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谢公子曲终车去 遇美人一见钟情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第三章 谢公子曲终车去 遇美人一见钟情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白起与司马靳急忙下车,快步来到路边。此时正有一辆用王室仪仗装饰的驷马戎车迎面驶来,白起心想:车上主人必是公子无忌。连忙躬身作长揖高声谢道:“秦国左庶长白起拜谢魏国无忌公子赐曲。白起诚惶诚恐,不胜感激。”

    没有听见对方回答,白起抬起头来,正好与戎车上的主人四目相对。只见戎车主人头戴束发金冠,身穿白色深衣,外罩皮甲,宽大的衣袍扎着箭袖,身旁还竖立着一张近一人高的大弓,显得英姿勃勃。这身装束的确是贵族公子出游行猎时的打扮。但白起看戎车主人的容貌却分明是一妙龄女子,而她身旁一身戎装的御手也是一女子。戎车并没有停下来,主人只是向路旁拱手作揖的白起,微微含笑点了一下头。白起也微笑点头还礼,刹那间感觉戎车主人正用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向自己投来一瞥,似以秋波传情,心中不禁一阵莫名的颤动。

    望着已经离去的戎车背影,白起心中纳闷:戎车上那女子是谁呢?

    这时身旁一个伍长禀报:信陵君的戎车早已通过,刚才那辆戎车前导的认旗上写的是魏国公主。

    白起回头问司马靳:“当今魏王有几个妹妹?”

    “听闻只有一个。”

    白起眼睛一亮,“那么刚才那辆戎车上的女子想必就是文姬公主了。”

    司马靳想了一想,也觉得是。“刚才看到文姬公主的容貌极好,气度雍容华贵,而且文武兼备。公子成应该后悔了。”司马靳说。

    白起笑道:“公子成本来就没机会,有什么可后悔的。从今日起车队前导打秦国左庶长的认旗。”

    司马靳睁大眼睛望着白起,说“白起君,难道你自己有意向公主求婚了?”

    白起笑而不答。

    司马靳接着问道:“我们是否还要继续沿着马陵道向东走?”

    白起见天色已晚,于是命令:“车队停止前行,就地扎营。明天一早我们就往回走,直奔大梁。”

    使团车队在河边找到一片开阔平地,随后搭设帐篷,埋锅造饭。晚饭后,白起把司马靳叫到自己的军帐中,一起查点为魏国文武大典准备的礼物。秦国军士将三个木箱搬进白起的帐篷。司马靳解开一个锦囊,从里面拿出一串竹简,竹简上写着礼物的条目。

    司马靳指着第一个木箱说:“这箱子里装有八百金。”

    白起摆手说:“这是普通俗物,各国都会送的,不用打开箱子看了。”

    司马靳指着第二个木箱说:“这箱子里装的是产于蜀地的织锦十匹。”

    “蜀锦精美,的确是我秦国独有。”白起边说边示意帐内军士打开木箱,里面果然是码放整齐的蜀锦。

    由于当年白起跟随国尉司马错西征灭巴蜀,将其地设为秦国的郡县。而司马错正是司马靳的祖父。因此两人对蜀郡非常熟悉,对蜀地特产蜀锦也有别样感觉。司马靳从箱中取出一匹蜀锦,为白起展开观看。这是一幅朱色龙凤回纹锦,质地华贵,在灯火下色彩绚丽、美轮美奂。这幅蜀锦的图案虽然采用简单的回行纹织出龙凤图腾,却透着神秘与粗犷的巴蜀蛮风,这会让中原贵族觉得十分新奇。

    白起轻轻摸抚蜀锦,感受着蚕丝质地的丝滑,对司马靳说道:“蜀锦产于蜀郡CD,我随国尉灭蜀后,就在CD夷里桥南岸设立锦官城,并且派置锦官专门管理织锦的生产,所有织品都专供秦国王宫。CD盛产蚕丝,它的质地晶莹柔软,远远胜过棉麻。但治丝工艺及其繁琐,绞丝后还要反复在城南的江中洗濯,江水都被染成彩色,因此称为锦江。”

    司马靳说:“白起君长期驻守蜀郡,难怪对治锦如此熟悉,说起来滔滔不绝。”

    白起说:“巴蜀之地乃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惠文王时司马错公曾与丞相张仪为先攻韩还是先取巴蜀,在朝堂上有过激烈争论。最后司马大人力排众议,说服惠文王采用先取巴蜀之策。而今蜀郡已是我大秦的粮仓,即使用兵百万,也能源源不断地供应粮草,而像蜀锦这样的天作之物也可被秦人享用。蜀锦在列国之中极其珍贵,所谓寸锦寸金,作为献给魏国公主的礼物甚好。”

    白起指着第三个箱子说:“再看看这个箱子里装了什么东西。”

    司马靳看了一下竹简说:“这个箱子里有一对玉璧,一对玉杯。”

    木箱打开后,里面有两个锦盒分别装着玉璧、玉杯。

    司马靳拿起一只玉杯递给白起说:“这玉璧、玉杯都是用蓝田县的玉料制成。蓝田产美玉,故名蓝田玉。据说大王的玉玺也是用蓝田玉制成。”

    白起接过杯子,感觉并不沉重,玉质很轻。随后又将玉杯举到眼前,仔细端详。但见玉杯幽幽地闪烁着素雅的淡蓝色暗光,杯体光滑温润、纹理细腻。

    白起一边赏玩着玉杯,一边说道:“《周礼》中说:‘玉之美者曰球,其次曰蓝’。蓝田县产次玉,所以名蓝田。与顶级的美玉相比,蓝田玉的确次之。”

    “要说顶级美玉,还是楚国的最好。荆山出的和氏璧被称为天下奇宝。”司马靳说。

    白起说:“天子、诸侯皆以顶级美玉为镇国之宝。周天子有砥厄,宋有结绿,魏有悬愁,楚有和璞。楚王的和璞就是和氏璧,相传此玉乃是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则色白。天下奇宝,唯以德配之。这些顶级的美玉都价值连城。”

    白起接着说:“我曾有幸见过一次和氏璧,那时和氏璧已从楚国王宫流传到赵王手中。大王为了得到它,向赵王提出要用十五座城邑来交换。赵王派蔺相如携和氏璧出使秦国。在秦王大殿上蔺相如将和氏璧展示给大王和众臣,当时我也在殿上,所以能一睹和氏璧的真容。玉璧一出现,所有在场的人立刻被它的晶莹剔透所震慑,与和氏璧相比这蓝田玉只能算是石头。”

    司马靳问道:“为什么后来和氏璧还是被带回了赵国?”

    白起说:“大王当然不是当真要拿十五座城邑来换和氏璧。每一座城邑都是日耗千金,用众多秦军将士的性命换来的。大王是一代英主,就算和氏璧是稀世珍宝,也绝不会干出用十五座城邑来交换美玉此等荒唐之事。大王原本计划伐赵,但苦于没有出兵理由。丞相魏苒献计,向赵王提出用十五座城邑交换和氏璧。本以为赵国摄于秦国国威,一定不敢回应此要求。大王就可以赵国无礼为借口,出兵伐赵。不成想赵王居然派蔺相如前来履约,断绝了秦国对赵用兵的理由。”

    司马靳接着问道:“既然蔺相如与和氏璧都已到秦国,为什么还能轻易再回到赵国?”

    白起说:“蔺相如也看出大王无意真地要拿十五座城邑来换和氏璧。于是借故将和氏璧带回驿馆,并派人暗中送回赵国。再次朝见大王时,要求秦国先交割城邑,否则他宁可死在秦国朝堂上也不会交出和氏璧。”

    司马靳赞许说:“蔺相如倒是大智大勇之人。据说他一回赵国就被拜为上大夫。”

    白起说:“蔺公的确有胆略。不过虽然秦军以虎狼之师闻名于六国,但秦国一向恪守礼制,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大王也不会强行扣留和氏璧,在诸国间留下不守信用的恶名。大王一向敬重忠义之士,最后礼送蔺相如回赵国,成全了他完璧归赵的美名。”

    白起又从锦盒中拿出玉璧观看,不禁感慨道:“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像和氏璧那样的美玉了。不知道诸国公子为文姬公主都准备了什么奇珍异宝?”

    “白起君,除了和氏璧,你知道赵国还有一件镇国之宝吗?”

    “还有一件镇国之宝?”望着司马靳满脸神秘的样子,白起好奇地问道。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