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梁祝情深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锁在琥珀里的光阴第18章 梁祝情深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从康氏别墅出来到主街道之前的这段路非常僻静,丛密的绿树笼起一片幽暗,阳光从树影间漏下来,就跌成了点点碎金,玲珑清脆地在光洁的石板路上散得到处都是,微风一来,便随之跳跃,宛若玉盘微颤,莹珠乱滚,砰然声碎,晶光映人,其轻盈活泼仿佛俯身可拾。

    那年夏天,乔卓尔和薛聆诺就常常这样牵着手,踏着脚下一块一块的石板,踢着那叮铃铃的小晶片,悠然漫步。

    “乔卓尔,你要不要骑我的车?你可以把我带到你的公车站,然后我从那里走就好。”薛聆诺忽然提议道。七月流火,这样走了一会儿,虽然是在树阴下,她也还是有些热了,强烈地想念起家里的空调和冰镇西瓜来。

    乔卓尔低头看了看她,答了一句:“我不会骑车。”

    “啊?”薛聆诺意想不到,不由瞪大了眼睛,“你都这么大了,还不会骑车吗?”

    这回,换成乔卓尔发窘了。他有些局促地说:“那有什么?我又不需要,谁说大人就一定要会骑车?”

    唔……这个道理的确说不通……可薛聆诺不甘心,便来挑他的刺:“你还不是大人呢!”

    乔卓尔饶有兴味地看着她:“我已经成年啦,怎么不是大人?那你说怎么样才算是大人?”

    这可是个难题。薛聆诺冥思苦想一番,然后拍拍脑袋:“得上大学!上了大学就是大人了!”

    乔卓尔大笑起来:“上了大学就是大人?难道就是因为大学里有一个大字?那我现在上中学,难道就是中人?你上小学,所以你是小人?”

    薛聆诺被他的推理逗得咯咯直乐,也忘了斗嘴,反而顺水推给他一个人情:“你上的是高中,所以你是高人!”

    说完这话,她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来:“咦?那你是不是明年就要上大学啦?你想上哪所大学?”

    乔卓尔看了看她,静静地答道:“我想上B城师范大学,学英语吧,将来做个英语老师,你说好不好?”

    我想将来做个英语老师,你说好不好?

    这应该是乔卓尔第一次就自己的事情——而且还是不小的一件事情,请问薛聆诺的意见吧。

    可惜薛聆诺还是一个太小的孩子,关于大学,关于专业,关于未来的职业,她不懂得什么,好像什么都好,什么都可以。

    她更加不能听懂这个问题当中满满蕴含着的,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牵动心肠的那份在意。

    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们俩已经在练习《梁祝》的合奏。这是一首大型的作品,原曲是交响乐,通常市面上能买得到的改编成仅用钢琴伴奏小提琴的曲谱并不全,只是抽取了其中几段最为脍炙人口的主旋律。

    而因为这支曲子极为康杰夫妇所推崇,他们索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配出了全曲,自己演奏的同时,也教给乔卓尔和薛聆诺。

    谱子提前一个星期就给了这两个学生拿回家练习,其实主要是薛聆诺需要练习,因为这么一首小提琴专业必修的曲目,乔卓尔是早已经拉熟了的。

    薛聆诺回家练了一个星期,也把全曲都顺畅地弹了下来,这次再去上课,就可以试着同乔卓尔合奏了。

    合奏练习都是在一楼偏厅的三角钢琴这里进行的。第一次尝试《梁祝》的这天,第一段主题、第二段散板和第三段欢快的行板下来,都没有问题,而到了第四段“十八相送”,才走了一半,康杰突然叫停。

    薛聆诺和乔卓尔都微微吓了一跳,琴声顿时哑了。

    康杰翻着自己手里的谱子,表情严肃:“聆诺,你是怎么理解这支曲子的?——是我的错,刚才就应该问你,现在你来说说看。”

    薛聆诺有些发懵,不知道老师是对什么不满意。这周以来为了练好这支曲子,她把交响乐原曲听了许多遍,也看了《梁祝》的故事。她迅速回想了一下,就估摸着开始回答老师的问题——

    “嗯……这支曲子开始是主题,有点像是故事的序幕的意思;

    然后是散板,算是过渡吧,祝英台女扮男装离家求学,因为还完全不知道前面会有什么事情在等着她,心里满是期待,茫然却很轻松;

    欢快的行板,应该是她和梁山伯同窗的时候,两个人特别开心,很美好的一段时光;

    再接下来十八相送,是祝英台接到家书,不得不回家,梁山伯送她到长亭,俩人依依话别……”

    说到这儿,康杰忽然打断了她:“就是这里!你说得都没错。那你再说说看,我给你配的这个伴奏,在十八相送这一节,主要是根据交响乐原曲里哪一种、或者哪一把乐器的谱子?”

    薛聆诺回想了一下,答道:“首席大提琴。”

    康杰点点头:“那你觉得交响乐演奏到这里,和前面的构成有没有什么区别?”

    薛聆诺又想了想,不太确定,却又觉得是最可能的答案:“唔……前面一直都是小提琴领衔,其他乐器的伴奏分量都比较平均分配,没有特别突出的、至少没有整整一段里都特别突出的;

    而在这一段,首席大提琴被凸显了出来,几乎都要跟小提琴平分秋色了。”

    康杰重重地点了点头:“你的感觉很准确!那你知道作曲家为什么会写成这样吗?”

    这个问题把薛聆诺难住了,她低下头沉思默想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和线索,她只好天马行空地发散思维:

    大提琴、小提琴……

    大提琴和小提琴在这里交替应和,穿插往复,很多处小提琴领奏的主旋律,加以变奏之后就变成大提琴的旋律;

    大提琴的音色比较低沉浑厚,小提琴的音色比较高亢尖锐,这个区别,有点像是……男声和女声的区别……

    她顿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几乎从琴凳上跳了起来:“这是在模仿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对话!大提琴代表梁山伯,小提琴代表祝英台,他们俩在一应一答!”

    康杰兴奋地鼓起掌来,而乔卓尔弯着笑眼看着薛聆诺,心里替她松了口气。

    他拉这支曲子时间已经不短,年龄也比较大,对整个故事和整套乐谱都吃得更透,而薛聆诺是刚刚接触这支音乐,不熟悉也是正常的。

    然而她就是这么聪明,不需要旁人一五一十地点出来,也能自己忖度而得。

    他看见她突然灵光一现的那一刹那,整个小小的身体都仿佛放出光彩来,大大的眼睛蓦然敞亮,水珍珠的银白晖芒溢了满颊。激动的喘息在她的胸脯上撩动了几下急速的起伏,她的快乐掷地有声,触手可及。

    表扬过之后,康杰又敛颜,正色对薛聆诺说道:“所以,你在这一段的伴奏必须要表现出同前面部分的区别来,更要表现出同其他钢琴伴奏小提琴乐曲的区别来。因为你在这里不仅仅是烘托作用了,而是也成为了一个主角,你要和卓尔形成交流和对答,明白吗?”

    薛聆诺点点头,转回去重新面对钢琴,却又突然想到了什么——在另外一段当中,原曲大提琴和小提琴之间,也存在着完全相同的关系啊,甚至后半段还变成了大提琴领奏!

    她急急地转回来,再问一句:“康老师,那……下下段楼台会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同样一个道理?”

    康杰呵呵笑了起来,冲她竖起了大拇指:“能够举一反三,以一推十,小聆诺,你很有灵气啊!”

    这天下了课,和乔卓尔并肩走在路上的时候,薛聆诺有些默默地出神,一反平日叽叽呱呱小开心果的模样。

    乔卓尔心下不解,便拍了拍她的肩膀:“喂,怎么了?小姑娘有心事了?”

    薛聆诺回过神来,抬头看了看他,不好意思地抿嘴笑了:“没有啦……我是在想,一首曲子,当你对它,就算只是硬件的技巧上,从不够理解到理解的时候,那种感觉都完全不一样啊!

    先前我弹到‘十八相送’和‘楼台会’那两段,虽然对所表现的情节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却都不会有什么感触,只是觉得旋律很好听。

    可是今天一经康老师点拨,忽然明白了那竟然是两个人在互诉衷肠……对了,乔卓尔,楼台会的结尾,你的那一串颤音,其实表现的就是祝英台的哭声,对不对?”

    乔卓尔点点头,温和地回答:“对呀。事实上,因为《梁祝》的音乐素材本身就是取自越剧,很多地方小提琴的演奏都是在模仿越剧的唱腔的。”

    薛聆诺也点点头,还小大人似的轻轻叹了口气:“所以呀,我就忽然觉得特别特别忧伤,简直就好像很入戏的演员,好像我自己就是梁山伯似的……”

    乔卓尔轻声笑了起来,不知是为了把她从这样低落的情绪中哄劝出来,还是其实更是为了抑制住自己也正要泛滥的思绪。

    他揽住她的肩头,把她往自己怀里搂了搂,柔声道:“你是小姑娘,怎么会是梁山伯呢,要也得是……”

    他刚想说“祝英台”,话到嘴边却发现此语不祥,赶紧生生收住了,改口道:“什么呀,你谁也不是,不是梁山伯也不是祝英台!咱俩谁也不是,就是我们自己,就是薛聆诺和乔卓尔,对不对?”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锁在琥珀里的光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锁在琥珀里的光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锁在琥珀里的光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锁在琥珀里的光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