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若为誓言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燕向北第十七章 若为誓言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曾经,他们以为,那不经意的誓言,永远都不会,跨越那永恒的界限,因为没有人,在如此纷杂的世界里,仍旧坚守那原本不值一文的许诺,若是如此,这该是多么残忍的现实,却,因为很多人,这样的现实,显得有点意味。

    他——卫嗍,不知何时,出现在这个地方。

    那横出的一剑,孤独沉寂,稍显不容于这个世界,不同于这个世界,如同枯叶轻飘飘落入,肃杀间,萧索间,连同那伟岸的身躯,冷峻无比的表情,都是一种震慑,对于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卫嗍,便是如此的出现,带来的是无限的杀机,长剑握处,剑身并未出鞘,他慢慢的移动步伐,眼中一闪而过的痛惜,在牧非的脸上一扫而过,这个孩子,如今又是孤身一人!

    转而冷寂,他手中的长剑挥舞过来,那原本无懈可击的戟网,在卫嗍的眼中根本不值一提,长剑过处,那飘然而下的雨滴便似瞬间停落,杀机顿现,在十步之遥,兵卒们只觉得一股强大的吸力,从银亮的戟尖迅猛传来,长戟转动,兵卒的步法也刹那乱了起来。

    白统领心惊,却不敢马虎,沉定间,双手令旗在大雨中疾疾挥出,指令间,那数十的兵卒,便似迅速汹涌的潮水,他们,不退反进,手中的长戟随即顺着那强大的吸力朝着卫嗍身上刺去,卫嗍不经意的一惊,百忙之中,忽而一只手抓住愣立的牧非,一把便将牧非扔出了这危险万分的战圈,握剑的手,同时不由的一紧,剑,是他的生命,也是他的依靠。

    惊讶中的牧非正疑虑,看见,被一个兵卒拉着的李月,借势飞去,那兵卒被突入其来的变故吓呆,却也毫不迟疑将手中的长戟刺向牧非,牧非顺势抓住长戟,那兵卒忙乱中,将长戟丢弃,右手又去拔刀,牧非没有等到他将刀拔出,便轻轻落在他的身前,如此的近战,在齐国长久几年,深谙了齐国技击之术的牧非,具有太多的优势,那兵卒没有来得及闪躲与进行再次的攻击,他的身躯便绝望的朝后飞去。

    牧非一把将月儿拉回身侧,护在身后,警惕的看着四周的情形,原本还将目光聚于战局的白统领,目光在牧非的身上稍稍停留了片刻,重新回到了卫嗍的身上,他需要全部的精神,对付眼前的强敌。

    令旗挥下的一瞬,兵阵又起了变化。

    牧非的目光终于被那激烈的战局吸引,他心有余悸,深知这兵阵的厉害,合击之下,未免输于任何强敌,所以,心中,对于这个冒险救了自己的男子,忍不住的担心起来。

    兵卒的长戟朝着卫嗍一点点靠近,丝毫不留空地,卫嗍退出一步,长戟紧随一步,四周都是银亮银亮的戟尖,直至卫嗍退无可退,他才开始再次的出剑,他在等待一个时刻,一个一击即胜的机会。

    长剑轻轻的挑出,迅速在那些银亮的戟尖点过,这看似轻微的动作,也不得不令兵卒握戟的手心轻微颤抖,他们只是普通的士兵,没有强大的力量,来抵抗卫嗍的剑击,却,有着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卫嗍的剑击,他们心中,都有着一个信念,看着大魏再次崛起,在这片战乱的大地,再次的璀璨辉煌。

    长戟继续推进,卫嗍闪身避开左右,前后交错而来的戟尖,空气却是一滞,而,兵卒的步伐没有丝毫的迟疑,移动的瞬间,手中长戟纷纷朝着胸口推拉,他们变刺为勾,手臂收回的瞬间,也带来了杀机重重,最终,在稍显凌乱的阵脚中,还是如此执着坚定,这给了卫嗍心底沉沉的一击。

    卫嗍曾经见过秦国轻骑步兵一次次摧毁城池的可怕,他们攻城掠地,为了嬴政一统天下的目的舍身忘我,在一次次的征战残酷存活,却都是商鞅以来,变革之后的成效,那些不成文的规定——王侯将相,敌人首级便能唾手可得,更多的驱使了这些秦兵炽热的内心。

    相较之下,这些给卫嗍的是感叹,而,眼前,能够体会到的一种意念,带给他的是震撼。

    若是当年大魏武卒能有如此信念,强秦铁骑也不能如此轻易的践踏魏国的土地,也许,经过铅华洗尽,才是真正的大浪淘沙,而,这些存活下来的魏国兵卒,兴许就是那其中的浪里金花。

    不过,卫嗍有卫嗍的坚持与信仰,许诺是就已经,注定了这些浪里金花的失败。

    决绝的瞬间,那高大的身影陡然肃立起来,那目光,穿梭在复杂而虚无的天际,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表情,却有着一种毁天灭地的气势,长剑并未出手,在那漫天的雨花中环绕一周,只是剑鞘的过处,银亮戟尖黯然失色,只一瞬,胜负成败,昭显,便是所有的一切终结。

    雨,敲打在,地上,满溢流出那些深浅相间的沟壑。

    突然感觉,雨的寒意,已经侵透了,心中所有的可能,手中的令旗不知何时从手中滑落,再大的雨滴,再深黑的夜晚,却也无法遮盖他眼中的颓然,一如那满满下来的雨滴,硕大却又冰冷。

    “魏武当年,何敢再言勇!”

    司马遽在营帐中,突然感觉到一股冰寒,侵透过来,有些诧异,从营帐中走出。

    突出的变故,有些促犹不及,在听到那语言的时候,那时的绝望死沉,如同亡灵敲击在他颓老衰哀的身躯上,冰冷而冷漠,一如既往的让他想起当年之耻,强秦铁骑在一片片倾倒颓废的宫墙中高傲的经过,那些原本属于魏国的荣耀,被任意的肆虐,随着那哀伤的曲调飘去很远很远,却怎么也抹不掉那曾经的哀伤,一次又一次的唤起,那是源于很远很远的一种信念,因而,便有了那强烈的欲望,重新崛起在这片巍峨的大地上。

    抬头,雨的接连不断,模糊了他原本有些不清晰的视线,执着的要看去,将阴郁的目光投向那张冷峻的面孔,一如他沧桑的年岁,重在他心底泛起层层波涛。

    是他,卫嗍,那个不管曾经还是现在都显赫的人物,他忽而在心底一笑,目光因而却变得更加复杂难懂。

    “秦国第一刺客卫嗍!”

    司马遽的目光,黯淡,深邃悠远,好似投射在阴郁的深谷,不见任何的光亮,黑漆漆,看去,单调的黑,在那深色的季节里一点一点蔓延,永远都没有了终点,如果有了,那便是死亡的艳丽。

    相对无言,沉默间,只有那沉重又有些盲目的雨点,冲击在那泥淖的大地,溅出水花,将一片深色浅色的秋意装点的肃杀无比。

    卫嗍慢慢将目光看向牧非,复杂伴随怜惜的意味,感觉到,自己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卫嗍。

    牧非看向那复杂的眼神,只知道有着无可比拟的威严,以及一种不容侵犯,却是不同于常人的另外一种暗示,他转身,拉着李月,朝着营地之外走去。

    卫嗍随后紧跟,营地兵卒有想阻拦的,却以为卫嗍那冷峻的神色震慑,更多的是因为,方才,卫嗍一瞬,破阵的前车,使得他们不能去步那后鉴,不敢再轻举妄动,所以,把目光转而移向司马遽。

    那深邃的,哀伤的目光,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卫嗍的离开,依旧定定的望着那远处朦胧的山脉背后,那里,有属于他大魏的辉煌,以及他现在所有的希望。

    醒悟,抬头的时候,卫嗍的身影终于消失,在那片片翠绿却又发黄的丛木中,几乎将营地所有人的希冀带走,它们就是一种打击,毁灭性的打击——那些誓言,从此便要成为纸上谈兵,那便是不可实现的幻想罢了!

    “司马将军,他……他便是卫嗍么?”

    白统领望着卫嗍身影消失的地方,反复咀嚼着方才司马遽的那番话。

    却又在心中,忍不住的无限感叹,卫嗍,便是传言中的人,嬴政身边的亲信,这个世上最最可怕的刺客,十步之内,一剑断喉,那并不是什么虚假的传言,反而是无数如今埋葬黄土之下早已化为尘土的白骨真实的见证,他便是鬼谷的传人,卫嗍,一个可怕之极的人!

    一念及此,白统领忍不住的心寒起来,他转而又变得疑惑不解,目光所想,便是方才那些围攻卫嗍的士卒。

    相传,卫嗍剑下,从不放过任何一个人!可是,眼前,那些围攻他的兵卒,一个个,完好无缺,这些又是为什么呢。

    他却不知,方才,卫嗍,自始自终,长剑都未曾出鞘半分!

    淡淡的目光,迷离在那凹浅不同的皱纹中,司马遽忍不住的哀伤,从数年前一直蔓延到这里,如今,已然到达了他的心底,那被再次唤起的哀伤,如何能够再次的平伏,要怎样,才会有勇气,再次面对这无数的殷切期盼的目光。

    心一下子,沉睡,好似,永远,都不会,再醒过!

    那时,风的独白,舞动飘落的雨,转而,秋水断情,将无数的绝望撒落在漫天的雨里,那些不经意间的哀伤,崛起的却是一地人的希望。

    如今,那些跌落的痕迹,延伸在那淡色的笑靥中,如何,去将一地的希望拾起。

    就像那深山,将所有的希冀掩埋,慢慢延伸的翠绿,在晚秋里讽刺着生机。

    司马遽目光所向,心的一瞬,舒展的眉头,轻松了许多,苏醒过来,在那一刻,忽而便有了许多的欣喜,这些对于他,还不是绝望,还不能绝望。

    这样,便可以了吧,那里,山脉之后,便是一切的开始,梦的延续,梦的彼岸……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燕向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燕向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燕向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燕向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