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饮鸩酒上天弄人 持虎符三军夺帅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第八十九章 饮鸩酒上天弄人 持虎符三军夺帅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自从信陵君带着千余门客离开大梁后,魏王一连数日都在焦虑中度过。尽管魏王一向对信陵君有所忌惮,但毕竟是同胞兄弟,他深深后悔没有阻拦无忌去邯郸与秦军拼命。

    这一日魏王心中烦闷,一更刚过就与龙阳君一起和衣而卧。正在昏睡中,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把魏王惊醒。魏王睁开眼睛,见一个內侍正要向自己禀报,连忙示意轻声说话,生怕惊扰了身旁的龙阳君。

    內侍躬身伏在魏王的耳前,小声说道:“丞相突然进宫说有要事求见,人已在外殿等候。”

    魏王心想,魏其此时进宫求见必有大事发生,很可能会带来无忌的消息。他正要翻身起床,却发觉自己的一只袖子被龙阳君压在身下。

    魏王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还在酣睡的龙阳君,不忍坏了他的好梦,向內侍指了指刀架上的宝剑。內侍会意,将宝剑取下呈给魏王。魏王抽出宝剑将袖子割断,这才起身蹑手蹑脚地走出内室。

    正在殿中等候的魏其见到魏王,赶紧上前说道:“起禀大王!公子无忌率领门客离开大梁后,臣就派人暗中跟随。看见队伍出城只走了三十里,不知何故就停了下来,一连两日在野外扎营,没有任何动静。可三日后,上千人马却突然失去踪影。斥候沿途寻找,终于发现信陵君的大队人马已转向邺城而去。臣得此消息,深感事关重大,所以星夜进宫求见,请大王恕罪。”

    得知信陵君带领手下奔向邺城,魏王立刻明白这是要去夺晋鄙之军。他猛然想起两日前如姬莫名其妙地来别殿劝饮,还把自己灌醉。魏王不由得大惊失色,急忙冲进内室,打开卧榻旁的柜子,却发现兵符已不翼而飞。

    此时魏王已顾不上还在卧榻上安睡的龙阳君,他一边走出内室,一边向殿中侍者高喊:“传卫庆!传卫庆!”

    当如姬夫人得到通报:大批禁军已把寝宫团团围住。她平静地走到案几前,端坐下来。此时案几上的铜罍里新摆放了一束白色的兰花,由于是刚刚摘下,花瓣洁白无瑕、一尘不染。铜罍的旁边是一尊酒爵,里面已斟满酒水。

    侍女碧玥为夫人捧上一只木匣,如姬伸手从匣内取出一枝弩箭。箭头上淬有剧毒,因此呈现出阴森森的黑绿色。如姬的父亲就是死于这枝毒箭。而五年前在公子无忌的安排下,如姬也正是用这枝箭,亲手射死了杀父仇人。

    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喧哗,如姬不为所动,拿起弩箭将箭头伸入酒爵中轻轻搅动。剧毒迅速与酒液融合,冒出一股幽幽的白烟。白烟慢慢升起向空中散去,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

    “咣当”一声,殿门被重重地撞开。魏王满脸杀气地进到殿中,后面紧随的是丞相魏其、禁军统领卫庆还有众多披挂整齐的兵士。

    魏王劈头对如姬说道:“兵符就是你盗走,交给无忌的吧?这可是死有余辜的大罪。”

    面对凶神恶煞般的魏王,如姬夫人毫无惧色。她端起酒爵,缓缓起身对魏王说道:“魏赵唇齿相依,一旦赵亡,则魏国危矣!所以无忌会舍身前往邯郸救赵。如姬原是赵人,母国受难岂能见死不救!然如姬深知,私盗兵符即是谋反,我决意饮鸩向大王谢罪,从此大王再无羁束!”

    这时如姬从容将酒爵举到面前,满怀柔情地说道:“如姬与大王夫妻一场本就是上天弄人。今日如姬复归尘埃,此孽缘得以了断。愿你我来世能爱己所爱!”

    魏王发现情况不妙,急忙扑身上前欲夺下如姬手中酒爵,可脚下不稳,一头栽倒在案几上,白色的兰花撒落一地。

    再看如姬已将毒酒一饮而尽,立时口吐鲜血,仰面倒下。看着兰花丛中如姬娇美的面容,魏王心生悔意,伏在案上嚎啕痛哭。

    见魏王在如姬身旁痛哭不止,魏其上前提醒说:“如姬夫人已逝,请大王节哀。眼下当务之急应派使者星夜赶赴邺城夺回兵符!”

    魏王这才停止哭泣,命令卫庆即刻前往邺城晋鄙大营收回兵符。

    魏其说道:“公子无忌虎符在手,仅凭大王口谕,恐他不服。请授卫庆王旨。”

    魏王觉得魏其所言有理,即命人备下笔墨,在王旨上写道:

    信陵君叛逆谋反,盗取兵符。特命将军卫庆代本王赴晋鄙军中将其擒获、收回兵符。若无忌不从,卫庆即可取其项上人头返大梁复命。

    魏王让丞相、卫庆看过王旨后,命內侍在手谕上用过印玺,放入木匣中,再用火漆封之。随即卫庆带着手谕,连夜出宫赶往邺城。

    三更时分,大梁城四门紧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已入睡的侯嬴惊醒。把守夷门的兵丁禀报,禁军统领卫庆正在城下叫门。

    侯嬴来到城楼向下望去,见卫庆骑在马上,正大声命令守军打开城门,他身后是几十个身披重甲的禁军骑兵。

    侯嬴向城下高声喊道:“卫将军深夜来夷门,不知有何贵干?”

    卫庆认出喊话之人是夷门门吏侯嬴,于是向城上大声说道:“本将奉大王之命,要即刻出城。请门吏赶快下令开门。”

    侯嬴回道:“现在已是三更时分,依大魏律法,此时大梁的城门不能打开!”

    卫庆怒不可遏地说道:“本将已言明,是奉大王之命即刻出城。你再罗嗦,贻误了军机,本将先将尔斩了!”

    侯嬴不再争辩,在城上躬身说道:“卫将军息怒!城门的钥匙存放在我的屋中,卑职这就取来为将军打开城门。”

    侯嬴离开城墙,转身遥望北方,心想按日程计算,此时信陵君应该已到邺城。他在心中默念道:主公!关键时刻请务必杀伐果断,不要有丝毫犹豫。侯嬴在此魂送公子!

    随即侯嬴从怀中取出城门钥匙,挥手扔到城外……

    卫庆在城门前等了片刻,却始终不见侯嬴下来,就派手下前去查看。几个禁军士兵上城后,砸开侯嬴的屋门,发现侯嬴已自刎而亡,尸首倒向北方。

    就在侯嬴在夷门自刎之时,信陵君率领着千余门客已赶到邺城大营外。把守辕门的魏将见信陵君要深夜入营,急忙命令手下向主帅晋鄙通报,却被无忌止住。

    信陵君拿出虎符,对守将说道:“本将奉大王之命前来接管邺城大营。兵符在此,所有将士不得违令!”

    见信陵君是持符而来,守将不敢违命,立刻吩咐手下打开营门。随即大批门客蜂拥而入,接管了营中各处要害的守卫。信陵君则带着心腹家臣纵马直奔晋鄙的帅帐。

    嘈杂的马蹄声把晋鄙从睡梦中吵醒,他恼怒地对亲兵头目说道:“是谁胆敢在营中驰马?即刻将违犯军规者绑出辕门斩了!”

    话音未落,一个亲兵冲进帅帐中,惊慌地说:“是信陵君驰马闯入营中,现已到帐外。”

    晋鄙闻言,猛地从席子上翻身跃起,一把抓来自己的佩剑。他正要冲到帐外,却见帐门突然被人掀开,众多手持短剑的黑衣武士涌了进来,把大帐中的亲兵全都控制起来。晋鄙本能地想去拿自己的战斧,不成想兵器架前也站满了黑衣人。

    随即信陵君手举虎符进入帅帐,高声对晋鄙说道:“无忌奉大王之命前来替代上将军。请上将军即刻聚集各营将领,当众验符!”

    未等晋鄙有所反应,帅帐外已响起隆隆的鼓声,这时招集众将前来议事的号令。

    很快披挂整齐的众将纷纷从营中各处聚集到帅帐中,众人一进大帐就惊愕就发现上将军晋鄙衣甲不整,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而他的身旁是脸色严峻的信陵君。

    信陵君见众将已聚齐,就让晋鄙当众验符。晋鄙虽不情愿,还是无奈地命令亲兵拿出自己手里的那半扇虎符。两符相合,丝毫不差。

    信陵君说道:“验符既已完毕,请上将军交出印玺、名册。”

    迟疑一下,晋鄙问道:“且慢!除了兵符,公子可有大王的手谕?”

    信陵君答道:“军情紧急!临行时,大王只授予无忌兵符,未有手谕。”

    晋鄙满脸狐疑地说:“魏国的精锐尽在邺城大营,更换主将事关重大,大王却没有只字与我。公子深夜入营,仅凭兵符就要取我而代之,此事实在蹊跷。是否可让本将修书一封发给大王,待大王回复后再交出兵权。”

    信陵君断然说道:“晋鄙,你入行伍几十载,难道不知合符即得调兵之权乃是军法。向大梁发书,往返需要数日。贻误了军机,由谁承担?”

    晋鄙冷笑一声,说:“事已至此,我就不瞒公子。大王和丞相曾当面晓喻臣,没有大王的手谕不得将兵权交给他人,尤其不能交给公子。不见大王的手谕,晋鄙绝不交出兵权!”

    晋鄙的回答让信陵君一时无语,他沉默片刻,突然仰面长叹一声,眼中已噙满泪水。信陵君一字一句地对晋鄙说道:“上将军刚才所言,可有大王的手谕?”

    “是大王亲口所说,没有手谕。”

    “空口无凭!请上将军依军法从事,见符交出兵权。”

    “不见大王手谕,绝不交出兵权!”晋鄙口气决绝地说道,同时环视四周。他看到有好几个信陵君的家臣正虎视眈眈地怒视着自己。这几人应该都是武艺高强,尤其那个满脸胡须、目光犀利的彪形大汉,虽然身上无甲,穿着宽大的袍服,但只要看一眼他腰间别着的那柄宝剑,就知道此人必定身手不凡。

    晋鄙心中暗想这几人虽然厉害,但都在五步之外,凭短刃一时奈何不了自己。再看眼前的信陵君还在茫然慨叹,晋鄙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只要将公子无忌劫持,他手下的家臣就只能俯首听命了。

    晋鄙紧握佩剑,正盘算着如何下手,却见信陵君突然将头转向那个彪形大汉。大汉猛地挥起左手,一道金光从他宽大的袍袖中飞出,直奔晋鄙的面门而去。

    晋鄙来不及躲闪,被砸个正着,立时气绝而亡。大汉再一抖手,一道金光又飞了回去。

    众人定睛望去,这才看清楚,大汉左手拿着一把铜锤,锤柄的环上拴着绳索,绳索的另一头绑在大汉的手腕上。刚才大汉就是甩出藏在袖中的铜锤,将晋鄙砸死。

    只见大汉左手持锤,右手抽出腰间宝剑,口中大声喝道:“晋鄙谋反,朱亥奉命将其正法。还有谁胆敢违命?”

    大帐中,众将都面面相觑,无人作声。

    信陵君对众人说道:“晋鄙违犯军法,理应被诛。念他是两代老臣,我将奏请大王,按阵前战死者抚恤,以保全他的名节。现无忌持兵符,取代晋鄙为上将军,诸位可有异议。”

    帐内还是一片寂静。信陵君知道副将翟豫是晋鄙的心腹家臣,于是将目光转向他,追问道:“翟将军可有异议?”

    翟豫躬身回道:“公子仁义,保全了上将军的名节,末将感激不尽。持符节者为上将乃是军法,翟豫谨遵将领,唯公子马首是瞻!”

    见副将翟豫已表态尊信陵君为上将军,各营将领也都齐声说道:“末将谨遵将领,唯公子马首是瞻!”

    见夺军之事已成,信陵君很是满意,他对众将说道:“秦军暴虐,已围困邯郸月余,赵国危在旦夕。圣人云:唇亡齿寒。若我们见死不救,则秦军灭赵后,魏国必遭生灵涂炭。到那时,诸位的妻子、田园也将朝不保夕。所以大王决意以我为帅,出兵救赵。无忌以为,秦军虽虎狼之师,但已是强弩之末。我军只需奋力一击,必然大获全胜。这也是我等建功立业的绝好机会,诸君切莫错过。”

    信陵君的一番话,让众将倍受鼓舞。大家都知道信陵君熟识军旅、精通兵法,愿意以他为帅。

    信陵君接着说道:“兵贵于精,而不贵于多。三军开赴赵国前,先行精整。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归;兄弟俱在军中者,兄归;独子无兄弟者,归养;有疾病者,留就医药。各营整备粮草、辎重,两日后兵发邯郸。”

    在精兵备武的同时,信陵君还将手下门客编入各营,以此牢牢掌控了邺城之军。只等粮草齐备,就拔营北上救赵。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