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决断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季汉风云录第十五章 决断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山阳昌邑城外,曹军仍在加固对城池的围困,但因为刘备军分兵多路进入兖州的陈留、济阴、山阳等郡,曹操不得不分兵万人守御昌邑西南的梁丘,阻遏刘备军的救援。

    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曹军的士气虽然在前段时间已经大为降低,但在半年以来连续不断的胜利的鼓舞之下,全军的士兵都呈现出异常高亢的精神状态。但曹操知道,这种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在吕布的坚守和刘备的援助之下,兵力和物力都不充足的曹军很难攻克昌邑。顿兵坚城之下,长期不能前进,士气必定再度下降。纵使曹操用兵如孙吴,他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而曹操此刻,精神状态远比他的士兵更加低落,甚至于很有些沮丧。

    “这是文若派人送来的书信,奉孝、仲德,你们看看吧。”曹操将荀彧的书信给程昱和郭嘉传看。

    程昱看完大惊,郭嘉则神色不变,显得有些高深莫测。

    曹操的沮丧,自然是因为荀彧。自从他弃袁归曹以来,对曹操的支持可以说毫无保留,不仅仅是居中持重,保守根基,还征调军食、抵御外敌。他甚至向曹操许诺,一旦兖州平定,他就把自己的圈子里的人才全部推荐给曹操。

    在官僚阶级中,曹操的出身是典型的高而不贵,肃而不清,所以并不为名士们所喜,即使后来凭着讨伐董卓很是刷了一波声望,比起袁绍来说还是颇有不足。荀彧的加盟则恰恰能弥补曹操的这个缺陷,所以曹操对荀彧的看重和信任,既是因为二人意气相投,也是因为荀彧可以对曹操提供的巨大的帮助。也就是说,曹操和荀彧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简单的主从关系,更有几分合作关系的意味。

    而荀彧在信中,暗示曹操应该以天下为重,保国安民,意思就已经很明显了——荀彧认为,在当今的局势之下,曹操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两个最重要、最强大的对手,刘备已经入朝辅政,控制了雒阳朝廷的部分全力,袁绍正在大力攻略河北,已经攻入幽州境内,公孙瓒已见穷途。兖州夹在河北和徐豫之间,进退难以自如,而刘备对吕布的大力支持,使得原本肃清兖州的计划难上加难,加之朝廷诏命,严令停战,形势极为不利。荀彧还指出,一旦袁绍全据河北,那么他势必也不会容忍曹操独立占据兖州,而会对兖州事务横加干涉——这在此前已经有了苗头,袁绍在和公孙瓒交战,形势尚且未明朗的情况下,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就任命故太原太守臧旻为东郡太守,以此牵制曹操。一旦袁绍一统河北,岂能容曹操独立于他之外,自成一派?

    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在四面受敌的兖州,既没有力量独立对抗刘备,也不能和袁绍合力对抗刘备——因为刘备必定会扯朝廷的大旗,用大义的名分压制袁绍,如果曹操投靠袁绍,以来袁绍必定要曹操送人质,这样曹操势力就会被袁绍控制,也就没有了意义;二来朝廷必定不能容忍一个强大的袁绍,即便袁绍对朝廷再恭顺,也不行,因为袁绍实在太强了,有他在,皇帝必定寝食不安,如此,曹操如果投靠袁绍,就会成为朝廷的敌人——在名声不算很好的情况下,还与朝廷为敌,就算曹操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支撑下去。

    荀彧没有说太多,但按照曹操对荀彧的了解,自然知道荀彧接下来想说的——纵使曹操想在袁、刘之间保持中立,左右逢源,刘备和袁绍也势必不会答应,因为曹操的选择,依然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袁刘的成败。

    曹操对刘备的了解并不少,他在熹平四年的时候就见过刘备,中平末年,刘备又到雒阳,和曹操数有交往。按照曹操对刘备的认识,刘备是一个有着几分游侠快意恩仇之气,但却又很精明而果断的人物,很有自己的原则,除了脸皮不够厚,心不够黑之外,非常适合搞政治斗争。现在刘备在朝廷的地位在杨彪和朱儁之下,但如果没有他的牵制,朱儁一死,那些经学传家的士人绝对斗不过刘备这个老兵痞。

    按荀彧的意思,与其在军事上硬抗刘备,搞得以后无路可走,不如趁现在刘备还没有在朝廷中掌握太多权力,一边和吕布停战,保留住在兖州的势力,一边抓住这个机会在朝堂上扎下根基,和刘备进行相对比较缓和的对抗,然后再寻求破局的办法。荀彧人脉极广,曹氏和夏侯家族也颇有势力,联合起来,用文斗压制刘备这个边地武夫,就不成问题了。

    片刻工夫,曹操心中已经有了好几个方略,每一个方略都把刘备吃得死死的,毫无还手之力。

    程昱看完书信,道:“朝廷在我们即将彻底消灭吕布的时候,下令停战,分明便是偏帮吕布。刘备虽然只是前将军,但在朝中重臣之中拥兵最多,对朝廷的决策影响很大。陛下有魄力下这样的诏书,自然少不了刘备在后面支持。如今袁绍虽然进兵幽州,一两年之间,却还无法扫清公孙瓒,也就无暇南顾。我们即便想联合袁绍对抗刘备,刘备也不会给我们那么多时间。我估计,如果明公拒绝诏书,或者故意拖延,刘备都会撕破脸皮,直接与我们交战。刘备做事,与袁绍相反,少谋而多决,颇为果断,明公应该小心啊。”

    曹操点了点头,看向郭嘉,道:“自志才因病回乡休养之后,数奉孝最能知我心意。奉孝认为,我应当如何决断?”

    郭嘉笑了笑,道:“主公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若不能流芳百世,势必遗污名于后来。即便不能混一寰宇,位履至尊,若能辅佐天子,扫清四海,重整乾坤,也是莫大之功业。如今天子既有明君之相,但主公却不知究竟,实在不宜妄下决断。不如派遣一位善能识人的心腹入朝,为主公观察天子和朝中诸官的作为,为主公通报消息,主公再决定去向,如此也不至于后悔。”

    曹操笑道:“我岂是在意身后名的人?只要当世功业隆盛,谁管死后如何?不过奉孝后面所言,倒是深合我心,的确应该派遣一位眼力过人的人物入朝觇其究竟。不过,只怕刘备认为我在拖延时间,执意加兵,那便不好办了。”

    郭嘉道:“主公当然应该向朝廷表示服从,答应停战,并陈述兖州局势之严峻、农商之萧条、治安之混乱,那样朝廷就不会急着召主公入朝。刘备又什么理由加兵于我们呢?”

    “嗯……”曹操略加思忖,道:“这倒也是,刘备毕竟不是那等毫无原则的人。”

    正在商议之间,帐外亲兵报说,有一人自称前将军刘备心腹,为刘备送信而来。

    曹操道:“此必是刘备劝我入朝,故而派人送信。”于是令请入。

    一条大汉应声而入,道:“某乃前将军麾下小卒,汝南陈到,奉命送信给曹将军。”便取出一封帛书,令阶下小卒转交给曹操。

    曹操令人赐陈到座,启封读信。

    刘备的信并不算长,其意大略曰:涿郡愚人刘备,百拜致书于曹将军兖州麾下。自沛国一别,倏忽数载,不意遭期值运,各在一方,相见于战场,交兵于徐豫,甚憾,甚憾!公抱济世之才,怀安国之略,若偏居一方,实国之不幸。向者帝主失道,豺狼秉政,备夙夕忧叹,痛在心脾。天幸主上东归,朝廷还雒,朝政肃清,气象一新,实能人智士用武施文之时。备不读书,粗知大义,碌碌者悲,汹汹者恶。愿公入朝辅政,朝夕闻教,一展骥才,则备请附骥尾,并力匡世。如备死之日,海内清平,虽死不朽矣!幸得钧览,再拜,至嘱!

    曹操读完信,展开一副空白的简牍,下笔如飞,片刻写了回信,交给陈到,道:“使者请在别帐用饭,明日再行。请代我向刘将军致意。”

    陈到应诺,转身而出。

    曹操抛下笔墨,问道:“攻城的准备进行得如何了?”

    程昱朝夕巡视,禀报道:“一应所需器械,都已完备。”

    曹操点了点头,道:“先藏起来吧,藏到吕布看不见的地方。”

    众人了然,领命而去。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季汉风云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季汉风云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季汉风云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季汉风云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