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炼器坊诸事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打造大萌第5章 炼器坊诸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张铁生选择了相信了许明和王群等人。在问过王群等人的意思后,王群一行人或是分到大师傅们手下帮着管理工坊,或是直接去各个工坊做了账房,而许明因为学过铁匠又读过书的原因,直接被张铁生点名做了他的“幕友”。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幕友”是干什么的,许明自然然也不知道。跟王群饶了N个圈子旁侧敲击过后,许明还是暴露了自己的无知。

    “‘幕友’……在军中称为幕僚,府中则称为师爷。”王群说道。

    此时距王群等人和张铁生谈话已经过了三天。谈话后,张铁生带着他们去炼器坊跟各位大师傅碰了面,细说了他们将来的工作后,又给了他们三天的假整理杂务。如今三天已过,到了上工的时候。

    “师爷?那不就是秘书么……”

    “秘书?”

    “不不,没事。当了师爷我该干嘛?”

    “三日前,坊主在坊内说此事的时候你又没听?”

    “三日前……我大概在走神?”

    “昨日傍晚,铁师傅过来通知我等今日上工时你总该听了吧?”

    “王兄听着便好了,我又何必费神……”

    “这么说来,我就应该费神了?”

    上工的路上,两人闲着无聊一路扯淡。三天前张铁生给他们“分配”工作的时候许明认真听了,毕竟这关系到以后的生计,而刚才与王群的谈话不过是“调戏”王群而已。

    几天的相处过后,许明发现王群非常“好玩”——王群的年岁和许明相仿,甚至还略微小一点,但因为成了十几个人的头领和流放的经历,不得不在某些时候故作成熟。而又因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所带来的压力,让王群对所在环境的任何东西都分外敏感。而难得可贵的是,王群的敏感中还带着一丝怜悯。

    这种敏感和怜悯会在很多时候体现出来,比如王群刚知道许明存在的时候。

    发现许明混进来过后,他本来可以直选择接向张铁生张铁生或者铁牛去汇报,这样做的结果肯定就是许明被驱逐出炼器坊,王群可以得到张铁生的一些好感。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他的选择是在不引起任何人注目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打听关于许明的消息,在发觉这样做不足以判断许明的“真是目的”过后,王群又选择了单刀直入。

    单刀直入的结果是王群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许明“混”进他们当中的事也从此揭过。这看起来很完美,但是这种完美是建立在于王群的轻信于人上面。

    许明便是觉得这种轻信于人很好玩,他也提醒过王群别什么人的话都信,王群的回答却是“难道许兄还会欺骗我等?”。

    “会啊。”这是许明当时的回答。

    “那我是否该向张坊主‘揭发’许兄?”

    “……”许明默然无语。

    许明能发现王群的“好玩”之处张铁生自然也能发现,和许明因为觉得“好玩”而时常戏弄王群相反的是,张铁生对于王群成熟、敏感又有一丝怜悯之心的特质十分欣赏,进而对王群委以重任。

    王群的工作是炼器坊监察兼私塾先生。炼器坊监察只有监察而没有管理的权利,在整个坊中算不上重要,但是炼器坊私塾先生却是有相当的分量。

    大萌的民众阶层和许明前世古代类似,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士子地位最高农民次之工匠再次之商人最低,但是就事实上来说工匠大部分受商人雇佣,地位反倒是最低的一个。在大萌,工匠其实是种“贱业”,而脱离这种“贱业”的途径只有两种——存够银子买几亩薄田或是后代在科举中考了功名。

    大萌一亩田的价格约在二十两银子左右,按炼器坊工匠一月三两银子的收入来计算,一个普通工匠一年的收入在四十两白银左右。这四十两当中大约有三十两银子要拿来购买粮油、木柴、衣服等生活必须品,剩余的十两当中,绝大部分要拿来供子嗣读书。

    炼器坊工匠子嗣读书地方便是炼器坊私塾。炼器坊私塾是炼器坊内部办的私塾,收的学生自然都是坊内工匠的子弟,这样下来,炼器私塾就牢牢打上了“工匠私塾”的标签。而打上这个标签过后,炼器坊私塾就很难招到有功名在身的人在私塾内授课。

    在王群被聘为私塾先生之前,整个连炼器坊千余户人家只有四个教书先生,四个教书先生中更是只有一个过了府试有童生的功名。

    炼器坊私塾的事暂且按下不提。在许明和王群慢悠悠往坊内晃时,炼器坊内又发生了一件让张铁生头疼不已的事。

    这日,张铁生吃过早餐后便与往常一样去各个工坊巡视,在巡视到甲胄坊时却被坊内大师傅给拦住了。

    “坊主留步,我等有事要说。”

    “贺师傅有什么事?”张铁生问道。

    “孙宏,还不快说?”贺师傅先躬身对张铁生致歉,随后对站在一旁的一位匠人喝道。

    “坊……坊主……”

    “吞吞吐吐什么?难道坊主会吃了你不成?”

    “坊主恕罪。”孙宏噗的一下跪下,继续说道:“小人是陕西人士,月前同家人一齐逃难到此后,家人凑钱送小人进了炼器坊。本来坊主收留小人在坊内做事有碗饭吃,小人已经感激不尽,但小人在此还有个不情之请……”

    “但说无妨。”

    “小人想先支半个月月钱给家人买粮。”

    “可以,放工后去找账房取钱即可。”张铁生考虑了片刻后答应了下来。按孙宏的说辞,应该是为进炼器坊花光了积蓄,但是张铁生可以确定的是,侯府招工时不可能收报名费什么的。想到此处,张铁生又看了看孙宏的腰间挂的腰牌,见到是代表正是工匠的铁牌过后,张铁生便明白发生了什么。

    “小人谢过坊主,只是……有句话小人不知该不该说?”孙宏见张铁生答应下来先是大喜,起身拜谢后却又犹豫了下来。

    “说吧。”

    “小人能进坊内做事是受了坊主和侯爷天大的恩惠,虽然小人是乡野之人,但也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孙宏顿了顿,看向了梁师傅,待梁师傅点头后继续说道:“小人与一起进坊的匠人都是从陕西逃过来的难民,先前侯爷可怜我们,在城门外四处张榜招工给了我们一条活路,但是……”

    说至此处,孙宏又犹豫了起来。

    “继续说下去,是不是有人从中作梗?”张铁生问道。

    “坊主恕罪,侯府张榜时贴榜的军爷想着我们难民不识字,特地找了先生为我们念榜,小人那是听得进坊后匠人家里一口人可分得半石米谷,才在榜下按了手印接榜进坊。”

    “侯府的人贪了你等的粮食?”孙宏说的絮絮叨叨,张铁生听的有些不耐烦了,于是直接问道。

    “侯府的管事没有贪我们的米谷,只是……”

    “只是侯府的人将米谷折成了现银,上好的新谷却按陈谷折的价。”孙宏话说到一半又吞吞吐吐,一旁的梁师傅忍不住直接把实情说了出来。

    “侯府哪个混蛋干的好事?老子现在就去剥了他的皮!”张铁生气的一拍桌子,须眉横立,吓的孙宏咚的一声又跪了下来。

    虽然自孙宏支月钱时张铁生心里就有所猜测,但从梁师傅嘴中得知实情后他还不是不大控制得住情绪。张铁生年轻时也干过农活,自然知道秋收过后粮价跌的厉害,半石的新谷折现银能折二钱银子已经是不错了。

    “那群混蛋按什么价给你们折的银子?”

    “一石米谷折的三钱银子。”孙宏说道。

    “三钱银子倒还差不多,怎么不用折的银子去买陈谷,好歹能撑些时日。”

    “小人去了,粮坊说没有陈谷卖了,新谷在几天前就涨到了七钱五分一石。小人家里把口人,却是按三口人分的粮食,侯府管事将这些粮食折了四钱五分银子。小人家里有人逃难时染了病,抓药又用了两钱银子。”孙宏一边说着一边哽咽起来,他抹了一把眼角的眼泪继续说道:“余下的两钱半银子小人拿去买了米谷,只买到三斗四分新谷,小人靠着这三斗谷熬了五天,实在熬不下去才想着找梁师傅支半个月的工钱。”

    “……,为何八口人按三口人分的粮食?”张铁生沉默片刻,继续问道:“还有你开始所说的‘凑钱进了炼器’坊是凑钱给谁?”

    “管事说只有小人的老母、媳妇和儿子可以分得粮食,湊的钱是给了帮忙念榜的先生。”

    “给了多少?”

    “每个进坊的人都给了五钱银子,小人一路逃难已经身无分文,这五钱银子是当了老母的镯子换的。”

    张铁生在心中默默算了一下,孙宏一家八口除去孙宏自己不算,原本可以分得三石半的粮食。这三石半的粮食自己吃够孙宏一家足够孙宏一家吃一个多月,按市价来算换现银也能换二两六钱银子,但是经过几番盘剥过后,孙宏进了炼器坊一分银子没拿到不说还倒贴了半钱进去。

    “老梁,去叫铁生把坊中师爷喊来,这事我跟他们没完。”张铁生气极反笑,待梁师傅出去找铁生后,他又对孙宏说到:“至于你,孙宏,你去唤与你一同进坊的兄弟过来,我张铁生必然给你们一个公道。”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打造大萌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打造大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打造大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打造大萌》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