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起源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梦的奇点李姓起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一:起源:1传说皋陶也叫咎繇,是上古东夷族首领少吴氏曾孙。商朝末年,皋陶后裔理征因直谏纣王而被杀害。其妻契和氏携幼子利贞外出逃难,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经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树上结有一些“木子”,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后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gu县治所在今河南鹿邑东安家落户。为感激“木子”保命之功,同时为躲避纣王追缉,又因皋陶曾任尧、舜的大理之职掌管刑法的官,理、李同音通用,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2春秋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李”为氏,称李耳。

    3唐朝皇帝赐国姓

    二:分布发展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四省,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32%。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南、湖北,云南、安徽五省,约占李姓人口的25%。东北三省的李姓密度也较高,大约占10%。河南为李姓第一大省,大约占李姓总人口的10.3%。全国形成了中原、华北、云川、东北四大块李姓高密度聚居区。

    三:当今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约为1亿,其中中国大陆有李姓9207.4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19%。河南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陇西,既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

    四:血型

    李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3.6%,A型占28.7%,B型占28.8%,AB型占8.9%。

    五:知名人士(部分)李耳(道家)李牧(战国赵将)李斯(秦相)李世民(唐太宗)李百药(北齐书)李白(诗仙)李煜(南唐后主)李清照(婉约\'词人)李修缘(道济)李时珍(本草纲目)李贽(续焚书)李鸿章(洋务派)李大钊(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先念(政治家,原国家主席)李四光(地质学家)李苦禅(画家)李东生(TCL)

    2015年从政人物:李源潮(国家副主席)李克强(国务院总理)等等

    李,大姓也,人才辈出,杠杠的,加油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梦的奇点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梦的奇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梦的奇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梦的奇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