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日孩童施拳脚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红岸风云第6章 中日孩童施拳脚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天傍晚,正在院中一个人背书的张文萃忽然被一阵老鼠的衰鸣声惊动,他揉了揉眼睛向院角发出声音的地方一看,只见一只硕大的老鼠被银狐逼到了墙角,正呲牙咧嘴试图顽抗到底。银狐并不急于进攻,而是不停地调逗,左右来回扑动。那只老鼠被困在墙角一段时间后,终于放弃有利地形,想快速逃离。当它刚跑出墙角,银狐便立即从后面扑上去咬住了老鼠的脖子。张文萃还没有看明白怎么回事,银狐已经叼着老鼠跑开了。现场只剩下傻愣愣地站在那的张文萃。

    从此以后,张文萃的家中再也没有闹过鼠害。

    转眼冰雪消融,冬去春来。1927年的早春,在母亲的命令下,张文萃和郑妈将银狐放回了东陵。银狐始终不肯走入密林。张文萃和郑妈走一程,它就跟一程。张文萃挥手赶赶它,它就往后退一退,不赶它,它就又跟上来,就这样相持了一个上午。望着此情此景,郑妈不禁感动得落下泪来。张文萃走上前,对着银狐说:“追云,我会再来看你的,森林才是你的家。“银狐也许是渴了,也许是饿了,也许是听懂了张文萃的话,转身钻入密林中。

    张文萃和郑妈坐上马车往回走,在山坡上,银狐跟在后面依依不舍……直到马车消失在视线中。

    清明时节,先生组织学生去东陵踏青。张文萃和其他同学都带着午餐,徒步来到东陵山旁。张文萃家庭生活富裕,带着的是烙饼和一大块烤肉,还带了一葫芦的开水。故地重游,张文萃不禁想起了银狐。于是对先生说去小解,就一个人往山坡上走。刚到林边就见草丛一动,一只银狐蹿了出来,双眼紧盯张文萃。张文萃吓得跌了一跤,那只银狐走到张文萃身边用鼻子闻了闻,立即兴奋地撒起欢来。“好家伙,还真是你呀!追云,我以为是别的狐狸呢!“张文萃一边说一边把烤肉切下一块给了那只银狐。三下两下,银狐就将烤肉吞了下去,抬着头,双眼直盯着张文萃手里剩下的烤肉。张文萃明白了狐狸的意思,连忙解释道:“就剩这点了,我还要吃呢!不能给你了。“那狐狸不依不饶,围着张文萃打转。没办法,张文萃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烤肉,才将剩下的部分递给了狐狸。

    那时的张文萃只有11岁,虽然在那个年代已经算个小大人了,但毕竟还是个孩子,玩心重了点,吃完了自己带的烙饼,就和银狐玩耍了起来。张文萃跑,银狐就追,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先生领着同学们在山下等了许久也不见张文萃回来,便组织学生找了起来。大家的呼喊声,传到了张文萃的耳朵里,他只好和银狐告别,走下山去。

    那只银狐依然是依依不舍,悄悄地跟在身后,送了张文萃一程。

    1928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这年6月,日本关东军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炸毁,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同年12月29日凌晨,张学良等冲破日本帝国主义的阻挠,联名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是日起,东三省降下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一律改悬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是为东北易帜。至此,北洋军阀在中国统治宣告结束。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作为一个男孩,张文萃也少不了干些打架斗殴的事。但他从不像有的孩子那样,专门欺负弱小。而是遇强不屈,遇弱不欺。时间长了在同学和胡同里的孩子中就有了威信,成了孩子们里的核心人物。特别是同学孙胜斌、王思奇、贾六清每次考试都有求于他,自然3个人也成了张文萃的死党。

    这一年,13岁的张文萃已出息成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只见他身穿缎子面的马褂,下身着一条长裤,脚穿皮鞋,生得浓眉大眼,鼻直口阔,甚是惹人喜爱。

    当时,在奉天城,住着不少的日本人,那些日本小孩狗仗人势,总是喜欢欺侮中国小孩。张文萃因为胆大心细,又能打架,被中国小孩推举为领头人。在他的带领下,时常和日本小孩打群架。当时有个日本孩子叫雄本,他是所有日本小孩的头头。父亲是一位日本商人。那家伙年纪不大只有12岁,人长得敦实。为什么中国人称日本为倭国,就是因为他们长的矮。雄本确实有俩下子,会点柔道,再加上日本孩子崇尚武士道精神,打架时不但心齐,还会配合,所以每次打架都是中国小孩输得很惨。

    张文萃就把十几个中国小孩聚到一起,商量怎么报复一下那帮日本小崽子。看过三国演义的张文萃突发奇想地说:“咱们不如学诸葛亮,搞个伏击,把那帮日本小崽子引到中央大马路附近的一处小胡同内,然后突然包围他们,打他个措手不及。这群中国小孩中的骨干分子也是张文萃的邻居,分别叫小胖和二狗,他们还提出多挖几个陷人坑,先陷几个,他们人手少了,咱们再冲上去打他们的策略。

    计划定好了,第二天张文萃派人下了战书。接到战书,当日下午,雄本领着十几个日本孩子直奔小胡同。陷人坑挖得太浅,根本没起作用。埋伏在小胡同里的中国小孩从两边包抄上来,大家约好不准使用武器,所以一接触就呈现出了拽胳膊,抱大腿,锤后背,揪头发的惨烈局面。也没什么固定招式,胡乱打成一片。雄本根本不屑与其他中国孩子打,他今天就想好好教训一下中国孩子里的领头人——张文萃,自从有了他,那些中国小孩就敢和他们对打了。

    在混战前,雄本一直盯着张文萃这个对手。双方一接触,雄本立刻冲上去就是一拳,直击张文萃的左眼。张文萃本能一躲,一下子抱住了雄本的腰。雄本用膝盖连续垫张文萃的肚子,只听咚咚直响,却没见张文萃被击倒。原来张文萃在裤带下绑了块木板。这时孙胜斌、王思奇、贾六清三个一齐拥上,准备群殴雄本,只见那雄本全无惧色,向后一撤身,甩开张文萃,用手顺势抓住了贾六清的胳膊,手往前拽,同时用脚踢贾六清的腿。贾六清重心不稳,扑通一声跌了个狗吃粪。张文萃立即抢上一步,抱住雄本的腰,从后发力试图将其摔倒。几个日本小孩见势不妙扑上来帮助雄本……

    中国小孩吃的在那个年代和日本小孩虽有差距,但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所以即使武功不如人家,但体力还可以,所以一直撑着。孩子们都是天真无邪的,没有临阵脱逃一说,被打得鼻青脸肿也没有退缩的,倒下了就再爬起来。双方就这样僵持着……这时,不知是哪家孩子的家长找了过来,双方的孩子呼啦一下就散开了。中国孩子回家后,等待他们的自然是一顿胖揍。日本孩子的待遇则不同,家长们多半会鼓励说:“我们大和民族是优秀的民族,作为大和民族的子孙,我们相信你们一定能打败他们。“

    虽然没吃什么亏,但大部分中国小孩都被爸妈教训了一顿,心里十分不平。张文萃看到手下没打败仗还吃了亏,心里也不痛快,与小胖和二狗一商量干脆整一下雄本。说干就干,他们三个人找来一条麻袋,三根木棍,开始叮雄本梢,可一直都没得手。

    当时奉天城里的日本人多数都住在日租界里。但雄本的父亲想让儿子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所以没有住在租界里,而是租了一处平房作为家人的居住场所。

    转眼秋去冬来,东北的冬天天黑得早,虽然当时的奉天城主要街道都有路灯,但在背街巷道里,除了老百姓家窗户发出的微弱灯光外,胡同内还是一片漆黑。这天雄本一个人往家走,这一情况被张文萃三个人发现了,他们悄悄地跟在后面,在一处胡同内,猛地把麻袋套在雄本的头上,雄本被吓了一跳,哇哇乱叫。这时,小胖和二狗抡起木棍就是一阵乱打,趁着没有人来,他们三个人顺着胡同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张文萃、小胖和二狗虽然表面不露声色,但心里都十分害怕,怕雄本家人找来,怕雄本报复。

    半个多月后,张文萃、小胖和二狗见没有动静,心里安稳了许多。小孩子心里装不住事儿,一日,张文萃就把教训雄本的经过和孙胜斌、王思奇、贾六清三个人讲了。一听得手后没有遭到报复,孙胜斌来劲了,对着他们三个人说;“先生一直都说日人和俄人最可恨,都想瓜分我们国家,特别是在奉天,日本人更是飞扬跋扈。我有一计可以好好教训一下雄本那小子。“

    本文为(http://)首发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红岸风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红岸风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红岸风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岸风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