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穿旗袍的女郎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若叫眼底无离恨56、穿旗袍的女郎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高美凤那时候特看不惯戴林去Mandala酒店找袁散的。

    高美凤是个直接了荡的人,按理说本来她应该是另一面,她长得是那么的传统美,身体比S型还要多一道儿弯儿。她的性格应该和她的外貌、身段能统一、和谐起来,可偏偏她是一幅直来直去、江湖侠义的性格。

    高美凤甚至问袁散:“你喜欢那女的什么呀?”

    “她上进,有文化,有知识,虽然我没有,但是那也是一道儿风景”袁散回答她的时候,眼里饱含着一种憧憬。

    高美凤张了张嘴,想说你本来就一砍木头的,装什么大尾巴狼,还装斯文?但她终于又没有说,只有转身背对着袁散离去了,怕留下来,泪水掉下来的时候,被这个没心没肺的袁散看见。

    高美凤是美女,在Mandala酒店众多女店员中间,她像女神一般地存在,每每都有来定桌吃饭的老板阔少跟她没完没了的腻歪。围在她的身边,想多说几句话,想多看两眼不适宜看的地方。

    高美凤留给人的印象是,漂亮但辣味十足,像《龙门客栈》里的金镶玉,像红楼梦里的尤三姐。

    是的,人们眼里的高美凤是坚强的,所以,高美凤的脆弱不能轻易被人看到,尤其不能被袁散看到,这一点高美凤是倔强的。

    爱一个人的时候,总是想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恋人。爱一个人的时候,越是不愿意给他示弱,心里总是倔着,为什么道歉的总是我,我就是要离开你,离开得远远的,再也不想见到你。

    等到离开袁散,再也见不着他的时候,高美凤的世界里更到处是他。

    《花样年华》上映的时候,高美凤搞到两张票,那次袁散没有辜负她,陪她一起看了这部影片。一部没有几句对话,只靠音乐感伤、走动错位,就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光的《花样年华》,从那时候起,就是那样斜斜地挂在高美凤自己那时走过的昏暗的巷子里。

    看这片子子的时候,高美凤看得很入迷。她不是个演员,但是这一次,她看得太走心。

    她的心好像被一个个尖针刺了一下又一下,她觉得冥冥之中似乎注定了自己跟这袁木头没有什么好的结果。

    电影看完,深深地打动了高美凤,以致头脑发热的高美凤搞到了《花样年华》的剧本,她翻开看来看出,看了N多遍也看不懂。

    但那几句话,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脑海:

    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

    她一直羞低着头

    给他一个接近的机会

    他没有勇气接近

    她掉转身,走了。

    后来,每看到这些台词,高美凤不争气的眼泪就流了出来。她曾不止一次想,是不是她自己不应该那么坚决的离开。她离开了,也许就再也没有和袁散接近的机会了。可是留下也没有用,眼见的袁散和那个叫什么讨厌的戴琳,就那么莫名其妙地就要成家了。倒霉的高经理还要变着花样地骚扰自己。

    走吧,给自己一次了断,一次绝情,就最后一次约他吧,再跟他在卡拉OK幽暗的灯光里见一面,哪怕是圆一次自己的梦。

    那一天,高美凤把自己的头发高高地盘起,盘起了自己的高贵,用来掩饰自己的卑微,美凤那天穿了民国风的旗袍,秀出了比张曼玉更好的身段,引得卡拉OK里所有的人惊羡的目光。在那惊羡的目光里,高美凤独自喝下了一瓶格鲁吉亚红酒,傻呵呵地笑着,拧搭着青春最美的屁股,离去了。

    想起来跟袁散在一起的光阴,最终又只得跟他分手。高美凤就有些不服气。不就是知识吗?不就是文化吗?后来,她清楚了,戴琳其实也没上几天学。那自己也能看书呀。高美凤也看书,但她不像戴琳,戴琳看书多是被动的,看五花八门的书,为了是写文章,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要求。

    而高美凤只有一种要求。那就是装典自己的门面、气质,事实上,从那时候起,高美凤就开始打造她自己浑身上下一体的民国风。

    她读书也是锁定了那些个民国美女的,读孟小冬、读陆小曼、唐瑛、张爱玲、蝴蝶等人,那些个红尘往事,那些个肝肠寸断的爱情故事,宛如一首古词,伤感又美丽:

    孟小冬与梅兰芳本是一对传奇,门当户对的天作之合,可惜他们的婚姻很快就走到了尽头后,流言蜚语接踵而至,孟小冬悲愤之下,一度告别舞台,潜心念佛。一代名伶人间消失。五年后,她到上海参加一次剪彩活动,再遇当初帮她出面向梅兰芳要个说法、拿到两万块钱“分手费”的上海滩大亨杜月笙,从此,开始了她人生的另一段传奇……

    在高美凤眼里,一代大师梅兰芳远不如这个青帮流氓杜月笙显得仗义,显得像男人。

    高美凤得到的结论最终是惊人的,那就是但是美女,生活必然是悲催的。一生尽然跌宕起伏,自古红颜多薄命。

    另一个就是民国的这些红极一时的才女名伶,比如丁玲啊,肖红啊,林微因呀,陆小曼啊,大多数不过就是**荡女。她们都是为了一个爱字,就什么都不顾,什么都不管的。

    可高美凤自己却做不到,高美凤在这座城市里漫无目的,不认识一个人,她疯狂着自己的寂寞,作践着自己的青春。

    “烟抽吧,酒喝吧,谁人没有心胸过于狭窄的时候”,她看着肖红的这句话,觉得这句话太完美了,但她不喜欢肖红的人。

    有才有名的女人,放荡不羁的占多数吧,高美凤搬着指头数了大半天,得出了这个结论。

    高美凤合上手里的书本,不管是怎样的民国名伶,都被她扔到离床较远的地上了。

    “夜阑珊,谁家月眠,谁家窗未掩,透风微寒,几行心语慢调弦。笔墨轻点,半清半浊幽梦间,忽念眉黛如远山,幽梦一帘又一帘……

    民国风深深地影响了高美凤,在她找到了自己可以出入洗脚屋、按摩店的理论根据之后,她便接着成了旗袍控。

    高美凤是在一次醉酒后,莫名其妙地走进了一家高档的服装超市。

    高美凤看到一家店铺里悬挂着几件精美的旗袍,她瞬间就被吸引了。旗袍,她包容、大气、高傲,是个能锦上添花的主儿。与贫富无关,锦色绸缎与碎花粗布都能烘衬出女人的万种风情;

    旗袍绝对是只属于东方女子的。西洋女人那立体个性的五官与丰肥火辣的身材,还真是会把那旗袍沾染上一身怪怪的异味儿。东方女子,恰到好处的温婉,恰到好处的妩媚,恰到好处的感性,恰到好处的适合着旗袍......

    旗袍也最适合高美凤,或者说高美凤更适合旗袍。高美凤酒后兴奋地试着一件一件旗袍,体验着张爱玲笔下描述的旧上海的时尚:“束身旗袍,流苏披肩,阴暗的花纹里透着阴霾……”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若叫眼底无离恨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若叫眼底无离恨》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若叫眼底无离恨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若叫眼底无离恨》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