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提成机制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丁小白的种田生活第八十六章提成机制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书上没空地儿,看来只能重新写一份了,也好,就当是练字了,丁小白倒是想得开。

    她的毛笔字写的不算好,能将就着写出整齐的小楷,水平却只是能看而已,还得多练。

    仿了这些日子的字帖,丁小白的字还是有进步的,毕竟她原本有些底子,年纪又不是真的八岁,智商跟小孩子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拿过白纸,裁成书页大小,先是宽松些把文字抄了一页,又跑去平安哥那里,借了一支最细的毛笔,开始给文字标拼音。

    错一处就要浪费一页纸,所以丁小白写得很小心,仔仔细细地尽量做到一处不错,就这样还废了两张纸呢,有点可惜。

    大壮回来的时候,丁小白也才写了五、六张,进度有点慢啊,好在先要教他们拼音,之后才能用得上这本书,抄书的时间还有。

    “姐,姐,你看看我今天写的字怎么样?平安哥又教了我三个字,夸我学的快呢。”

    丁大壮拿出自己写的大字跟姐姐显摆,丁小白自然先是一通表扬,再提出一些不足,这样不至于打击到小家伙学习的积极性。

    “嗯,姐说的我都记住了,那我再去写两张大字。”丁大壮就是这点好,识教,你只要指出他的缺点,他就会马上改,错不过宿。

    看看书桌上唯二的两本书,家里的书还是太少了,弟弟学习挺用功的,相信很快就能把这两本书学完,特别是在他学会了拼音之后。

    等哪天闲了,得再去一趟书画铺子,买几本地理志或历史、人文方面的书,既能让她了解这个朝代,又能让弟妹们长知识开眼界。

    “瞧瞧咱们大壮多用功,以后肯定有出息。”跟着丁大壮一起回来的丁家大娘,也就是平安哥的娘,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出声夸赞。

    丁大壮不好意思地笑了,歪着小脑袋道,“大娘,您可别夸我,我跟平安哥比还差得远呢,平安哥说私塾里的先生每天都夸他的。”

    这话当娘的最爱听,丁大娘自然也很开心,儿子是她的希望,从眼下看,保不齐真能学出点名堂来呢,她也不多求,能中个秀才就知足了。

    秀才虽然还不够格当官,却能免了地税粮税,虽然家里的田地不多,但能免了这些杂税,就能多余些粮食拿去卖,也是笔不小的进项呢。

    更何况有了秀才功名,便可以见官不跪,上公堂不可用刑,这可都是天大的荣耀呢,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想想就让人心跳加快。

    “大娘,您怎么还送大壮回来呀,不过是门挨门,走不上几步路,他自己回得来的。”

    丁小白起身让着丁家大娘,把人让到凳子上坐着,又忙着去给倒了杯热水,放了一大勺红糖。

    “哎哟,二丫可别忙了,我不是特意送大壮回来的,是我娘让我把今天做好的手套送过来,我听见你和大壮说话,才进来西屋看看的。”

    听到丁大娘是来送手套的,丁小白赶紧起身去了东屋,做工的大娘、婶婶们正准备收工呢,李小禾站在炕沿边等着送人。

    拿起丁家大娘送过来的手套,里外地检查了一遍,还真成,做工足够精细,没有毛茬儿线头露在外面,棉花絮的也匀称。

    又再翻拣了几个,都还不错,没有偷懒糊弄的,可见寻个工不容易,做的都挺上心,当然,三奶奶也必定是用心看着了。

    这让的工艺丁小白彻底放下心来,如果质量不过关,她是绝对不让出货的,总不能坑了宋掌柜吧。

    “做的挺好,我明天就把这些手套拿去给东家看看,这样的质量,想来东家也挑不出毛病,丁大娘和三奶奶多费心了。”

    “丁大娘,你明天跟几位大娘、婶婶们说,每天做好八副手套的定额之外,如果还能多出活,每两副手套额外再付一文钱,不过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听说多做还能多得钱,丁家大娘把头点成了鸡啄米,“行的,行的,这可是个好消息,我明天一定把话给她们传到。”

    说完她就乐颠颠地回去了,想着得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婆婆,晚上她们熬点夜,怎么也能多做出两副来,婆媳俩就是又赚了两文呢。

    丁小白看向做靴子的妇人们,见她们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忍不住就笑了,“这事我娘打算明天一早跟你们说的,没想到让我提前给说露了嘴。”

    李小禾眨了眨眼,这事她之前并没听女儿说过,女儿现在这么说,大概就像之前说过的,是怕她在这些乡亲面前失了威严吧。

    丁小白也抱歉地看向娘亲,她是突然想到了这一点,就直接说了出来,倒是让娘亲措手不及了。

    “娘,咱不如就今晚一起说了吧,也省得婶子、大娘们惦记,晚上可就睡不着觉了。”

    丁小白的话,把一屋子人都给逗乐了,不过笑归笑,没有人开口接话,都等着听她继续说呢。

    “靴子比手套难做许多,咱们自然不能跟那边比,我和我娘商量好了,多做出一双靴子多得三文钱,不过还是那句话,一定要保证质量。”

    六副手套才能提三文钱,一双靴子就提三文,虽然靴子确实比手套难做得多,但丁家母女能考虑到这个问题,并没有让她们吃亏,她们就已经很感激了。

    等到把妇人们送走,李小禾嗔怪地拍了女儿两下,“你说你事先也不跟我透个口风,刚才吓得我都不敢说话了,就怕咱娘俩把话说岔了。”

    丁小白赶紧跟娘亲道歉,这次的事儿真不是故意的,之前规定的八副手套算是保底,结果刚才她发现,在这个底数的基础之上,是可以多做出两副来的,也有人这么做了。

    丁小白并不认为来做工的人会故意偷懒,但完成了定额就满足的人,肯定是大多数,毕竟规矩就是这么定的啊。

    为了对默默付出的人表示鼓励,她才突然想到了增加提成机制的,俗话说,众赏之下必有勇夫么,虽然这句俗语用得不是特别恰当,但大概意思是差不多的。

    手套生意是一锤子买卖,只卖年前这一茬,一定要做足数量才行,等到被人把手艺学了去,再做多少也没意义了,所以现在数量是关键。

    李小禾当然知道女儿不是故意的,她也就是逗逗小丫头,并没有半点想要责怪的意思。

    娘几个洗漱好上炕睡了,丁三锁才微醺着回来,丁小白抢在娘亲之前下了地,给爹爹开了门,没想到爹爹竟然没有喝醉。

    这也才没有多少日子,爹爹就有了长进,知道了有些场合应该节制,席面是摆在了里正家,可爹爹能明白自己是主人,让丁小白对这个家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

    给爹爹兑好了温水,让他洗漱打理,见爹爹人还清醒,丁小白就站在旁边陪着他闲聊。

    “爹,金虎哥下午过来咱家帮忙做家具,我看着手法挺顺溜的,你看他的手艺可还行?”

    丁小白和高山买羊奶回来没多大会儿,王金虎就过来丁家帮忙了,临走丁小白还悄悄塞了两块点心给他,让他拿回去给王大嫂补身子。

    “我看还行,不比我差呢,真是有点没想到,像是正经学过的,可没听说王大哥家的孩子学过木匠啊?”

    “咱别管金虎哥是打哪儿学的,有手艺就成,我是想着吧,王大娘家生活挺困难的,能帮人家一把就帮一把。”

    王金虎是真心过来帮忙的,对这些跟自家展示真心的人,丁小白都会想办法报答的,于她不过是多出个主意,于别人,就有可能拯救于水火之中。

    “嗯,要是能帮就帮一把,金虎他爹最近得了一场大病,跟着他家老二、老三也病了,听说为了给他们爷仨治病,借了不少外债。”

    “也是巧,金虎的闺女又生在这个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火,金虎家的没有奶水,你王大娘只得又借钱买了头奶羊,真是雪上又加霜了。”

    家里穷困成这样,王金虎还能还回那五个铜板,人品实在是没得说,单凭这一点,丁小白就觉得自己应该帮他。

    “爹,你再观察金虎哥两天,要是他的手艺确实成,人也稳妥,我就帮他出个主意,多了不敢说,养家糊口总是够的。”

    现在的丁三锁,对自家大闺女那是盲目的信任,只要是她说出来的话,那就绝对错不了,“行,爹观察两天,要是个得用的,爹就告诉你。”

    第二天,丁小白和娘亲天没亮就起了,脚不沾地儿的开始忙活,打蛋、和面、生火、架锅。

    王大娘家的羊奶,也是一大早就给送了过来,昨天高山去还瓦钵的时候,就提前预定好了,十文钱买了一钵。

    有了昨天的经验,忙是忙了些,但做起来倒是轻车熟路,等到高山赶早过来帮忙的时候,娘俩已经蒸了两锅出来。

    既然要给人家送热乎点心,自然就得小心包裹,李小禾的阵势摆得很大……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丁小白的种田生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丁小白的种田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丁小白的种田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丁小白的种田生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