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0琴剑相赠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爱恨无俦正文 130琴剑相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于是,木子因几番摇头叹服,自言自语:“天意,天意!既然神人如此礼遇,那小生就放肆了!”

    子因复又转身、回坐于琴台石凳上,拈指作势按压调音,本欲试弦小奏一段,谁料琴丝坚硬如铁,不曾有半点颤动,指尖划过只觉一阵刺痛。

    木子因不由自主地喊了一声:“啊呀!这是什么琴……”

    细看手指不免惊愕,竟有丝丝血痕红印,他这才想起石琴上,刻着‘欲奏射琴先习乘云’几个字的用意,赞叹原来仙家之物,绝非常人随随便便可以使用的。

    子因不由地再念一遍才恍然大悟,将石琴上刻写的隶书文字、从头到尾细细看了一遍,字迹细小繁多,足足花了一个时辰,其后冥思深想,方才了解大意。

    原来,石琴上刻着的是‘乘云气功’,一共分九重习练,第一重菇射归来;第二重冰雪初成;第三重处子甘心;第四重烟火淡去;第五重吸风饮露;第六重浮云飞天;第七重神游四海;第八重物透谷熟;第九重清狂何信;均有详细姿势步骤,和各章节吐纳修炼的要领说明,最后指出九重功满事成,弹奏此琴方能尽兴。

    木子因一心想弹奏石琴,更是认定仙家之物必有妙用,依言准备择地照石刻习练,怎奈因之前耽搁时久,第一重前后默念谙熟,只开了个头便日落。

    好在临行前,子因捎带八九块糍粑和面饼,估计耽搁一宿不成问题,木子因从岩洞里取出石碗,舀了一碗清泉,放在九龙剑的剑台上,搀和着吃完两块糍粑和一张饼。

    此时谷中已极其昏暗,唯有四株清丽脱俗的梨花,犹如璀璨的窈窕仙子,在这幽静的崖谷里修炼。或许是在等候、曾与她们朝夕相处的故人,木子因仔细欣赏这几株梨花,夜幕中周身无处不是、沁人心脾的花香。

    子因不由痴想,若是以后与这梨花相伴,佐以闲琴逸致,自己岂不是也成了菇射神人,自童年流亡,偶见‘菇射神人’四个字便心存好奇。后来他听神华宫主说起,那是寻常人自作多情时,更是不解何谓菇射神人,直到随师父学习书画琴棋时,读庄子大作《逍遥游》,才知道怎么回事。

    想到逍遥游时猛一惊悸,师父教的《逍遥游》曲,而今正好用此琴来演奏,却不知那乘云气功是不是很难练,嗳!此刻风景极佳更无睡意,何不趁时练上一练。

    于是他走到邻近草屋里,却意外发现圆石泛着莹莹微光,木子因不管三七二十一,脱去鞋子往石台上一坐。谁曾想,石台居然触手生温且舒适无比,子因暗叫天助我也。

    子因遂将第一重‘菇射归来’,反复默念至熟,其后依照文字所叙的服气、运气和导气之法呼吸凝练,这一练舒服惬意,难以言表难以控制,到最后呼吸吐纳更是随意,只要肢体伸缩游移,内息就自导自行。

    木子因万没想到如此神奇,第一重不知不觉一气呵成,待到双臂合拢、两掌交接抚于气海时,谷中明如白昼,原来一轮满月高挂头顶。

    子因觉得身体有些微热和干渴,起身喝了一碗事先准备好的泉水,顿时步履如鸿身轻如风,四下游走一番,感觉倒像真有几分仙气似的。

    木子因不禁连声赞叹神奇,再次坐回石台上,抚摸宝座浮想联翩,继而不觉躺了下来,四肢大开美美仰望苍穹,谁知晕乎乎竟睡着了。

    直到几只黄鹂鸟、叽叽喳喳叫醒了木子因,原来山谷中已满是阳光,这一觉睡得真是不知不觉扎扎实实。

    子因起身来到溪水边稍微漱洗,而后三下五去二吃完剩余的面饼,便匆匆坐在琴台边,接着阅读第二重‘冰雪初成’。

    等熟练要领后本欲席地而练,子因忽然想起,昨夜在石台上练习颇为奇妙,于是转身又走几步来到茅屋里,一五一十端坐在石台上,从新默念一遍开始习练。

    由于有了前次的经历,子因干脆随意而为,气随心、动随念,甚至常常连自己也不知道,内息从哪里来到那里去。除了依文而动呼吸配合,其他的感受就是、体内沸腾流转冷热交替,在腑脏里按摩、在经脉里回旋、在肢体里冲涌。

    也不知何时结束,反正就觉得流淌停止万水归海,一种无欲无求的空明、从脑海照耀全身,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衍射整个山谷天空。

    不知不觉木子因一睁眼,两腿+之间数枚梨花映入眼帘,子因不由莞尔,再抬头凝视几树梨花,却是红光满面,他不禁一惊,原来日影西斜,已是下午酉时左右。

    木子因慌忙起身,摸出包裹在怀中的几块糍粑,吃完后继续看第三重时,谷中渐显幽暗,况且未带多余食物不宜久留,决定择机再行练习,子因遂沿原路准备返回山顶。

    刚走到溶洞洞门前,木子因发现暗流水口处的一块大圆石旁,似乎有白色柔软的东西在水中摇曳。木子因心头惊悸俯身捞取,意外抓出几块布片,他发现这正是多年前、谷管家交给自己的那个布包料。

    只因布料在水中长期浸泡,近乎疏松腐解,经不起外力提拉,故而一碰即断,子因遂两手合并左右抄托,慢慢将残损的布包移出水面。

    包裹里确实有些分量,好在管家用柔软纱布棉絮包裹了四层,虽然破烂了两三层布片,里面的东西并未散落。

    原来管家的布包,被木子因扔下洞后,因为内部包裹严密,且有保护之物,故未能迅速沉底,反而被水流冲带,最后抵达溶洞口外,被椭圆大山石阻住故而停下来,长年累月的浸泡,使得布包及保护层渐渐腐朽飘起,幸而被木子因寻来并找到。

    木子因将布包小心放置在、洞外茅草屋里的大石台上,稍微用力布包便裂解,里面是一个油纸包,似乎看见油纸上面、映有弯弯曲曲的印迹,子因打开油纸不由大吃一惊,油纸包裹的是、数枚黑白分明的石蛋,大小与鸡蛋仿佛。

    子因数了一下整整十个石蛋,其中四个白色的六个黑色的,木子因拿起一个圆圆的白色石蛋,感觉在手中特别地清凉润滑,仔细辨识很像玉石之物。

    木子因不明所以、很是奇怪,为何谷管家要把、这几个沉重的石蛋带在身边,就算是玉石之物,也谈不上是什么大宝贝,又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物,遂摇头又轻轻放下。

    忽地,子因瞥见油纸上、有东鳞西爪的线条文字,于是将十颗石蛋一一捧起,移放到九龙剑的剑台凹陷处,拿出油纸全部在剑台上展开,却是一副制作简易的建筑结构图。线条交叉有序,连接着水井、膳房、僧庙、佛塔、卫府、大厅、王殿、寝宫以及密室,还有金角、银角和玉角等各处位置。

    所有图案都是黑色笔线勾画,多数旁边附注有文字说明,形象细腻一看便知所指何物,唯独水井正上方一团血红的火焰,似乎还在跳动不息,总之画图者手法极为高超。

    子因不知,油纸画中地址具体是指哪里,还有那些石蛋,他也不懂有什么用,至于画上还有几处无文字,且看不懂的图案是代表什么意思。木子因来不及去想,更何况自己此番准备不足,不能继续待下去,总之,谷管家的遗物秘密,只有天知道。

    这一耽搁时候又溜走不少,山谷里完全没有光照,但明亮的蓝天依然可以感受,木子因匆忙收拾好管家的遗物,并暂时存放在溶洞里面的石桌上,自己则沿原路返回。

    溶洞深邃复杂,子因凭记忆和水流感知方位,幸亏身上带有火绒火镰,不然想在黑暗的溶洞里,找到一两根生死攸关的绳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子因将绳子在腰间系好,便开始奋力攀爬。

    花了不到半个时辰便爬出地洞,一看山谷内外有别时差极大,此时日头刚刚落山紫霞缭绕,木子因一点也不觉得累,还以为自己长大了,力气不比幼年。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修炼了乘云气功的第一重、第二重,若是练到第四、第五重,那将来得更省力更快捷。

    姑射山的晚景确实是美,但子因此刻被谷中古琴诱惑,没时间去欣赏,趁天亮光景一路飞奔。

    木子因也是奇怪,不知哪来的力气,早晨花了一个多时辰的路程,回来竟然就用了两三刻的工夫,刚下了安军岭,康康便闻风赶到,一人一犬恰好在日落时,进了荒废已久的木家大宅门。

    到了家,木子因才担忧康康,连日来断食它一定是受不了,将唯一剩下的一块糍粑喂了大白狗,或许是心情舒畅、或许是对未来充满信心,木子因竟然丝毫不觉得饥饿,但他还是照例整治了些熟食,心道下次争取一气呵成,但不知究竟要花多少时日,是以子因索性准备作长期打算。

    因此,木子因又制作了一袋干粮,整整忙活了半夜,他仍旧精神亢奋,干脆又将乘云气功第一重、第二重熟练一遍,子因这才心平气和静躺下来,在床上小睡了一段光景。

    只是后来木子因才知道,这乘云气功除了在梨花谷的大圆石上修炼外,在其他任何地方都练不出功效,无非是重复一次修炼的步骤,增加熟练的程度,好让自己了然于胸终生难忘。

    等他睁眼时天光大亮,子因简短安顿好里外事务,便提着干粮上路,虽说多了一袋干粮,但木子因并未觉得多费力气,也就是两三盏茶的时间,就到了山顶地洞入口,然后子因又将绳子扣在腰间,这次他心里有底,所以下降也就不像前次抖抖呵呵。

    眼望洞口双手一松,直到洞口变成一丝微亮,再两手用力一紧,木子因也不知哪来的力气,几乎一下子就悬停了下来,然后又松手就听扑通声响落入水中。

    有了前面的经验,子因很快就游出了溶洞,来到茅屋他放下干粮袋,一路的奔走令子因有些干渴,因此他先喝了一碗泉水,稍后便坐在琴台旁边,开始仔细阅读剩下的章节内容,为领悟乘云气功的后面几重练法和释义。

    也不知是何原因,或许是废寝忘食入了迷,亦或是一帆风顺喜不自禁,大有不了不罢休之意,中途木子因只饮食了一顿,记得睁眼时,脚下地面雪白的花瓣一层,抬头看树树梨花大部谢落。

    等到九重功满神清气爽,究竟花费了多少时日,木子因毫不知情,再一瞧周身满地梨花、干涸卷曲枯萎殆尽。

    木子因惊愕之下缓缓站起,不知何故竟向四株梨树拜了又拜,这时阳光直射正是中午,子因拜完后转身瞧见,自己坐功的圆石上面,竟然还有三四朵雪白花瓣,像是刚刚落下没被风吹去,子因深感奇怪,树上梨花早已落尽,且梨果都隐约可见,这几朵花瓣怎的异常新鲜。

    于是走到石台边,俯身欲拾起花瓣探究一二,谁知台面上日光照耀,明显有许多字符标记闪烁,木子因挪正方位后继续寻找琢磨。很快子因发现,石台左右刻写着两大段音符乐调,且中间有文字注解,前后全部看完他才明白,原来上面记录的是两支琴曲,只是须迎光才能阅读,若然光亮暗淡或偏位,则所有的文字和音符刻痕,迷蒙一片完全不可读。

    尤为不可思议的是,台面光滑丝毫无损,这文字是如何‘刻写’上去?子因转而想起,最初看见山崖内里雕刻的诗,因石壁脱落而呈现,那么这琴谱所用的神笔书法,也就不难理解了,只是所见的新鲜雪白的花瓣,始终令木子因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这几朵花瓣偶然飘落在子因身上,皆因木子因正在练习乘云气功,特别是第六、七、八、九重功法,功力冲涌弥散、覆盖周身四尺方圆,几片花瓣因长久不绝得其阴阳气息,所以玉颜香泽尚可保存。

    除了第一、第二两重子因早先练成,第三、四、五重木子因实际耗时二十来天,而第六、七、八、九重,更是花了将近两个月时间才练成。

    木子因本因是想演奏菇射琴,才肯下功夫练习乘云气功,今有幸见神人琴谱,哪有不细细品味之理,只是要迎光阅读颇费周折,所以前后看了四遍才读懂,分别是《九重乘云》和《冰丝雪蕊》两曲。

    两曲音律俱大开大合,唯格调一个豪放一个婉约,《九重乘云》乃是直抒胸臆率性自我,《冰丝雪蕊》则是咏赞梨花仙子词,韵意唯美伤感与众不同,大有不与群芳同列自比。

    木子因随曲调先浅吟低唱,击节斟酌一番惊慕不已,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默默跪伏于台前,抚摸叨道:小生若能学成菇射神人的琴曲技艺,不胜感激必将世世铭记流传、岁岁拜谢宏恩,然后子因起身,面对石台又拜了三拜,虔诚之至几乎上天入地。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爱恨无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爱恨无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爱恨无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爱恨无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