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娇子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武侯后传第11章 娇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诸葛亮随黄浩进了宫。

    刘禅听到诸葛亮进来了,忙着从座椅上滚了下来,旁边的妃子脸色通红,两人或者正在说着悄悄话。

    “赶紧的,到后面去藏藏!”刘禅整整衣服,走下台子。

    赶紧的出来迎接诸葛亮,看来这个皇帝对于诸葛亮还是又爱又怕的,爱的是人家帮你保家卫国,治理朝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怕的是诸葛亮是跟随先帝起来的,看着阿斗的光屁股长大的。

    “仲父午安,”刘禅忙着请安,请上座。

    “大王先做,”起码的礼仪还是有的,诸葛亮自然不会落下礼数。

    “不知道大王宣我进殿有什么事情?”

    刘禅马上哭着鼻子,“国库告急呀,丞相大人!”

    “哦,着急到什么程度了呀!”诸葛亮问。

    “这个,我这边是内库紧张,皇宫里的开支都在节流了,至于外面!”刘禅记不得很清楚,总之,就是很缺钱。

    “那就宣吏部长史进来吧!”

    既然是吏部的事情,就在丞相的管理下,诸葛亮以前在外,这次回来了,就要参与了。

    长史杨仪和蒋琬就候在大殿外面,两人紧跟着就进来了。

    “蒋琬,你就将国库情况与丞相一并汇报了吧!”刘禅吩咐道。

    “大王,丞相,”蒋琬拱拱手,“府库告急呀!”

    “如今我大蜀国刚刚结束五丈原之战,现在进入秋冬季节,各部、各州郡均报来明年开春后的财政预算?”

    “情况如何?”诸葛亮也知道情况一定不乐观。

    诸葛亮6次北伐,大量的军费开支,蜀国的国库基本掏空了,而各地州府,由于此时蜀中农业虽地广,但是人少,产值很低,也就没有好多的粮食入库,府库也几乎没有剩余;

    巴蜀本就是本地、丘陵,是农业大国,工业基础薄弱,而没有南方国家的商业,所以,整个国家都是栓紧了裤袋来打仗。

    虽然名曰天府之国,但是战争之下,还是一个字,“穷呀!”

    蒋琬说,“如今我各部统计的数据来看,形势不容乐观!”

    初步统计数据如下:

    兵部豢养边防,护军,后勤,所需银两约1000万俩;

    礼部,开办学堂,兴建场所,所需白银100万两;

    户部,开垦农田,开挖河渠,置办种业,须白银200万两;

    户部各地官员、府军开支,工资,修建县府等,需要银两500万两;

    工部,交通建设、河流运输、码头等,需要银两500万。

    各部统计数量需要3000万两。

    蒋琬把汇报讲完,刘禅叹了口气,这个家不好当呀。

    “这还不包括,咱们成都这边,皇宫的日常开支,一些应急的费用,这些数据还没有统计上来!”

    “那么皇宫这边的开支要多少,早早统计上来!”诸葛亮还是担心饿着了刘禅了,毕竟先帝刘备把刘禅交给了他。

    “黄浩,你上次给我报了一下,估摸着是多少?”刘禅问道。

    “禀告皇上,”黄浩说,“约末需要200万辆!”

    “两百万,去年不是只有150万两吗?”诸葛亮问。

    “禀告丞相,大王今年像把后宫修缮一下!”

    诸葛亮皱了皱眉,看来这个刘禅还是不大理解国家的难处呀。

    诸葛亮没有多说,问蒋琬,“蒋琬,目前国库还有多少库存呢?”

    “禀告丞相,仅仅不到500万辆!”

    诸葛亮和刘禅一下子全傻了,“如果按照初步估计,总计需要4千万辆,而缺口就有3500万!”

    这个坑,可怎么填那。

    这个时候,诸葛亮想起诸葛晨说的话,“也许撤兵真是唯一的选择了!”

    “那么,两位长史,可有什么良策?”诸葛亮问道。

    两人都低着头,不敢言语,这个时候有什么办法呢?

    “唯有征粮、征税,”杨仪小声的说,“但是也不能证得多少呀?”

    这个办法,诸葛亮是不会同意的,这也是刘备一惯的主张,不能向老百姓苛政重税,否则就毁了刘备一生好民声。

    刘禅坐在皇位上,也是无精打采,因为财政么有着落,他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自己大鱼大肉,诸葛亮这些老臣看了会怎么想呢。

    看来修缮后宫殿是不现实了。

    “皇上,如此,我们只有在明日早朝,让百官都来出出主意了!”诸葛亮只有先把这个事情放一下,回去思考一番再说。

    “也罢,众爱卿回去斟酌一番,明日早朝再议!”

    三人出得大殿,均有些无精打采。

    微风一吹,诸葛亮不禁有些咳嗽,真是忧国忧民呀?

    “两位大人,可有办法?”诸葛亮想着,当着大王不好说,下来问问两人。

    “丞相,今年秋收,但是收成并不好哇!”

    “可只有这个办法,其他的收入,比如盐业呢?”

    “盐业倒是收税有所提高,富世县(今富顺)的井盐产量倒是有所提高,但是还是不易开采呀!”

    “其他的工业,收入都不高!”

    诸葛亮比较重视农耕,巴蜀盆地的农地,这个时候还是广泛种植的小米,高粱,产量自然不高。

    诸葛亮下了马车,闷闷不乐的回到家中,中午吃火锅的欢快气氛,也被深深的忧虑所替代了。

    所以,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之所以会累死,还是身上的重担太大了。

    权利有多大,责任有多大呀。

    “大哥加油!”

    诸葛婵在书房里,正在叽叽喳喳的吼呢。

    诸葛亮走进来,看着诸葛瞻正埋头在写算着。

    “婵儿,你为大哥加什么油呢?”诸葛亮看到正在旁边的诸葛婵,旁边还染着一只计算时间的香。

    “他们两个比赛统计算数,计算我们府里今年的收支情况呢?”

    “哦,那是应该了解的,你大哥以后迟早要当家的!”

    “诸葛晨,你也算啦!怎么不动笔!”诸葛亮问道。

    “二哥早就算完了,不过不知道正确不?”诸葛婵赶紧汇报。

    诸葛夫人也在一旁观战,眼看这一炷香就要完了,诸葛瞻是还么有弄完。

    “时间到!”诸葛小妹从椅子上跳下来。

    诸葛瞻勉强把账本对完了。

    诸葛亮拿起诸葛瞻的本子,再拿起诸葛晨的本子。

    诸葛晨的本子上写得是阿拉白数字,诸葛亮还有些看不懂。

    “晨儿,你的结果呢?和你大哥的不一样!”

    诸葛晨把纸张翻过来,后面是汉子的,两人的结果一模一样。

    “结果一样,”诸葛婵说,“从时间来说,二哥胜利了!”

    诸葛瞻也甩甩发酸的手臂,“二弟,你赢了,不过你的计算方法好奇怪哦!”

    诸葛亮自然看出了这个统计方法的有点。

    “晨儿,你且说说,你这个统计方法,是否可以推广?”

    “义父,当然可以!”

    “父亲,”诸葛瞻也说,“二弟这个方法真是快,我花了近两个时辰”

    “你猜二哥用了多久?”诸葛小妹调皮的问道?

    “你直说了吧?”

    “呵呵,你猜不到吧?”诸葛小妹说,“不到一盏茶的时间!”

    诸葛亮大喜,这是多么高的效率呀?难道这孩子还是算数的天才。

    “夫君大人,可是今日可是上殿遇到什么难事了?”诸葛夫人自然很容易看出诸葛亮的忧虑了。

    “大王今日将我和两位长史叫进宫了,”诸葛亮说,“如今国库告急呀!”

    诸葛瞻也偶尔与诸葛亮讨论一些政事,“可说缺口有多少哇?”

    “缺口大得很,差3500万两!”

    “3500万辆?”诸葛小妹吓了一跳,“这的买多少糖果呀?”

    “你就想着吃,”黄夫人摸着小妹的头,这个女孩是自己亲生的,就知道好吃。

    “到哪里去征得那么多银两呀?”诸葛瞻也低头不语。

    “办法总会有的!”诸葛晨倒是乐观,“父亲大人不要太过焦虑!”

    众人纷纷散去,诸葛亮坐在书房里,拿起笔来,开始写写算算,3500万辆,到哪里去变这么多钱出来呀。

    “还有,那些地方可否紧着花的,”诸葛亮也在计算着这些花销。

    军费削减了,部队的装备和战斗就要迅速降下来,这个不行。

    开垦农田、开挖河渠,如果省了,很多地方的收成也要大大降低,这个也不好。

    看来唯一可以削减的就是官员开支,府库的支出了,还想修缮后宫,不能批。

    吃晚饭的时候,诸葛亮也没有出来,饭都是送进书房的,诸葛亮也没有什么胃口。

    半夜了,诸葛亮还在案前思考,写画,计算着明日怎么向皇帝建议。

    目前,似乎只有节流这一个办法了。

    “咳咳,”诸葛亮咳嗽了几下,然后就仍住了,似乎怕是家人担心。

    次日清晨,诸葛亮拖着疲倦的身体,早早的就坐马车进宫去了。

    大殿上,刘禅自诸葛亮出兵后,好久没有这样早朝了,况且今日议题,涉及到明年的开支预算,他也不得不来。

    杨仪和蒋琬两人,也是脸色不好,估计昨晚也没有睡的很好。

    “众位大臣,今日本王主要讨论一个事情,”刘禅打起精神。

    “今日主要商议,如何解决明年国库开支的问题!”

    “蒋琬上前,”刘禅说,“就请蒋琬长史给各位大臣讲讲情况!”

    “是大王,”蒋琬站到了殿前,“根据各部统计上来的数量!”

    “我国,开年后明年的财政预算是4000万两白银!”

    “四千万,好大的数字呀!”下面百官纷纷小声议论。

    “肃静!”刘禅道,“请听蒋琬继续讲!”

    蒋琬继续,“这是综合了吏部、兵部、礼部、刑部、户部、工部”六部上报的数字,以及各州郡县的需求,以及国都明年常用开支得来的。

    “这些需求,大部分都是明年必须要开支的,一些项目今年已经开始,明年还在继续的呀!”

    “那么,从国库拨款就是了呀!”

    蒋琬说,“但是,国库仅有不到500万辆,缺口3500万辆呀!”

    下面一遍哗然,众人纷纷议论,没有想到,缺口那么大也!

    “这可如何是好,这打仗也太烧钱了吧?”

    "安静,"刘禅说,“今日召集各位大臣前来,就是要大家觐见好的办法,以尽快筹集银两,来年开工呀!”

    “诸位爱卿,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尽快报上来!”

    下面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言语,一来这个事情太突然,二来真还没有谁有这个能力,变出3000万辆白银来。

    “大王,”诸葛亮说,“为今之际,唯有开元节流!”

    “丞相请讲,”诸葛亮说,“一方面增加收入,一方面节省开支,今年大幅削减财政运营成本!”

    “是的,这也是一个办法,”刘禅说,“但是光节省也不能解决问题呀!”

    此时的朝廷分为两派人物,其中一派为本地土著派,也就是东州派,这些人如李严、吴懿、吴班、张裔、邓芝、费祎、董允等,尤其李严等人,更是不愿意看到诸葛亮为主的荆州一派,常年把持朝政,左右国策,都在憋着看热闹呢。

    “大王,我国常年征战,如今国库空虚,”李严乘机揍了一把,“这么大的缺口,也没有办法呀!”

    人可能都有本位思想,都到这个时候了,还不忘窝里斗呢。

    “丞相,今日怎么没有看到诸葛晨上朝呢?”刘禅听说诸葛晨发明了火锅,心理惦记着呢。

    “启禀皇上,你不是准予诸葛晨一周休假了吗?”

    “哦,哦,有这么回事!回头宣他晚上过来,大王有事情要问他!”

    朝堂上也没有什么结果,黄浩就宣告退朝了。

    刘禅还着急让诸葛晨准备吃火锅呢。

    见诸葛亮闷闷不乐,魏延走上前来,把一个纸条递给了诸葛亮。

    “这是什么?"诸葛亮问。

    “这是刚才小军师送过来解大王疑惑的,”魏延笑道,“诸葛晨已经答应下午去宫中给大王做火锅”。

    “他让您告诉大王,一并邀请几个长史大人,一起陪大王吃火锅!”

    “这个时候,还有心情吃火锅!”

    “丞相,你看看手中的纸条吧,公子说他有办法!”

    诸葛亮不禁有些失望。

    “大王留步,”诸葛亮把刘禅留住。

    “诸葛晨听说大王要做火锅,恳请大王也请几位长史一起来品尝!”

    刘禅停顿一下,“也可,人多也热闹,大家都来尝尝!”

    诸葛亮展开手中的纸条一看,写着两个字,“娇子!”

    这是什么意思呢?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武侯后传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武侯后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武侯后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武侯后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