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粮草被劫的流言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打造大萌第7章 粮草被劫的流言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建安城城外难民营,早起的谷阳带着几个汉子从稻场背了十几捆稻草回来,他放下担子吃过村妇送过来的早餐,稍微歇息一下后又提起斧子准备去西北方向的林子砍些圆木——建房的木材用完了,得再去砍一些回来。

    正在此时,谷姑娘从远处喊住了他。

    “大兄,现在离官府答应发粮的日子还有多久?”谷姑娘问道,她在谷阳去背稻草前就起床和几个妇人一起给他们营地的七八十人做早膳,做好了过后还没来得及吃,她便来寻谷阳了。

    “今日是大统历多少?”谷阳问道。这几日他实在是忙昏了头,东北的冬天日子很难过,大雪下过过后,建安城旁的柴河便结了冰,以至于连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取水都成了难题。

    “我早上看了,今日是大统历十一月初一。”

    “衙门说的是初十发粮,雨儿,我们买粮食是三天前吧,这么快就吃完了?”谷阳问道,他其实是不管钱粮的,他跟谷雨两人逃难前都是地主家的佃户,他只是跟着地主家的公子耳濡目染之下识得几个打字,而谷雨则是从小就给小姐当了丫鬟,伴着小姐读书读了十几年,夸一句知书达理也不算过分。也因为这样,这七八十个人的小团体的钱粮都是谷雨管着。

    “粮食还未吃完,但最多也就够吃三天了。”

    “怎么吃的这么快?”

    “营里男女老少加起来有七十六人,煮饭的姐姐们再怎么省着一天也得八斗米下锅。”谷雨解释道。一石米大约等于许明穿越前的七十斤,八斗米在五十六斤左右。

    “那可怎么办。”谷阳挠了挠头,继续说道:“前些日子我跟许龙他们试着砍柴进城卖钱换粮,可如今一担柴才卖二十文钱,还不一定卖的出去。”

    “城里买柴的人家都是由柴坊送的,我们这些外来的自然卖不出去。”

    “唉,也是。附近还有谁家营地粮食有富余的,我舍下脸皮看能不能借些粮食过来。”

    “大兄,这方圆几里都是逃难过来的人家,怎么可能有富余的粮食,只是我听说……”谷雨说到一半犹豫起来了。

    “听说什么?”见谷雨犹豫,谷阳催促道。

    “我早晨和李家姐姐洗米时听她说城里李员外家可以借到粮,但李家姐姐说的九出十三归什么的我听不太懂。”

    “九出十三归?待我砍回筑房的圆木去后问问齐龙,那滑头从小就不老实必定懂这些门道。”

    “那大兄慢走,在山上注意安全。”

    说罢,谷阳径自扛着斧头上了山,谷雨一步一回头的回了木房吃早膳,她其实知道九出十三归是什么意思,她在地主家当丫鬟时便又不少外地人以“九出十三归”方式向地主家借粮,这些借粮的人后来还上粮的人也就亏点粮食,但是更多的没还上的却是被迫卖儿卖女甚至自己都卖身为奴。

    但是即便是这样,聪慧如谷雨还叫谷阳去借粮自然是有别的原因,这个原因很简单,谷雨从李家姐姐那听到的除了借粮的消息以外,她还听到了运粮队伍可能被劫的流言。

    建安城城内,梁府书房。

    若说在难民潮到达建安城时城内缺粮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谁,那么这个人肯定非梁运莫属。梁运祖上是跟着大萌边军前来辽宁拓荒的第一批农户,在拓荒时,大萌许下的承诺是开垦的田地都贵农户私人所有,梁运的先祖便凭着这个机会有了几十亩良田。再后来,几代人一百多年的经营下,几十亩良田变成了几百亩,梁家也从原先的平面变成了建安府远近闻名的富绅。

    待梁家传到梁运老爹梁然这一代时,梁然把家里几百亩良田都捐给了官府,换得了建安府粮坊管事的职位。当时坊间的人都说梁然封了,但是二十年过后,梁然凭着几百亩良田换来的关系和自身的能力混到了粮坊坊主,捐出去的几百亩良田也不止十倍的赚了回来,梁然也隐然间有了个“粮王”的名号。

    梁然得了“粮王”这个名号的第七年便死了,也是那一年建安府多了建安侯。梁然死后,梁运继承了他的粮坊,十年间,梁运在梁然的基础上把手伸到了周边几个府的粮坊,“粮王”这个名号逐渐有变成“梁王”的趋势。

    “老爷,建安府周边的粮都收的差不多了,在我们加价到七钱一石时,王家陈家也把压仓底的粮食卖了。”书房内,梁府管家梁坤说道。

    梁运此时端坐在书桌面前翻看收粮的账本,他时而皱眉时而抿嘴,似乎对下面的人收粮进度有些不满。

    “收的粮还不够多,继续收。”梁然一把将账本摔在桌上,厉声说道。

    “老爷,从吉林运粮来建安府的队伍还有七八天就到了,现在收粮是否有些得不偿失?”梁坤问道。按照往年的年景这时的粮价应该在一石四钱五分银子左右,今年因为难民潮的原因粮价差不多翻了一倍,但按照梁坤的经验来说,这个粮价已经到了极限,再涨下去恐怕官府就要插手强行抑平粮价。

    “把收粮的价钱加到八钱一石,有多少收多少。”

    “老爷……”

    “梁叔不必多言,按我说的做便是。”

    梁坤见梁运固执己见,算了下运粮队伍过来后可能带来的损失过后,便在心里决定先按梁运说的做。在梁坤看来,梁运此次“糊涂”是这十年来一直太顺心高气熬所致,梁家家大业大,即使高价收些粮食低价卖了也伤不了梁家筋骨,若能让梁运吃些小亏压下心气的话也是比划算的买卖。

    “是,老爷。”梁坤暂时压下心里的诸多想法,继续说到:“炼器坊的李师爷来访,说要购些粮食,老爷您见是不见。”

    “张铁生手下的人?”

    “是的。”

    “唤叫他进来吧。”梁运说道。

    没等多久,凌坤便带着李师爷进了书房。李师爷进书房时梁运还在看收粮的账本,似乎对李师爷并不避讳。

    “李师爷,好久不见,张坊主进来可好?”梁运见李师爷进来,放下账本爽朗的大笑一声后起身迎道。

    “李平见过梁坊主,张坊主近来可烦的很。”李师爷拱手施礼后说道。

    “哦,张坊主所烦何事?建安府还有人敢为难张坊主不成?”

    “梁坊主有所不知,炼器坊坊内前几天新招了些匠人,但没想到衙门的人趁坊主去城外祭奠亡兄时把坊内的米谷调去赈灾了。”

    “李兄坐下细说,这茶可是鄙人托人从京都带来的贡茶,李兄品品看。”梁运起身时又有几个小厮端着茶点进了书房,他挽着李平将李平扶至主位左侧坐下,亲手将茶点奉上后继续说道:“赈灾?莫非是白给了那些难民?那些难民着实可恶,扰乱治安和市场不说,白给他们粮食还不安分。“

    李平坐稳后双手接过茶杯细细品了一口,闭着眼回味了片刻连叹“好茶,好茶“,梁运听见李平夸他茶好脸上笑意又浓了几分,但是他却没有想到李平接着说道:“茶是好茶,但梁坊主这话说的却是不美。难民都是些可怜人,米谷没了再买就是,人若是饿死了可就真死了。”

    梁运听见李平的话心中颇为不满,但看在张铁生的面子上他也不好发做,他继续笑着说道:“李师爷高义,是我梁某人狭隘了。”

    “梁坊主谬赞了,在下前来是想从贵坊购些米谷,不知梁坊主可否行个方便?”李平见梁运对他的称呼变了又变,知道是起了隔阂,便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米谷粮坊自然是有,只不过这价钱要比往常髙上少许。”

    “哦?一石新谷作价多少?”

    “李师爷,今日粮坊的价钱是一石新谷八钱银子。”侯在梁云旁边的梁坤答道。

    “这么贵?”

    “李师爷可不要说贵,昨日我们下去收粮,低于七钱一石根本收不到。”梁坤解释道。在梁坤和李平说话时梁运也在心中盘算着,炼器坊的人并不算多,运粮的队伍按照传来的消息还有七八天就到了,因此梁运断定李平这次前来是买不了很多粮的。

    听到梁坤的话后李平陷入了沉思,他出坊前张铁生给的命令是无论涨价到多少都得买至少四百石的新谷回去,但是如果购粮的价格太高的话他回去脸上也不大挂的住。权衡过后,他觉得现在的问题不是他李平脸上挂不挂的住,而是他不带足够的粮回去炼器坊晚上就断了炊。

    因此,李平的眼神从犹豫变成了坚定。但就在他开口说要按照八钱一石的市价买粮时,梁运抢先开口打断了他,

    “李师爷,可是在价钱上有些为难?”梁运问道。

    “哦,价格是有些高了,前些日子一石新谷才不到五钱银子,这才过了多久,粮价竟然翻了一翻。”李平答道。

    “是啊,李师爷若是为难的话不如这样,张坊主要多少的新谷我梁某都算借给张坊主的,待张坊主有粮后再还给梁某即可。”梁运说道,他想着李平必然买不了许多粮食,因此还不如用这些粮食换张铁生一个人情。

    “梁坊主可是当真?”李平心中大喜,问道。按梁运所说的办的话炼器坊可以省一百多两银子,这笔银子对于炼器坊来说不多,但省了这笔银子对李平来说也算个不大不小的功劳。

    “自然当真,李师爷要多少粮派人来我府中取即可。”

    “那李平代张坊主谢过粮坊主了。”李平拜谢道。

    “李师爷多礼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打造大萌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打造大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打造大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打造大萌》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