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攘外必先安内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易幻三国第3章 攘外必先安内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精灵语《易幻三国》逐鹿中原第3章攘外必先安内

    “爱卿平身!”小皇帝见到是赵扬,赶快扶赵扬起来。

    “谢皇上!”赵扬起身回礼,见小皇帝身旁竟然是董承,冲着董承作了一缉:“原来董将军也在啊!”

    董承也行了一礼道:“大将军既然有事情找皇上,那我就先行告退了。”

    小皇帝看了一眼董承,董承已经转身离开了,于是转身吩咐让赵扬入座,一边开口道:“赵兄找协儿有何事?”

    “皇上,”赵扬喝了一口茶故作平静,“袁绍他另立了。”

    在元旦的朝会后,也就是建安二年春三月,袁绍竟然另立了同样是皇室后裔的刘和之子,是为北帝汉怀帝,并尊此为正统,组建了一个朝廷,世称北朝廷。而赵扬扶立的汉献帝,则被称为南帝,世称南朝廷。

    小皇帝正想给赵扬倒茶,闻言脸都白了,半天才颓然坐在凳子上道:“那爱卿怎么打算?”

    赵扬抬头看了看不过才十五六岁的刘协,此时也颇为失落。小皇帝从出生之后就没有好过,灵帝那家伙其实不只是两个孩子,但剩余的孩子早就成了政治牺牲品。剩下的两个孩子中,何皇后的孩子是长子刘辨,后台硬,只要没挂掉,那就是绝对的皇位继承人。所以灵帝虽然喜欢刘协,但也只能尽量护着他,不让他也同他的那些哥哥一样成为政治牺牲品,但刘协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一天等上这个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皇位。

    而后来董卓进京,行废立之事,对自己扶立的刘协也并没有好过,仅仅是当做一个傀儡。董卓灭亡后,华雄、李郭等人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都没对刘协好过。可想而知,刘协虽然贵为皇帝,但自己的皇帝宝座也没有坐的很稳,反而成天担惊受怕。

    如今袁绍另立,刘协心中的伤心可想而知。而且赵扬刚才的语气,好像正是再问自己该把小皇帝如何处置。伤心之下,竟然没有叫自己“赵兄”!

    “皇上不要担心,我赵扬一定会拼死捍卫皇上的!”赵扬顿了一下道:“不知道皇上认识刘和吗?”

    “认、认识。”小皇帝脸色稍微好了一点:“刘和以前是我的侍中,是个大忠臣,当时我在长安被董贼挟持,便让刘和帮我想想办法脱离虎口,刘和竟然拼死逃出,向关东义军求援。”

    赵扬点点头,“可惜关东义军已经散了!”

    刘协失落的点点头,“如果天下人都能像爱卿一样是个大忠臣就好了。”

    刘和拼死拼活从武关逃出董卓的手心后,本来打算向其父亲,也就是幽州牧刘虞请援。从武关出后正对着的便是但是袁术占据的南阳郡,刘和寻思了一下,就顺便给袁术说了。没想到袁术竟然起了异心,想要打到长安自己当汉朝的“中兴之臣”。而在随后的,就是公孙瓒和袁绍之战了。

    赵扬叹口气道:“袁绍另立的正是刘和。”

    “不会的,刘和他不会的。”小皇帝拼命的摇头,半晌才颓然问道:“真的是他吗?”

    “刘和在袁绍手中,袁绍也想要强行另立刘和,刘和根本没有办法拒绝。”赵扬叹口气道,“所以刘和选择了自杀!”[www.kAnshu.com]

    小皇帝没有说啥,赵扬接着道:“但是袁绍没有因为刘和的死而取消了这个打算,反而又扶立了刘和的儿子。”

    小皇帝目无表情,半晌才悠悠冒出一句:“赵兄,我们真的要打吗?”看见赵扬没有说话,才犹豫地询问道:“我不能把我的一半江山分给他吗?”

    其实刘和的死反而更合袁绍之意,刘和已经三十多岁了,已经不适合做傀儡了。而且刘和知道自己的使命,他根本不能答应。但刘和肯定也知道,即使自己不答应,袁绍完全也可以扶立他人。所以刘和还是自杀了,赵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长吁短叹了一番。

    赵扬只得点点头:“一国不容二主,我们只能这样做了。”看着小皇帝没有说什么,赵扬道:“还请皇上下诏,讨伐伪朝廷。”

    小皇帝站起身来走了两步背着赵扬,伤心地道:“那一切就听赵兄的吩咐吧。”

    出了宫,早已经等候的郭嘉迎上前来问道:“皇上那边反应如何?”

    “哎,小皇帝马上就会下诏,宣布讨伐伪朝廷。”赵扬叹口气,先了一步上了马车,坐下后等着郭嘉也上了马车,赵扬闭目假寐道:“奉孝认为下一步该怎么办?”

    郭嘉摇摇头:“不知道,这还要看主公的打算。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袁绍虽然心急着要和我们开战,但是以袁绍现在的状况来看,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行。我们还应该在这一段时间内做点什么?”

    袁绍刚刚收拾掉公孙瓒,还必须花一段时间清除公孙瓒的残余势力。而且李郭二人虽然投降了袁绍,但是袁绍也必须派人重新接管并州——至少并州那些官员名义上还是赵扬朝廷任命的,袁绍既然自命手中朝廷是正统,那就应该有点表示不是?

    而且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袁绍如果要和赵扬作战,光是战略整备和筹集粮草也需要一段时间吧。

    青州的政治和别的诸侯不同。平时治下的粮食都由官方进行统一销售,也就意味着如果有小股军队,完全可以就近调运粮食。而袁绍这样的其他诸侯则不行了。他们仍有农税,每年都靠税收获得大量的粮食,储存在固定的储粮仓库,这才是官粮。而军队所需的粮食都必须由这些粮仓调运。远不如赵扬的方便。

    不过赵扬的这种制度也有缺点,那就是只能方便小股部队就近取粮,如果部队大了,那么如果造成当地粮食紧缺,如果导致当地的粮食供应困难,那就不好办了。

    虽然如此,赵扬的部队在自己境内作战的时候也就免去了长途运输粮食的劳苦,从而使机动力更强,不用作战的时候还要携带着粮食了。随打随走,根本不用担心什么粮草运输问题。如果袁绍进攻,赵扬随时就可以开赴前线。所以趁着袁绍整备的这一段时间,赵扬完全可以再干点别的。

    赵扬点点头。郭嘉接着道:“我觉得还是应该先减少内部的压力,转移视线。这样才能避免发生内乱。可以试着通过打几场小战役,以此来鼓舞士气,提高自信心,转移民众注意力。”

    嘿嘿,这不就是当时二战时候小日本的办法么?靠对外作战转移国民视线,减轻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不过无耻的某某竟然没有学全,仅仅学的了皮毛。注意,我这里说的这里是打几场小战役,而且是能够轻易获胜的小战役。敢把我们中国人看轻,还扬言几个月内灭亡中国,下辈子做梦去吧!

    “既然如此,”赵扬想了想,给它换了一个更合适的词,“嘿嘿,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攘外必先安内!”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易幻三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易幻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易幻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易幻三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