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狂士登顶(3)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紫塞轶录第五百四十六章、狂士登顶(3)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张伟没有提及自己是什么段位,其实他也就是Tom网上的4d棋手,不过人家没有问,他也就没有说。大家只是对赵冬鸿那张扬的狂气有些看不顺眼,口口声声说什么6d如何如何,仿佛连6d这等级,对他都已经不在话下了似的。而实际上,赵冬鸿其人,他并没有什么特别得罪他人的不堪“事迹”,就只是有点敢想敢说,二愣子脾气罢了。

    赵冬鸿的人缘不佳,与王亚峰有非常相近的地方;这就不能不提及殷省传统文化,说起来可能很复杂,其实那些观念早已经彻底融入人们思想深处,表现到人们所公认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为什么王亚峰初到防疫站看人家打桥牌,人们都对他很冷淡,甚至老白都起意要教训他一顿呢?原因就在于他无意中,深深触犯了人们潜移默化中所奉行的“潜规则”。而赵冬鸿刚才那几句话,看起来也“没招谁、没惹谁”吧,为什么人们也一样对他暗暗不满呢?情况也是大同小异。

    殷省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殷省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殷省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要使传统文化获得再生,科学合理地评价传统文化,充分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殷省传统文化是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殷省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关系、血缘关系,为殷省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常、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以等级制度亦即礼制为框架的封建专制文化。

    殷省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具有内在矛盾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因素;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必须对之进行全面考察、理性分析。

    殷省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方面。《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集中地体现了殷省文化的精神实质。“自强不息”就是“努力向上,决不停止”,殷省民族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精神的写照;“厚德载物”指君子应以大地一样的胸怀包容万事万物。这些特点,,概括出了殷省民族的民族精神。殷省历史上虽然也有哲学家主张清静、无为,但从总体上讲,殷省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一直居主导地位。

    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殷省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具有积极的意义。崇德利用是人们处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关系的准则;和与中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民族关系,君臣、父子、夫妇、朋友、兄弟关系等人伦关系)的准则;天人协调则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总法则。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界的运动有着普遍的规律,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行事;但同时,人的活动对自然界又有重要的影响,人应该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体能动性,改造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达到人与天的相互协调。古代思想家们还把人的道德性加之于“天”,使“天”成为道德和理性的化身,认为理性即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类的生活理想应该符合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周易大传》所说的“先天而天弗违,天而奉天时”、“财成天地之道,辅助万物之宜”,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思想家的价值理想,是要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高度协调的关系,并以这种和谐境界为“至善”,从至善中去寻求“至美”。可以说,和谐是整个殷省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这一原则和认为宇宙是一个和谐整体的世界观极重和谐的思维方式一起,对殷省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奉行中庸之道,崇尚忠恕,把在变动中寻求和谐、稳定的处世方法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孔子主张道德至上,将中庸视为最高之道德,宣扬仁义、孝悌、忠信,注重修养德性与人际协调;《易传》强调,宇宙万物永远处在变化过程中,事物若要臻于完善,保持理想状态,其运行就必须把握好分寸。“中庸”概念是孔子提出的,“庸”指普通平常的意思。《中庸》篇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谓执“两”用“中”,也就是中庸,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既不“过”,又不能“不及”。《中庸》还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人的情感和欲望都有一个适中之点,在这个适中的限度内就能达到和谐的境地;一个社会也是一样,若要达到和谐、安定、有序,必须把人的情感、欲望、行为都保持在适当的限度内。中庸不仅是一种抽象的思想原则,而且也是一种修养境界。孔子将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认为它是超功利的,却又有着极大的功用,这功用就是达到人己物我的和谐,使人和事物的发展都能够保持均衡协调。

    中庸所体现出来的辩证思想和它所追求的人格形态,对殷省民族思维方式的形成和演变产生的影响和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在许多方面对今天的人们仍有指导和教育意义。以和谐为最高价值原则,强调多样性的统一,也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但儒家所说的“和”的含义后来演变为融合、调和、无原则地为“和”而和,就陷入了严重的片面性。而过分夸大中庸之道的应世原则,凡事固守着不靠前、不落后的思维定式,势必会遏制创新与发展,陷入僵化、保守,这不仅与现代化所倡导的开拓进取精神大逆其道,而且与中庸所蕴含的思想精华也是相违背的。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紫塞轶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紫塞轶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紫塞轶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紫塞轶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