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马陵道狭路相遇 信陵君高山流水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第二章 马陵道狭路相遇 信陵君高山流水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仔细分辨,原来石碑上刻着“马陵道”三个字。白起立刻明白这就是当年齐国军师孙膑采用围魏救赵之计,在马陵山谷围歼魏军,射杀魏军主将庞涓的所在。望着树木茂密、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头的马陵道。想到就在这个地方,两万精锐的魏武卒全军覆没,与一代名将庞涓一起伏尸山野,白起与身后众人的心中都充满着悲壮。大家垂头默默伫立,凭吊当年为国捐躯的魏国武士。

    凭吊完毕,白起命令一个百将去探测山谷中河流的水深。百将立刻带领两个秦兵走下主道,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河边。百将伸手接过身边秦兵手中的长矛,试探地插到水中。水不算很深,大约二尺。百将拄着长矛想向河中心走去,但水流非常湍急无法驻足,又退了回来,然后挥手向大队示意无法涉水渡河到对岸。

    白起和司马靳一边观察手下探测水情,一边想象当年魏军在此地被齐军伏击的惨状。齐军的上万弓弩手应该就埋伏在山上的树林里。魏军拥堵在狭窄的道路上无遮无挡,开始还拼死仰攻山上的齐军。但是山势陡峭,很快就被居高临下的齐军用箭雨射了回去。魏军蜂拥冲下道路希望涉水逃到对岸,然而前面的人立刻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后边的人被河水截住,任凭齐国弓箭手射杀。道路两旁铺满了魏国士兵的尸体,河水被鲜血染成红色。

    “马陵道一边危峰兀立,一边为河水湍急,前狭后险无处可走,完全就是兵法所谓的围地、死地。庞涓师从鬼谷子熟读兵法,却率魏军踏入死地,实在不可理解。”司马靳叹息道。

    “当时庞涓率魏军围攻韩国国都新郑,韩国危在旦夕,向齐国求救。齐国军师孙膑再次采用以前的围魏救赵之计,齐军不去新郑救韩国,却趁魏国空虚,直扑魏国国都大梁。庞涓不得不火速千里回援,这就是兵法所说的攻敌所必救。战争一开始,魏军就被齐军调动,而魏军却无法调动齐军。魏军劳师袭远,齐军以逸待劳。孙膑用兵虚虚实实,致人而不致于人,实在是高明。”白起说。

    “大梁是魏国国都,庞涓不得不回救。但他不应该只率领魏国两万精锐,脱离主力,轻易尾随齐军进入马陵道。”司马靳还是不解地说。

    “庞涓和孙膑本是同窗,同被魏惠王邀请出任客卿。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学,用计在魏王面前陷害孙膑与齐国串通谋反。孙膑受刖刑,被剜去髌骨成为废人,此后历尽磨难才逃到齐国。庞涓攻打韩国,孙膑再次使出围魏救赵之计使魏军陷入被动,二人智谋立现高低,庞涓自然恼羞成怒乱了心智。为了和孙膑一争高低,庞涓率两万魏武卒轻装星夜兼程回援。孙膑使出减灶之计迷惑庞涓。齐军每日宿营都要减少灶坑的数量,让庞涓误以为齐国军心涣散,进入魏国没几天兵士就逃跑了一半。于是庞涓迫不及待地追赶齐军进入马陵道。孙膑就在这里布置了上万弓箭手伏击追兵,庞涓也被射死。据说庞涓临死前还说“遂叫竖子孙膑成名”,心胸如此狭隘是兵家大忌。”

    白起接着说:“虽说庞涓在马陵之战为魏国尽忠,战死沙场也是武士最好的归宿。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主将一个失误,不但让自己身首异处,还会搭上数万袍泽的性命,更会让国运从此一蹶不振。为了秦国的福祉、社稷安危,我等大秦武士必须打赢与它国之战。白起深受大王知遇之恩,忝为前军主将。每每想到这千钧重担,都战战兢兢而夜不能寐。”

    此时已到午后申时,看到太阳快要落山,白起命令加紧赶路,天黑前到马陵道的东口扎营。车队正行进着,忽然听到前方有隆隆的车轮声,而且声音越来越近。白起急忙命头车前去打探,虽然这次出使是应魏国邀请参加文舞大礼,此时各国之间也是相安无战事,但众人还是纷纷拿出兵器摆出迎战的队形。白起根据车轮声以及道路远处扬起的尘土,判断对方应有百辆以上战车。心中不禁疑惑:沿马陵道一直向东,出了山口后可以去齐国。但这是一条在群山中蜿蜒盘绕的小道,方圆几百里之内树木遮天蔽日,人烟稀少、野兽出没,商旅一般不会选走这条路。如此人数众多的大队人马会是谁呢?

    正疑惑时,派出打探的斥候跑回来说,前方人马的认旗上写着魏国公子信陵君,有大批的战车排在路上,一眼望不到头,估计有上千人。很快前边又有一个伍长跑回来禀报说,两队人马已碰头,由于道路狭窄都堵在路上。伍长接着说:“对方前导是一个校尉,说他们是魏国公子无忌狩猎的队伍,请秦国使团的车队暂且到路边避让,让魏国车队先通过。”

    白起大怒,说:“住口!你给我回去告诉魏国人,我是秦王钦命的使者,秦国前军主将左庶长白起。请魏国车队暂且在路边避让,让秦国使团先通过。”

    司马靳听罢连忙向伍长挥手示意且慢回去,转头对白起说:“白起君息怒,我看还是我们避让吧。你虽贵为左庶长是秦国的上卿,但公子无忌是魏王的弟弟,身份更加显赫。且信陵君的车队比我们大得多,移路很麻烦,依礼制应该我们避让。”

    白起不情愿地摇头说道:“使团的主使是公子成,车队用的是秦国王室仪仗。就这么把道让了,有损秦国威仪。”沉吟一下后对伍长说:“你回去魏国人说,秦国使节左庶长白起愿为信陵君让路。但久闻信陵君的琴艺位列诸国公子之首,白起恳乞公子能赐曲一首以谢秦国使团让路。”

    司马靳说:“信陵君身份高贵,这样太无礼了吧。”

    白起对伍长挥手道:“就这样对魏国人说,赶快去吧。”伍长躬身称诺,转身飞奔回去。

    在魏国车队的中间,是一辆金光闪闪的驷马戎车。车前所驾的是四匹体型、毛色完全一样的高头大马。一看就知道,戎车的主人必是王室贵胄。此时站在车左主位的年轻人正是魏国公子无忌。公子无忌被哥哥魏安釐王封于信陵,世人称为信陵君。信陵君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争相前往投奔,与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齐国公子孟尝君田文、楚国公子春申君黄歇并称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号称养士三千,这些门客有些是饱读兵书战策的谋士,而相当多的人则是武艺高强的剑客。这些门客组成一支具有超强战力,只听命于公子无忌一人的军队。

    信陵君崇文尚武,会定期率领门客到郊野狩猎,这也是各国诸侯贵族在无战事时常见的军事活动。狩猎需要娴熟的驾车技巧以及精准的箭法。此外大队人马同时狩猎,需要参与的人协同一致,实际上就是一场军事演习。因此天子行猎是重要性仅次于战争、祭祀的国之大事,也是重要礼仪。《周礼》规定天子行猎时君臣们驾着战车,穿着华服,携带做工精致的弓矢,威风凛凛地追逐、围捕野兽。狩猎结束时,还要用猎物举办盛大的宴会。礼制还规定天子一年四季都需要行猎,分别称为春搜—在春季搜猎没有怀胎的禽兽,夏苗—在夏季猎取残害庄稼的禽兽,秋狝—在秋季猎杀伤害人畜的禽兽,冬狩—在冬季不加区分地围猎禽兽。由于儒家崇尚仁义,不提倡在万物孕育生命的春天杀生,夏天行猎容易践踏农苗,而冬天天气太冷。现在是秋天正是到郊野行猎的最好季节。公子无忌率领一千多门客进入马陵山谷狩猎已多日,今天满载而归,正准备出马陵道回大梁。

    这时信陵君看见前方车马纷纷停下来,斥候回来禀报:“起禀公子!前方与秦国使团相遇,道路狭窄,车队暂且停歇。”

    公子无忌问道:“秦国使者是谁?”

    “使团车队用的是秦国王室的旌旗,但前导说秦国使者是前军主将左庶长白起。”

    “回去转告秦使,我们车辆众多不便让路,请秦国车队先行避让。魏国信陵君无忌不胜感激。”

    “回禀公子,已向秦使通报公子身份,并请秦国车队避让。但秦使白起说…”斥候迟疑着不肯说。

    公子无忌追问道:“白起到底了说什么?不要吞吞吐吐。”

    “白起说:久闻信陵君的琴艺位列诸国公子之首,白起恳乞公子能赐曲一首以谢秦国使团让路。”

    “岂有此理!公子身份尊贵,一个秦国左庶长怎敢强求公子为他鼓琴。公子,请让臣前去斥退秦国使臣。”与信陵君同车的门客张耳拱手请令。

    公子无忌想了一想,说:“不必了。白起是秦国猛将,深受秦王器重,年纪轻轻就位列上卿,自是心高气傲。你去硬碰硬地斥责他,适得其反。秦国使团是接受王兄的邀请参加文武大礼,我等应以礼相待。”

    公子无忌接着吩咐手下:“把我的琴摆上。”

    立刻有门客在路旁找了一块平地,铺上一面草席,并在草席上放置一条漆案。又有一个门客从后面的车中取来一个用织锦做的袋子,解开袋子露出一张琴来。只见这把琴通体涂黑漆,长约三尺。琴面的岳山上有七条弦槽,岳山根部七个弦孔,七根琴弦穿过槽孔张于琴板内的月牙轸池中,两端由琴轸固定。此琴乃战国名琴,琴音洪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故得名”号钟“。门客将号钟琴端放在漆案上,然后向公子无忌躬身示意琴已摆好。

    信陵君走下车,在草席上席地而坐。伏案左手轻轻拨了一下琴弦,右手转动琴轸微调琴弦。然后屏气凝神,空灵的琴声缓缓地从弦间流淌出来,像一阵轻风向周围吹去。

    秦国使团这边,白起原本就不指望信陵君会为自己鼓琴,只是不甘心毫无表示就让道,有失秦国威仪。这时白起已命令车辆到路边避让。车马正在移动时,忽然悠扬的琴声传来,深厚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升高为激扬。众人被如此美妙的乐曲所震动,周围的嘈杂声竟然一下子寂静下来。白起也禁不住双手紧握车轼,仰头闭目凝神仔细聆听。

    虽然身为武将,但白起和诸国的公卿士族一样从小研习六艺,对音律十分精通。白起听出公子无忌弹奏的是名曲《高山流水》。此曲由晋国大夫也是著名琴师伯牙所作。相传伯牙刚开始作此曲时,总不能捕捉到灵感。于是不辞艰辛,一路乘船来到东海蓬莱。伯牙沿登上蓬莱山顶,远望东海,不想一幅奇妙的美景映入眼帘,云中蓬莱兀立,雾中东海奔流,水花四溅如千堆白雪,激浪回荡如天籁之音。伯牙顿时灵感涌起,抚琴而成此千古绝唱。此后伯牙出使楚国,停舟于汉水,弹奏此曲。樵夫钟子期岸边路过,驻足聆听。但闻琴声时而雄壮、高亢,钟子期则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琴声时而舒畅、流利,钟子期则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以钟子期为知音,成为生死之交。而此曲更以高山流水名之,从此成为琴曲中圭臬。

    信陵君不愧是鼓琴高手,一曲《高山流水》让在场的上千人凝神肃立,听得如痴如醉。就连马匹也都驻足而立,支起耳朵张着嘴,一声不响,仿佛也沉浸在美妙的琴曲中。信陵君自己也被这千古名曲所陶醉,琴声滔滔不绝地从指间喷涌而出,随着秦曲的节奏,信陵君双手拨弦的幅度越来越大,琴声也变得越来越高昂。到达最高处时,突然挥手收弦,琴声嘎然而止,余音却袅袅地在山谷间缭绕不绝。

    《高山流水》弹毕,公子无忌轻轻舒了一口气,起身缓步走回,上了戎车。随着中军校尉一声令下,魏国车队启动开拔。而秦国使团则在路边仍然肃立不动,一声不响地注视着魏国车队通过。后边的白起站在车上仍然仰头闭目,一动不动地若有所思,好像还在回味着刚才的琴曲。

    旁边的司马靳上前提醒道:“白起君,信陵君的车队马上就要离开了。”

    白起猛然惊醒,连忙说:“公子无忌的琴艺天下无双。能在马陵道与他不期而遇,听到天籁之音真乃人生幸事。你我赶快前去道谢。”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