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废掉的老生宣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邪瞳宝鉴第48章 废掉的老生宣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茶香缥缈,水雾升腾之中,净禅阁的气氛反而比起最开始那会儿要热闹多了。

    李远山和宋老以及王老正在研究着宣纸上那副《祭侄文稿》的书法作品,听到周老询问叶凡的话,不禁都生出了好奇之心,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叶凡,想要看他怎么回答,却没想到叶凡一句话就给推掉了。

    “罢了,难得有这么个机会,老头子我就在几位老哥面前卖弄一下吧!”

    周老喝了口茶水,看了几人一眼,便接着说道:“这《祭侄文稿》传世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停云馆所刻拓本,其上有陈绎曾、陈深、文徵明三跋,与清卞永誊《式古堂书画汇考》所载相同,二是墨迹本,明张丑《清河书画舫》云,《祭侄文稿》定当以鲜于枢、张晏跋尾本为真迹,另外在徐邦达的《古书画过眼要录晋隋唐五代宋书法》也有过注释,明文氏《停云馆帖》所刻一本,与此不同,当是伪迹!”

    “在座诸位也都知道,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原作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加上当时几位书法大家多方考证,若无差错当是真迹了,而这一本上面所题三跋与停云馆帖所刻祭侄文稿一般无二,想来应该是后世拓印的版本了!”

    “另外我刚才指出的两处墨迹,是《祭侄文稿》临摹最为艰涩难写之处,你们看这拓印本在运笔之间,稍显犹豫,不够洒脱连贯,这也是判断停云馆帖刻录本为伪迹的根据之一,所以,老头子以为,这宣纸上所拓的祭侄文稿,八成是从停云馆帖拓印下来的!”

    众人闻言,不由地发出一声叹息,如果只是拓印本的话,那这本祭侄文稿的书法作品,其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没能与这老生宣的价值结合起来,给人一种大材小用的感觉!

    对于一些真正的书法大家来说,上等的笔力,必定要配上最好的笔墨纸砚,这样才能将书法作品的精髓完全体现出来,这是一种很普遍的认知,当然如果一个人的书法达到了极高的境界,那么对别人来说,即便只是一张草纸,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千金难求的!

    “可惜了,用这么好的宣纸来拓印书法刻本,实在是浪费啊!”李远山轻轻摇了摇头,在他看来,书法作品的精髓在于书写,用刻本拓印下来的文字,体现不出来什么价值,就像用打印机复印出来的钞票一样,说白了还是一张纸,没有任何意义。

    “是挺可惜的,这宣纸本身就已经是古董级别的存在了,还保存的这么完好,对一些书法大家来说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东西,但作为拓本就要打上一个折扣了,买回去除了挂在墙上别无用途,有点画蛇添足了!”

    王老也不住地摇着头,露出一脸惋惜的表情,这老生宣若是放在那些书法家的手上,必然能够让其价值倍增,但现在看来,却是没可能了。

    一旁的宋老点了点头,对两人的话颇为赞同,他们都是中海古玩行当里数得着的人物,对于古玩价值的判定有着绝对权威的话语权,他们既然都这样说了,那就证明,这老生宣确实算是被糟蹋了。

    “也不能这样说,虽然这老生宣被当成了拓本来用,但《祭侄文稿》是颜真卿颠峰时期的作品,即便是停云馆帖的刻本伪迹,放到现在也是古董了……”

    说到这里,周老的目光一顿,扭头看向叶凡,笑呵呵地说道:“说实话本人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书法绘画,这老生宣虽然废了,但也有几百个年头了,老头子冒昧问一句,小伙子有没有要出手的意思?如果有意出售,不妨说个价!”

    叶凡闻言,倒有些犹豫起来,他一开始并没有想过要将其出手,毕竟他自己从小接触书法作品,对这些名人名作也很感兴趣,不过刚才几位老人的话,却让他打消了自己收藏的念头,此刻周老这么一说,他还真有些心动起来。

    周老似乎也不强求,见叶凡沉默不语,便也不再说话,等着他考虑清楚再给自己答复!

    “周老如果喜欢,拿去就是了,这东西留在我手上,也没有什么用处……”

    “咦,这是什么?”叶凡刚一开口,话还没说完,就听到身边的韩雪咪忽然发出一声轻咦,随即一只小手从自己面前探了过来,点在了老生宣右下角的一处位置。

    韩雪咪手指的位置,正是宣纸右下角那处稍微磨损的地方,像是被人用手指在表面上搓掉了一层似得,上面有些黑色模糊不清的印记,若不仔细去看,还以为是不小心沾染上的墨迹,是以刚才众人也都没有怎么在意。

    “嗯?”周老一听这话,脸上表情顿时一愣,屁股一下子从凳子上坐了起来,俯身趴在宣纸上仔细看了起来。

    右下角那一处黑色印记,看起来很是模糊,就算仔细去看,也只能看到一个大概的轮廓,像是一个印章,但仔细看的话,又像是作者署名的落款,只是那字迹实在太小,怎么看都看不真切。

    “这是?”叶凡的目光也被韩雪咪手指的位置吸引了过去,他其实早在买下这个书稿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右下角的这处黑色印记,只不过他对书法的理解还停留在刚入门的程度,除了看到一团不太显眼的墨迹外,却也看不出更多其他的信息。

    左右看了一眼,见众人的注意力都被这处黑色印记吸引,叶凡将眼中的灵气释放了出来,在右下角的位置上仔细看了起来,果然发现那处黑色印记似乎有些蹊跷。

    细看之下,叶凡才发现,那黑色的印记很像两个蝇头小子,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墨晕渲染过重,使得墨迹在纸面上扩散开来,像是在宣纸上滴上了两点墨汁似得,不仔细去看的话,还真看不出来。

    “看起来像是两个字,容我再仔细看看……”周老年纪虽大,眼睛却并不花,辩物识字还是没问题的,不过这一块的墨迹实在有些模糊,他也不得不拿出一个拇指大小的放大镜,放到那团墨迹之上观察起来。

    其他几人见状,纷纷让开一些空隙,避免遮挡光线影响周老的判断,从这个小细节上,也能看得出来,这些老一辈的收藏家,对待古玩珍品的那一份认真态度。

    而此时叶凡的心里,多少也是有些忐忑的,最初的时候,他也仅仅是对这幅书法作品比较感兴趣,心里自然知道这张书稿绝无可能是颜真卿的真迹,甚至连书稿的材质都没认出来。

    不过,从其中蕴含的七道绿色光圈来看,这书稿的年份至少在数百年之上了,具体的时间叶凡也说不好,毕竟他只是通过眼睛看到的灵气颜色以及浓郁程度来推断的,至于不同的类别和材质所呈现出来的灵气状态有什么差别,他脑子里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概念。

    不过,尽管如此,叶凡还是摸索出了一些规律,像之前在八宝街地摊捡漏的万鲤朝珠木雕,里面的灵气是黄色的,当时李远山说过,这木雕是清末慈禧太后时期鬼刀七李鲁班的作品。

    而之前李远山的那个麋鹿木雕里,呈现的则是橙色的灵气,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仅在灵气颜色和浓郁程度上,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年份也有一些差别。

    那个麋鹿木雕是清末民初时候的作品了,也有将近百年的历史,而万鲤朝珠则相对更早一些,加之本身的体量比较大,其中的灵气色泽与浓度也要高出麋鹿木雕许多。

    以此来推断的话,不同的颜色很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时期和历史朝代,当然也可能是以具体的时间段来划分,不过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不是很大,只要结合朝代更迭的时间表,时间久了,等到经验积累的足够丰富,叶凡相信自己到时候会找到一个系统的直观的判断方法。

    “呼!”一声粗重的喘息声,把叶凡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之中,他抬头看去,却发现周老正满头大汗地坐在座椅上,精神略显疲惫,显然刚才的观察,耗费了他不少心神。

    “周老,您喝口茶休息一下!”叶凡见状,急忙帮周老的杯子续上茶水,端到了他的面前。

    周老脸上的表情微微一愣,随即笑了起来,伸手接过叶凡递过来的杯子,说道:“你小子,是怕老头子说瞎话忽悠你?”

    “不不不,周老,您想多了,我可没那个意思!”叶凡急忙摆着手否认,他的确是没那个想法,在专业方面,或许周老的确比叶凡要更加精通一些,但是对古玩真假伪劣的判断,叶凡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

    “呵呵,老头子跟你开个玩笑,别太当真了!”周老也就是跟叶凡开个玩笑,自然不会当真,更何况以他的身份,再加上李远山跟叶凡的那层关系,他就算想要蒙骗叶凡,怕是李远山也不会答应。

    “没有,晚辈就是对这张书稿比较感兴趣,想知道它的具体来历!”叶凡面不改色,即使他心里的确担心过周老会不会发现了这书稿中的秘密,然后藏在心里不告诉自己,不过想了想,他又觉得周老不会是这样的人,要不然以李远山的性子,怕是不会跟他交好这么几十年的。

    “容我仔细斟酌一番,这事儿背后还流传着一段不为人知的野史秘辛,我想想怎么跟你们说……”周老这么一说,顿时把所有人的好奇心给勾了起来。

    本文为(http://)首发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邪瞳宝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邪瞳宝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邪瞳宝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邪瞳宝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