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3拜谒先贤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爱恨无俦正文 143拜谒先贤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木天师此举甚合我意,何况天师一职事关文天教兴衰,理应回归总坛大庆宣示,也好让天下武林皆知,事不宜迟微生这就去安排。”

    不多一会儿,十七八人便整装出发,六天之后到了兖州,第七天上午木子因一行来到尼山,总坛早已得到消息,且准备好数十桌斋食。齐鲁境内文天教的四字以上的人均已到齐,等众人用过午斋后,各地天干坛的大部分正副坛主,也陆续抵达中和殿。

    申时一到,在微生绝蓝和百里乐山等各部首领簇拥下,木子因一身黑色装扮外罩白袍,这是文天教天师、祭拜文天坛的必须礼服,子因走出中和殿,往后方来到文天坛。

    文天坛建在尼山的中峰,是文天教的圣地,共有四面九层,顶上一层存放历任教主的骨灰灵位,中间三层则是历任天师的灵位,最下五层是供教中、六字以上的杰出人物,死后存放灵位之处。

    文天坛东西不远,分别是白云洞和坤灵洞,一直以来是教主和天师的各自居处,正前方是文天教的中和大殿,其后则是尼山的五老峰,有一条山道可直上峰顶。

    幸好文天教还有一位老前辈尚在,此人便是尼山五老之一尼山书童,整个大典的参拜过程,由童老前辈司仪讲解,木天师率众教徒、一一拜祭了几位先教主的灵位。

    事毕,木子因又向教中兄弟即兴谦虚表示:自己能力薄弱不堪重任,维诸位戮力同心重振文天,自一流教主开创以来,历经七位教主文治武功铸成伟业,无一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己虽年幼识浅,但为先教主典范艺德仰慕不已,愿追随不惜孜孜以求。

    子因当即宣布两天后,由文德林的四位兄长率属下弟兄,查访失踪近十年的东海渔翁、天地囚徒、云中笑声等几位前辈,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见不回,其他文星殿、文峰祠、文德林,以及五老峰各部兄弟,先回鲁源林休息。

    而后,木子因在微生绝蓝和百里乐山、以及尼山书童等多人陪同下,来到已故天孙教主的居处白云洞,意外遇见天园主人的侍卫二宝和三宝。子因询问之下得知,天孙玲珑来此祭父将近一月,今番她得知木天师来文天坛拜谒,想必认为新教主不日将至,于是将其父天孙客的居处,统统加以整理收拾以待新主。

    木子因走进洞内随意巡视,映入眼帘的是大堂正中悬挂的一首诗:

    冷清一世枉思人,孤苦飘游难说本。

    面映风光不是春,踪临雨夏何消困。

    寒烟远树杏花村,独月闲山卢氏枕。

    心若深潭碧水沉,影随幽梦几多恨。

    细阅一番才知,这是一首上下藏头、兼可上下换联的诗,句末署名是流亡之天孙客。

    木子因多少读出天孙纪的清寂孤独,还有无法排解的离恨,流亡二字一语双关,已经是羞愧交加,谐音承认自己是背井离乡的留求王,子因颇多感叹景仰艰难移步,而此间早有人报知了天园主人。

    出了大堂来到西侧分水崖,分水崖是白云洞西面的高崖,白云洞有两个洞口,东面的洞口虽小却是入口,西面的洞口虽大,却被一个天然水池包围,分水崖便是将水池分成两半,登上分水崖,可以看见白云洞外四周景观。

    微生公子告知木天师,眼前这水池便是神音池,分水崖顶有一洞窟名叫神音洞,那里摆放着教主独享的九霄环佩琴,而教主每每心情愉悦之际,常常登崖洞尽兴随性演奏。

    木子因闻听觉得有些神奇,正准备上神音洞去看看,正好遇见天孙玲珑和极水姑娘,两人一前一后、从白云洞的对面居室里出来,木子因骤然眸光一亮心头大热,相视无语竟忘了见礼。

    其实这倒没什么,在随行的诸人看来很正常,必定木子因是本教的天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况二女并非文天教之人,即便玲珑也属文天教下且又是教主之女,究其地位仍比不过教中的天师。

    天园主人并未介意,走近几步在木子因面前施礼,温笑柔语问候木子因:“玲珑恭喜木公子、荣任文天教的天师之职,家父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

    子因见状如梦初醒,匆忙还礼:“木某年少无知,还请天园主人多加指教!”

    “木天师过谦了,我听极水言及天师文武双全,实乃文天教之大幸!”

    木子因闻言愕然不解,讪讪说道:“什么文武双全,那一定是兄弟们误会了,哎!其实木某原本是可以学会武功的,只因……一气之下发誓不再习武,所以木某也就随师父……写写画画……自寻其乐。”

    当下子因摇摇头略陈因果,他虽然说得很认真,却饱含些许无奈,似乎因为被对方误解而感到惭愧,甚至有些怀疑四宝和九绝的兄弟们,选自己作文天教的天师阴差阳错,有朝一日醒悟后悔,继而大骂他木子因无耻,那可真的是说不清了。

    “哦!想不到还有这么一段奇闻,怪不得那天曦儿问我,木公子的画该如何处置,我细细一瞧,当真系名师出高徒,远胜于家父的手笔。那幅梨花图美不胜收,玲珑日夜观望爱不释手,试想这人间何曾有如此仙境美景,公子是仁义性善之人,神韵灵感呼之即来,若得机缘还望木天师不吝赐教!”

    “不敢,天孙姑娘过奖了!教主的写意手法独特,子因是仰慕已久,不过我那幅画并非灵感之作,乃是木某在一个无人空谷里的所见所闻,不过是因离别怀想才落笔描绘,只是当时匆忙尚未完结,天园主人若是不嫌弃,抽空木某将此画完稿相送便是。”

    “玲珑在此多谢了!木天师请,尼山前辈、微生、百里两位兄长请里面坐!”

    众人一起回到白云洞大厅坐下,不待天孙玲珑吩咐,极水姑娘已经奉上茶水,除木子因外、余人无一不谨慎还礼,自然连声向天园主人称谢,却人人不敢擅专接过。

    “不必了,我们只是来瞻仰天孙教主的典范,待会我还要去坤灵洞一览,拜会前任天师的遗风……”木子因一见气氛有异,即以话语稍加引导。

    话未说完,外面有一人匆匆而入,在微生公子耳边低语,子因回头一见是殿儿,知道他是微生大哥的随从,他就没再继续言语下去,遂与天孙玲珑抱拳告辞,众人离开了白云洞。

    来到天师居处坤灵洞,木子因心想,这里以后就是自己的下榻之地,尼山书童一一讲解,木子因四下观瞻,曦儿早已整理好各处房间。

    虽然居所称洞,其实除了入口三四尺门户,是冷硬嶙峋的石壁,里面其他的堂室隔间,已被土木工程处理装饰,完全看不出是阴暗潮湿的山洞模样,与寻常人家的住宅,并无太大的差别,书房客厅里的陈列物应有尽有。

    尤其是大厅最为显著,两边悬挂不少诗句对联字画,诸如:

    寂寞锁清秋,举杯邀明月,风前憔悴水声中。

    肝胆皆冰雪,挥剑断旧约,名后单独山色里。

    末尾红色印记是‘天下智源’四字方正篆刻,木子因此前在中和殿听尼山书童说过,本教首任天师孔智源是孔子后人,抛却名利放弃仕途,不惜被家长以断绝宗族关系要挟,一心一意也要追随文天教,堪称创教楷模。

    又有一幅画题名《神来之笔》,画的是一幅尼山风光的瑞雪远景图,笔墨酣畅淋漓可圈可点,子因不住地点头心里赞道:这画确有大师风范,丝毫也不逊色我师父,看来本教历任前辈中,藏龙卧虎多矣!

    移步再看右边一幅行楷书法作品,颜筋柳骨临摹极为得体,更兼装帧古朴若有清香,子因微微点头,踱步近前默诵:

    悲愤今生笔墨干,山穷水尽梦方寒。

    文人辗转诗词里,侠客匆忙雨雾间。

    金气层层凌万物,银光闪闪解千婵。

    此琴舍我何相抚,一路余音求索难。

    诗句落款是文观川,木子因知道文观川是本教第六任天师,也曾听极水说过他,此人是天孙玲珑的恩师,文观川有一支太古遗音琴,临死之前赠予了天园主人,这支琴一直放在天辉园的琴室中。

    天孙玲珑所以拜文观川为师,其中主要因由是其父天孙教主的武功,有近乎一半不适宜女子修练,同时随文观川既能学文又能习武,可谓两相兼得事半功倍。可惜玲珑受教前后只有四年,在她十二岁时此人老朽病逝,而今去世近七年了,每年的清明节,天孙玲珑来此拜祭的,就是天孙客和文观川两人。

    木子因从字迹中已然读出,这位文天师文采出众,却颇为孤傲激愤,之前听微生公子讲过本教的天师一职,多数是由出类拔萃的文人担当,但子因不知道这位文观川,却是唯一一位文武双全的天师,尤其是武功绝非泛泛之辈,与第七任教主天孙客的技艺不相仲伯,故天孙玲珑的武功,有大部反而是来自他的传授。

    而后,子因又仔细阅览其他天师的遗作,心里越发觉得自己入文天教,不仅是人意也是天意,整个居处简洁却极富个性,木子因走到卧室兼修身房,推开木质后门,外面是一个不大的突兀飞出、呈半椭圆形的览台,可以看见尼山东面景色。

    正在欣赏之际,薛赋走过来禀报:“回木天师,草头帮有人来此觐见!听说是有要事欲与天师商议。”

    “哦!是草头帮?”

    木子因有些疑惑,随即问尼山书童:“童老,本教与草头帮关系如何?”

    “草头帮原本是历代亡命犯法之徒、和食不果腹的难民,啸聚山林落草为寇,其打家劫舍占山拦路,一度民怨四起,遭致官府围剿,后唐明宗李嗣源曾出兵扑杀,结果虎头蛇尾无功而返,更可笑的是石敬瑭起兵,末帝李从珂兵败落入熊耳山,部下将士不得不落草结帮,后唐王室以草头帮神通广大、割据一方为能,遂自称草头帮,而真正的草头帮帮主反不乐意了,双方火并大开杀戒。当时教主书海因少林寺之邀,与随行护卫的文房四宝路过,此前真草头帮一直名声不佳,但李从珂落草后杀富济贫,同石氏的晋室王朝势不两立,期间颇多利民善举,文天教上下当然时有耳闻。草头帮帮主丧命,手下又死伤不少,书教主出手规劝双方言和,建议一致对外保境安民,驱逐契丹官军和辽国的走狗,还我大唐天下!李从珂当即表示赞同,而草头帮的原班人马,因为帮主殒命,且慑于书教主的武功和大义不得不趋从。有文天教的相助支持,真假草头帮也就合二为一,因为帮主是内部人所杀,李从珂以为不吉利,所以草头帮的首领,自此以后不称帮主,同时为了重创大唐伟业,草头帮部下以兄弟相称,其意在标榜平等同心,突出一帮人是患难与共的草莽英豪。”

    “这么说来,本教还是草头帮的恩人。”微生公子对尼山书童和木子因说道,此事他也只是略有耳闻,并不知详细因果。

    “说恩人也不为过,起码草头帮欠咱一个大人情。”老书童笑着说给木天师和微生公子听,这些事木子因根本不清楚,就是微生绝蓝也只知道、草头帮与文天教素有往来,大家兄弟相称彼此敬重。

    “那好!我们现在就去看看……”说着同微生公子、尼山书童等出了坤灵洞。

    一行人来到中和殿,不一会上来年岁一大一小两个人,抱拳施礼一周并自我介绍:“在下草头帮金卜焕、赵匡义见过诸位英雄!”

    薛赋在木子因身后低语:“金卜焕乃是草头帮的七哥,赵匡义是二十八哥,两人武功不相上下,但金卜焕乃是北方女真族人,因不满契丹人的镇压反抗而起,遭到被追杀逃亡至中原后加入草头帮。”

    木子因心里有数点点头,起身上前两步正准备邀请二人入座,随侍薛辞进而向对方解释:“金大哥、赵兄弟,这是本教的木天师和童老,这两位便是文星殿微生公子、和文峰祠的百里大哥。”

    其时,大殿四周还有其他部属的首领代表站立在一边,薛辞不过是先捡临近、木天师身边的要人加以引示,况且微生和百里两人,俱是江湖上极具名望的高手。

    金卜焕、赵匡义一并转身拱手,含笑问候:“久仰大名!幸会!”

    木子因伸手一指侧面座椅,并吩咐道:“两位请稍坐,金兄等今来尼山,不知有何高见。”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爱恨无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爱恨无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爱恨无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爱恨无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