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兄弟重逢巧解难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红岸风云第17章 兄弟重逢巧解难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一听这话,那家伙怒道:“好言难劝该死的鬼,今天我就成全你们这一对小情人。“言罢,举刀直剌张文萃的心脏。

    张文萃本想以理服人,说服对方,怎奈对方已动起手来,看来与绑匪讲道理是不行的,无疑于是在对牛弹琴,那类人只信服拳头大小,使用文明的方式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眼疾手快的张文萃一侧身,左手抓住对方的小臂,右手握住对方的手腕,快速用力一挫。那家伙痛得连忙往回缩手,身体后倾,张文萃趁势避过刀锋,上前一步,用肩膀猛撞绑匪的前胸,只见那家伙顿时重心不稳跌倒在地上,刀也跌落一旁。张文萃走过去,将刀踢入林中。

    抓着孩子的那个绑匪一看同伙吃了亏,正想上前,不想那孩子拼命挣扎起来,只好先用力制服小孩,就没有上前帮忙。

    大脸的绑匪跌倒后,不肯罢休,又爬了起来,冲上来拼命。张文萃看绑匪已乱了方寸,就知道自己已赢了七分。他左躲右闪避开对方的拳脚,只等机会。连击不中,绑匪发起狂来,喊叫着使尽全身力气直击张文萃的面部。张文萃一看机会来了,躲过拳锋,顺势撸住他的腕子,转身来了个背口袋,重重地把绑匪摔在了地上。那家伙躺在地上直喘气,半天爬不起来。

    长脸绑匪也顾不得那个孩子,跃步向前,一个飞脚踢出,直取张文萃的面门,张文萃双手挡住,这两个人打在一处。张文萃一瞧,这家伙有两下子,使的是形意拳,拳脚并用很有章法。小时候,张文萃听父亲说过:太极十年真功夫,形意一招打死人。

    想到这,张文萃小心应付,一招一式不敢大意,生怕被击中。

    这时的何可心已经捡回了绑匪的那把短刀,将小孩救了下来。怕张文萃吃亏,就大喊:“警察来了!警察来了!“长脸绑匪心惊害怕,便拉起同伙,跑入林中。

    张文萃和何可心领着孩子简单地吃了口午饭,就交给警察处理,自己一个人回到商会。

    端午节前几日,韦广仁和几个商会富商正在议事,只见几个农民打扮的人走了进来,嚷着要见商会会长。

    韦广仁送走那几个富商后,为首的便说:“去年养了许多的鸭子,本想春节前卖个好价钱,不想时至今日都没有卖出多少,眼见又到了孵化小鸭的时候,旧的没去,新的如何来,我们想通过商会帮忙把鸭子卖掉。“张文萃一下就认出了为首的正是马玉海大哥。见马玉海向他使了个眼色就假装不认识。

    富拉尔基水域资源丰富,养鸭的很多,怎奈日本人统治下民生凋敝,普通老百姓哪有钱买鸭吃。

    韦广仁正想将这几个人撵出去,不想,马玉海竟然讲起大道理来:“不是说满洲国是为了老百姓建设王道乐土吗?不是让我们过上幸福生活么?为什么一有困难你们这些当官的就不管了,收税的时候却如狼似虎,如今鸭子卖不出去,借的钱也还不起,这不把我们逼上绝路了么!“韦广仁心想:“这都哪和哪呀,关商会什么事,我们就是一自娱自乐的协会,啥权没有。“正想找两个警察打发他们算了,张文萃却站了起来,对韦广仁说:“伯父,不如先答应他们帮忙,也好让他们安心回去。“

    韦广仁说:“你能有什么办法?万一他们再找来还得费二遍事。“张文萃说:“听说许多农民因为种地、养鸡鸭牛羊赔钱失了血本而自杀的,我想想办法,帮他们一回。“于是张文萃把马玉海和那几个农民的地址和养了多少只鸭子都记了下来。

    张文萃心想:“这近二百只鸭子只能销往饭店了,不行找找城里几个饭店的老板,让他们帮一下忙。“张文萃说干就干,挨个饭馆去推销,怎奈很多饭馆根本就不需要鸭子这种食材,只有何可心的父亲何振业要了几只,打算新整出几个与鸭有关的特色菜,他还把想好的菜名都告诉了张文萃,如:辣爆鸭块,麻辣鸭锅……张文萃心里有事,只是客气了几句便走出店外。

    正行在街上,但见几辆人力车,正拉着几名富户名流出城垂钓,张文萃突然心生一计,何不如此。

    张文萃把自己的想法如此这般地告诉了韦广仁。

    次日,韦广仁将商会富商、老板们聚到一起品茶,喝到正浓时,韦广仁对这些人说:“诸位作为本地商绅,日夜为造福一方操劳,如今眼见端午节将至,为了舒缓一下大家紧张的神情,休养一下劳累的体肤,不如在节前一日举办一次垂钓大赛,以显示我们商会服务创办实业人士之宗旨。“

    韦广仁这么一说,底下人都纷纷表示赞同。一看形势有利,韦广仁立即补充道:“既然举行大赛就应该分出个叔季伯仲来,然后给个奖品,这样才能皆大欢喜。

    富商、老板们心想:“这又是要捐钱呀!拿出几个来打发钓得多的,其他人跟着白花钱。“顿时一个个如泥塑木雕一般,皆不言语。

    韦广仁猜出了这些人的心思,接着说:“可带家属一名,凡钓到鱼的均归钩者所有,没有钩到只要参加的一律有奖品,只要每人交100元活动费用即可。“众人一听会长发话都有奖,钓到的鱼归自己,还可带家属,自然都十分高兴。心想两个人一起钩,也吃不了什么亏。

    这日风和日丽,在江岸边不远的一处鱼塘,只见四周插满彩旗,城中闲来无事的富商、老板们各持钓竿跃跃欲试。但见商会会长韦广仁把手一挥。唰唰的甩竿之声响彻现场,也有用力过猛的,把钩甩到了一块,纠缠在一起论起理来。众人都憋着一股劲,都想把本捞回来,最好再多赚点。

    其实前一日,张文萃就领着人用大网把大鱼捞走了。

    一个时辰过去了,仅有人钓上来个泥鳅;又一个时辰过去了,也只钓上来个三、五尾小鱼。一个上午钓上者寥寥。这些人实在坐不下去了,纷纷要求结束比赛。韦广仁顺应大家的意愿,让张文萃领着大家去取奖品。富商、老板们跟随张文萃来到围栏前,近二百只麻鸭子正呆呆地看着众人。

    张文萃拱手道:“众位同仁,这些就是奖品,伯仲叔季每人三只,其他人等一律二只,现在就可抓取。“富商、老板们心想本是来钓鱼的,却给了鸭子,反正总比没有强。于是都和家属撸胳膊挽袖子冲入围栏,但见尘土飞扬,鸭毛飞舞,只听得人喊鸭叫,嘎嘎之声响彻江畔。

    张文萃把剩下几只鸭子还给那几个农民,并按市价如数付了鸭款。马玉海见其他人走后,说什么都要把剩下的那几只鸭子送给张文萃,张文萃坚决不收。临别时,马玉海感谢张文萃帮了这些穷苦人的大忙,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再帮帮那些隐身山林的救国军弟兄们。

    当晚,富商、老板们家家炖鸭子吃,有嫌多吃不了的就送给穷亲戚,大街小巷都弥漫着鸭肉的香味中。

    端午节一过,天气渐渐热起来。这一日,韦广仁收到日伪当局要求筹集5000斤稻米运送到哈尔滨的命令。作为商会会长韦广仁不得不办,他让张文萃先将米收购上来,然后再装船发运。张文萃假装去马玉海所在的村子收购稻米,其实是想把这个消息告诉马玉海。

    马玉海一看是张文萃便将他请入家中。张文萃将日本人要本地商会筹集5000斤稻米的消息透露给他。马玉海明白张文萃的用意,便挑开了明说道:“这批稻米要是能为救国军所获那可太好了,只是苦于眼下没有人手,运作起来有些困难。“

    张文萃见已经如此这般说了,便出主意道:“可找几个人扮成船主,承担运输任务,在道上将米劫了,然后再有人接应就可以了。“

    马玉海说:“那我负责联络救国军余部,你负责联络人假扮船主。两日后午时在城外杨树林内联系。

    回去后,张文萃心想,谁有胆量敢干这事呀!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对,自己不是认了个大哥吴九么,去找他不就得了。张文萃又打着收购稻米的旗号,来到吴九经常活动的村落,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吴九,把他和马玉海有关要帮助救国军的事说了一遍。吴九知道那些救国军多是东北军旧部,便慷慨陈词道:“某原本就是国家军人,抵御外侮实乃天职,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如今兄弟你既然信着我等,能为国效力怎能不从。“张文萃被这一番话所感染,当即约好三日后见面。

    回去后,张文萃将采购来的稻米装入麻袋,运往码头。只等吴九和马玉海来联系自己。两日后,马玉海便如约而至,将接应地点定在雅鲁河与嫩江交汇地段的事告诉了张文萃。

    本文为(http://)首发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红岸风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红岸风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红岸风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岸风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