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故地打工受刁难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红岸风云第8章 故地打工受刁难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年年底,张文萃出去拾柴,富拉尔基地处大兴安岭南面,比沈阳要冷许多,他穿着邻居给的破棉袄边走边拾柴,走过一处高岗时,看到一只白色的狐狸正在高岗上向自己张望,一见自己走近,那只银狐兴奋地在原地转圈,发出欢快的鸣叫声。张文萃仔细一看原来是追云。张文萃简直不敢相信,这不远千里的,追云是怎么跟过来的呢?是如何知道自己在这的呢?一连串的疑问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张文萃往前走几步,追云就往后走几步;张文萃停下脚步,追云也驻足停下张望,似乎在等他。张文萃跟着它走了很远。在一处灌木丛中,银狐拽出一只狍子,放在张文萃眼前,这时张文萃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要送他食物。

    背着狍子回家后,张文萃把今天遇到的事和母亲、妻子、妹妹讲了一遍。妻子刘德荣将狍子扒皮,剁成块,挑几块好肉送给了经常照顾他们的邻居,再挑些肉腌起来,把剩下的肉切成大块,放在锅内加上盐煮了一大锅。闻着肉香,张文萃和张文玉兄妹俩直流口水,也顾不上拿筷子,用手拿起煮好的狍子肉大块朵颐,好久没有沾过荤腥的一家人,那一天吃上了到富拉尔基后的第一顿肉。

    从此以后,那只银狐会经常出现在张文萃打柴的路上,和张文萃一起拾柴,并抓些野鸡、野兔送给张文萃。在那只银狐的指引下,张文萃每次都能拾到很多上好的柴火。这一人一兽俨然已经成了好朋友。柴火用不完,张文萃就把多余的柴火背到集市上卖掉,然后换些米、面等食物。

    那一年,张文萃16岁。一家4口人都要吃饭,好在左邻右舍时常接济才没有饿肚子。没有办法,张文萃的母亲只好让他去富拉尔基城里的店铺打工。其实就是当伙计,当伙计虽然收入不多,但也足够养活一家人。

    1932年12月至1933年5月初的一段时间,张文萃以打柴为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好在有追云为伴,倒也过得舒心惬意。可毕竟有一家人需要养活,1933年5月中旬的一天,张文萃一人来到富拉尔基城里,故地重游,却又举目无亲,上哪找当伙计的活呢!在城里游荡了一天,去了几家店铺,或嫌他没有工作经验,或嫌他没有人引荐,都没有用他。张文萃也是实在,每次老板问他做没做过活计、家住哪里,他都如实回答,人家嫌他穿着破烂,又不是本地人当然不愿意用他。眼看天黑,张文萃只好拿出怀里的两张烙饼,吃了其中的一张,把另一张包好准备明天再吃,又找到一处水井打了一葫芦水带上。虽然已是5月,但富拉尔基地区的气温依然很低,白天只有二十度,晚上也就十几度。张文萃寻到一处背风的墙角,铺上一些干草就躺了下来,劳累了一天,很快就沉沉地睡着了。睡梦中,他看到那只银狐又来找他玩耍,但这一次不是在草甸子里,而是在街市里。梦里的世界没有束缚,他们两个走着跑着,就来到一家很大的杂货铺前,张文萃在梦中有意识地看了一下,只见那家杂货铺是青砖砌成的墙面,高大的房门上贴着大红的福字……那只银狐一下子钻进了那家杂货铺消失不见了。正在这时,张文萃感觉浑身发冷,猛然醒来。原来是做了一个梦,回想起梦中的情景,如同身临其境。

    又在墙角坐了许久,眼见东方发白,太阳冉冉升起。张文萃的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想回去,又怕母亲责备;不回去,自己兜里没钱,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真是走投无路。

    张文萃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找下去。他吃掉了自己带的最后那张饼,喝了几口凉水,把裤带扎紧。穿过几条街道,眼见一家饭店门前打出了招伙计的启事。只见这家店门前树着两个幌子,规模不小。

    张文萃精神为之一振,立即走上前去应聘。进入店内只见桌椅整齐,地面、天棚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虽不是中午用饭时间,但也有三三、俩俩的食客正在用餐。张文萃鼓足勇气走上前去朝店小二问道:“小二哥,请问哪位是老板?“店小二用手一指:“那边的那位就是。“顺着店小二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中等身材,面色青黄,金鱼眼、薄嘴唇,满脸横肉的中年人站在那里,再看那人上身着身酱红色马褂,内衬长袍,脚穿布鞋。

    张文萃走过去上前拱手施礼道:“老板你这里可是用人。“那人回答:“是的,用个端盘子洗碗的伙计。“张文萃忙说道:“你看我行不。“那人问道:“你今年多大了?家住何方?可曾做过这行?“张文萃一想说实话恐怕不行,编吧!于是就答道:“我今年17岁,家就在富拉尔基郊外住,以前给人当过伙计。“那人一听行,就留下了张文萃。

    好不容易得了份工作,张文萃分外卖力。换了套新衣服就开始忙了起来,刚来只能干个跑堂的,一个中午下来,张文萃端上端下了百十个盘子,百十个碗,百十双筷子,外加20壶茶水。刚要坐下休息一会儿,老板又让张文萃去后屋涮盘子洗碗,好家伙,直到晚上打烊时,张文萃才得到机会吃上一顿饱饭。一起的一名叫高飞的伙计悄声地对张文萃说:“都说这个老板可抠了,总是雇新人,然后再找个借口辞掉,即使用了人家,年底结算工钱时给得也是这片最少的,这年头,要不是自己没文化,才不会在这干呢!“张文萃只是淡淡一笑。当晚,张文萃躺在被窝里,想起在沈阳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到如今吃顿饱饭都难的处境时,禁不住流下眼泪来,但再一想,家中的母亲、妻子和妹妹还需要他照料,便咬咬牙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把工钱拿到手。

    第二天天不亮,张文萃就起来收拾起饭店内的卫生来,看干得差不多了,又主动到厨房扒灰生火,忙了一个早晨。老板看他如此勤快,便生出了几分想长用他的意思。

    吃罢早饭,张文萃拿出菜谱背了起来,只用了半个时辰,菜谱上的一百多道菜就全都背了下来。临近中午,城内杂货铺的老东家领着个客人来店里吃饭。老板立即上前客气了几句后,命令张文萃一旁伺候。老东家问那位客人想吃点什么?那位客人答道:“随便。“老东家又问张文萃:“我这位朋友是山东的,有什么可口的饭菜?“张文萃回道:“鲁菜有一品豆腐、白扒四宝、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油爆双脆、清汤银耳、醋椒鱼、糟熘鱼片、酱爆里脊丝、木须肉、胶东四大温拌、糖醋里脊、招远蒸丸、糖酱鸡块、油泼豆莛、奶汤蒲菜、乌鱼蛋汤、锅烧鸭、黄鱼豆腐羹、拔丝山药等。

    老东家见眼前这个年轻人只凭记忆就完全将菜谱背了下来,不由得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张文萃。只见张文萃面色白净,唇红齿白,双眼皮,君子鼻,肩上搭着一条白手巾,身穿粗布衣,一看就是一个精气神十足的人,心中顿时生出几分喜欢。

    老东家点了酱爆里脊丝、糖酱鸡块、糖醋黄河鲤鱼、清汤银耳四个菜。用完饭后,张文萃赶紧送到门外。

    老板有一个外甥名叫崔升,在店内仗势欺人。这小子看张文萃是新来的,又干得怎么认真,心中生出许多不快。

    这一日,崔升看张文萃端着盘子正在给客人上菜,便假装上前帮忙,实则在脚下使了个绊。张文萃手里托着盘子,没有提防,一下子被崔升绊了个跟头,两盘子的菜全都摔在了地上。前台的老板一见此景,不问青红皂白,立即斥责起张文萃来,不但要他赔偿失,还要罚一个月的工资。张文萃立即分辩道:“是崔升用脚绊我。“没想到老板却大声说:“你住口,谁看见了,明明是你不小心。“张文萃机智解释说:“老板你看,我的裤脚上有崔升鞋上留下的灰。“旁边的众人聚过来一看,果然有一块裤脚上全是灰。一直在旁边的崔升沉不住气了争辩道:“不可能,我是用腿绊的,根本没有用脚,怎么会有灰。“这一句话顿时全场哗然,几个食客窃窃私语道:“这小子缺心眼,这不是不打自招么。“崔升说完这话才发觉自己反应快了点,马上躲在了一边。

    老板一听这话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上去给崔升就一大嘴巴子,并骂道:“你这个混蛋,一天不好好干活,就爱惹事生非,还不快滚。“

    这时的张文萃气得双拳紧握,真想上去揍那小子一顿。他长这么大还没受过这样的气。这时,老板看了一眼张文萃,用命令的口气说:“还愣在那干什么,还不快收拾。“张文萃考虑到还要养家糊口,强忍怒火,又忙起了手头的活。

    本文为(http://)首发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红岸风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红岸风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红岸风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岸风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