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过鸿沟秦使抵魏 入大梁掷果盈车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第五章 过鸿沟秦使抵魏 入大梁掷果盈车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两日后,秦国使团的车队来到大梁城西不到五里的鸿沟。大梁城是魏国的国都,魏惠王年间为了与山东大国齐国争锋,将国都从大河(黄河)以西的安邑迁到东面的大梁。齐国名相管仲在其著作中对于国都的选址曾写道:“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而大梁地处一马平川的大河平原,四面无险可守,但水网纵横密布。于是魏惠王倾全国之力为大梁城修建坚固的城墙,并在城北疏通贯穿大梁城的浚仪渠。在城的西南开挖连结大河、济水、淮水的人工水道—鸿沟。这样既便于城中军民就近取水、货物流通,环绕城郭的水道也成为拱卫大梁城的屏障。

    这日清晨,秦国使团早早用餐,准备启程进大梁城。在拔营前,白起特地命令所有人梳洗整齐,更换礼服,要仪容威武地进入魏国国都。

    秦国车队行进不久来到鸿沟西岸,但见鸿沟足有数十丈之宽,水面平静,但明显可以感到沟中之水极深,无法涉水通过。再向远处望去有一巨大的浮桥,桥上车来人往,运送着各种货物。白起心想:这应该就是过鸿沟去大梁城的必经通道—通济桥。

    通济桥两边都有魏国军队把守,由于是商贾、货物流通的重要通道,桥两岸还设有税卡,有魏国官吏在收税。秦国使团向守桥的魏将出示了国书,魏将立刻派人去大梁城通报,并让手下将桥面清空,请秦国车队通过。秦国使团的车队隆隆地上了通济桥,通济桥的桥体由数十条木舟捆绑连结而成。桥面铺着平整、沉厚的木板,非常宽阔,可供两辆驷马战车并驾而行。白起驾车过桥来到鸿沟东岸,这里地势平坦,沿着大道向前望去,远处巍峨的大梁城已历历在目。

    再向前行驶五里,在魏国军士的引导下,使团车队来到大梁城西门。大梁城的四面有护城河围绕,此时城上的吊桥早已放下。得到通报的魏国礼宾官身着华服,驾王室戎车,出城门洞过吊桥,在桥下等候迎接秦国使团。城门两边有魏国士兵持戟列队肃立。

    白起驾车迎面正对魏国礼宾官的戎车,两人在车上相互躬身作长揖施礼,并通报各自的官职。随后礼宾官的随员双手托起一个木案,案上是一只盛满清酒的金爵,随员向白起呈上金爵。白起双手接过一饮而尽,又将金爵放回案上。随即城上鼓乐齐鸣,礼宾官指挥持戟魏兵作前导,并恭请秦国使团入城。白起拱手回礼,示意礼宾官的戎车先行。

    秦国使团车队跟随魏国礼宾仪仗通过吊桥,来到城门下。白起抬眼望去,看见城门洞上一人多高的牌匾上写着—梁门二字。梁门是大梁西城的主城门,是一个瓮城结构,里面还有一道城门。城墙由土石夯造而成,城宽两丈,城高超过三丈,城门上面还建有木质城楼。按周代礼制:天子都城方九里,公七里,侯五里,男三里。都城分为诸侯与公室居住的宫城,以及外臣和平民居住的外城,被称为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诸侯国都城的规制,但此时周天子的权威已丧失殆尽,诸侯各国都城的规模已远远大于礼制。白起目测大梁西城的长度超过十里,大梁城郭应在方圆百里之上,心中不禁暗想:如此巨大的城池,藏兵数十万军不成问题。再凭借如此高大、坚固的城墙据守,只要城中饮水、粮草充足,即使倾秦国全部兵力围攻,恐怕也难以攻破此城。

    白起边走边留心观察大梁城防,这时已出了梁门的瓮城,来到城内东西向的主街。但见这条大街非常宽阔,足有九轨,可供九辆马车并行通过,这也是周礼中天子都城的规制。大街两旁商贾、酒楼林立,人流熙熙攘攘,可以看出大梁城是一个繁华富足的城市。

    最近这些日子,由于魏国要举办文武大典,大梁城一直沉浸在节日般的气氛中。各国使团已陆续来到大梁,每次使团入城都招来众多城中居民的围观。人们好奇地观看使者们的仪容、服饰,所带来的新奇物品。人们一边围观,一边评头论足,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今日秦国使团进入梁门时,城上钟鼓齐鸣。城中人们闻声知道又有使团要入城了,纷纷从城中各地涌向梁门。由于秦国使团是从大梁的西门入城,而使团的驻地位于城东南的宫城之内。因此魏国的礼宾仪仗需要引领秦国使团的车队沿东西主街横穿整个大梁城,来一次入城大游行。这更是将欢迎人群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此时大街两旁的人越聚越多,男人们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在使团的豪华戎车以及那些来自关西的高头大马和装饰华丽的旌旗仪仗上。而女人们则对秦国使臣的容貌更感兴趣。秦人本来就比中原人更加魁梧,更具阳刚之气。而秦国使团的成员都是经过特别挑选,个个身材高大,相貌英俊。尤其是在入城前,所有人都按照白起的命令精心梳洗,身着华丽的礼服,因此看上去个个都是英气逼人。

    使团中最令人瞩目的当然是白起,白起不到三十岁,正是风华正茂之年。而此时的白起已是身经百战,凭借赫赫军功位列秦国上卿。因此白起不但拥有年轻帅男的美貌,还有一般青年男子不具备的成熟与自信。这更让围观的众人被白起的魅力所倾倒。人们一边不断地向秦国使团挥手欢呼,一边啧啧称赞秦国使臣气度不凡。

    行进中白起看到使团受到大梁城中人们如此热烈的欢迎,心情大悦,也频频向夹道欢迎的人们举手致意。但凡白起的戎车经过年轻女子聚集的人群,当白起微笑着举手向姑娘们致意时,那些女子立刻被白起那炯炯的目光羞红了脸,但又忍不住内心的喜悦,不顾女孩子的矜持,不住地欢呼跳跃。

    大梁周边盛产桃子,此时又是收获的季节。不知道谁是第一个人,在大街两旁欢迎的人群中,开始有女子向秦国使团的车厢里丢掷桃子。随后人群中掷桃子的女子越来越多。有个别胆子大的女孩不顾羞涩,从人群中冲出,跑到使团的车旁将桃子塞进车厢。更有甚者,直接将桃子递给秦国的小伙子。这大胆的行动立刻引来围观人们的喝彩,姑娘害羞地低着头,兴奋地挤回人群,不见了踪影。

    就这样,秦国使团一路前行,大街两旁的人群一路将桃子掷到秦国使团的车里。人们向白起车中丢掷的最多,当车队快到宫城时,白起脚下已被桃子堆满。前车的礼宾官忍不住回过头,对白起大加赞许地说,秦使是他见过最受大梁城中人们欢迎的使臣了。

    日近中午,车队不知不觉已行进到宫城前面。宫城处于大梁城东南的一片高地,此处名为夷山。宫城规模极大,方圆十里有余。宫城的城门尤其雄伟,有五个门洞,城门之上是高大的城楼,有持戟的禁军士兵在城楼上驻守。秦国使团车队按国宾礼从中间的门洞进入宫城,沿宫城的主路一直向前就是魏王宫的大门。王宫地处宫城中地势高处,前面是朝堂,后面是魏王的后宫。按照礼制,王宫的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王宫的最后面是一个宏大的花园,花园中间有一个小山丘,这里是大梁城里地势最高的地方。站在山顶的凉亭中,可以俯瞰大梁全城。宫城其它地方分布着魏国王室贵族的府邸,其中公子无忌的府邸规模最大,因为信陵君府除了有众多的家眷、奴仆外,还供养着上千门客。

    由于参加这次文武大典的诸国使臣都带了大量的随员,大梁的国宾驿馆明显不够住。于是公子无忌将自己府上门客的寮舍让出,作为各国使团的临时驻地。秦国使团的车队进入宫城后,被径直领引到信陵君府后面的寮舍。这是一个有几十间房的院落,除了居屋,厨房、马厩一应俱全。魏国还为使团驻地准备了大量的奴役和充足的日用供给。魏国礼宾官带着白起、司马靳视察完驻地,就告辞回宫复命。临走前礼宾官嘱咐秦国使者好好休息,三日后文武大典在大梁学宫举行。白起等人也回谢魏国君臣的精心安排。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