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洮州卫叛乱骤起,乾清宫急招重臣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秦阳无雪第六十三章 洮州卫叛乱骤起,乾清宫急招重臣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八百里加急,洮州卫西番十八族叛乱,岷州被围”,

    “八百里加急,洮州卫西番十八族叛乱,岷州被围”,

    “八百里加急,洮州卫西番十八族叛乱,岷州被围”。

    这一日夜晚,二更三刻,宫门外一句句着急的呼喊伴随着紧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

    明朝军队的卫所制度,卫一级统兵五千六百人。卫下设有五个千户所,每所一千一百二十人。再往下便是百户所统兵一百一十二人。百户所下设有总旗两个,小旗十个。卫所听命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由朝廷的都督府统辖。

    洮州地处陕西,政务由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

    洪武三年中山王徐达攻占临洮之后,宁河王邓愈,当时任左副将军亲自带兵攻克河州。洪武四年朝廷下令在河州设立河州卫,管理西番,在洮州和岷州分别设立千户所。洪武十一年,岷州千户所撤销,设立岷州卫。洪武十二年,岷州西侧的洮州千户所撤销,设立洮州卫。岷州卫、洮州卫皆属于陕西都指挥使司,由右军都督府管理。洮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洮河流经其中,洮州因此得名。

    岷河、岷山环绕一城,名曰岷州。洮州卫、岷州卫之间相距一百五十里。与汉中府相距三百里,与长安府相距七百五十里。

    洮州、岷州一带生活着十八个部落,称为“西番十八族”。他们多次叛乱,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曾多次派兵平叛。如今,他们又叛乱了。此次叛乱的是西番十八族之一的,位于礼坫、朵甘之地的木曲部落,部落首领为舒尔济。辅佐舒尔济掌管整个部落的是他的弟弟舒尔朵,还有军师阿勒尔。

    一个多月前,军师阿勒尔收到燕王朱棣的一封信,让舒尔济率领整个木曲部落叛乱,如今朝中大将已所剩无几,朝廷平乱不成,燕王就以平乱之名带兵南下,在靠近应天府时攻打应天,夺取皇位。事成之后许以舒尔济西番王的爵位,让其统领西番十八族。收到这封密信之后,舒尔济找到军师阿勒尔商议。

    “你觉得燕王这封信可不可信?”舒尔济左手酒杯,右手密信,坐在酒桌前向阿勒尔提出问询。

    “大王”,阿勒尔快步向前,小声的说道,“朱元璋在起兵时曾说过要将皇位传于燕王朱棣,谁料想朱元璋称帝后非得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传承皇位,后不幸太子朱标死了,如今皇位传给了嫡长孙朱允炆,我想这朱棣心中定是不快。”

    “嗯。”舒尔济喝了一杯酒后同意了阿勒尔的判断。因此事为机密事情,所以大帐之中只有舒尔济和阿勒尔两个人。舒尔济倒了一杯酒,“你接着说。”

    “大王,”阿勒尔又向前凑了凑,“依我看朱棣肯定是想夺回皇位的,只不过此时靠他一个人难以成事,如果我们西番有人叛乱,朝廷又不能及时平叛的话,他或许就有机会率兵南下帮助朝廷平叛。到时候他的兵马不来西番而是直取应天,说不定就能拿下应天府,自己当皇上也未可知啊!”

    舒尔济道:“有道理。”

    阿勒尔道:“西番十八族这几年大大小小的叛乱不少,邓愈、沐英以前不是都来平叛过嘛?可是打来打去,我们西番的地盘也没小多少,朝廷也不敢对我们赶尽杀绝,每次都是平叛之后设个卫所之类的就安定了下来。我觉得燕王这封信可信,我们先乱他一乱,为自己夺些地盘。以前那些能打仗的大将都死得差不多了,邓愈、沐英、蓝玉不都死了嘛,朝廷能打仗的或许已经没什么人了。”

    舒尔济听完军师说的话很高兴:“有个问题我一直想不明白,你说朱元璋是怎么想的?自己把大臣都杀的差不多了,真以为天下太平了不成?这一此真要是能成事,西番之地那就是我们说了算了。”

    阿勒尔笑道:“那是当然。就算是最后我们败了,顶多是再称臣进贡。与现在也没多少差别。多夺些地盘对我们来说可以壮大部落,西番还是那个西番,整体不变,可是如果我们的地盘大了,其他部落的地盘不就小了吗?”

    舒尔济大悦道:“军师说的很有道理啊,如今我们木曲部落有兵十万,牲畜数十万,已经成为西番十八族数一数二的部落了,为何就不能成为最大哪?要大到岷州包家部落那么大,甚至超过包家部落成为西番第一大部落。”

    阿勒尔附和道:“大王说的对啊!”

    舒尔济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吧,你给燕王回封信,就说我们同意。事成之后我要成为西番王,统领西番十八族”。

    阿勒尔道:“是,大王我马上就去写回信。”

    “来人,叫舒尔朵进来,”舒尔济对着帐外大喊。

    帐外有人应着:“是,大王。”

    一会,大帐进来一个魁梧的汉子,满脸胡须,腰挎弯刀。嗓门奇大:“大王,叫我何事?”说话之人正是木曲部落大王舒尔济的亲弟弟舒尔朵。

    “兄弟啊,”舒尔济站了起来,“如今朝廷新帝登基不久,徐达、邓愈等名将也都已经死了,本王我想反他一反,说不定还能成为西番最大的部落哪!”

    舒尔朵听了舒尔济的话后非常兴奋:“好啊,早该反了,这朵甘之地也太小了,本身又是朵甘卫,周围都是明军的卫所,出去也不方便,早就觉得憋得慌了。最好是一直打到应天去,我早就想去皇家狩猎场看看了”。

    舒尔济道:“行啊,要真是能打到应天,狩猎场本王就让你管理,天天都可以打猎了。”

    “哈哈!”舒尔朵咧着个大嘴乐了起来。

    “这样,你先去集结部落部队,随时准备起兵。”

    舒尔朵大悦道:“好,我现在就去。”

    “回信写完了吗?”舒尔济转身问阿勒尔。

    “写完了大王。”阿勒尔回答。

    舒尔济看了一眼信,道:“那好你现在立即交给燕王的人,我们等着他的回信。”

    阿勒尔将信叠起来,放进信封里:“是,我现在就去。”

    阿勒尔离开王帐,回到了自己的大帐。见到燕王的密使,将信交给了他。因为从西番到北平府路途太过遥远,无法用信鸽传递消息,只能骑马前行。密使打扮一番,匆忙赶往北平府。燕王接到信件之后,又写了一封回信,命令舒尔济起兵叛乱,他会安排好之后的一切。密使又带信返回西番。这段时间,是三月十五前后。

    几日之后,舒尔济带兵杀死朵甘卫指挥使,命舒尔朵、乌都杀死礼坫守将。此叛乱一出,寂静多时的西番之地,又热闹了起来。积石州守将阿昌,七站守将失纳纷纷带兵前来投靠。在舒尔济夺取安多之后,舒尔济起安多、朵甘、礼坫、阶州、积石州、西固、那林、七站,八地共计十余万部落人马进攻洮州。起兵之前,命手下大将且达尔嘉镇守朵甘。

    洮州设有洮州卫,内有兵士五千里六百人。双方力量太过悬殊,虽经过殊死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被攻破城池。城破之时,洮州卫指挥使聂韦,指挥同知陈越、杨牧,指挥佥事孙朴战死。指挥佥事石聚、丁峦、白山带领剩余几百残兵败退到岷州卫。至此,洮州失守。岷州卫指挥使马邺开城门迎之。随后舒尔济又带兵攻占西固城、七站、那林等地。重兵围困岷州。

    【诗曰:】

    【贼兵已去经年久,】

    【狼子野心不曾歇。】

    【卅年河东河西水,】

    【生灵涂炭不知愁。】

    当洮州失守的军情送到皇上手中时,已是二更二刻了。皇帝朱允炆看完军情之后当即让司礼监总管大太监荣蘅下旨令刘璟、梅殷进宫商讨对策。

    刘璟,字仲璟,明初谋臣刘基刘伯温次子。官职合门使。与其父一样,神机妙算,朱允炆登基后留在身边,每遇难事大事都会找其商议。

    梅殷,字伯殷,驸马都尉,荣国公。汝南侯梅思祖从子,朱允炆姑姑宁国长公主的驸马。朱元璋晚年时密令梅殷辅助朱允炆。官至京卫指挥使,掌管京城亲军,防卫京城。

    是夜,刘璟、梅殷接到圣旨后星夜进宫。深夜三更一刻,朱允炆在乾清宫接见了刘璟和梅殷。

    礼毕,朱允炆首先垂询:“此次洮州西番十八族叛乱,两位卿家是如何看待的?”

    “皇上,”刘璟作为朱允炆的谋臣首先说话,“臣以为自先帝建国至今西番屡次叛乱屡打不改,此次依然还得是派兵镇压,只不过是有两件事情与先帝在位时有所不同。”

    “有何不同?”朱允炆将坐姿稍微转向刘璟问道。

    刘璟道:“一者开国大将如今不是垂暮就是已去,点将之事甚是困扰。二者北面燕王这几年似有异动,不可不防啊!此次西番叛乱,不知道燕王作何打算,是否会趁火打劫,也未可知。”

    梅殷投出赞同的话语:“皇上,刘大人所言极是,西番不可不征,但北面也不可不防。”

    “嗯。”朱允炆面露难色,“两位卿家所言极是,若是西番战事一起,北面又来夹击,先帝的基业怕是危矣。”

    “故此,以臣之见,”刘璟道,“既要派大将平叛西番,又要派兵北防燕王。”

    “嗯。”朱允炆点点头,“两位爱卿觉得此次两方派兵何人担当主帅合适?”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秦阳无雪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秦阳无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秦阳无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阳无雪》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