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纸寿千年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邪瞳宝鉴第47章 纸寿千年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叶凡的袋子里放了三本书,两新一旧,旧的自然是那本捡漏《祭侄文稿》的古书,另外两本则是他买来准备学习古玩鉴赏这方面知识的书籍,此刻那张宣纸就夹在其中一本内。

    之前叶凡只打算找李远山一个人看的,不过现在看来是没可能了,不过有李远山在,另外两人也是见过一次面的,加上王老本身看起来也不像是偷奸耍滑之辈,叶凡也就放下心来,取出书本,将里面夹着的那张宣纸抽了出来。

    宣纸是折叠起来的,外面看上去洁白莹润,很有质感,不过乍一看到叶凡手中的纸质,几位老人就都摇了摇头,包括李远山在内,也是有些意外,心说难不成自己刚才猜错了,这小子根本就是个菜鸟,对古玩行当一窍不通?

    这几个老头子混迹古玩这一行最少的也有三十多年了,打眼一看那纸张的颜色,就足以断定这不可能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了。

    像字画一类的古玩是最难保存的,时间越长褪色越严重,影响整体的质感和美观。颜真卿素来以硬豪和麻纸见长,《祭侄文稿》便是如此,不说是他的巅峰之作也差不多了。

    麻纸分为两种,白麻和黄麻,特点是纤维长,纸浆粗,纸质坚韧,历经千年也不宜变脆变色,对于字画一类作品的保存有着很好的作用,不过麻纸多用于隋唐五代,随着新型造纸技术的发展,到宋元时已经不占主导地位,这种造纸的技术也就日趋消失,因此到了后世,麻纸就成为鉴定古籍的依据,极难被人伪造。

    叶凡拿出来的是折叠起来的白宣纸,单从纸质的颜色分辨,就可以断定这部文稿并非真迹了,是以在看到第一眼的时候,四名老人几乎同时都轻轻地摇了摇头。

    对此叶凡却是不怎么在意,只是很随意地将纸张展开,铺在了身前的桌面之上,供其他四人观看。

    “哎,不太对啊……”李远山看了一会儿,忽然想到了什么,站起身来,指着桌面说道:“这是生宣纸啊,看着润墨性的程度,还是上好的生宣纸,这应该有些年头了吧?”

    说到后面,李远山的声音逐渐小了下来,而他的目光,此时也随着叶凡将宣纸全部展开,而紧紧地盯在了上面的墨迹之上。

    其他三人闻言,也不禁面露惊讶之色,一开始叶凡将宣纸拿出来的时候,他们只看了一眼,心里便有了评判,这一看就是赝品仿作了,坊间流传极广的那些名家摹本几乎见不着痕迹,但是想要找到一些做旧的赝品出来,却是再简单不过了。

    包括李远山在内,他们心里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但是李远山却多了一眼,也是出于对叶凡的信任,不过正是这一眼,才让他看出了一些不同之处。

    宣纸是一种很高的造纸工艺,始于唐代,可以说是古代造纸技术的巅峰产物,迄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而由于宣纸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亦不会褪色的特点,还享有“纸寿千年”的美誉。

    按纸张洇墨程度不同,分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而生宣纸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宣纸,其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很强,容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

    生宣容易化墨,用于书法创作是最好的选择,一般初学生手首选熟宣,因为生宣价格较贵,没有强硬的书法功底轻易不用生宣,不然就是纯粹浪费材料了。

    而在宣纸创始的初期,制作宣纸的工艺成本相当高,普通人家是用不起这种纸张的,除非是一些富贾商隶或者书法大家,从这一点也能看得出来,宣纸的价值所在。

    叶凡拿出来的宣纸,以李远山等人的眼力,自然能够看出来一些端倪,生宣久藏为好,因为刚生产出来的宣纸过于白净,给人一种火气逼人之感,而久藏的生宣色泽柔和,用墨用色更有韵味,叶凡手中的宣纸,所表现出来的色泽,正是久藏之后才有的,那种强烈的历史沉淀感尤为突出。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净禅阁中这四名老者,酷好收藏,对一些书法笔墨也是下过一番功夫的,尤其是那位一身唐装的周老,更是对书法颇有研究,虽然算不上书法大家,但也能懂得个五六分的精髓了。

    “这可是陈年的老生宣啊……”周老收敛其刚才的轻视之心,第一个没忍住伸手在宣纸的背面捏了一下,嘴里发出一声轻呼。

    普通的陈宣以五年为一个界限,超过五年以上的宣纸,就可以称之为陈宣了,但是对于这些热衷于古玩收藏的人来说,五年的界限实在是太短了,这种年份的宣纸在他们的眼中,收藏的价值并不高,毕竟他们年龄都不小了,还能有几个五年?

    所以,周老的话一出口,顿时就引起了其他三位的好奇,老生宣现在可是不多见了,而以周老的挑剔目光来看,他口中所说的陈年宣纸,怕是动辄以百年为单位来计算的。

    这样的宣纸,单是其流传至今的历史价值都足以让人惊叹了,如果上面再加上一篇名师书画作品,其价值最少还能翻上几番。

    这些东西叶凡并不知道,他对古玩这一行还是个纯粹的小白,如果不是看到了宣纸中蕴含的灵气,恐怕就要错过这么个大漏了。

    “老周,你能确定这是陈年的老生宣?”宋老露出一脸疑惑的表情,现在市面上也有宣纸出售,品种不同价格也差的很多,一般五年以上的陈宣,已经具备了古玩收藏的价值,但跟几百年前的老生宣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了。

    说话的同时,宋老的手也摸了上去,他的脸色当即就变了,眉头紧蹙,似乎颇有些难以置信的样子。

    看到两人这副模样,李远山和王老也有些把持不住,纷纷伸手在那张宣纸上抚摸了起来,那样子就像是在抚摸一块羊脂白玉似得。

    “怎么样?”周老轻轻搓了搓手,看着其他三人说道:“这生宣确实很有些年头儿了,至于出自哪个朝代,我还无法确定,还是等看过里面的书法作品再做定论吧!”

    生宣年份的判断并不是靠眼睛就能看出来的,宣纸虽有“纸寿千年”的美誉,但也经不起历史风浪的侵袭,时间久了自然会出现一些破损,除非一些技艺高明的装裱大师精心裱糊,使其隔离空气才能保证宣纸长时间的存放,不然几百年的时间过去,难免会对纸质有所损坏。

    所以,想要准确判断宣纸的年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在宣纸上书写绘画的作品特征去推测,这个方法是对一些古代书法作品断代的最普遍也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随着宣纸一层层翻开,四个老人的目光都一动不动地盯着宣纸上逐渐呈现出来的内容,就连一向对古玩行当不怎么感冒的韩雪咪,也忍不住勾着头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张书写《祭侄文稿》的宣纸是经过精心裁剪的,大小和原版一模一样,纵20.8厘米,横75.5厘米,整体保存的非常完好,只是在右下角有一小块地方有所损坏,看起来好像表面被揭掉了一层似得,上面还有一些凌乱的黑色痕迹。

    四名老人看的都很认真,全都离开座位,走到宣纸的正前方,与周老一起观察研究了起来,四个人的身体都几乎扑在了桌子上。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可能会出现两幅完全一样的书法作品?”过了足足有七八分钟的时间,在叶凡怀疑这几个老头儿是不是睡着了的时候,李远山才忽然开口说了这么一句话。

    “李老哥,你看仔细一些,这一幅《祭侄文稿》,与台北故宫博物馆里收藏的那副原作,还是有些细微差别的,你们看这里……”

    在书画收藏这方面,周老绝对算是专家权威了,他在八宝街经营的就是文房四宝书法绘画这一类的店铺,本身对各个时期书画大家的作品特征都有很深的研究,此刻听到李远山的话,便伸手点出了几个地方,给众人解释其中的一些细微差别。

    “周老弟,这两个地方难道有什么不同?”尽管周老解释的很详细,但是其他几人对《祭侄文稿》的原作了解并不太多,自然也就看不出差别在什么地方了。

    “这两处用笔稍显生涩,连笔之处不够圆润含蓄,少了一股原作那种一气呵成的气势,这应该是后世出现的高仿作品!”

    周老说到这里,忽然停顿了一下,又仔细盯着那张宣纸上的内容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才重新收回目光,一脸笑意地问叶凡道:“小叶,你不是说学习过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么,这两个地方你怎么看?”

    “这个……”叶凡怔了一下,没想到周老会把这个问题抛向自己,说实在的,叶凡还真没看出来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他虽然打小就练习过书法绘画,但是那个时候年龄还小,而且也是个初学者,根本分辨不出原作和高仿字画之间的细微差别。

    周老此刻这么一问,叶凡还真回答不上来,只能悻悻地说道:“周老您太抬举我了,我对书法作品只是略懂皮毛而已,这两个地方我没看出来有什么不同,还得请周老您赐教了!”

    本文为(http://)首发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邪瞳宝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邪瞳宝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邪瞳宝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邪瞳宝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