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众使者学宫初聚 鉴国宝一钟双音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第六章 众使者学宫初聚 鉴国宝一钟双音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三日后,各国使团一大早在驻地用过早餐,仔细梳洗后,更换华丽礼服,然后浩浩荡荡地驾车前往大梁学宫,参加文武大典。

    周朝礼制对于贵族的教育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根据《周礼·保氏》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历代周天子都会出资兴办官学,教授青年贵族这六种必须掌握的才能(六艺)。其中,礼指国家、人伦的规范。具体形式是在祭祀、战争、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的礼节、仪式。周天子君臣提倡以礼教治国,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因此对礼的教育尤其重视。六艺中乐指音乐、舞蹈与诗歌,礼与乐互为表里,习乐可知礼,而乐是礼仪的表现形式。六艺中射指射箭,既是一种军事技能,也是贵族男子之间的社交与娱乐,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正如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六艺中御指驾驶战车的技术,《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因此军事技能是诸国贵族男子的必修课。六艺中书指文学与书法,而数则指算法与术数。

    周天子为教授贵族子弟六艺在王城郊外设立大学,大学的学宫被称为辟雍。按规制辟雍四面环水,中央湖心岛上建成规模宏大的方形宫殿,是天子讲学的所在。辟雍外圆内方,象征天圆地方。因形如玉璧,故此得名辟雍。周天子势力衰败后,诸侯争相在本国的设立大学。周礼中诸侯国的学宫称为泮宫,泮宫规制逊于辟雍,东西南三面环水,中央半岛建明堂,是诸侯讲学、制礼作乐的所在。在各国的学宫中,齐威王在都城临淄稷门外设立的稷下学宫最负盛名。齐国君主凭借稷下学宫优厚的礼遇,吸引天下众多诸子百家的博学之士前来治学。一时间,道、儒、法、名、兵、农、阴阳各派的大师齐聚稷下学宫讲学、辩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很多学者还被齐王拜为上大夫,使齐国有了源源不断的治国人才。此后诸侯各国纷纷效仿齐国,大办学宫,为本国招聚、培养人才。

    魏国的大梁学宫建在大梁城南郊,这里有一大湖名龙亭泽。龙亭泽北岸有半岛伸入湖中,东西南三面环水,泮宫建在这里正好与规制相符。大梁学宫的明堂就建在半岛上,明堂的前部是一间有三十三根柱子,宽五十丈的长廊。修建如此宽度的长廊,就是为了在此教授箭法。长廊的一端设有箭靶,另一端竖立着挂放弓箭的架子。明堂的后部是一个贰十丈宽的方形正殿,里面放置供老师、学生讲学修文的案几。大梁学宫还是魏王举行祭祀大典的地方,因此正殿的两侧摆放着大典所需的全套钟鼓乐器。

    当各国使团的车队陆续来到大梁学宫时,太阳已高高升起,明媚的阳光照耀着龙亭泽平静的湖面。湖面远处有成群的鱼鹰在空中飞翔,时不时突然俯冲到水里,口中叼住鱼后又迅速飞走。白起和司马靳驾驶着驷马戎车,边走边眺望眼前的风景,心中很是愉悦。

    使团的车队来到学宫前的空场上停下,白起正准备下车,看见又有一队车马进入空场。为首的仍是一辆王室规制的驷马戎车,车上的主人峨冠博带,这是诸侯贵族的常见装束。但他身后的随扈并没有驾驶驷马战车,而是一队身着短衣窄袖的胡服,骑着来自北方胡地高头大马的骑兵。这队骑兵军容整齐、威风凛凛地从秦国使团旁疾驰而过,进入空场后迅速整马列队,行动明显比旁边的秦国车队要快得多。白起看在眼里,心中暗自称赞这队骑兵训练有素。

    白起扭头问司马靳:“这是哪国使团?”

    司马靳看见刚过去的戎车后面,一个骑兵擎着一面红色大纛,旗幡上有一个白地黑字的“赵”,于是回答说:“应该是赵国使团,赵国使者是平原君公子胜。”

    白起赞叹说:“赵武灵王实施胡服骑射,果然卓有成效。秦军也应该将车战改为骑射。你看眼前这队骑兵比我们的战车灵活多了。”

    司马靳点头称是。

    与此同时,刚才发生的情景也被在场的另一个人看在眼里。此人正是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他正在学宫大殿的门口等候、迎接各国使者。看到赵国骑兵行动迅速、军容威武,信陵君心中也同样规划着如何建立魏国的骑兵。

    信陵君见各国使团已陆续来到,魏国的礼宾官员正在引领使者们进入学宫,便急忙上前恭迎。魏国与赵国、韩国本都源于晋国,公子无忌也与赵国的公子胜、韩国的公子然熟识,因此见面后彼此执手寒暄。随后公子无忌又将楚国公子歇,燕国公子喜、齐国公子茂、秦国左庶长白起一一请入大殿。大家穿过长廊,进到正殿。由于典礼还没有开始,众人并不急于落座,而是在信陵君的引领下参观大殿。

    学宫的正殿非常宽敞,可容纳上千人一起举行大典。最令人瞩目的是那些在大殿两侧摆放,用于祭礼的乐器。周代礼制将乐器按其制作材料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名为八音。《乐记》中对八音的注释是:“土曰埙,竹曰管,革曰鼓、匏曰笙,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大梁学宫完全按照天子的最高规格配置了全套乐器,规模宏大、种类繁杂。其中体型最大的乐器是放在大殿东侧,一架金光灿灿的编钟。

    这架编钟长约四丈,高有丈余,是一部由六十多口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钟架的横梁是几根呈曲尺形的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钟架的立柱则由数个佩剑铜人和几根粗大的木柱组成。立柱通过榫卯托住横梁,形成上、中、下三层的钟架。钟架的横梁上有铜制龙纹悬钩,挂着六十多个大小不同,用黄铜铸造的编钟,每口钟的大小决定了钟声的音高。钟架上层是几组体型较小的钮钟,最小的不足一尺,这口钟的音最高,演奏时可用来定音。中层是甬钟,下层是体型巨大的镈钟,最大的一口钟有将近一人高。每口钟上都刻有错金铭文,详细记载着该钟的律名和阶名,便于乐工敲击出准确的音律。

    这架编钟是如此的精美绝伦,各国使者都被它的宏大、华丽和庄严所震撼,众人围着编钟不住地啧啧称赞。信陵君见此情景,叫来司乐为宾客试奏。只见两个乐工双手挥舞木槌,叮叮当当地轮流将每个编钟各敲击两次。各国使者都是贵族出身,自小研习六艺,精通音律,立刻听出明堂,众人不约而同地击掌称赞。

    原来大家听出每口钟的音高与钟上铭文标注的律名和阶名完全一致。更加奇妙的是敲击每口钟的正鼓和侧鼓时,都会精准地发出两个不同的音高。双音共存于一钟,并且不会互相干扰,这就是所谓的一钟双音。众使臣心里明白,要做出这六十多个一钟双音的编钟,铸钟师除了要掌握精湛的铸造技术,还需要对每一口钟的形状和钟壁厚度做精密的调整。毫厘之间的偏差就会让整个乐钟失音报废,因此魏国这套编钟称得上巧夺天工之作。能得到众多音律高手的交口称赞,司乐不无得意地告诉大家:文武大典中会演奏乐舞,到那时十个乐工同时敲击编钟,并与其它乐器合音,钟声的效果比现在还要好得多。

    就在众使臣围着编钟赞叹不已时,忽然所有礼宾官在殿门口排成两列,殿内的魏国学者、大臣也纷纷起身肃立。大殿内一下子安静下来,白起见状不由得心中纳闷:是什么重要人物要来,竟有如此排场?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