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篇 “三严三实”专题党课_三、“三严三实”与党的群众路线(板书)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领导干部讲党课正文 第二篇 “三严三实”专题党课_三、“三严三实”与党的群众路线(板书)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三、“三严三实”与党的群众路线(板书)

    **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严三实”既属于思想作风建设的范畴,也有制度建设的内涵。同群众路线教育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样,都是些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嘱托和要求。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础上,融入经常性教育的一次探索实践,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对于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历史进程永远不会结束。“三严三实”就是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过程中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合格与否的一把标尺。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在对待人民群众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尊重群众意愿,个别部门单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问题依旧严重,违背群众愿望、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党员干部要深刻学习领会**“三严三实”精髓要义,切实以“三严三实”为准则,坚持把反对“四风”贯彻始终,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办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行为,从理想信念、道德品行、履职行权等方方面面,组织开展对照查摆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同时,要加强群众观、宗旨观、权力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党风政风行风的不断好转真正凝聚民心,动员全社会凝聚深化改革正能量,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严三实”是新常态下党员干部素质要求的新诠释。中央部署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既是对之前群众路线和“四风”整顿的持续和巩固,又是解决作风不严不实问题的现实需要,通过专题教育活动,强化领导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践行“三严三实”中做好表率。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坚持创新发展,转变作风提升工作能力水平,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及时纠正消极应对、推诿扯皮、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主动作为、敢于担当;要筑牢用权为民的思想防线,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勤政廉政,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狠刹挥霍享乐、骄奢*的不良风气,干净做人、干净用权、干净干事,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

    延伸阅读

    “请为人民鼓咙胡”

    苏青漳

    1958年初冬,彭老总回到了离别三十年的故乡。

    彭老总回来了!这喜讯象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千家万户。青年人三步并做两步地跑来,老年人拄着拐杖跌跌跄跄地赶来,妇女们抱着孩子,召唤着姑嫂三三两两地来了。在彭老总的旧居里,屋里屋外都是人。人们挤着、嚷着:“让我看看彭元帅!”彭老总忙说:“快莫这么称呼,我也是一个普通社员。”他紧紧地握着乡亲们的手,问长问短。

    公社负责干部向彭老总汇报了家乡的变化情况。彭老总关心地问:“今年的粮食产量怎么样?”

    “今年是大丰收,全公社大概增产几十万斤,亩产九百斤的生产队就有不少。”

    彭老总听后,问道:“上九百斤的生产队,附近有没有?”

    “吴家塘生产队就是。”

    傍晚,初冬的田野上,稀疏的树枝在寒风中抖动。彭老总一行数人来到吴家塘生产队的田边。他几次蹲下去,打着手电,扯出稻茬,数了数根数,拿着它对社、队干部说:“你们看,长得这么小,又这么浅,可见稻是不太好的,会有千把斤的产量嘛?!”干部们相视无语,只得如实说,几个月来,青壮年劳动力都大炼钢铁去了,忙不过来,有些稻谷还没有收回来,有些已烂在地里,产量数字是喊出来的。彭老总说:“你们说大话,讲假话,可让乡亲们受苦了。”

    第二天,在浓烟滚滚的小高炉旁,彭老总看到一群青年男人,他们已大干了一夜,寒霜浸湿了衣衫,又被热汗湿透。彭老总了解到,他们为了“钢铁元帅升帐”,从几十里外凿石开矿,肩挑车推地运回来,燃料不够,就砍林烧炭,炼出来的多是不合格的铁疙瘩。可是产量翻番的硬指标,紧紧地压在社、队干部的头上,没办法,只得把家家户户的铁锅、菜锅、铁铲等拿来砸烂回炉。彭老总问:“这样炼一吨铁要花多少成本?”干部说:“为了放卫星,我们是不惜代价的,没有算过,一下子也算不出来。”彭老总听到这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在大队的幸福院里,彭老总见到了童年时一起放牛、砍柴的伙伴。他张开两只大手,热情地和大家相握。他仔细地端详着,一一地说出他们的名字。但是,久别重逢的喜悦慢慢地消失了。彭老总看着他们一张张痩黄的脸,摸着他们身上单薄的衣衫,瞅着床上的草席垫子,他骤然感到心里发冷。他走到冒着热气的锅前,揭开一看,除了几粒米星星,全是青菜。彭老总沉默地坐了下来,老伙伴们拉着他的手说:“我们老年人可以勒勒腰带,可娃娃们饿得成天叫个没完啊!”

    “你回来看看就好了!”

    彭老总握着老伙伴的手,深情地说:“*派我来,就是要我来看看这里的情况的。”

    夜深了,山村在沉睡。彭老总却没有一丝睡意。他在屋里来回地走着,从那沉重的脚步声中,听到了他起伏的心潮。几个月来,他在了解国防建设的同时,接触了一些基层干部,倾听了人民的呼声。他感到问题严重。几十年来人民流血斗争换来的,刚刚开始兴旺起来的事业,正在受到一种思潮的破坏。国家的建设怎么办?群众的生活怎么办?他思来想去,久久未眠。

    彭老总告别故乡,又视察了韶山、平江。一路所见,更使他忧心如焚。他常想起在平江的一位老红军给他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谷撒地,

    薯叶枯,

    青壮炼铁去,

    收获童与姑,

    来年日子怎么过,

    请为人民鼓咙胡。

    彭老总反复地读着这首诗,想起老贫农曾拉着他的手,嘱咐他把问题带给*。他感到责任重大。他说:“身为一个负责干部,在重大问题上,表明自己的真实观点,向*讲真话,才是对革命负责。”

    人民的嘱托,殷切的期待,催动着他向*反映事情的真相。

    (选自《*元帅的故事》,新蕾出版社1986年版)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领导干部讲党课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领导干部讲党课》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领导干部讲党课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领导干部讲党课》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