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钟家有子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剑三玄录第二十一章 钟家有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光阴易逝,转眼已是五年半后,大魏梁州城。

    话说大魏一十五州,只有这梁州有些特殊,乃是一城为一州。因为这梁州城是前朝大梁的都城,直到现在大魏开国一百三十多年后还是大魏第一城,周长一百六十里,十二城门,城墙平均高四丈,最高处达六丈,人口三百六十万,整座城池又分为东、西、南、北四小城,位于正中的前梁皇城已经封闭。

    在这梁州城北城有一处占地近百亩,前后八进的大宅院,从南到北以阶梯状依次升高,寓意为“步步高升”。府前一对镇宅的高大汉白玉的石狮子镇守大门,府前更有约两亩的全部铺着巨大青条石的小型广场上面车辙印明显,包铜的府门高丈半,宽两丈,厚达四寸,大门上边悬有一块匾额,上书“钟府”两个大字。

    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这处宅院的主人身份不凡,事实也是如此。这钟家是梁州世代豪族,耕读传家,良田万倾,自前梁就是官宦世家,到了大魏也是官运亨通,这梁州钟家共有三支单说此钟府这一脉就很是不凡,现在的家主叫做钟羽,其祖父钟邵官拜太子太师、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观文殿大学士,位极人臣。其父钟洛为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就是这钟羽也是了不得,乡试为解元,会试为会元,殿试更是高中榜眼,离那三元及第就差半步,只是这钟羽对做官兴趣不大,做了一任御史,两任县令后,现在只挂着朝散大夫的散官职位在家养病。平日里,不是寻上三五好友下下棋喝喝茶,就是在家含饴逗子,好不逍遥自在。

    此时正值七月下火,酷暑难耐的时节,就算是清晨都热得让人受不了,别说是人,就连那树上的知了也开始偷懒,蝉声变得有一声没一声稀稀疏疏的。但钟府后花园中却是古树参天,浓荫蔽日,繁花盛开,香气袭人。假山、小湖、亭阁台榭应有尽有,这景色做到极致真可说是假山假似真,真花真似假,数不尽的奇花异草,看不尽的园林美景。

    “少爷,少爷,读书的时候快到了。”两个十五六岁梳着髻丫发式的婢女在一颗高达三丈的古桃树下焦急的喊着,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照射在两人的脸上,只见发丝下鼻尖上全是细密的汗珠,两个人都来不及擦掉。

    “知道了,我给你们摘几个桃子就下去。”只见桃树枝上一个六七岁的童子背着身子回道。

    “少爷,太危险了,我们不吃,你看你都快把这桃枝压折了。”

    “没事,没事,我才多少斤?你俩上次来摘桃子都压不断,我还能压断?”

    “你跟我们不一样的!我们是下人,摔坏了没事,你是贵公子,摔破皮都不可以的。”

    “嘿嘿,都是人,怎么不一样了?”那小童就是不下来,急的两人直跺脚。片刻后古桃树下一个的有些婴儿肥身着紫衣的婢女眼珠一转计上心头,轻咳一声吼带着些许哭腔对着旁边一位面容清秀的绿衣婢女说道:“小环,咱们走吧,就让夫人罚我们再扫三次院子,把厨房的水缸都担满水吧。反正累死咱们也没人心疼的!”

    那叫作小环的绿衣婢女睁着大大眼睛有些呆萌的小声回道:“还要担水吗?美玉姐姐你记错了吧?夫人好像只罚过咱们扫过一次后花园,从来也没有担过水啊?”那被叫做美玉姐机的紫衣婢女对着小环猛使眼色,意思是骗他的。

    “好了,好了,我下去还不成吗?美玉姐姐、小环姐姐你们都让开,我要下去了。”

    这时树上的小童转过了身子,却是一个身着青色小儒衫,脖子上戴着一个如意长命锁,浓眉大眼,面白如玉很是漂亮小胖子。此刻小胖子嘴里叼着一个大红蜜桃,怀里又抱着几颗,先从一丈高的桃枝上,顺着树干溜到约半丈处结实的树杈上,接着从古桃树上跳了下来,只听咔嚓一声,那院子中的石板竟然被这小胖子踩碎了。

    那叫做美玉的婢女一摸额头叹了口气说道:“哎!又碎了一块。小环一会记得去给诚叔说一声,叫人换了。”

    “记得了,美玉姐。”叫做小环的婢女乖巧的应道。

    “少爷我天生神力没办法,没办法的。给,新鲜的桃子,昨日刚下过雨不用洗现在就可以吃。”小胖子一边笑着一边把怀中的鲜桃分别递给两个婢女。

    接过桃子,看着小胖子脸上的汗水,两个婢女很是感动,那叫做美玉的婢女在腰间取下手绢给小胖子仔细的擦去脸上的汗水,又把小胖子儒衫上沾着的桃叶一一拿掉,整个过程神色中充满了关爱之情。

    “少爷,下次可不能再爬树了,太危险了。”两人一起柔声说道。

    “记得了,来不及了,先去给娘亲请安!”

    三人不再耽误工夫,一路穿厅过廊往前院跑去。这钟府的宅院太大了,三人足足花了半盏茶的时间才从后花园来到前院待客的正堂。

    还未进入大堂,先闻到了一股泌人心肺的茶香,进如堂中更是茶雾飘飘,只见堂中靠着北墙位置的花梨木椅上坐着一位端庄秀丽年约四十许的贵妇人,其身后站着两个婢女两位男仆,旁边客位木椅上,一位留着山羊胡身着一袭灰色儒衫足有花甲之龄的老书生正在悠然自得的品着云雾香茶。

    “娘亲!”小胖子迈过门槛一阵小跑扑到了妇人怀中,那妇人一看见小胖子马上浮现出满脸的慈爱之色。先是给小胖子正了正脖子上的长命锁,又仔细端详了片刻后佯怒道:“看你这般模样满身汗臭不说,身上还全是桃子的味道,再看你身上这些褶皱,是不是去后花园摘桃子去了?”小胖子嘿嘿一笑低头不语,但看样子一点也不害怕。

    “还不快去给先生请安?”

    小胖子赶紧走到老书生的面前恭敬的一揖到地:“弟子钟玄,见过先生。”

    老书生点了点头,眼神飘忽有些捉摸不透,想对钟玄说几句话但是张了张嘴没开口,却是转过头对着那妇人说道:“钟夫人,老朽这次是来辞行的,令公子老夫是没办法教了!”

    钟夫人有些纳闷的回道:“先生刚刚来府七日怎么就要走啊?可是我儿顽皮不尊师长?”

    “非也非也!”老书生摇了摇头道。

    “这......那是我儿天资愚笨不可教也?”钟夫人想了几息后又问道。

    “也不是。””老书生又摇了摇头。

    “那却是为何?”这时候钟夫人真的是一头雾水了,要知道大魏讲究父不教子,因为父亲学问再好,在教育儿子上总会出现心慈手软与严厉过度的情况,所以都是请那些职业的开蒙老书生,眼前的这位老书生在整座梁州城他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是自己丈夫花了很多心血才请到府中的,现在这老头这般说,让钟夫人是一点也猜不透发生了什么事。

    “哎,是令公子天赐聪颖到令人发指,老夫是教无可教也。”老书生叹了口说道。

    “啊?”钟夫人惊呼一声。

    “入府的第一日,令公子很是认学,老夫非常高兴,没有教什么只是给这孩子读了读《三字经》。哪知第二日这孩子全部就可以背诵,老夫原本以为这孩子只是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虽是有些惊奇,但也没有太过在意,因为这过目不忘的孩子虽然不多,但是也有不少童子有这本事,老夫也遇到过几位,无非就是囫囵吞枣不知其意罢了。”说到这里老书生顿了一顿拿起茶杯开始喝茶润喉。

    钟夫人听到了老书生的话,原本有些担忧的心情,变得有些暗喜抬起手微笑着摸着钟玄的头心说:“我儿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真是神童。”钟玄对着娘亲会心的一笑意思是:“娘亲,看儿子我厉害吧?”母子连心不用明说也知道各自要表达的意思,钟夫人轻哼了一声,钟玄赶紧眼观鼻,鼻观心的站立不动。

    老书生润喉完毕,轻咳一声又说道:“等第三日老夫给这孩子讲《孝经》,先读了一遍并未讲解其含义,但这孩子却解释的头头是道,这太骇人了,难道真有生而知之者?老夫的能力已经不足以当这孩子的老师,真的不敢耽误这孩子,所以今日来跟夫人辞行。”

    “只是我家官人去城外访友不在府中,可否等他回来摆了谢师宴再走?”

    “等不得了!”老书生又摇了摇头。

    “那好吧!既然这样钟诚去给孔老先生封六锭十两的纹银。”

    身后一位管家打扮的中年汉子应诺后就要出正堂往账房处走。

    “管家且慢,且慢!”老书生赶紧出声阻拦。“无功不受禄,钱怎么能收?一壶钟家的佳酿就可以了。”

    “这......那好吧,钟诚去酒窖取两坛百日香送去孔老先生的府上,另外去备轿送孔老先生回府。”

    “酒坐车,人不坐,老夫腿脚还算好,能走几步还是走几步的好。”

    “那就依先生的,玄儿替我送送先生!”钟夫人端起了茶杯。

    小胖子钟玄恭敬的把老书生送出了正门,老书生转过头想对钟玄说几句话,但嘴张了几下还是没说出口,只是摆摆手让钟玄回去了,自己转身慢悠悠的往南城走去。

    走出十几丈后,老书生又转过头望着钟府正门上的匾额叹了一口气喃喃说道:“这梁州钟家守祖这一支三代单传虽然子嗣有些单薄,但气运之盛真是罕见,尤其是这钟玄!单看面相,福缘甚厚,甚至有亲王之像。单说这支钟家三代中已经出了一位宰相,难道这一代还要出一位异姓王?”看不透啊,看不透啊!老书生又长叹一声,摇了摇头加快步伐往南城走去,看走路的劲头根本不像一位花甲之龄的老年人。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剑三玄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剑三玄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剑三玄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剑三玄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