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上书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季汉风云录第十八章 上书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子瑜,今日一战的战况写成战报,送给明公阅览,有不清楚细节的,可以去问诸位将军。”王翊虽然知道诸葛瑾就是刘备派来的监军,但是他并不介意,有个保障机制总是好的,而且诸葛瑾为人谦虚,不会做出外行指导内行的事情来,是个对路的“政委”。

    诸葛瑾放下手中的书卷,道:“下吏领命。”

    自从听到孙策进占历阳的消息之后,王翊总觉得自己忘了什么事情,今天突然想起:“谁为孙策设谋?”

    主管情报的小吏答道:“听说是庐江周瑜。”

    “——嗯”,王翊点了点头,他竟然把这一茬给忘了,真是不可思议。舒县周氏是庐江大族,家世十分显赫,周瑜的堂祖父周景和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周瑜的父亲周异曾任雒阳令。周瑜既与孙策为总角只好,孙策起兵,周瑜相助,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令——”王翊暂时收起脑海中的思绪,开始发布命令,“关、张二将军所部屯于寿春之西,关将军主事;赵、许、吕三将屯寿春城北,赵将军为主将;本将并梁、李二太守屯寿春城南。各部要立坚寨,开深壕,并筑矮墙,重重围困,不得有误!诸将部署好围城之时,速来城中议事!”

    诸葛瑾记下命令,即刻派出士兵去传令。

    “今日一战,各部奋勇攻城,遂破南城,大大出乎本来预料。”王翊道,“我已请子瑜将战况写成文书,送给明公阅览,想来嘉奖不久便到。”

    诸将皆称谢,道:“阵亡、折伤将士的抚恤,也请征南多加关照。”

    王翊点头:“这是自然,这事我比诸位还要着急,诸位放心。接下来,我们安心围困寿春便可。”

    “围困?”关羽听出了王翊话中的意思,“征南不打算攻城?”

    王翊点了点头,没有立即解释,而是问下首的梁习:“今日之战,损失几何?”

    梁习所部的战斗任务最轻,理所当然的担负起清点伤亡、收治伤兵的任务。梁习答道:“确数尚在清点,初步估计,阵亡四五百,受伤三千余人。”

    王翊点了点头,对关羽道:“今日之战,攻一座小小南城,都有这么多将士伤亡,寿春城高五六丈,城墙坚固宽大,城中粮食足备,守军也是袁术本部精锐,都是袁术的倚仗所在,我们不可轻敌。即使我们准备了足够的器械,想要依靠强攻的办法拿下寿春,伤亡也会比今天这一仗大上好几倍。关将军,你舍得吗?”

    关羽向来体恤士兵,自然舍不得,所以不再说话。

    张飞道:“征南主张围困寿春,莫非有什么计策?”

    若是单靠围困让寿春守军垮掉,怕不是需要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可是考虑到大局的变动,只怕没有这么多时间让王翊来挥霍——这也是诸将共同的想法。

    王翊点头道:“寿春坚固,守军军心相对稳定,粮食、后勤十分便利,我们不能强攻,只能一面进行长期围困,一面进行政治诱降,袁术的手下也不是铁板一块,一定会有缝隙可以利用的。”

    众人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此外”,王翊补充道,“我还有一个办法,只是耗费的时间多些,也狠毒了点。”

    赵云惊讶道:“莫非将军想引水灌寿春?”他考虑到之前王翊下的命令,要筑矮墙把寿春围起来,可不就是防止水淹之后退去吗?

    王翊点了点头,道:“寿春地势虽然略高,但是我们如果筑墙把它包围起来,然后从肥水的上游引水,是不难淹没寿春城中的,不过这个办法,大概需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马上雨季就要到来,我们先令人堵住上游河道蓄水,等到水位足够高,那个时候,一旦我们决开上游的堤坝,河水便会顺着我们开凿的沟渠,流到寿春城中,那个时候,寿春就会变成泽国,而且因为我们筑墙包围的原因,一个月之内,水都不会退掉!”

    赵云问道:“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再向城里发一遍劝降书,告诉他们,若不投降,我们便引水灌城?毕竟百姓是无辜的。”

    王翊不答,反问道:“若是你是城中守将,你有办法减少水淹的影响吗?”

    赵云一怔,道:“自然有办法。”

    王翊道:“如果我们决定要引水灌城,那就不能告诉他们。”

    赵云默然,诸葛瑾开口道:“此事兹事体大,还是报知明公,请明公决断,我们这边先围住寿春,分兵取诸县便可。”

    众人纷纷称是。

    人言诸葛瑾善做和事佬,果然传言不假。

    五月十三日,陆康率军五千人赶到,此时天上已经下起了小雨。江淮梅雨,长的能下一个月,最使人忧愁。王翊带着同僚迎接陆康的到来,对于这位在江淮间很有名望的陆季宁,王翊表现的十分尊敬。

    “陆公奋忠志之义,率军远来,辛苦了。”王翊当先迎上前去,与陆康问好。

    陆康年已七旬,加上守城积劳,身体很差,但形貌清古,气度仍旧不凡,咳嗽了几声,坚定道:“讨伐篡逆,责无旁贷。再说,袁贼攻我庐江,若非中郎率军攻之,只怕庐江已破,所以应该老夫谢王君才是。”

    看来陆康已经知道王翊升任征南中郎将的消息了,不过这也不奇怪。

    王翊已经提前派人安排好了帐篷,此时正好安置陆康等人,陆康带来的军队,只能暂时屯在城外。

    陆康见王翊告辞要去,道:“老夫有几问,不知中郎能否拨冗与老夫一谈。”

    无关之人纷纷退去,王翊方道:“陆公但问无妨。”

    陆康虽老,但目光还很锋利,问道:“中郎是为刘征东争地而来,还是为朝廷讨伐叛逆而来?”

    王翊闻言一滞,道:“当然是为朝廷……”迎着陆康刀子一样的目光,王翊面色不变,道:“讨伐叛逆。”

    陆康点了点头,道:“想不到关东还有征东将军这样的忠义之士。”

    王翊很佩服他的勇气,身边只带着几千人,就敢向手握重兵的自己问这种问题。

    旋即,王翊恳切地道:“陆公是担心小宗克大宗的事发生吗?陆公其实不用多虑,刘使君一向尊崇天子,纵然以后有伊尹、霍光的地位,也决不会有什么不忍言之事。况且如今诸侯割据,支强干弱,刘使君一心匡扶汉室,便需要帅顺讨逆,剪灭群凶,然后用天下之兵,以向四方。这些事情,理固宜然,也需要陆公相助啊。还请陆公不要心存芥蒂,以让奸雄乘隙。”

    陆康问道:“眼下雨季已到,中郎真的要在如此不利的天气里围寿春吗?”

    王翊叹了口气——我也不想打这样的仗,可是时间过得飞快,袁术也毕竟还是有一点根基的,不一次把袁术搞垮,腹背受敌的情况之下,如何面对北面日益增长的威胁?

    “陆公啊……”王翊沉重道:“如今关东的州郡官长们手握重兵,互相争战,袁绍图谋废立,公孙瓒挟持天使,曹操和吕布相争,动向不明,但一味阿附袁绍。八州之地,只有刘使君心存朝廷,但北面面临袁曹的攻击,南面有袁术的威胁,所以大军不能常在淮南。若不能一举消灭袁术,让他缓过气来,那么以后的局面就更加被动,所以下官实在是等不起了,莫说天上只是下雨,便是下的刀子,也只能咬牙忍着。”

    他这番话倒不是作伪,只不过他更担心的是孙策,而非袁术。

    陆康不再说话,王翊于是告辞。

    “中郎,陈太守传来消息,已经攻克钟离!”王翊刚回到中军,诸葛瑾就把一份钟离来的战报交给了王翊。

    王翊刮掉封印,仔细阅读。

    原来陈登接到王翊催促攻城的军令之后,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引淮水灌城。从五月九日决水,至十一日,陈登亲自督率各部猛攻,终于攻克钟离,斩杀张勋、陈纪,生俘五千余人,他已经留一部兵马守钟离,亲自率主力南下,准备攻取阜陵、全椒。

    王翊当即召集诸将,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最惊讶的无过于关羽,陈登向来多病,身体比较瘦弱,也不以军略出名。所以当初刘备派他在淮陵治舟师的时候,关羽听说之后,还有所不满。不想陈登引水灌城,一举攻破钟离,声威大震。不过关羽向来敬佩有本事的人,所以很是赞许了陈登一番。

    王翊想了想,若是寿春这边也要引水攻城,那么向有成功经验的陈登取取经也没什么不好,便派出一位信使,请陈登派人来指导这边的水攻计划。

    很快,诸将离去,王翊铺开一块布帛,写道:

    明公钧启:征南中郎将、都督淮扬诸军事、下臣王翊顿首上言。自衔命以来,督军渡淮,以讨逆臣,赖诸将用命,智勇并发,遂先有阴陵之大捷,后有寿春之胜绩。今大军已围寿春,诸将分兵略地,寿春民心,已多归明公,袁军将士,纷纷反正,此翊之有以报明公也。然寿春城高池深,兵、粮俱足,难以攻取。若拘执于旧法,围而攻之,旷日持久,恐时不我待,四方多事,故若能速胜,不更久战。愚意效元龙之法,决肥水以灌城,如是必能速胜。若有罪愆,民怨不平,在翊一身,虽死不怨。又孙策在南,有项藉之勇,周瑜辅之,有范增之智。且策、瑜之相得,情好无间,若伯牙、子期之知音也。又孙策待人,亲而有信,恩义俱全,深荷众心,上下协力,不可当也。愚度江左诸郡,皆非孙策之敌手,若大军北还,江东必为孙策所有,如是为长久之患,甚可虑也。吾闻智者见微知著,绸缪未雨,平乱于未发,殄寇于微末。故翊以为,平淮之后,当以精兵二万,辅以淮楚兵万余,留镇淮南。明公假朝廷之命,征孙策及诸将为官,如其不应,即用兵击之,以绝大患。若愚之所料有差,则亦明公之大幸,则某愿当其罪。翊再拜顿首!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季汉风云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季汉风云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季汉风云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季汉风云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