白居易,元稹的大力倡导下,加上李绅,王建,张籍等一批诗人的积极参与,形成一场规模不小的诗歌运动,史称“新乐府运动”。它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实际是有意恢复《诗经》和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32.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企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保守派(旧党)的固执反对,新法推行迭遭阻碍,总的来说推行新法是失败的。

    33;理学:理学是北宋兴起的一门学问;它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为主,讲究成贤成圣。理学的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他们要复兴儒学,就是要从精神的层次救败。像先秦儒家一样,他们承认人性中有道德的根源,这根源就本于创生万物的天地。成贤成圣就是要修养成一种成天地合一的“天地境界”。但这境界不是要出世,也不是要逍遥,而是像天地那样“曲成万物”,也就是本着一种大公精神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4.色目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二等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他们归顺蒙古人最早,所以,元朝政治深深打上了西域商人的烙印。

    35.南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最低下的一等人,即四等人。南人就是南方最后被蒙古人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36.回回:它是元朝进人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相互学习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现在称回族。

    37:盂德高维诺:盂德高维诺是11世纪末期意大利方济合会士。1291年他乘船到达中国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

    38.八思巴:西藏喇嘛教萨萨派的领袖,元世祖忽必烈奉他为国师,除“做佛事”,为皇帝及后妃传授佛戒外,并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备皇帝咨询。朝廷又设宣政院,让八思巴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联系。

    39,一条鞭法:它是明朝张居正实行税制改革的名称。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众多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简化手续;目的是:增加国库收人,减轻民众负担。

    40.摊丁人亩:它是清朝的一种赋税制度。“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人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因为康熙五十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不纳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41.儒户:这是元朝社会阶层中出现的一个新名目。它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据说这是同情汉族读书人的耶律楚材建议的,蒙古人尊重通神的人,立为儒户可以像佛,道户那样免除赋役。

    42.王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因为他把“心”当作宇宙万物之本,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心学”。心学的宗旨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也就是说,只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修养,即可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这种理论,明中叶以后影响很大。

    43.徐光启:明代著名科学家。他是个天主教徒,与西方传教土利玛窦关系密切,共同翻译了西方数学名著《几何原本》前6卷,并对作为天文学和数学基础的几何学作了深入的研究。后又与西方教士熊三拔共同翻译了西方水利工程名著《泰西水法》,将西方灌溉工具和技术介绍到中国。祟帧二年(1629年),被朝廷任命主持修订新历书《祟帧历书》,这是他融汇中西文化的结晶。这些都显示出西方学术对他的积极影响。他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重要的著作是《农政全书》,写成于1628年,共60卷,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和荒政12项,内容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44.文字狱:清朝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多发于康,雍,乾三朝。康熙朝的文字狱主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但《四库全书》编纂的进行,从搜集来的图书中,他们发现了大量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东西,于是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文字狱更加残酷。文字狱使清朝的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中去了。

    45.乾亮学派:乾嘉指清朝乾隆,嘉庆年号。清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为使知识分子不问政治,走纯学术研究道路,让学者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考订,校勘,辑佚,注释,由此考据文学大盛。这一工作在乾嘉年间最兴盛,被称之为乾嘉学派

    1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也称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

    2 、人文地理环境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3 、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将它。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汪洋里断了线的风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汪洋里断了线的风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汪洋里断了线的风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汪洋里断了线的风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