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两难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季汉风云录第十四章 两难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在朱尚的保护之下,被李傕、郭汜所劫持的百官、宫人很快回到了雒阳,朝廷的架子总算勉强又搭了起来,刘协的宫室之中也有了宫人值守,不再如此前那般冷清。刘协嘉奖朱尚的功绩,任命他为宁辑校尉,朱尚认为此行顺利,并无功劳,坚辞不受,诸臣皆劝,朱尚依旧坚持不接受,刘协只好作罢。不过朱子元有功不骄、忠诚用事的名声却渐渐传开。

    与此同时,安狄将军马腾、镇南将军刘表、河内太守张杨、河东太守王邑等官吏也纷纷派使者到朝廷贡献方物,并声明接受朝廷的调遣。

    雒阳朝廷稍稍安顿,刘备于是上书,请求派遣大将平定河东,安定都畿之地。

    朝廷一番商议,决定以右将军杨奉为主帅,加偏将军张飞为征虏将军,担任副将,加谒者裴茂为护军,出兵一万三千,号称三万,从小平津渡河,与河东太守王邑一同,进讨河东白波贼。虽然诏书以杨奉为主帅,但那只是因为杨奉官职更高而已,实际上的主将,仍是拥兵一万的张飞。裴茂出自河东闻喜裴氏,在河东名望高重,门路甚多。

    至于李傕和郭汜,刘协本想讨伐他们,但考虑到刚刚下了赦书,虽然仍有空子可以钻,但这么快就翻脸终究不大好,所以决定暂时不管他们,由他们去折腾。

    ……

    濮阳城外十里都亭,荀彧率从人数十,静待朝廷使者的到来。荀彧身长八尺,容仪俊美,恂恂有貌,姿颜出众,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而他不仅仅是相貌出众,人品才华也都超世迈时,以至于当初他的父亲为了不让他被人太过嫉妒,给他弄了个不是污点的污点——娶中常侍唐衡之女为妻。如此便可见他在士林之中的声望到了什么程度,别人树德养望犹恐不及,他却到了需要自污名声来自保。

    百步之外,李服的车架徐徐驶来,后边车中坐的,是曹操此前派去长安的王必。前番李服来兖州,纯粹是为了求救,这次来却是不折不扣地传诏,底气足了,自然也就要摆出天使的威仪来,不能教这些地方上的官吏看得轻了,更不能教荀文若小看。

    “侍郎受命,远道而来,彧在此迎候多时了。”荀彧上前,对李服不卑不亢地施了一礼。

    李服下车,拉着荀彧,道:“文若先生不必如此,下官虽然是受陛下的诏命前来,但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向文若先生请教。先生如此多礼,便是过于生分了,下官如何好开口?”

    荀彧笑了笑,道:“若有用得着彧的地方,自当效力。侍郎原来,车马劳顿,还请先到驿馆安歇,洗去征尘,彧再与众人为侍郎接风。”

    李服想了想,便也答应了。本来按照道理,他应该直接去山阳那里,在曹操的军前宣诏的,但是他不是笨蛋,知道荀彧是曹操的股肱,不和荀彧说清楚,得到荀彧的支持,他就是再怎么花功夫,曹操也未必会奉诏,而曹操不奉诏,刘协的兖州战略就毫无疑问地失败了。

    “文定,你此番陛见,有何收获?”方出驿馆,荀彧便问王必。

    王必眉头紧皱,对答道:“以在下所见,今上非庸碌之君,实乃有为之主。听说此番东迁,陛下数次遇险,皆从容自若,镇定如常。既还雒阳,不问宫室,而先令整修城关,又令修复三雍,恢复礼制。在下还听说,陛下除了朝会之外,衣不重文,食不重肉,后宫妃嫔,亦是如此。此外,陛下以杨彪、朱儁二位老臣分录尚书事,以刘备为前将军、假节平尚书事,权在杨、朱之下,又征召诸多贤良为官。今上明于用人,简朴而崇礼,虽然年少,真有明主之风,远胜于先帝。”

    荀彧点了点头,看来皇帝这些年的苦头真没有白吃,这样一来,他倒是真的有些为难了。

    王必又补充道:“虽然刘备在朝中的权位在杨、朱二公之下,可是朱公年老,恐怕不能长久;杨公不通军事,又缺乏心腹。只怕朱公之后,朝廷的大权会落入刘备的手中,刘备机权干略非同一般,再有天子为其张目,只怕天下的贤士都会去投刘备,这是明公的大患。”

    荀彧颔首,道:“文定知道李侍郎所传诏书的大致内容吗?”

    王必道:“李服起居衣食,都对诏书保护得十分严密,在下无从得知,不过我在雒阳的时候,倒是略有所闻。”

    荀彧微笑,雒阳的朝廷那个时候能够参加朝会的不过是寥寥几人,王必身外外臣,能够略有所闻,多半是朝中的那几个大官放出的消息,看来朝中的诸官倒是倾向不一。

    王必继续道:“李服传诏的内容,大致有两个。其一,是严令曹公和吕布停战,各守现在的城池,不得继续攻击,其二,是征先生入朝,担任九卿之一的官位。”

    荀彧道:“现在明公灭吕在即,朝廷却严令明公和吕布停战,这是明摆着偏向于吕布;朝廷征我为上卿,又是谁的举荐?”

    王必愤愤道:“这一定是刘备的阴谋。他一向觊觎兖州,若非陛下诏他勤王,早已经出兵。他肯定是见动兵不成,就用朝廷的诏命来对付曹公,征先生入朝,肯定也是刘备的主意,先生不妨拒绝。”

    荀彧笑了笑,道:“文定远道而来,行程不易,且先去休息,此事我自有主张。”

    王必不安道:“先生莫非要接受朝廷的征召?”

    荀彧笑道:“文定不用担心,如今朝堂之上,刘备虽然不是一家独大,但曹公却别无眼线,若是我真的入朝为官,也只会对曹公有利,何况去与不去,还在两可之间。”

    次日,荀彧令人设便宴,款待李服。

    大家都是务实的人,片刻吃完饭,就开始谈正事。

    “先生是曹公心腹,又是光明磊落之人,才学见识也远远在下官之上,下官便不再赘言。此番下官前来,只为宣诏。诏书有两道,其一,是令曹将军和吕布罢兵休战,其二,是征先生入雒阳,担任大司农,为国家理财。先生意下如何?”

    荀彧直接问道:“我等臣子,自当受命。不过彧想知道,受命如何?不受命又如何?”

    李服哈哈一笑,道:“先生坦荡君子,我早知道先生会问这个问题,所以我在雒阳,也特地打听了一番。若是先生不答应当大司农,自然是因为先生志趣高洁,不在乎官位高低,朝廷虽然急需用人,但也会尊重先生的选择,当然没有什么问题;而若是曹将军不奉诏,坚持要灭掉吕布,朝廷也没有办法置之不理,只能诏前将军和镇南将军一同进兵,讨伐曹将军。前将军一直主张对兖州用兵,只是陛下一力坚持,所以前将军的打算才无法在雒阳通过。可若是曹将军不奉诏,那么陛下就只能按照前将军的办法来实施兖州方略,前将军好像在兖州南面布置了重兵,先生不可能一无所知吧?”

    荀彧点了点头。

    李服继续道:“若是曹将军和吕将军奉诏,那么曹将军和前将军就是同殿为臣,陛下也不会坐视前将军在朝堂上一言九鼎,几乎可以肯定会诏曹将军入朝担任重要职务,与前将军一同辅政。曹将军的才能,下官久有耳闻,若是入朝辅政,职权必定不会在刘将军之下。”

    荀彧起身,道:“侍郎的意思,彧明白了,想必侍郎也不想迁延过久,那等彧安排了此间事务,便于侍郎一同前往曹公那里宣诏吧。”

    李服称谢,然后告辞。

    荀彧送出门外,回到书房,旋即令书童磨墨,开始给曹操写长信,开头先问曹公安好,大略陈述了一下李服所传诏书的大意,具言兖州形势之危急,备述成败利钝之势,希望曹公善加考虑,还隐晦地表达了希望帮助曹公,共辅汉室的愿望。

    这封信足足写了两个时辰,写好之后,荀彧把信放在竹筒之中,封了口子,叫来一个曹操认识的家人,让他骑快马赶往山阳昌邑的曹操大营,把信交给曹操。

    送走了信,荀彧心中仍不安宁,他早先归曹操,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若是天子可辅,哪里会需要把希望寄托到割据一方的诸侯的忠诚上呢?可是如今好像天子又有了权柄,且有明君圣主的潜质,如此一来,却令荀彧倍感矛盾。毫无疑问,曹操现在对荀彧是十二分的信任,这分殊遇,自然令他感动,可是在家国天下面前,个人的私情与国家的公义,孰轻孰重?

    荀彧当然知道不能以私废公,可是他也是活生生的人,如此抉择,殊非易事。

    当初他离开袁绍,毫无心理负担,因为袁绍虽然重视他,但是却不能尽其才,本身更是有颇多缺陷,更不用谈对汉室的忠诚,几无可采之处。但曹操不同,势力虽然微弱,却意气风发,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対王室的忠诚更无可指摘。

    所以和当初对比,荀彧自是有几分痛心,但是他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

    “只希望曹公依旧是当初的曹公,本志不改。”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季汉风云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季汉风云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季汉风云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季汉风云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