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赵家庄知青点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牵手一生正文 第二章 赵家庄知青点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二章赵家庄知青点

    张焕带着竹雅来到大队部。

    名义上是大队部,实则只是一幢比民居稍微宽大点的房子。只不过是五间正房,有两间是通着的。对摆着两张桌子,桌子上摆满了书报等杂物,还有一部黑色的老式拨号电话机。

    一位年龄五十多岁戴着老花镜的人站起来迎接她们。

    “刚分来的下乡知青吧,乡里电话通知了。”不等张焕开口,他就先挑明了。

    “这是赵会计,叫赵叔!”张焕对竹雅说。

    “赵叔您好!我是区竹雅!”竹雅急忙上前,与赵会计握了一下手。

    赵会计收下竹雅递过来的介绍信,对张焕说:“书记交待了,这位新来的还是和你一样,一起分在五队吧,互相好有个照应。其它的待遇与你们相同。”接着又说:“你明天带着她一起上山,和队长说一下就行了。”

    刚离开大队部,竹雅就问:“上山干嘛?”

    “这里的上山就是下地干活。”张焕说。

    回到知青点,张焕开始介绍其它几位知青的基本情况。

    六个知青中午吃饭时竹雅都见过了,只是没有详细介绍。

    年龄大的叫孙振贤,省城人,高中毕业后下乡。父母都是省城钢铁厂工人,家里还有正在上学的弟弟和妹妹。因为考虑到弟妹们毕业后要下乡,毕业后主动申请下乡锻炼,这样弟妹们以后毕业可能分配工作。本来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能考上大学出人头地。不料赶上大学不招生,也是没有办法才走下乡这条路。此人心胸宽,知识面广,办事沉稳,为人厚道,是知青点的组长。大家称他“老大哥”,有事也喜欢找他商量。知青点的所有对外事务都由他出面,在知青里有较高的威信。

    戴眼镜有点斯文的细瘦高个子叫东方思远,省城人,高中毕业后下乡。父亲是省日报社的老报人。此人酷爱文学,喜欢看书,上山时兜里也总是装着书,有空就看。每天都写日记,还写一些随笔式的文章。不是为了发表,喜欢拿出来读给大家听。是个很有文才的人。大家称他“东方老夫子”。

    浓眉大眼晴皮肤有点黑的叫武移山,省城人,高中毕业后下乡。父亲是机床厂工人,母亲没有工作。在家排行老二,哥哥也在机床厂工作。有三个正在上学的弟弟和一个妹妹,家境较差。此人比较正直,但性格较刚烈,爱打抱不平,有点哥们儿义气。大家称他为“武二哥”,是个好人。

    矮胖的叫钱福桐,烟港人,高中毕业后下乡。父亲解放前做海产品生意,解放后在烟港渔业公司工作。此人有经济头脑,比较看重钱,也很节俭。年龄小的叫他“福桐钱大哥”。

    中午见面说话的英俊帅气青年叫杜青山,烟港市人,初中毕业下乡。父亲曾是烟港革 委 会生产指挥部副总指挥,文.革中的大红人,后来不知为什么了下台了。此人有点公子哥的做派,说话比较随便。有时阴阳怪气的,喜欢和女生开玩笑,只要不太在意也没什么。他的口头禅是“不能在经济上出人头地就要在政.治上冒险”,表面挺有抱负的,实际是吹牛。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小猴子”,又有叫“小肚子”的。张焕在介绍到杜青山时,明显有点不屑的口气。

    另一个女的叫吴晓晴,省城人,初中毕业下乡。父母亲都是教师。喜欢学习,总惦记着能再上高中考大学,在东方老夫子的帮助下一直坚持自学。是个挺有上进心的女孩。

    张焕1969年高中毕业下乡。她自己说父亲是个小走 资 派,现在正在接受劳动改造。

    通过张焕的介绍,竹雅大体了解了几个知青的情况。

    “你家里人是干什么的?”张焕问竹雅。

    “我爸现在泰山林场五 七 干 校,妈妈在妇联工作。一个哥哥当兵了。”竹雅回答说。

    “你干嘛要下乡啊!”张焕听说竹雅的父亲在五 七 干 校,知道一定是有点来头的干部。而且不会太小,因为去林场五 七 干 校的都是省直的高级干部。按照政策,母亲身边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下是不用下乡的,所以张焕才感到好奇。

    “我自己要求的。现在取消高考了,上高中也没多少意思。初中毕业后我就想着到农村锻炼一下。妈妈死活不同意,我就找到爸爸的朋友,偷偷报名了。不过爸爸不像妈妈那样极力反对,只是担心我能不能吃得了这个苦。”竹雅说。

    “怎么想到来这儿?很多知青喜欢到兵团或者是农场林场,不愿意做插队知青。”

    “是爸爸帮我选的。他解放前在这儿工作过,认为胶 东人朴实,离家又不算远。而且我爸爸朋友的儿子也一起下来了。他是高中毕业,安排在城关公 社。”

    “城关公 社条件当然好了,全是泊地。经济条件比这儿强许多。一个劳动日值一元五角多,离县城又近。我们这儿抬头就是山,不说干活,刚来的时候上山都累的很。”

    “我领教了,来的时候翻了一座山,走了两个多小时。”竹雅说的是临海山口子,其实那根本不叫山,只是坡度很大的一条路而已。

    “总体上我们这儿还可以。来的时候大队想给我们知青点分几亩地自己耕种,我们没有同意。因为那样就无法接触群众,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后来大队就把男知青每两个分到一个队,我们女知青一起分到五队。我们和这儿的群众一样分粮和挣工分,粮食是按人七劳三分配,就是人口占70%,劳动力占30%。这里的最高日工分是10分,挣10分的叫整劳动力。整劳动力要能担负独立劳作,比如耕地、推车等。这里的妇女最高分是7.5分,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不用推车上山。村里照顾我们男知青按十分计报酬,女知青按7.5分计酬。我们吃饭自己做,由几个女的轮流,每人一周。做饭的时候不用上山干活,照样记工分,闲的时候可以帮男知青洗洗衣服。不是规定的,是大家互相帮助。”张焕一口气把情况作了介绍。

    “还要做饭啊!”竹雅瞪大了眼睛。因为她自小从来没有做过饭。

    “没有办法!做饭不像城里有煤气或者煤油炉子,也不烧煤,全是杂草或者是庄稼杆。因为胶 东是北方气候,冬天有时还是很冷的。所以这里的人都睡土坑,烧草做饭的时候顺便暖一下坑,睡起来挺舒服的。”

    “我不会做饭怎么办?”竹雅有点担心。

    “不要紧的,我们来时连火都引不着。后来惠山婶手把手地教我们,现在一般的饭都会做。”

    “惠山婶?是乡里派来的吗?”

    “不是,是隔壁的住户。一个很善良阿姨,他家里有五个孩子。虽然日子过的挺苦,为人特别的好,我们有困难都找她。”

    “锅灶旁边的木箱子是干啥的,我看你边烧火还拉着。”竹雅问。

    “那个东西在这儿叫风匣,也就是风箱。是木头做的,里面有个活塞式的东西,上面缠满了鸡鸭毛。拉起来并不重,就是把火吹旺。”张唤解释着。

    “星期天也干活吗?”

    “农村那有星期天哪!除了下雨或者是大雪封门,一年到头都得干活,春节最多歇五天。”

    “这里有商店吗?”

    “村里有一个代 销店,日常东西都可以买到。不过白天经常不开门,只有晚上才有人。代 销员没有工资,每年有几百工分的补助。”

    “有报纸吗?”

    “大队部订了一份《人民日报》,一份《大众日报》,由乡里的邮递员送来。不过经常不及时,三天能来一次就不错了。我们知青点特殊待遇,公 社统一给订了份烟港市报。我们的来信和写的信都是通过大队部交给邮递员,来信是大队部通过广播叫我们去取。接受外部信息一个是看报纸,另一个是听广播。大队广播每天早晚两个时间转播中 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东方老夫子和杜青山有半导体收音机,因为这里是山区,信号受到阻蔽,只能收几个台。”

    “快到冬天了,我只带了一床薄被子,是不是少了点儿?”

    “不要紧,买点棉花,到供销社扯点布缝一床厚实点的!”

    “我不会缝怎么办?”

    “没关系,有我们呢?可以找惠山婶帮忙,她的针线活是一流的。”

    “这里是不是只能等到年底才能开工资啊!”竹雅想到自己带的钱可能不足。因为走的时候母亲正在赌气,没有给她多少钱,希望她钱花完了知难而退。

    “这里不叫开工资,叫年底开支。村里的人只有到年底才能算一下全年的收成和各家的劳动情况,进行结算。我们知青还有补助,乡里每月给每个知青补助12元钱。这不是个小数目,你算算,这里的劳动日每天才六、七角钱,我们分着口粮,烧草由大队供应,挣着工分还有补助。综合起来能顶得上一个工厂普通工人的收入。所以说下乡到这里的知青是幸运的。”

    “听起来是不错,只是生活环境比城里差远了。”竹雅说。

    “到了这里就不要想城里,是两个天地。”张焕说。

    晚上,知青们吃过晚饭,围坐在院子里。

    九月下旬已进入深秋,皎洁的月光,寥落的繁星,好一幅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景象。

    周围是寒蝉凄切,蝗蚓低鸣。夜色下的群山只能看到轮廓,寂静的山村有一种清凉宁静的感觉。

    此时的竹雅有一种兴奋,也有一种忧虑和失落,究竟哪个占主导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她对未来的生活感到好奇,又有些绸怅。

    老大哥主持了竹雅下乡后的第一次知青点会议。

    他先是让大家互相做了自我介绍,然后慢条斯理地要求大家要搞好团结,互相帮助。要帮助竹雅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度过下乡适应期。要求大家与村民搞好关系,积极劳动,少说话。多听,多看,不懂或不会的东西要虚心请教。他知道张焕已经把基本情况都向竹雅讲过了,就没有再罗嗦。

    “国 家对知青有什么新政策?”老大哥讲完后,东方老夫子就开口问。显然他特别关心这一点。因为竹雅刚从城里下来,知道的一定很多。

    “没有听说更多,只是今年6月中 央批转了北.京和清.华两所大学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的一个报告,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据说只是试点,暂时没有下乡知识青年的份。招的都是解放军模范骨干或工农子弟,高中和初中毕业生都有,两校召生数量大概不到一万人。”竹雅因为要下乡,听到一些有关下乡知青的情况。

    “有没有我们知青的消息?”吴晓晴问。

    “听我爸爸朋友的儿子说,省里正在研究知青招工的事。由当地根据用工情况,招收适量的下乡知青。不是全部当工人,可能要区别对待,下乡早的先走。有可能明年落实”竹雅说。

    “好消息,这是个不错的信号。”张焕说。

    “看看吧,你们这些人根还没有扎下就想走了。”小猴子杜青山插了一句嘴。

    “你他.妈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是你的事,老子早想回城了。”二哥武移山呛了他一句。

    杜青山比武移山年龄小几岁,来的晚。知道武移山的脾气,不敢与他对着干,再没有吭声。

    “能招工回城里当然比在这儿好,真要是到乡里或者县城里当个工人,一个月就是三十多元钱,也没啥意思。”福桐钱大哥想的是收入。

    “还是回城好。跟家里人在一起不说,还可以继续上学。”吴晓晴说。

    “大家说说,城里知识青年下乡到农村这个政策是长远之计还是短期的权益之计?”张焕问大家。

    “目前看像是长远之计,到现在还不断有城里知青下乡,说明国.家这项工作仍在进行。”福桐钱说。

    “不会是长远之计,虽然说的是扎根农村,却只是一种要求,并没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出 台。”东方老夫子说。

    “肯定是长远之计。以前的天.津女知青邢 燕 子、北.京的侯 隽还有报上宣传的革 命接班人董 加 耕,都是回乡务农多年没有回城。文.革前夕上面有一个《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是一个长期的规划》的纲领性文件,也说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国策。”不说话确实憋得慌,杜青山又开了口,而且说的还蛮有道理的。

    “你别忘了,以前回乡务农的知识青年很多在66年底返城,国.家并没有要求他们再回去。”武二哥说的是实情,因“文.革”运动管理比较乱,许多下乡知青由安置地返回原籍,形成了知青运动史上第一次返城浪潮。

    “老大哥你看呢?”见大家各说各的,张焕问没有发言的孙振贤。

    “我觉得这个问题历史的看。文.革前的城镇青年下乡当农民,基本的出发点是在农村安家。文.革中的上山下乡则不同,是响应 ‘再教育’的号召。大家一定要注意是号召而不是决定,是接受再教育而不是到农村生根开花。这里面虽然有国.家号召要扎根农村和城里一些积极下乡知识青年决心在农村干一辈子的革 命热情,但从理论和政策上并没有明确是长久之计还是权宜之计。而且文.革中下乡是由于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不足,无法安置。是历史时期的问题,不是永远的困难。当中.国工业发展了,城市开始扩大的时候,就需要工人,也需要知识和科技分子,这就为城市知识青年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这个时候,不仅以后毕业的学生不用下乡,我们这些经过锻炼和教育的下乡知识青年也可能回城安排。”老大哥一席话把大家说的心底透亮。

    “我不希罕招工,也不指望回城。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参加高考。”老夫子还念念不忘他的大学梦。

    “能回城里安排工作我就知足了。”张焕说。

    “当工人有啥好的,让我自己做买卖。只要有了钱,什么都有了。”三句话不离本行,钱大哥想的还是钱。

    “小区你呢?下乡图的是什么?”晓睛问一直不开口的竹雅。

    “我啥都没有想,只是在城里呆烦了,想换一换环境,至于以后会怎样,我没有想,现在也不愿意想。走到那儿算那儿吧!”竹雅说的是实话。

    “这才是正确态度。政策上的东西我们管不着,想也没有用,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命八尺难求一丈。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冬秋。”武二哥显得很豪爽。

    “到你想娶媳妇的时候就该想了。”小猴子就势刺了一下武移山。

    “我他 妈 的就不兴一辈子不娶媳妇啊!你看人家赵大力,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多自在!”武二哥嘴里的赵大力是村里一个憨子,一辈子没有讨老婆。

    “那你也得彪糊糊的,要不准得猴急。”小猴子说话总是没有分寸,不管面前有没有女生张口就来。

    “去你 妈.的,以为都像你!”武二哥朝着小猴子瞪眼了。

    “不许说脏话!人家小区刚来,还不习惯你们这样。”张焕制止。

    “你们这些小子,说着说着就下道了。今天就这样吧,明天小区跟晓晴一起上山。”老大哥见时间已晚,就结束了这次小会。

    也许是走路太累的缘故,区竹雅乡村的第一夜睡得非常香甜。六点多的时候,她被晓睛叫醒。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牵手一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牵手一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牵手一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牵手一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