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 也很怀念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一场战争的死亡正文 第四十三章 也很怀念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好些年来,我一直待在这里,勤恳而又认真的回忆着一些往事,多半与你有关;也时常胡思乱想。这里的环境还不错,小隐隐于世,喧闹、繁华,虽是独处,却很有人的味道,心生欢喜,或许是我在多年前曾闻到过一些非人的味道吧。

    只是现在这附近的房子,却卖的越来越贵了!总感觉这社会又一次的被撕裂,又或者它一直被撕裂,从没好过,只是现在更严重了。

    心头冒起阿云教过我一句话:不见可欲,使民不争。我想现在的情况与政策有关吧!我始终认为政策这个东西并不像大哥说的那样,可以分得出个好坏来,这毕竟太主观;也不太同意阿云说的,政策那只是个手段,目标才能被做出价值判断。

    我却认为政策没什么好坏的,或者好的坏的都是它,我们无法那么自如的操控它朝我们想要的方向前进;相反,不自觉的到会被它所操控。

    就像这里,在几十年前,阿云跟父亲为了商业上的发展,大力的引导跟鼓励,让很多人背井离乡从五湖四海来到了这里。商业上获得的巨大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同样的,部分的幸运儿也猝不及防的跟着成功了。正因为阿云他们,当初来到这里的那些离乡之人有了更多的机会,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当然也有了更多的诱惑。在更加往前的那些灰暗年月里,这些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到了如今,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只要忍一忍、拼一把、努努力,所看到的一切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那些五光十色的梦幻,在很多人眼里有一天是能实现的!哪怕当时这里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光鲜都与绝大多数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我确信这是好的,任何人都应该有权利追求更好的生活,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质;没有人有义务坚守在黑暗的穷困里!

    到了后来,到了他们的下一代,这些在被逐步撕裂的世界成长起来的新生代的人或主动或被动的见到了比他们父辈要大得多的世界,也有了多的多的机会,多得多的可能,更有多得多的诱惑、欲望及痛苦!于是,无论将是痛苦的苟且或是活在幸福的梦幻,这些人再也回不去了!至此,故乡变成他乡,他乡却成了家乡,异乡人都回不去那陌生的熟悉!

    人是复杂的,没遇上那也就罢了,偏巧,遇上了;遇上了挣扎苦求不得也罢了、死心了,却又偏偏给生出了些许的希望来!挣扎的世人,无不在这可得更好与不可得的现世里苦苦折腾一生。

    而这一切,都是阿云与父亲的那个它引起的,好与坏,都得接着,不是嘛!

    没什么是好坏的,在我小的时候便曾被告诫过,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试图用简单的好坏、黑白便妄图来描述。这是件最幼稚不过的事了!若真如此,为何世人还要费尽心思去创造那么多用来做价值判断的字眼呢!

    可说来无情,如今头白如我,在回头望时,发现这历史的潮流滚滚而来,谁又不是被裹挟其中亦步亦趋的向前!不过这让我想起了几十年前的一位故人来,在当年的那股思潮面前,他无疑是我见过站着最稳、最牢的一位。

    几十年前,如阿云的设想一样,我们解放了这个灰暗的社会,让社会的基本单位从“家”变成了“个人”,我们变成了独自的个体。自由、个性、公平、正义,像股横冲直撞的力量将旧有社会的那些枷锁粉碎。

    当时很多年纪如你我般相仿的年轻人,自诩是新世界的布道者,激动而又无以复加的想按自己的念想去开创这个新世界——虽然作为知晓一定信息的赵家高层中的一员——我——知道那不过是阿云给这个混乱世界的一致强烈的迷 幻 药罢了,可那段时间的我,有过那么些时刻,曾无比虔诚的坚信,那将是我一生为之奋斗的信仰,我愿成为新世界的殉道者,惟希望新世界的黎明能照亮这混乱的灰暗,照亮这个人世!——这念想,无论在你拒绝我前,还是拒绝我后都曾出现过。

    张尘却是旧世界的卫道者,他对滚滚而来的新世界、新秩序、新思想,置若罔闻,不屑一顾!

    当我们极尽所能的去嘲讽由部落氏族一步步发展演变起来那套所谓的家族伦理纲常,甚至集体主义的时候,他用沉默看着我们在这时代的舞台上面乱舞,报之于冷眼。显然他并不认同我们,他用行动告诉他周围的所有人什么才是他心中认可的道与世界——在当年,遭受到草原入侵的一刻,他第一时间请求到土城。给出的原因简单直接:这还需要什么原因,国将不国,何以为家!还妄谈什么称雄天下!他是我带出来的人,是个聪明的一塌糊涂的人!离去之前,他曾问过我一个问题,如果对于这个世界,存在着终极的一个规律、一个理来解释,那么伦理纲常,那个理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错了吗?我没法给他一个合理的答案,只是没成想他最终选择了这样的方式不妥协这个让人糟心的世界,他比我勇敢!

    我无意去评判当初阿云做下的这个决策是对或是错,我还不至于做那么幼稚的事,尤其现在的我,一个有着很深的宿命感的老头。总觉得这就是个人的命,或许这样的结局,也并不见得有多不好。

    可我又时不时地觉得,那些年轻时,简单、直接、猛烈有炽热的情感或信仰,不见得总是需要用这么暴烈的方式去展现。也许,也许聪明如阿云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温柔的方式。

    可能,因为老了,独处闹市,对那些老友很想相见,也很怀念!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一场战争的死亡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场战争的死亡》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场战争的死亡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场战争的死亡》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