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成也萧何(2)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母枭第五十八章 成也萧何(2)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五十八章成也萧何(2)

    韩信早晨就没有用过饭,中午想到族人家中寄食不成,只讨得到了两个馒头,根本就没有吃饱。晚上粒米未粘,只得饿着肚子在桥凳了辗转一夜,天亮之时眼睛都饿绿了。眼见得一老妇从面前经过,便紧盯着她提着的饭篮不放。

    “瞧你的样貌,大概是韩梁氏的儿子吧?”妇人问道,“看你瘦成这个样子,昨天准没吃饭。你先到桥下的石板边等候,等我将饭送到地头后,再给你带几个饭团来。”

    韩信夜晚略受风寒,加上肚子空瘪已经是浑身无力,这时听得妇人的话如闻天籁之音。当下挣扎着走到石板边上等候。

    好不容易等到了妇人,却见她手里提着一大堆的物件,唯独不见自己苦等的饭团,不由得心里发慌。却见妇人放下手中的东西,从桶里拿出两个饭团递给了他。韩信接过饭团,便急着往嘴里塞,还嘟囔着道:“谢谢大婶!谢谢大婶!”

    妇人见他吃得着急,摇着头说道:“谢倒不必!我与你母亲本是发小,只是后来难得走动有些生疏罢了。不过你长得极像你的父亲,故而我能一眼就认出你来。这是我那死鬼生前常用的钓竿,扔在家里也是闲着,你可以拿去钓些鱼儿来过日子。日后如果还是没有饭吃,可再到这里相候,等我再给你带些饭食来。”

    妇人说完,便蹲下身子倒出丝絮,自顾自地在水边漂击。韩信填饱了肚皮,也顾不上其它,提着钓竿到远处寻饵垂钓去了。

    初秋天气河水寒凉,鱼儿也不知道躲哪儿去了。韩信平心静气地在河边蹲了半晌,只钓到几只指甲盖那么大的鱼儿。便是将几只鱼儿都揉在一起,也才食指一般粗细,哪里能够当得午餐填饱肚子?

    韩信又想找族人求得帮助,可眼前穷困潦倒实在无颜,想想妇人方才的话,觉得遍求十家不如赖其一家,干脆腆颜等着妇人到漂絮的时候,再送来饭团充饥。

    韩信倒也能捱,这样的生活居然一过就是月余之久。直到听说项将军将率兵经淮阴西进,方才觉得等候机会已经到来,便准备结束接受施舍的生涯前去投军。

    韩信等到了妇人,吃过几个饭团后说道:“多谢妈妈多日来的饭食!韩信自当铭记于心。它日如果能够取得富贵,定当以千金相报!”

    “啐!”妇人道,“老妇只是念及你母亲之情,又可怜你目前的处境,方才施惠于你,岂是因为图你的厚报而为之。你日后如果能够寻个活计好好过日子,就算是报答过我了。你身为男儿又长得仪表堂堂,就应当立大志做大事,怎么能够轻易说出这等空阔的话语?就不要再喋喋不休了!”

    韩信投到钟离昧将军的帐下,却只当了名水兵。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出亮光,韩信在取水的时候,便能根据地势形势提出合理建议,引得伍长、十夫长、百夫长,直至于钟离将军本人的重视,最后被提拔到将军帐下成了一名参谋,算是踏上了进身的第一个台阶。

    韩信在以后的几次作战前,屡次献策都被采纳且取得了奇效,因此深受钟离将军的常识。两人情好日密,逐渐有了兄弟之情。钟离将军要向武信候推荐重用,只是韩信运气不佳,偏逢武信候在定陶战败身死,此后大楚在好长时间内都陷在慌乱之中,钟离将军也无法提及此事。再后来便随同上将军宋义北上救赵,项氏名下的人都受到排挤,自然是寻找不到好机会。直以楚军在钜鹿大胜章邯,并在新安城活埋了二十万降卒以后,项籍方才松了一口气,钟离昧也有了进言的机会。

    只是项籍此时全凭勇力而名震天下,自是推崇勇武之人。听说韩信因为怯懦而招来胯下之辱,穷困之时也只能乞食于漂母。这样的人品,虽然未见其面,也要鄙视他的人品,只是看在钟离将军的面子上,提升为执戟郎,并说道:“他如果真有本事,就应当凭着战功崭露头角。”

    此后韩信也算是勤抓机会,屡次借钟离将军辗转向项籍献计,只是从来都没有被采用过。眼见得各路候王都带着手下赶到封地去了,自己仍然是一个寸功未立的执戟郎,韩信愈发感到心灰意冷。钟离将军也觉得耽在楚营于韩信的前途极为不利,便怂恿他到别处寻找机会。

    韩信于是趁乱逃出楚军大营,跟着汉军来到南郑。他的能力原本就高于普通军卒,很快便被提为连敖之职。连敖专管接待之事,韩信虽然拙于言辞不善交际,但长得高大英俊讨人喜欢,却也能胜任这项职务。只是韩信不远千里弃楚来投,为的是施展所学实现抱负,这等小职务自然不在他的眼里。眼见得呆在这里连帮着推荐的人物都找不到,韩信又打起了退堂鼓,跟着几个思乡的军卒一起,准备逃离这里再寻明主。

    此时的南郑,大多将士大多是楚地人,背井离乡来到巴蜀,就是想图个出身混个人样。可天下哪有让人人满意的地方。于是那些混得不如意的就想另寻其主谋求机会,有些起了思乡之念的,也想逃回到老家去。几天之内,由南郑出关的人络绎不绝,全营上下人心惶惶。汉王不得已,只得下令严惩潜逃将卒,以刹住这股歪风。

    韩信不幸,恰恰被抓了回来,绑在营门外等候处斩。此时夏候婴恰好从营门前经过,韩信知道他是汉王身边的人,说话有些分量,于是大声叫道:“夏候将军,汉王难道不想继续打天下了吗?否则为什么有壮士前来相投,非但不加重用,反而要在他离开之际将他斩首!”

    夏侯婴闻言,立定脚跟仔细端详,看韩信的模样果然像一条好汉。当下就出面担保将他放了,还向汉王推荐使用。汉王见韩信相貌不俗,出语也颇为不凡,便直接将他提为治粟都尉,管着一个大粮仓。

    治粟都尉固然也算个不错的职务,又岂能瞧在韩信的眼里,让他死心塌地地安定下来?但这项职务却有个好处,就是经常有机会跟国相萧何接触,韩信对此还抱着一线的希望。

    韩信早已经听说萧丞相有识人之明,而且又深受汉王信赖,应当能为自己提供一部分助力。韩信也考虑过了,眼下自己名不见经传,光凭一张嘴不可能让人认可自己的才华,更不可能让君主授以高位,只有让萧何这种重量级的人物出面全力推荐,方才有一步登上理想平台的可能。韩信决定给自己一些时间,在这个位子上争取一番。而这第一步,首先得被认可,才有再被推荐给汉王的可能。

    韩信确实有些能力,任治粟都尉不到半个月,就针对性地提出了“推陈出新”的建议,解决了囤粮史上遗留下来的大难题,引得萧国相刮目相看。

    原来韩信进到粮仓时就发现,仓里总是新粮压着旧粮,而取用时却只能从上面取走新粮。这样一来,旧粮就只能永远被压在底下,久而久之就开始发霉变质了,不仅不能食用,还影响了新粮的品质。韩信于是上书萧国相,提出对粮仓进行改造,开设前后两个门,先将旧粮堆放到后门边上,或是直接把旧粮从后门运出去,再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来。如此即可次第用粮,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

    萧国相采纳了这个好主意,也对建议者青眼有加,从此韩信便有机会跟萧国相接近长谈。

    萧何原本就有伯乐之能,又得过汉王及王后的嘱托,自然是个有心人。在跟韩信接触过几次后,便断定韩信身上极具才能,正是大汉国目前急需的人才。当下极为重视,多次向汉王推荐,要将他重用。

    汉王内心忧急,所需的乃是将帅之才,而不是韩信这等名不见经传的小吏,故而国相虽然屡次相荐,却始终提不起用人的欲望。但迫于丞相面子,还是召来韩信谈兵。

    其实,兵法乃是韩信最强项,岂能令汉王失望!《尉缭子兵法》大纲还没有谈完,就已经让汉王深为折服了。只是要汉王将这位寸功未立的人物,骤然提升到那些身经百战的兄弟之上,可真下不了这个决心。就想等有了机会,再让韩信上前表现,到时凭军功提拔,那时就是步子迈得大些,众人也没有什么异议。

    韩信知道汉王又不肯重用于他,心下失望之极。于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再次踏上了逃亡的小路。萧何早已令人注意韩信的动态,接到他逃走的消息急得直跺脚,顾不得向汉王打招呼,便带着几名随从连夜前去追赶。

    萧何快马加鞭整整赶了一天,才在汉界追到了韩信。

    “咱们不是说好了吗?给我一点时间想办法说服汉王。你心里也清楚,要想让一个决策者下如此大的决心并不容易!”萧何说道。

    “韩某也知道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故而选择离开汉国,以免为难萧国相。”韩信道。

    “这件事虽然有难度,但也不是丝毫也没有希望。咱们吕后目光远大极其重视人才,汉王对她又是言听计从。等我跟吕后商议之后再向汉王进言,如此则这件事情就有了成功的希望,先生不如再暂留几天让我一试。这次如果还不成功,先生再走也不迟呀。”萧何道。

    “不知丞相可否相告,倘若能够劝得汉王青睐于我,又能给韩某什么层次的职位。如果只是偏将、裨将之类的职务,也没有办法施展韩某平生所学,不是韩某所希冀的平台,还请丞相才下留情,放韩信投往它国,或者是终老山林。”韩信道。

    “先生乃大隐尉缭子的高足,自然身怀将帅之才,吕后也曾经有所听闻,还交代过手下要注意先生的消息。吕后是天下奇女子,汉王对她言听计从,如果能够得到她相助,这件事定然能够成功。萧某回去之后,就请吕后出面帮助,尽力保举先生为统兵之帅,最起码也得有个大将之位。否则萧某当保证先生的安全,任凭先生离去。不知先生尊意如何?”萧何道。

    “感谢丞相知遇之恩!既是如此,韩某愿意留下来一试。”韩信说完,调转马头,跟着大家一起回到南郑。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母枭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母枭》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母枭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母枭》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