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身陷囹圄(1)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燕向北第二十章 身陷囹圄(1)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低垂的云际,沉重如同巨石,沉甸甸压下,天空的广阔,那时,任何角度,都可以看见,那慢慢下坠的夕阳,仅仅是一种萧索的体现。

    不久,入暮以后,那诡异游荡而来的黑暗,将整片大地笼罩。

    李颐看看身后的三百士卒,眼中冒出火样的实质,成败在此一举,这次的目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猛然回头,那经久未曾干燥过来的地面,仍是一片泥淖,深深浅浅的水壑,一排一排,蔓延从沟壑中溢出的水流,不缓不慢朝前流去。

    三百人,怀揣一个信念,几乎匍匐在这片泥淖中前进,他们都知道,任何一丝的差池,便会是致命的伤口,而对于如今的他们,是万万不能容许这样的差池的,因而,他们只能小心中更加的小心。

    匍匐间,那依稀看见的灯火,是飞蛾失却生命都要追求的光明,如今,他们的缓慢爬行,匍匐在地,可以意料到的是,现在,他们便是这样的一群飞蛾,依稀中的光明,使他们的心中沉沉的一震,却又有些激动,要去为之搏斗,为之,创造奇迹。

    所以,深信的时候,飞蛾扑火,并不一定便是自取灭亡,反而是厚积薄发,运筹帷幄之下的,胸有成竹,信心满满。

    渐渐辉煌,便是最终的阵地,那四处的灯火通明,似乎比之日前见到的灯火暗淡了许多,似乎,暗示之前,覆水之下的袭击,对秦军的打击颇大。

    然则,就是如此,李颐的心中却仍是扑腾不停,有些不安,仿佛,接下来,将要有什么事情要发,可是,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忍不住的心头担忧,却再也不能想许多了,那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无论意料之外,疑惑意料之中,都不重要!

    一时间,李颐首先冲出,朝着那片璀璨的灯火,有着一股嗜杀的冲动,引诱过去,随即,四处沸腾起来,那刹那燃烧的热情,那匍匐多时的兵卒们,不是正在等待这样的一个时刻吗?

    便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刻。

    迸发,在夜的沉溺中!

    从那些灯火通明的映照中,已然燃烧的炽烈,蔓延了开来,他们迫不及待,需要的这样的一个奇迹,来浇灭心中膨胀的热血,便会使的他们不顾一切,冲过去,呼喊中,声音里,也被充斥着热情与沸血,是杀敌制胜的勇气与保家卫国的决心。

    李颐有些失神,突兀之下,心中有些不可思议,而后,恍然大悟,视线中,一番景象,触目心惊,不可置信。

    那时,那些被激情迸发出来的呼喊,突然间,变得有些奇异,随即,却变成一些唏嘘,继而,变成成片成片的寂静与安谧。

    他们看见,那些空荡荡的营帐,根本就没有他们的敌人的存在,热血熄灭时,连心中的希冀,也不由得黯淡无光,似乎在迎合夜色的黑暗,一时间,谁都清楚了,心情一下子,由高处,一下跌落至深谷。

    可笑,激情算什么,只是被玩弄的把戏。

    可悲,秋的萧瑟,本来不给人希望,可是,强求之下,希冀,被迫附加其上的时候,不是一种人性的可悲么?

    那时,出现在他们脸上的表情,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表情,无论如何,都能硬生生的隔绝了他们生与死的信念。

    明白过来,一切就是一个阴谋!

    可是,一切已经太迟,他们已经身陷囹圄,无法脱身,走进了一个圈套,就会被突然的束之高阁,无法立足。

    一时之间,陡然的汹涌,扑腾过来的灯火光明,将整个的营地衬的雪亮,而,与那些光亮背驰的方向,隐匿于暗夜的幽灵终于动了起来,兵甲传来的声音,夹杂在整齐一致的步伐声中,声声入耳,声声骇人,声声绝望……

    悸动如同细水长流,那声音轻微,却也能将所有沉寂惊醒。

    然后,醒来了,便是满满的落寞、绝望!

    夏侯烈忍不住的担忧与不安,从城楼看去,那时,泥淖之处,那一片灯火通明,在瞬间的陡亮,瞬间的黯淡,亮暗交替的瞬间,似乎透漏着信息。

    心中愈加不安,突然之间,意识之下,想到了,这些异样,就是危险的预兆。

    慌乱失措间,他转而面向身边的庶离,心中却不知,自己为何如此,在这样的时刻,会对这个少年抱有一丝希冀,或许,是因为,那时,出现在少年身上的不平常。

    仓促之间,心绪烦乱,又想起,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开口。

    庶离却看出他心中的担忧与不安,那些灯火交替之时的明暗,他也知道,就是透露的潜藏的杀机,恐怕,那三百的死士,早就已经陷入重重的围困中,不能自拔了。

    心中却不住责备自己,那时,本来信心满满,自负自大,以为清楚的分析了秦军受挫之后的情况,岂料,现实如此,证明一切,都是幻想。

    能够感觉到,死士被围困的绝望,那种置身水深火热,不知生死的境况,他也深知。

    深深的挫败感,让他有种疑惑,那时,在墨家的据点,自己除了精造机关术之外,剩余之时,几乎都在研读兵书,自以为,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只是举手投足之间,可是,到头来,似乎,如同赵括一般,纸上谈兵,百无一用?

    不可能,只是巧合,他在心底肯定的否定!

    转身,沉默,却是一声不吭,离开了城楼,他自己闯下的祸端,要由着自己去解决。

    剩下惊讶的夏侯烈,愣立半晌,想起,在庶离面上的表情,他突然明白过来。

    墨家,机关术,终于要重新遭遇公输家,机关术!

    火与水的碰撞,究竟会是谁的赢家?

    黑暗中,突然沉寂,那些秦兵奉命停止了移动,一步,两步,……,在那灯火的映照下,看去,李颐清楚的就能看见那样的一张脸,一个男子,充满自信的,等待在那里,沉重如同巨石,在他心头啸起滔天的大浪:“原来是你!”

    “这个世上,数你最了解我了,难怪……”李颐一扫那些包围的秦兵,声音出奇的平淡。

    “同样的,这个世上,也数师哥你,最最了解我了!”男子忽而握紧了手中的银枪,心却在不住的颤抖,那时的自信,有些溃败的迹象。

    李颐一愣,忽而大笑:“了解,我了解你吗?如果是,我却不知道,你这些年竟是去了秦国,那些你都忘了么,鲜于长青?”

    那被叫唤做鲜于长青的男子一颤,银枪几欲握不住了,他声音极轻,也是一种辩解:“我没忘,只是我更加记得的是,我们当年的誓言,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成就一番伟业!”

    李颐却听得真切,誓言,好多年,一直掩埋在心中,也一直在为之做着努力,不松懈,不放弃,不妥协。

    一直,他的信念,以为,生命便是一场赌博,轰轰烈烈一次,要么惨烈的死去,要么壮烈的站起,这就是他需要的生命。

    鲜于长青,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何,自己却要如此的去憎恨一个与自己有着同样追求的人呢?

    或许,仅仅是因为,因为他背叛了自己吧!

    可是,背叛却也是另外的一种暗示,暗示中,究竟隐藏的是什么不为人知,李颐却没有想清楚,更多的是,不愿去想清楚吧!

    “罢了,你有你的路,我们早已分道扬镳,可笑的是,我这个时候才知道。”

    李颐自嘲着,摩挲着手中的银枪,沉寂了多少年了啊,老朋友,如今,又该是与你并肩作战的时候了。

    鲜于长青苦笑:“师哥你这又是何苦呢?齐国内忧外患,汲汲而危,已是风烛残年,秦国却是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如今,只要你,一声令下,打开城门,秦国大军过去,一统四海,便是千秋伟业,永载史册,这不正是你这些年苦苦追求的——建功立业,扬名立万?”

    李颐一哂,冷笑:“齐国内忧外患,岌岌可危,也好过了秦国的残暴虐烈,你不记得,我却还是记得,这样的建功立业,这样的扬名立万,不要也罢。”

    “你还是忘不了当年,可是,你记得又如何,如今,谁又还能抵挡得了大秦的一统大势!”

    李颐一怔,的确如鲜于长青所言。

    几年来,秦国强大,早已势如破竹,灭亡的韩魏燕赵楚,都没能抵挡住这种大势,已然被秦国灭亡,如今硕果仅存的齐国,却也是强弩之末,更多的也是垂死挣扎,何况齐国内部,国君却也昏昏庸庸,糊涂至极,听信这奸佞小人的胡话,国势日下,难成执掌之势。

    可是,种种现实,实施,都无法,使得自己信服,信服,嬴政的一统四海,能够,换来天下的太平盛世。

    那时,他会想起当年那血迹斑斑的现实,证实者嬴政的罪孽,证实着强秦的残暴,如今,它们仍未曾淡去,反而在此刻,愈加的鲜红醒目起来,它们在破裂,化生为魔,等待的便是这样兵戎相见的时刻,在他的心中愈演愈烈,惊悚而恐惧,致命却美妙,如同那空气蔓延过来的笑靥。

    那笑声,令鲜于长青不由得心头巨震,相识多年,他再清楚不过了,李颐的这一笑,代表的是什么。

    然则,当年的兄弟情怀,山巅之上,共同建立起来的誓言与雄心壮志,竟然这般的轻易破裂,轻易被击败。

    突然明白,形同陌路,原来却是为了那陡起的两种不同的立场。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燕向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燕向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燕向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燕向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