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食无肉何来骨头 射百步生死由命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第八十八章 食无肉何来骨头 射百步生死由命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赵都邯郸被围后,秦军步卒立刻抬着云梯以密集阵形轮番攻城。怎奈邯郸城墙高沟深,秦兵刚冲到护城壕前,城上赵军就射来铺天盖地般的箭雨,一时间秦兵尸体狼藉、血流成渠。

    起初秦将白起一连数日严命秦军冒着弓矢不停地攻城,以为邯郸已孤立无援,弓箭很快就会耗尽。哪知邯郸城上的箭矢好似东海之水,不论赵军的箭雨如何向秦军倾泻,都用之不竭。

    白起只得改变战法,在阵前架设几十部巨型投石机,整日抛射巨石轰击邯郸城墙。此外秦军还搭建了十几辆临冲战车。此车高约五丈,起楼数层,外蔽皮革,内藏兵士。因战车与城墙同高,推至城下后车中兵士可直接越过城头交敌,是破城的利器。

    赵军虽以投石机还击,但威力远不及秦国的攻城器具。秦军很快将赵国的投石机全部击毁,还把临冲战车推到壕沟前,战车上的秦兵与赵军隔河对射。

    如此秦、赵两军激战月余,赵国渐渐露出疲态。虽然王宫中的工坊总能源源不断将箭矢送到城上,但城中的粮草已几乎消耗殆尽。丞相平原君日夜奔波,将邯郸城刮地三尺,总算得粮数十车。这一日,他亲率相府兵丁为城上守军运粮。

    此时赵军主帅是老将廉颇,他看到丞相亲自上城押运粮草,急忙率众将前来参见。随后众人随扈平原君巡视各处城防。

    城外秦军发射的石弹、弓矢不时从众人头顶飞过,平原君却神情自若地查问军情、瞭望敌阵。廉颇与众将心中都暗自赞叹丞相临危不乱,有大将风范。

    众人来到一处城垛前,正好面对一辆秦军的临冲战车。战车上的秦兵发现城头上来了众多赵将,顿时弓弩齐射过来。

    随扈平原君的军士急忙上前排成一行,以手中的大盾挡住飞蝗般射来的箭矢。平原君透过盾牌间的缝隙向城外观察,脸色立时阴沉起来,原来他发现护城壕有多处已被秦军填埋了一半。

    在一旁随行的廉颇看出平原君的心思,他上前说道:“秦国攻城器具威力巨大,远胜于我军。幸而邯郸城高沟深,秦军的临冲战车一时还不能抵近城墙。否则秦兵一旦越过城头,邯郸即刻崩溃。”

    平原君问道:“可否用火攻,烧毁秦军的器具?”

    廉颇回道:“仅用箭矢绑上可燃之物很难将那些器具烧毁。”

    这时长史李同献策说:“齐国名将田单现为赵国客卿,当年他据守即墨时以千余头火牛陷阵,大败燕军还斩杀了燕国主将骑劫。”

    平原君觉得此计不可行,他摇头说道:“本相一直以为火牛陷阵只是传说,并不为实。即墨城被围困五年,城中粮粟早已颗粒无存,军民以草根、树皮充饥,从哪里可得一千多头牛?而今邯郸恐怕一头牛也找不到了。”

    李同答道:“最后关头找不到一千头牛,就以一千死士的血肉之躯代之!”

    对于李同所言,平原君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转头对廉颇下令:“请上将军调集精锐人马,数日内出城破袭秦军,捣毁所有攻城器具。到时本相要亲自督战!”

    廉颇躬身回道:“末将谨遵丞相敕令!”

    时辰已过正午,廉颇请平原君与众将一起用饭。在城墙上赵国军士临时搭建了一座木棚作为廉颇的帅帐。平原君与众人进到木棚后,大家席地而坐。随后廉颇的亲兵将食物抬了进来,主食是黄黑色的陈年粟米,几乎没有菜,只上了一些豆酱和腌物。在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只硕大的粗制陶碗,亲兵将碗中盛满粟米后,廉颇略带歉意地向平原君说道:“眼下军中缺粮,食无肉,仅能以陈粟果腹,请丞相多担待。”

    平原君对此倒是毫不在意,他举手对众人说了一声:“请!”然后自己率先端起碗箸,大口吃了起来。见丞相吃得津津有味,廉颇和众将不再拘束,纷纷捧起各自的陶碗,狼吞虎咽起来。

    就在赵国众将一起进餐时,秦军的抛石机又开始向城上轰击。不断听到木棚附近有石块崩裂发出的巨大声响,廉颇担心丞相有所闪失,于是连连劝他到城下暂避。平原君只说了两个字“无妨”,继续若无其事地与众人一起吃饭。

    正在廉颇犹豫时,一块巨石带着呼啸砸到棚顶。接着“咔嚓”一声,一根橼木断裂,从棚顶掉下许多尘土,正好落在平原君的头上。看见丞相被弄得灰头土脸的,众将心情郁闷,不由得都停下手中筷子。

    平原君却满不在乎地掸了掸头上的尘土,示意大家不必惊慌、继续吃饭。可没吃几口,平原君的脸上突然露出痛苦的表情,好像咬到什么硬的东西。

    只见平原君猛地将木箸拍在陶碗上,厉声对廉颇说道:“上将军,你说食无肉,可我这碗中何来骨头?”

    看到廉颇和众将满脸惊愕、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平原君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众人也恍然大悟,一起哄堂大笑。平原君的玩笑,让全场气氛一下子轻松许多。

    吃过饭后,廉颇正要送平原君下城回相府,在城头瞭望的军士前来禀报,发现城外有人在闯阵。

    众人急忙来到城垛前,远远看见有七八个黑衣人正纵马在秦军阵中狂奔,好像要突出秦营进到城内。闯阵者个个武艺高强,一路斩杀了众多前来拦截的秦兵。怎奈秦军人数太多,成排的弓弩手列队齐射,最终这几人要么被弓箭射死,要么坠马落地被秦军捉了去。

    此时白起正在中军帅帐中与王翦商议如何尽快破城,一个亲兵进帐禀报:有几个赵国人闯阵,欲冲入邯郸城,全都被射杀、就擒。其中一人自称是赵国使者,刚刚出使楚国回来,要面见武安君。

    白起闻听是出使楚国的使者,立刻命手下将此人押送过来。不多时,秦兵将一双手背绑的赵人推入帐中,在白起面前摁倒跪地。

    白起向此人问道:“我是秦国上将军白起,你是何人?”

    “回武安君,在下是赵国使者、中大夫陈孟。”

    白起接着说道:“听说你从郢都返赵,出使楚国所谓何事?”

    陈孟答道:“回武安君,在下奉大王之命出使楚国,请楚王出兵救赵。”

    白起又问:“楚王可应允派兵赴邯郸了?”

    “楚王已承诺派精兵十万救赵,大军已在通往邯郸的路途之中。在下先行返回,就是要向城中军民通报此信?”

    白起冷笑一声,说:“本将数次与楚人交手,楚军总是大败而逃。楚王畏秦军如虎狼,本将料想他不敢发兵救赵。即使真如赵使所说,楚国的大军已在赴邯郸的路上,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千里之遥,十万之众非月余不能至。那时邯郸早已城破,本将当引兵再破楚军于半途。所以赵使不必再向城中通报此信了。”

    接着白起对帐中秦兵下令:“将此人推出辕门斩了!”

    陈孟对白起哀求道:“武安君且慢!陈孟一人丧命,家中老少、妻子将无所依。既然邯郸城破是早晚之事,陈孟也不想与赵氏同亡。只要武安君肯饶我一命,陈孟愿为您效犬马之劳。”

    白起想了想,面带轻蔑地说:“也好!明日本将会命人把你带到阵前。如果你能告诉城上守军,楚王不肯出兵来救。据守邯郸徒劳无益,不如归降秦军。本将就饶你不死。”

    陈孟以头叩地,说:“多谢武安君!一定尽我所能劝降守军。”

    陈孟被带出帐外后,白起对王翦说道:“明日你带那人到阵前劝降,然后把他押回营中斩了。”

    王翦不解地问道:“武安君一诺千金。既然已许诺饶那人不死,为何还要失信?”

    白起答道:“劝降完毕,那人就无任何用处。留下来徒耗粮食,还要派人看守。对一个不忠不义的二臣不必守信。”

    第二日,王翦与陈孟同乘一辆战车来到邯郸南门前的壕沟边。王翦示意后,陈孟向城楼上大声喊道:“我是赵国中大夫陈孟,奉大王命出使楚国。楚王已应允出兵十万救赵。请城上的同袍再坚守几日,援军就要……”

    未等陈孟说完,王翦挥手将他击倒在车中,同时王翦命令御者掉头回营。

    陈孟忍痛爬起来,大喊:“城上的兄弟,陈孟会秦营必死,请射我一箭。”紧接着又被王翦打倒。

    此时城上的赵军已明白,陈孟是在舍命向城中报信。大家不忍向他放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载着的陈孟的战车疾速驶回秦军阵中。

    战车飞驰到白起的马前,王翦拔剑请示:“此人临阵失信,实在可恶。请上将军下令将其斩了!”

    白起满脸怒色,说道:“陈孟,你还有何话说?”

    陈孟手扶车上的軾木,挣扎着站起身,向白起拱手说道:“请武安君息怒。陈孟乃是赵国大夫,舍身完成使命是尽臣子的本分。然在下的确有意欺骗了上将军,我甘愿以死谢罪!”

    见陈孟已将生死置于度外,白起嘿嘿一笑,说:“赵使好胆色!本将让你试试运气,由上天决定你的生死。”

    白起命秦兵牵来一匹战马,然后对陈孟说:“赵使可骑此马向城中逃去。离开百步后,本将只会射赵使一箭。如本将射不中,即是上天不想你死。”

    陈孟心中明白,白起是神射手,百步之内自己定无生路。白起如此做,不过是要在万众面前展示射技。

    但陈孟还是躬身向白起说道:“多谢武安君!”然后忍着伤痛下了车,一瘸一拐地来到战马前,翻身骑了上去。

    陈孟上马后,回头见白起似笑非笑地向自己挥了一下手,就猛地一抖缰绳,催马向城门驶去。

    赵国主将廉颇得南门守军禀报后,匆匆赶来询问究竟。他刚到城楼,就发现从秦军阵中冲出一骑,正向这边飞奔而来。

    那一骑越来越近,已有兵士认出,马上之人正是刚才报信的陈孟。起初廉颇还担心其中有诈,但仔细察看,发现没有秦军尾随,于是命令军士赶快落下吊桥,放陈孟入城。

    此时陈孟已纵马冲出秦阵很远,看见前方吊桥正缓缓落下,强烈的求生欲望顿时从心中升起。他一边疯狂地催马疾驰,一边挥手高喊:“开城门,开城门!”

    战马刚刚冲到壕沟边,吊桥正好落下,陈孟马不停蹄地穿过桥面。再向前看,南门的木栅也被高高地吊起,露出黑森森的城门洞。

    陈孟躬身紧贴在马背上,双腿夹住马腹,用足气力猛催战马。他心想,只要再穿过城门洞,就可以逃出生天了。

    就在冲进城门洞的一刹那,陈孟突然感到脑后一阵疾风吹来,紧接着听到凄厉的呼啸声。陈孟两眼一黑,浑身瘫软下来,仿佛坠入无尽的深渊……

    正在黑暗中下沉时,四周射来明媚的阳光,战马已冲出黑洞洞的城门。迎着太阳,陈孟睁开眼睛,看到的却是一片血色迷茫。白起射出的箭,紧贴着陈孟的头皮插进发髻,鲜血从前额流淌下来,遮住了他的双眼。陈孟在马上晃了一下,一头栽了下来。

    白起将宝弓风鸣收起,策马回到阵中。王翦笑着说道:“上将军故意手下留情了。”

    白起回道:“陈孟大智大勇,是忠义之士。我不忍杀他。”

    王翦叹道:“上将军大仁大义。只可惜楚国出兵救赵的消息还是被陈孟传到邯郸城中。”

    白起不屑地说:“楚军远在千里之外,不足为虑。邯郸城中粮草支撑不了多时,等楚军到来,赵国已亡。我只担心,如果魏国此刻兵发邯郸,却是釜底抽薪。”

    王翦答道:“上将军不必为此多虑。派去邺城的斥候回报,魏将晋鄙一直按兵不动,看来魏王畏惧秦军。此外漳水近来暴涨,即使魏军想兵临邯郸,也无法渡河过来。”

    白起说:“这倒是天随人愿。本将料想,不出十日即可攻取邯郸。”

    随着鼓声大作,秦军又开始攻城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