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攘外必先安内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易幻三国第4章 攘外必先安内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精灵语《易幻三国》逐鹿中原第4章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其实古代政治中常用这种方法。当然,当年抗日战争的老蒋根本就没有弄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或者说根本就是误用了这句话。

    古代人打仗的时候最怕自家后院起火,像正史上的曹操,一听说吕布反叛,吓得当时什么也不顾了直接往家跑。如果自己内部不稳,何谈能腾出手来对付外面的事?

    这次作战不过是一个短途的作战,最终的目的还是政治方面的。至于猎物,赵扬和郭嘉、贾诩以及陈群等人都商议过了,非昌豨莫属!

    当年青州战乱,叛军众多,除了青州黄巾的耿陵、杜子腾以外,还有泰山四寇臧霸、孙观、吴敦、尹礼以及昌豨。

    而事实上,黄巾之乱时候,泰山四寇就已经投靠了朝廷,并且帮助陶谦共同剿灭徐州黄巾。手下的士卒也经过多年的磨合,渐渐的变得有组织有纪律了,反正有朝廷给工资,犯不着再去干杀人越货的行当了……当然,偶尔搞点外快还是必要的……

    如今,耿陵、杜子腾部队皆被赵扬打败。泰山四寇也早就投靠了赵扬,并且在对付吕布和曹操的时候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加上赵扬的整顿军纪,已经彻底的编入了赵扬军,作为驻徐州部队。

    剩下的一个不服的就是昌豨了。这个昌豨屯兵的地方是城阳郡附近,即徐州和青州的交界处,正好是个三不管地区,地下经济活动十分频繁,十分适合销赃。城阳郡又多山,靠近海湾,多为盐碱地,根本就不适合种地。青州和徐州宣布开战贸易后,城阳郡就成了交通要道。

    有了这些条件做铺垫,试问一下干什么最挣钱?那就是当土匪!

    昌豨本人据说也颇会拉拢人,所以在那里能够那么长久的存在。这个时侯正好能一并收拾掉!

    小皇帝那边已经打过招呼了,朝廷事物几乎由赵扬全权负责。朱儁、董承那些人也不过就是为了当个花瓶,摆摆好看罢了。所以赵扬宣布,大军出征昌豨,进行比武选将!

    ………………

    建安二年春二月

    春暖花开,寒冬早就过去了,而春天则是动兵的最好时机。

    昌豨毕竟还是山贼,手下士兵绝对超不过三万,赵扬之所以这样大张旗鼓的进行比武选将,正是为了调动将士们参战的积极性,为应对袁绍先热热身。所以赵扬也狠狠地作秀了一把。除了做宣传外,赵扬甚至把小皇帝也给抬了出来给将士们打气。

    在赵扬的动员下,将士们的积极性也很高,积极的参加训练,战意倒是颇为浓厚。

    “嗵、嗵、嗵……”[WWW.kanshu.com]

    战鼓声缓慢的响起,慢慢的变得急促,每一下都振奋人心。看着校场上两万兵马,弄得赵扬心中直呼痛快。

    一通鼓过后,小皇帝和赵扬以及文武百官纷纷走上专门搭建的高台上。

    就坐完毕,“嗵、嗵、嗵……”的鼓声再次响起。随后竟然传来战马的嘶鸣声,伴随着整齐的马蹄声,一队骑兵从城门涌出,最前面的赫然是高顺的重骑兵陷骑部队。陷骑部队穿过城门后,接着就是弓骑兵游骑部队和轻骑兵组成的战骑部队。

    重骑兵速度缓慢沉重,厚重的铁甲和手中的玄铁大戟,带来泰山压顶的气势。陷骑部队穿过城门后保持着缓慢的速度,随后的手握长枪身着轻铠的战骑穿过城门后竟然突然加速,从后方往前赶超,分成两队,护卫在陷骑的两侧。随后的就是更为灵巧的游骑更是追上骑兵部队,在骑兵部队的四周游弋。

    而骑兵部队混合之后,突然一声炮响,骑兵全部冲锋,只有三千人的骑兵部队却仿佛一股洪流,从高台前面的过道上冲过。高台上的文武百官全部黯然失色!这就是骑兵的气势。

    高顺的骑兵都是赵扬最精锐的部队,早已经扩充到了一万。这次参加阅兵的三千骑兵更是优中选优,在冲锋的时候仍能用精湛的骑术保持退伍的整齐,带来雷霆之势。用这样的部队开场,无疑是振奋军心的最佳选择。

    高顺的骑兵过后,整个校场全部安静下来,只有大旗在风中咧咧地作响。

    小皇帝也换上了一身盔甲,站在赵扬专门制作的喇叭之前,宣读了诏书。随后就是赵扬的总动员。再然后咚咚的鼓声响起,参与阅兵的两万兵马也敲打着手中的兵器,参与比武选将的将领骑着马纷纷入场。

    这次参与比武选将的全部都是青州兵的将领,也是赵扬的核心将领。武将中包括赵云、张飞、关羽、朱灵、太史慈、张辽等人还有一百多名小将。高顺因为率领的是骑兵,不适合山地作战,所以这次不参与比武选将。不过刚才阅兵上的表现已经可谓是出尽了风头。而夏侯兰率领的野战营(海豹突击队),这次进行的山地作战肯定是大显神威,所以不用参加比赛。而于禁等人因为在外地带兵,并没有参加。

    比武不分等级,而采用淘汰制,先比试骑术、箭术、武艺。最后选出六人,这六人各率领自己手下四百士兵进行阵法演练。

    在冷兵器作战的古代,阵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方便各兵种间的搭配,优势互补。看似花哨无用,其实在日常作战中无不渗透着这个原理。

    骑术很简单,就是骑着马将手中的标枪投入场中的十个细口瓶中,根据投中的数量和时间决定胜负。

    这个时代,骑马是每个将领必须会的技能。所以除了几个率领步兵的将领没有过关,大部分的将领都成功的过了这一关。

    随后便是箭术,不同的是必须骑马射箭。鼓声响了一通后,众人皆在马上而出。靶子有两排,需要骑士绕一个“S”型。必须在移动的过程中射箭,

    随后一声锣响,几十人纷纷策马而出。太史慈在辽东生活多年,骑术最好,根本不用双手驾驭,直接就开弓射箭。箭矢就带着风声钻了过去,正中红心。而太史慈的箭矢刚射中,又一个箭矢也射中了红心,正好和太史慈的那支箭紧贴着。太史慈往后一看,正是张辽。

    而另一面,张飞虽然看着五大三粗的,但也是粗中有细,刚开始直接加速,冲到了队伍最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易幻三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易幻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易幻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易幻三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