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仙地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重生第三十七章 仙地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三十七章仙地

    萧子炎离开了十多分钟也不见回来,金诗涵举目无亲,心里渐渐害怕起来。

    一边是害怕,一边又是无聊得慌,漫不经心,眼神往人群中看去。人们的穿着十分朴素,还有不少人穿着‘解放鞋’。心想:这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怎么如此落后。

    就在这时,视线里出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矮矮的个子,胖胖的身体,黑黝黝的脸,屁股如两座丘陵,两只肥大的ru房把胸前的衣服绷得像两座钝峰,看了很让人担心她那扣字会被顶坏掉。只见她穿着一条红色的尼龙裤,两脚上套着一双拖鞋,鞋底已被踩歪到一边,整体打扮十分邋遢。带着三个孩子,大的是个女孩,可能六七岁,小的两个是男孩,稍大的四五岁,最小的三四岁,看上去一个个灰头土脸,身上穿着黑不溜秋的衣服,七长八短的一点也不搭配,和北京城了的乞丐差不多。只见她领着三个孩子上了一辆很旧很烂的中巴车,和司机指指画画的说着什么,一会儿又指指身边的三个小孩,说了一会儿,司机只摇头挥手,好像是叫妇女下车,妇女似乎不愿意下车,被司机硬赶了下来。妇女一边抱怨着一边领着三个孩子朝车站门口走去,从金诗涵的身边走过,嘴里支吾着,也听不懂在说什么,根据她的猜想应该是在说:我呸,这么小的孩子还要收车费,不坐那破车了,咱们走回去……之类的话。

    “金诗涵,我回来了!”

    她正在注视着妇女去向,听到身后传来萧子炎的声音,忙抬头一看,是萧子炎回来了,他身边还多了一个男人。只见那男人:二十五岁左右,身高米七有余,一张瓜子脸,鼻梁高高,眼睛黝黑有劲,眉如两把青龙刀,唇似两片初春叶,耳郭丰厚宽阔。穿一身黄色运动服,踏一双玉白色凉皮鞋。气质傲骨,魅力潜肤,真是仙人转世,神灵投胎。见他一脸的笑容,十分精神。

    见她满脸疑惑的看着那个男人,萧子炎笑了笑介绍道:“哦,他叫谭中月,是我大学最好的朋友,他呀,不仅人帅,还很聪明,满腹才华,曾经是我们学校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毕业后回来不久就自己创业当上了老板。”

    她又是惊讶又是高兴,又是疑惑不解。

    谭中月笑了笑,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你可不要听他胡说,我只不过是一介农夫,是一个历经了无数沧桑仍然还存在的地球‘修理工’。至于聪明,那就更不配不上了,这就好比说一块废铁是黄金一样。”

    “你真风趣,见到你真好高兴!”金诗涵起身道,还有点不好意思。

    “你们的故事我知道,很为你们感动!”

    “哎,我怎么没有听萧子炎提起过你啊!?”

    “这就要问他了。”说罢,看了看萧子炎。

    金诗涵闪着眼神目视着萧子炎,似有责怪之相却无怪罪之意。

    萧子炎嘴角一拉,得意似地笑了笑。

    “如果提前告诉你,你会有这么高兴吗,就想给你这个惊喜。”

    “你真沉得住气,居然一直都没提过,真‘狠’!”‘狠’字的发音虽长却没有任何责怪之意。

    “在大学,他这人就喜欢搞一些让人意外的事,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他的性格一点都没有变,哈哈,你去写好了,经常给读者意外的感觉。”谭中月道。

    “哈哈,看他那样还写,都看不来。”金诗涵开玩笑道。

    “哎,我说你也太夸张了吧,说不定你看的还没有我看的一半多。”

    “拉到吧,你就吹吧,地球都会毁在你这张嘴巴里。”金诗涵笑道。

    “哈哈,别只说笑了,弄好行李上车吧,你们坐了几天车还嫌不累呀。”

    三个人说说笑笑,提着行李离开了车站,出站不多远就看见一长安车,那正是谭中月的车。上了车,两人早已身心俱疲,酥软地坐在位置上,再也不担心东西的安全问题了。

    由于天气比较热,车里又没有空调,开着所有的车窗,外面吹进去的风让人感觉很舒服。

    谭中月戴上一副墨镜在前面驾驭着车,轰着油门在街道小巷间快速的穿梭,树木和房屋像倒带一般向后倒退着。

    “你们在岛上有没有想过能活着回来?”谭中月转着方向盘,时不时地往后回过。

    萧子炎坐在副驾驶室,金诗涵一个人在后面。

    “当时,我是不想回到大陆,觉得那个地方是上天对我的恩赐,它给了我一个美丽的地方让我去生活。”萧子炎一边看着街道两旁的风景,一边说。

    “哈,怪不得读大学你选修了自然科学,原来你早有归隐大自然之心!到我们这里来你算是走对了地方,这里算得上是半原始,正适合你。”说着,墨镜下面露出一面笑容。见他一手搂住方向盘,一手从车从包里拿出一包烟,抖了一支衔在嘴里,把烟盒往挡风玻璃前一扔,又摸出火机‘啪嗒啪嗒’点燃,喷出一阵阵浓烟。

    “你现在开始抽烟没?以前班里就你不会喷云吐雾。”说着又喷出一口浓烟,烟雾很快被窗外吹进来风吹得烟消云散。

    “没抽,我觉得抽烟没什么意思,还烧得喉咙像火烫一样。”萧子炎接着道:“我也记得班里就你烟瘾最大,上课的时候还抽,为了避免老师看到,一边抽一边摇着书扇掉吐出来的烟雾。”

    “哈哈,你是不知道,烟瘾一来,如果没烟抽就感觉全身无力。”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萧子炎被飘过来的烟呛到得咳嗽起来“你别抽了,咳咳咳,呛到我了。”

    “哎呀,看你这都受不了,吐!”说着把烟头往车外吐去“还是不熏你了,把你熏出病来我付不了责。”

    萧子炎咳嗽了几下,停了下来,金诗涵在后面没被呛到,却蒙着鼻子在笑。

    “你毕业后就回来搞养殖了?”萧子炎问。

    “哪有,刚毕业我在北京一家公司上班,公司条件倒是不差,就是觉得工资太低,干了两个月我就辞职了。然后去了深圳,在那里做了几个月的饲料生意,赚了些钱就回来搞起了养殖。”

    “当时为什么不在深圳把饲料生意做下去?”

    “你不知道,那是在人家老板手里做事,虽然一个月钱不少,但不自由,老板要你跑东跑西,你就得跑东跑西,没有意思。有了一些钱之后我就决定回来搞养殖,自己创了业,请几个工人,多好。”

    “哈哈,你还挺厉害,现在养殖场生意怎么样?”

    “还行,一个月都有好几万收入。”

    “看来你这老板还真当上了!”

    ……

    聊着天,车已经出了县城,往一条省级柏油公路驶去。

    公路两边的风景很迷人,金诗涵一直没说话,一面是在欣赏风景,一面是在憧憬前面未知的地方。

    沿着省道行驶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经过一个乡级街道,正不知道是什么地名,谭中月说是大兴,还说他们村就属于大兴乡。

    那街道不宽,就像北京城里的胡同街,街道两边的都是水泥砖盖的平房,多数两三层,少数七八层,街也不长,三分钟就从街头开到了街尾。

    过了大兴,行驶了二十分钟左右,又到了一个乡级街道,谭中月告诉他们那是东华,属于思南县。

    穿过街道的一半处时,车缓了下来,转了一个近于九十度的弯下了省道,上了一条乡村公路,路面是用抛沙铺的,车轮一辗上去就发出“吱吱炸炸”的声音。

    路一直向一个深山里伏隐而去。

    “我们这里山多谷繁,修一条公路非常不容易,既要翻山越岭,也会过谷淌沟,受地理环境的限制,所以修的都不会很宽。不比你们北京,到处都很平坦,随便划出一条线路都可以行车。你们知道这条路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吗——全长十公里,宽不过两丈,我们全村上下三百多户人家,每家一个劳动力修了整整一年,耗资四十五万元人民币——政府出资二十万,村里筹资十万,我个人出资十五万。”谭中月在前面说着。

    “是不是才修好的?”萧子炎问。

    “恩,竣工两三个月了,以前只有一条路进村里,是从遘马牙(地名)那边进村的。但那边比这里的山更多,又是毛泥路,十分难行,农用车都很难进得去,所以才要修这条路。”

    车沿着弯弯曲曲的路,渐渐向两山间的深沟里驶去。行驶几分钟后,过了一座架在沟上的桥,又依着旱沟一直往前走。走了一会儿,前面出现了一峡谷,公路就分离了河沟往左边的树林里延伸而去,一直沿与地面构成30多度角的山体斜行而走。路两边林木葳蕤,山石径流,藤蔓缠延,鸟飞兽逃。

    斜上行驶了几分钟,见一个几百米高的悬崖壁被公路压在身下,公路腾飞一般从崖壁之巅横坦而过,依壁望下去,令人有凌云躺雾、遮星当月之感。

    过了崖壁顶,路又渐渐陡直而下,两边茂竹秀林,古木参天,飞鸟乱语。

    缓缓穿林而下,渐觉山沟狭窄,头上蓝天如一丝线,形如破天未补,公路又和刚才那条旱河并在了一起。沟谷两边,山高树巨,山间距离不足百米,车就像行驶在大地一缝隙之中。

    再走,光线渐渐高去,两山势如合掌,越陷越阴森,少有阳光入内。

    又行驶了几分钟,忽见左边山体上有一个太阳光照射的圆,面积有三四十个平方米。正觉怪异时,见右边山体上有一石壁,石壁中有一天然生成的石孔,近似圆形,直径约有十多米,正好有一束阳光从石孔里照射出来,直照到左边的山体上,形成了一个刚才所见的圆形光区,十分壮观!

    谭中月介绍道:“这个孔叫‘通天门’,传说它是通往天堂的门。凡是做过好事的人死了之后都会从这里上天成仙,相反,凡是为非作歹的人死了,天上的神仙就会从这里下来惩治他们,并让之入地狱。还有,到这里乞求神灵保佑都比较灵,因为天上的神灵会从这个孔中听取人间的苦疾。所以每年农历的六月十九日,周边的人就会集聚在这里焚香祈祷,诉说自己的心愿,这天也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比集市的人还多。”

    萧子炎和金诗涵听得神乎也然,觉得这里充满了神话和传奇。

    车继续向前走,两边的山体渐渐的向两边分开,丝线一般的天也慢慢变的粗大了,光线也明了许多,两边渐渐出现了稻田,这个季节刚好是稻谷收割季节,稻田里的稻谷有的收了只剩下稻草人,有的还没有收割,黄灿灿的稻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秋意。

    车绕过一座山麓,眼前豁然开明,出现了一块平地,全是稻田,有数平方公里,四周山川重围,峰岭相接,像一个天然生成的巨盆,公路划稻田中间而过,景色如魂牵梦萦。奇景用一首诗素描:

    山间枫叶红似火,地上稻谷黄如金;

    蓝天白云清风拂,绿水青山锐鸟喧;

    层峰磊崖断往来,叠峦环岫隔世音;

    小河碧水何处出,微峡深涧流涓涓;

    山麓几点瓦房影,犬吠人稀漫霞烟;

    欲问此处谁人住,个个闲逸是神仙。

    从车里远远的看到,远处那树古竹修的地方出现几点木房,屋顶上枭枭烟滚,烟滚如淡墨轻点的画纱,青烟在山腰间漫缈,如丝如带,又若清透的白云。村庄旁边有两颗耸入烟宵的巨大柏树,树上时有白鹤飞落。

    公路两边的稻田里,农民们正在殷勤的收割谷物,没有机器,徒手徒脚,劳作的男女老少勤勤恳恳,公路上已经堆满了一袋袋装好的谷子。

    人们看到谭中月车来了都停了下来跟他打招呼,谭中月放慢速度忙着一一搭理。萧子炎和金诗涵听不懂这里的话,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打的是什么招呼,听上去好像在说印度、老挝、越南语似地。

    好不容打完了招呼,谭中月才加速往前开去,公路上腾起一股尘烟。

    ...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重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重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重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重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