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论水攻杀机隐现 谈阵法对答如流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第十二章 论水攻杀机隐现 谈阵法对答如流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诸国进献礼物完毕,大典接下来进入策论阶段。策论就是君臣、士子在朝堂上对治国方略进行辩论。大家就某一议题引经据典、言来论去,一争高低。各国在非戎非祀时期举行的策论,往往成为贵族、大臣之间比试谋略、文采和口才的娱乐活动。

    东郭子是学宫祭酒,也是本次文武大典的主持,他首先向众人宣布了本次策论的题目—治国之道。然后命人为在座的所有宾客摆上笔墨、砚台以及竹简,在各国使者以及文姬公主、信陵君的案几上还专门摆放了价值不菲的绢帛,供众人将自己论点的写在上面。

    文姬公主为显示对燕国进献礼物的喜爱,特意命人将易水砚摆在自己的案几上。这让燕国使者公子喜心中又是一阵狂喜,燕国的礼物相比与其它诸国进献的并不珍奇,但明显很讨公主的喜爱。

    由于用毛笔在竹简上写字并不方便,而绢帛极其昂贵,所以大家都惜墨如金,记录论点时仅用寥寥数字。最先到殿前辩论的是韩国使者,公子然的绢帛上用篆体写着两个字—治水。

    公子然说道:“在下以为:国家大治则必需富有粮粟,富有粮粟则必需兴修水利。当年洪水滔天,鲧以息壤掩洪,耗九年不成,饿殍遍野。大禹治水,开山挖河,历经十三载,九洲清晏,天下大治。在诸子百家中以儒、法、道、兵家、墨、纵横家著名,其实还应有集天下治水之方略与能士的水家。”

    燕国使者公子喜说:“诸子百家中以道家的老庄,儒家的孔孟,法家的商君、李悝、申不害,墨家的墨子,兵家的孙子、吴起,纵横家的鬼谷子、苏秦、张仪最为有名。水家还是第一次听说。”

    公子然说道:“水家的宗旨就是疏通海河,根治水患,兴农耕,通舟楫。韩国的水工郑国就是水家大师.郑国曾主持疏通荥泽河道,从此韩国再也不受洪水泛滥之苦。所以在下以为水利兴,则天下大治。”

    听到这里,秦使白起也有同感地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也是水家弟子。白起曾随国尉司马错入蜀。当年蜀地水盛时江河横溢,一片泽国,人或为鱼鳖。枯水时节则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及至李冰父子经营巴蜀,在岷江之上建造都江堰,建成后蜀郡良田万顷、水旱从人、时无荒年,号称天府之国。”

    信陵君问白起:“请问秦使,修建都江堰耗时多久?”

    白起回说:“回信陵君,兴修都江堰郡历经四年有余。”

    信陵君感叹道:“魏国开挖鸿沟,耗时十数载。而秦国李冰修都江堰四年就大功告成,从此蜀郡沃野千里,真是事半功倍。”

    楚使公子歇说道:“楚国毗邻巴蜀,在下对都江堰也略知一二。李冰、郑国虽都是水家弟子,但他们在整治水患时遵从的却是道家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宗旨。”

    信陵君点头称是:“但凡治水都工程浩大,如能道法自然、因势利导,自然事半功倍,天下大治。反之,逆天道而行则如鲧堙洪水,徒耗国力,得不偿失。开挖鸿沟历经十数载,耗尽了魏国国力。”

    公子然不以为然地说:“信陵君所言差矣!鸿沟开通,舟行水道四通八达,不但可输货,还可运兵。从此大梁成为诸侯四起,条达辐辏的水陆通衡。大梁城所处之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鸿沟绕城而过,是据守大梁的屏障。有如此之多的功效,在下以为开通鸿沟对于魏国利远大于弊。”

    此时白起说道:“在下以为韩使所言有一定道理,却不够周全。鸿沟之水可以护城,亦可以毁城。在下曾经过鸿沟时,发现大梁城的地势比鸿沟低很多。如果鸿沟被敌所控,只需筑堰蓄水,然后扒开堤岸,水灌大梁。到那时,即便大梁墙高壕深,也难逃城破人亡的命运。”

    白起一番水灌大梁的高论,让在场的魏国众人都听得心惊肉跳。

    文姬公主心中暗想:白起的确善于用兵,一眼就看出大梁城防的破绽。如此人能为王兄效力,则魏国无忧矣。

    一旁的信陵君惊恐之余,胸中隐隐涌起一股杀机:如果将来秦军兵临大梁城下,破大梁者必是秦将白起。

    不过信陵君马上平定了心情,不动声色地说:“敌可以鸿沟之水灌大梁城,我亦可以鸿沟之水攻敌营。兵无常势,水无长形,主将唯有随机应变,方能取胜。”

    赵使平原君也说道:“当年晋阳大战,智伯瑶水淹晋阳城。最终赵襄子策反韩、魏两家,突然决堤放水反灌智军,智伯瑶被擒杀。此战完全就像信陵君所说:敌可以水灌城,我亦可以水攻敌。”

    白起立刻表示同意,说道:“两位公子高见,白起受益不浅。”

    平原君接着说道:“不过以水灌城的战法过于惨烈。漫天大水掩城而来,不分青壮妇孺皆为鱼鳖。就是兵家宗师孙子也避谈此战法,其所著的孙武子十三篇中没有水攻篇。”

    这时在赵国使团中有一人起身说道:“孙子兵法虽没有水攻篇,却有更加凶狠的火攻战法。此外孙武子在地形篇中强调,要先于敌人占领地势高且向阳的地方,也有防范敌人采用水攻的用意。”

    说话的人气宇轩昂,众人一起望去,发现此人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信陵君好奇地向平原君问道:“请问平原君,这位少年是那位公子啊?”

    平原君回道:“此少年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赵括虽然还未行冠礼,但已熟读兵书战策,且长年跟随马服君,耳闻目染,熟悉军务。此次赵括作为在下的随员出使贵国,也算是一次历练。”

    信陵君赞道:“果然是将门虎子。马服君威名远扬,想不到马服子也是少年英雄。”

    此时赵括还未成年,并不拥有封号。信陵君却以马服子尊称赵括,可见赵括的军事才华深得公子无忌的赞赏。

    赵括连忙躬身谢道:“信陵君过奖了。信陵君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四海之内有识之士皆争相归附。信陵君才是真正的威名远扬。”

    刚才赵括对孙子兵法的一番评说,让秦将白起也不由得对这个少年刮目相看。白起想考一考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对兵法到底有多深的了解,于是问道:“在下有个问题想请教马服子,如果驻军于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应该如何据守?”

    赵括稍加思索,便回答道:“如果时间充裕,可挖壕、筑城据守。也可以布阵于野外迎敌。”

    白起说:“回答得不错。马服子对阵形可有了解?”

    赵括说:“晚生读过孙膑兵法,其中关于阵形曾说: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之阵,有雁行之阵,有钩行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这十种阵形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用处。方阵用来正面截击敌军;圆阵用以集中兵力防守;疏阵用以制造声势;数阵的作用是防止敌军击破本方阵地。锥形阵用来突破敌人阵地,分割敌军的阵形。雁形阵便于使用弓矢射杀敌人,并可以两翼迂回包抄敌军。钩形阵可保护侧翼,防止敌人迂回攻击后方;玄襄阵是用来迷惑敌军的疑阵;火阵用来拔除敌军营寨;水阵利用舟楫之便,攻守自如。这些阵形,晚生在家父的指点下,通过阵图反复演练,已可心领神会。此外赵军长年与胡人交战,常常遭遇大队胡骑轮番攻击。后来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也组建了骑兵。家父受胡人战法的启发,改造了车悬阵。赵军的车悬阵以骑兵、步兵相互配合,轮番交敌,可攻可守。”

    听赵括滔滔不绝地讲述阵法,白起越发觉得眼前这个少年不一般。白起说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乃兵家取胜之道,不必拘泥于阵法。不过马服子年少就如此精通兵法战阵,真是虎父无犬子。假以时日,再经过几场实战的历练,马服子必是赵国军中上将的人选。”

    赵括躬身施礼谢道:“多谢秦使夸奖。赵括久闻左庶长的威名,是秦国的战神。今日能得到左庶长的教诲,赵括不胜惶恐。”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