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九十二章 经义取士不可动
“经义取士这一项决计不可以放弃。甚至不能消减。”姚广孝说道:“自王安石以来,经义取士,已经成为天下主流。而且王安石各政皆废,唯有此政不废,大人当深思之。”
“同风俗,一道德。千古儒生之愿,于天下有利无弊。大人或觉其虚妄。却不能轻易改动。”
何夕不得不深思姚广孝之言。
姚广孝这番话,说明不仅仅很多儒臣觉得这一件事情很重要。甚至连姚广孝也觉得这一件事情很重要,不能轻易改动。
但是双方觉得很重要是不一样的。
儒臣是利益相关。如果不考经义,那么大量儒生如何入仕。这简直是比杀了他们都难受。儒生们为何反对举荐制度?固然,举荐上来的官员,良莠不齐。但是实际上,科举是从士大夫之中取士,这代表读书人整个阶层,成为地方的主流。
地主阶级与士大夫阶级是不一样的。
这十年以来,朱元璋大兴文教,其实也完成了对元朝遗留下来的豪强进行改造,将他们改造成为士大夫家族。这也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的读书传统,大部分豪强也是附庸风雅的。
看很多名臣履历的话,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不少文官的祖上,在洪武年间都是一方豪强,甚至聚集过义兵,在乱世之中有一席之地,但是他子孙在洪武永乐年间,反而科举出仕了。
如果何夕废掉经义,这对这些势力,影响特别大。甚至会影响朝廷稳定。就看清末废除科举就可以看到。其实清朝如果仅仅进行科举改革,而不是废除,说不定还能维系几年。真因为废除了。
反而让准备科举的学子,纷纷准备革-命了。
而姚广孝觉得不妥当,就是这方面的原因。他无儿无女,只有一个姐姐,也多年没有见过了。不是利益相关。也没有想过为儒生说话,就姚广孝的本性而论,他对那些儒生也是很鄙视的。
但是从巩固朝廷而论,经义,士大夫,都有自己作用。
不能轻易动地。
最少,何夕在没有找到另一种能够统一天下人思想的办法之前,经义不可动,儒家不可以轻动,最少不管任何一种取士的办法,都不能忽略这些人群。
而放在后世而论,那些很多人都不喜欢的,思想政治课,在总体教学之中,分量也不算轻。
同一个道理,不同的方法实践。
何夕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其实我想将,资格考试与任事考试分开。今后,考取的功名,哪怕是进士,也仅仅代表他们能参加某一场官员的选拔而已。并不代表能够直接任职。如此一来,将经义的教育放在学校。而将其他科目的考试放在任事考试之上。”
“考官?”姚广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官要考着做?朝廷虽然每年都要大选。但是好像与你说的不一样。”
这里的大选,并非选举。而是选官。
朝廷官员任命也是有一定章程的。当然了,而今的章程很乱。不成体系,一方面是大明刚刚建立,没有什么成例可以依靠。另外一方面,是什么规矩都不可能约束朱元璋。
朱元璋很多举动,就将所谓的章程给改了。
故而,洪武十五年,很多东西,都是一变再变。就连科举这么重要的东西,都经历,办科举,废科举,兴举荐,而今又商议重办科举,至于其他方面,更是变化太多了。
连丞相都废除了。
大明洪武前期唯一不变的东西,那就是一直在变。当然了,这种变化在洪武后期渐渐少了。在太子死后,更是进入收尾之中了。
这是另外的故事,这里不提。
洪武年间用人方式,也大有不同,最多的依然举荐。就某大臣举荐某人为某官。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
那就是结党营私的事情太普遍了。
因为举荐出仕,他身后都是有恩主的。有恩主有势力,就有底气。不是他一个人。在遇见地方上有 什么问题,也能求救于恩主。最大的坏处,就是结党营私了。
当然了,朱元璋也用过其他方式。
考试就是一种。但是吏部主持的考试,是资格考试。比如要任命一批县官,就看资历,选拔一批人,考试一下,筛除一些,然后任命。太子说的抓阄,就是这种考试之中。
但是更多是,朱元璋直接任命。
天下大部分官员,都在朱元璋的心中记着,比如这一次将张度忽然调过来做煤铁司郎中。这就是圣心独运。没有与任何人商量。
何夕说道:“正是,在我想,如果朝廷要任命某官,需要提前在报纸上公布。公布要求,比如几品,需要什么资历,任何吏部选可以推荐一些人。某些大臣们,也能推荐一人选。有名额限制,也可以让人自荐。然后吏部主持考试。考题与所任的官职有关系,然后让所选官员上级,来判卷。最后得出谁来担任。”
“你觉得如何?”
姚广孝听了,首先想到的是,如此一来,皇帝活动余地就很大了。大臣任命之权,今后就有得争了。其次就是这一件事情太麻烦了。
因为这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了。
首先,就是资历, 怎么确定资历?其次,考试怎么考试?须知,考试这个制度最大问题是舞弊。
大明一年要任命多少官员,如果用这个办法,这种考试从年初到年尾,都不会停,而数千人的大考,还能作弊的。而几个人,几十个人小考,不引人瞩目,作弊就更加简单了。
但是姚广孝内心之中,也有一些感动。
因为他看到何夕的初心。
他想要的是,一个人可以不成为任何派系的人,也能一步步成为大明重臣。如果大明朝廷内部,没有所有的蝇营狗苟,任何晋升,都是有才华的人通过考试一步步上去。
大明很多事情都能解决。
只是可惜,政治这东西太复杂了。
越是理想的东西,越是难以完成。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姚广孝就是想看看,这一件事情能够成功。
姚广孝说道:“陛下,这些事情你倒是可以给方孝孺说。”
何夕一愣,说道:“为何?”
姚广孝说道:“陛下知道方孝孺是何等人吗?”
何夕说道:“大儒?”
姚广孝说道:“他与大人是一种人,是天真之极的人。是想用自己的学说治平天下的人。只是大人您还知道,千里之足,始于足下。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就改变放弃,退而求其次。”
“而方孝孺不是。你知道方孝孺最大的渴望是什么?”
何夕说道:“什么?”
姚广孝说道:“恢复井田制。”
何夕听了,这一句话。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该如何判断方孝孺。
井田制其实是一种仅仅存在儒家典籍的田制,甚至考古学都没有证据支持这种制度存在过。但是一代又一代大儒却前仆后继地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并非没有成果。府兵制,就是井田制的改革与变异。
只是时过境迁,谁都知道井田制是不可能的。但是依然顽固地支持井田制的人,有两种,第一是食古不化。古代什么都是好的。第二,就是怀抱着天真的理想,希望能恢复儒家最初的样子。即便知道做不到,也希望基于井田制,研究出更好的制度。
让百姓活得更好,更要尊严。
也就是说,他主张从分配角度,给大明百姓更好的选择。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经义取士这一项决计不可以放弃。甚至不能消减。”姚广孝说道:“自王安石以来,经义取士,已经成为天下主流。而且王安石各政皆废,唯有此政不废,大人当深思之。”
“同风俗,一道德。千古儒生之愿,于天下有利无弊。大人或觉其虚妄。却不能轻易改动。”
何夕不得不深思姚广孝之言。
姚广孝这番话,说明不仅仅很多儒臣觉得这一件事情很重要。甚至连姚广孝也觉得这一件事情很重要,不能轻易改动。
但是双方觉得很重要是不一样的。
儒臣是利益相关。如果不考经义,那么大量儒生如何入仕。这简直是比杀了他们都难受。儒生们为何反对举荐制度?固然,举荐上来的官员,良莠不齐。但是实际上,科举是从士大夫之中取士,这代表读书人整个阶层,成为地方的主流。
地主阶级与士大夫阶级是不一样的。
这十年以来,朱元璋大兴文教,其实也完成了对元朝遗留下来的豪强进行改造,将他们改造成为士大夫家族。这也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的读书传统,大部分豪强也是附庸风雅的。
看很多名臣履历的话,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不少文官的祖上,在洪武年间都是一方豪强,甚至聚集过义兵,在乱世之中有一席之地,但是他子孙在洪武永乐年间,反而科举出仕了。
如果何夕废掉经义,这对这些势力,影响特别大。甚至会影响朝廷稳定。就看清末废除科举就可以看到。其实清朝如果仅仅进行科举改革,而不是废除,说不定还能维系几年。真因为废除了。
反而让准备科举的学子,纷纷准备革-命了。
而姚广孝觉得不妥当,就是这方面的原因。他无儿无女,只有一个姐姐,也多年没有见过了。不是利益相关。也没有想过为儒生说话,就姚广孝的本性而论,他对那些儒生也是很鄙视的。
但是从巩固朝廷而论,经义,士大夫,都有自己作用。
不能轻易动地。
最少,何夕在没有找到另一种能够统一天下人思想的办法之前,经义不可动,儒家不可以轻动,最少不管任何一种取士的办法,都不能忽略这些人群。
而放在后世而论,那些很多人都不喜欢的,思想政治课,在总体教学之中,分量也不算轻。
同一个道理,不同的方法实践。
何夕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其实我想将,资格考试与任事考试分开。今后,考取的功名,哪怕是进士,也仅仅代表他们能参加某一场官员的选拔而已。并不代表能够直接任职。如此一来,将经义的教育放在学校。而将其他科目的考试放在任事考试之上。”
“考官?”姚广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官要考着做?朝廷虽然每年都要大选。但是好像与你说的不一样。”
这里的大选,并非选举。而是选官。
朝廷官员任命也是有一定章程的。当然了,而今的章程很乱。不成体系,一方面是大明刚刚建立,没有什么成例可以依靠。另外一方面,是什么规矩都不可能约束朱元璋。
朱元璋很多举动,就将所谓的章程给改了。
故而,洪武十五年,很多东西,都是一变再变。就连科举这么重要的东西,都经历,办科举,废科举,兴举荐,而今又商议重办科举,至于其他方面,更是变化太多了。
连丞相都废除了。
大明洪武前期唯一不变的东西,那就是一直在变。当然了,这种变化在洪武后期渐渐少了。在太子死后,更是进入收尾之中了。
这是另外的故事,这里不提。
洪武年间用人方式,也大有不同,最多的依然举荐。就某大臣举荐某人为某官。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
那就是结党营私的事情太普遍了。
因为举荐出仕,他身后都是有恩主的。有恩主有势力,就有底气。不是他一个人。在遇见地方上有 什么问题,也能求救于恩主。最大的坏处,就是结党营私了。
当然了,朱元璋也用过其他方式。
考试就是一种。但是吏部主持的考试,是资格考试。比如要任命一批县官,就看资历,选拔一批人,考试一下,筛除一些,然后任命。太子说的抓阄,就是这种考试之中。
但是更多是,朱元璋直接任命。
天下大部分官员,都在朱元璋的心中记着,比如这一次将张度忽然调过来做煤铁司郎中。这就是圣心独运。没有与任何人商量。
何夕说道:“正是,在我想,如果朝廷要任命某官,需要提前在报纸上公布。公布要求,比如几品,需要什么资历,任何吏部选可以推荐一些人。某些大臣们,也能推荐一人选。有名额限制,也可以让人自荐。然后吏部主持考试。考题与所任的官职有关系,然后让所选官员上级,来判卷。最后得出谁来担任。”
“你觉得如何?”
姚广孝听了,首先想到的是,如此一来,皇帝活动余地就很大了。大臣任命之权,今后就有得争了。其次就是这一件事情太麻烦了。
因为这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了。
首先,就是资历, 怎么确定资历?其次,考试怎么考试?须知,考试这个制度最大问题是舞弊。
大明一年要任命多少官员,如果用这个办法,这种考试从年初到年尾,都不会停,而数千人的大考,还能作弊的。而几个人,几十个人小考,不引人瞩目,作弊就更加简单了。
但是姚广孝内心之中,也有一些感动。
因为他看到何夕的初心。
他想要的是,一个人可以不成为任何派系的人,也能一步步成为大明重臣。如果大明朝廷内部,没有所有的蝇营狗苟,任何晋升,都是有才华的人通过考试一步步上去。
大明很多事情都能解决。
只是可惜,政治这东西太复杂了。
越是理想的东西,越是难以完成。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姚广孝就是想看看,这一件事情能够成功。
姚广孝说道:“陛下,这些事情你倒是可以给方孝孺说。”
何夕一愣,说道:“为何?”
姚广孝说道:“陛下知道方孝孺是何等人吗?”
何夕说道:“大儒?”
姚广孝说道:“他与大人是一种人,是天真之极的人。是想用自己的学说治平天下的人。只是大人您还知道,千里之足,始于足下。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就改变放弃,退而求其次。”
“而方孝孺不是。你知道方孝孺最大的渴望是什么?”
何夕说道:“什么?”
姚广孝说道:“恢复井田制。”
何夕听了,这一句话。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该如何判断方孝孺。
井田制其实是一种仅仅存在儒家典籍的田制,甚至考古学都没有证据支持这种制度存在过。但是一代又一代大儒却前仆后继地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并非没有成果。府兵制,就是井田制的改革与变异。
只是时过境迁,谁都知道井田制是不可能的。但是依然顽固地支持井田制的人,有两种,第一是食古不化。古代什么都是好的。第二,就是怀抱着天真的理想,希望能恢复儒家最初的样子。即便知道做不到,也希望基于井田制,研究出更好的制度。
让百姓活得更好,更要尊严。
也就是说,他主张从分配角度,给大明百姓更好的选择。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