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摆寿宴为敛财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红岸风云第32章 大摆寿宴为敛财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曲长胜身穿军装,坐在台前。身边两侧站着20名荷枪实弹的伪军,个个都虎视眈眈地瞧着斧头帮的人。

    孙保国数了数人数,知道斧头帮的人都到齐了,就开口说:“各位兄弟,今天是曲队长的寿辰,既然各位都来捧场,那就直接进入主题,写礼单。”王老大一寻思也对,写完了才能让吃饭,这是花钱买饭票。于是,王老大带头随了100元。其他人也都跟着随了。众人正要入席,曲长胜又站了起来,宣布说:“今天也是孙副队长的寿辰,要表示的,请到别一边写礼单。”这一天同一个地方随两份礼,这是斧头帮众兄弟头一回见识过的事。大家估计,古往今来可能也没发生过几回。

    闻听此言,王老大先是一愣,但马上就镇静了下来,他又掏出了100元钱,然后对身后的郝二福说:“人家既然想到咱们兄弟了,那就是看得起咱们,大家的心意一定要表达到位。”郝二福心领神会,心痛地用颤抖的双手从兜里慢慢吞吞地摸出了100元钱。王老大手下的一些兄弟们没带这么多钱,就有几个说要回家取。王老大挥了挥手说快去快回,别耽误了开席。

    出去取钱的几个人边走边骂。心眼多的小头目侯成方就骂开了:“这帮伪军,真不是人,这哪是请人家参加寿宴,这不明摆着在抢么?妈的,哪天找几个弟兄砍了那个狗日的曲长胜。”心眼少的小头目朱殿加也跟着说:“你们瞧咱们老大,一声都不吭,像屁闷的一样,人家这不是明摆着欺侮咱们么!也不发个话。”“你懂什么,老大这叫以柔克刚,你没看到那些伪军都拿着枪在那盯着咱们么!要是动起手来,吃亏的一定是咱们。”侯成方驳斥道。

    这些个人都是一肚子的怨气,看来只能是回家和家里人说了。不一会儿,回去取钱的人就都返了回来,也不知道他们是向妈要的,还是从媳妇那取的,反正是都按照王老大的吩咐,把礼给随上了。

    钱收齐了,曲长胜抱了抱拳说:“感谢王老大捧场!”王老大连忙客气地说:“都是自家兄弟的事,怎么能不来,曲队长见外了。”“那就请入席吧,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一会儿,保长罗大炯、协和会会长黄家巧、商会会长韦广仁等本地台面上的人还要来。”说完就让王老大等人入席。此言一出,斧头帮的众兄弟哗然。王老大强压怒火,一挥手领着众兄弟愤然离开。曲长胜也不送,对手下人说了一句端茶送客,就忙着撤席,重新摆上菜,迎接下一波了。

    来得早的商会会长韦广仁在门口看到了这一幕,觉得形势不太好,就没有贸然进去,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正要进入时,身后有个人拍了他一下肩膀,韦广仁回头一看,原来是协和会会长黄家巧。

    黄家巧说来可不是一般人,自学的俄语和日语,当年跟着俄国人干,负责给人家当向导,做翻译,相当受器重。不想后来日俄战争爆发,俄军大败,黄家巧立即来了个良禽择木而栖,投靠了日本人。江桥抗战后,日本人迫切需要扶持代理人,给中国人一个允许地方自治,推行本地人治理本地的印象,就让他出任富拉尔基地方上的协和会会长,好从中推动所谓的日满亲善。

    韦广仁知道这协和会权力可不小,那是日本人养的一条大狼狗,所以脸上的笑容笑得比平时要灿烂10倍,施礼后,口中说:“原来是黄会长,您先请。”同时用手摆出了一个请的姿势。这黄家巧更是老成,连忙用手扶着韦广仁的胳膊肘儿说:“韦兄比我早出生3天,自然是我的兄长,还是兄长先请。”韦广仁忙说:“哪里,哪里!协和会是本地的核心机构,就相当于政府,您就是当地的父母官,还是父母官先请。”黄家巧推脱不肯,这两个人站在那谁也不走,一个劲地礼让,后来的保长罗大炯可不管那些,和他们两个人打了个招呼,内容是:“二位不要挡道。”就推开二人径直走了进去。

    两人回头一看,明白了,后面排了一排的人。食堂门不宽,本就半米多,这两个人在那一横,别人根本过不去。要是再不进去,可就要犯众怒了。于是黄家巧、韦广仁这才一前一后地走了进去。

    张文萃跟在韦广仁的身后,作为随从,也来参加寿宴。当日,李饷在走的时候还叮嘱了张文萃一句话,那就是多跟日伪上层人物接触,多了解日伪动向,有机会就把掌握的情况告诉张庆延。所以一有活动,张文萃就主动要求跟着,不论到哪,他都把耳朵树起来,听这些人在说些什么。刚才的那一幕,张文萃全都看在了眼里。

    换上鸡鸭鱼肉,宾主落座后,曲长胜端起酒杯,向众人敬酒。张文萃偷眼观看,警察署署长安得海、警察署经济保安系警长塞应全、警员秦乐硕,巡警小队长黄大下巴及各界名流,还有各位工商界的老板们,总共有100多号人,不过就是没请日本人。张文萃估计是曲长胜不敢让日本人知道,怕他们治他个治军不严的罪。

    几杯酒下肚后,罗大炯话可就多起来了,他对黄家巧说:“黄会长,听说咱们满洲国的皇上要在地方上推行选举,咱们富拉尔基这要选个镇长,不知可有此事。”黄家巧淡然一笑说:“罗保长的消息挺灵通啊!好像当今皇上是有这个意思,但具体什么时间开始还没有定下来。”罗大炯夹了口菜说:“满洲国的这些大臣们就知道开会讨论,完了还没有结果,等他们讨论完了,黄瓜菜都凉了。”说完这些,罗大炯又话题一转说:“以黄会长的威望和民意基础,将来镇长一职非你莫属。”黄家巧听出来了,这罗大炯表面上说的是恭维的话,其实心里想的是想要当镇长。黄家巧在心里冷笑,但表面上却表现出的是十分的谦虚,嘴上连连说:“本人老已,只是勉为其难才出任这个会长,一旦选出镇长,协和会就完成了历史使命,不需要我再为国事而操劳了,本人就要告老还乡,养个鸡,种个豆角什么的。”

    同桌的韦广仁听后说:“黄会长今年刚刚60岁,正是为国为民做事的好年龄,怎么能弃大义于不顾呢!这可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呀!”罗大炯哼了一声,说:“黄会长人家那叫抛砖引玉,要是老的总是赖在位置上不放手,年轻人怎么有机会施展拳脚,看来还是黄会长高风亮节。”桌上的众人都知道罗大炯省城有人,又年轻,将来没准就会当上镇长,就都附和着说:“罗保长说的有道理,确实如此。”

    韦广仁默不作声地喝了口酒,不知怎么得,觉得这口酒不是往日的甜味,而是苦苦的感觉,不由得在心里嘀咕:今天怎么有些不胜酒力,难道是自己老了的缘故。

    回去的路上,韦广仁把个罗大炯批得体无完肤,把他3岁就亲女人脸蛋的事都说了出来。

    送回韦广仁,张文萃回到商会自己的小屋,还没进门,就看到地上有一块青砖,横着摆着的。原来张文萃与张庆延定下了暗号,只要这个暗号出现,就算定好了明日在城门外的小茶馆见面。

    第二天,张文萃登上二楼,一进单间,就看到张庆延早就在那坐着了。两个人客气了一下,张庆延就说道:“近来,汉奸活动猖獗,多次帮助日本人破坏我抗日组织,抓捕进步人士,所以连长决定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在富拉尔基城内搞个定点除奸行动,你觉得我们应该从谁下手?”张文萃想了想说:“如果只杀汉奸,那当地有名的有几个人。”“都是谁一一说来。”张庆延急切地问。张文萃数着手指手一一说来:“协和会会长黄家巧、保长罗大炯、伪军队长曲长胜、副队长孙保国、警察署署长安得海这些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不过一旦他们遇刺,会引起日伪当局的报复。”张庆延不满地说:“文萃哥你啥时候变得婆婆妈妈的了,抗日卫国怕什么报复。”

    张文萃和日本人交过手,知道日本人的厉害。就劝道:“要是光是伪军,你我兄弟对付他们肯定没有问题,但在富拉尔基城城北驻扎有日本的正规军,一旦他们出动,凭着他们机械化运兵的能力,我们是很难逃出他们的包围圈的。”“你这是被人家打怕了!”张庆延觉得张文萃胆子太小,就补了一句。

    张文萃没有与张庆延争辩,领着他来到了城外的树林中,在一棵红松树下,扒开积雪,刨开冻土,挖出了双枪。张文萃拿出双枪说:“这两把驳壳枪是德国造的,可谓枪中的极品,今天就送给你了。”

    本文为(http://)首发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红岸风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红岸风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红岸风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岸风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