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投石机威力巨大 使火攻声东击西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第五十一章 投石机威力巨大 使火攻声东击西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二日,秦军出动数千兵卒开赴金门山,将山下的溪流截断。王龁自率秦军主力在光狼城前按兵不动,等待城中赵军断水生变。可是金门山的溪水被秦军截断了十多日,城中赵军却一点动静也没有。既不出城迎敌,也没有后撤的意思。王龁无奈只得命令秦军强行攻城。

    秦军副将王陵率领上万步卒,携带云梯、冲车、投石机等攻城器具在光狼城前列阵。

    随着一声令下,秦军冒着城上赵军射来的箭雨,蜂拥冲到城墙下,把云梯搭在城头。云梯的一头有倒钩,锋利的钩抓深深插入城墙,守城的士兵很难徒手将云梯推开。

    攻城的秦军像蚂蚁一样,一个接着一个扒着云梯向城上爬。快要爬到城头时,城上的赵军十几个人合力搬起一根几百斤重的滚木,然后沿着云梯砸下去。云梯上的秦军士兵根本抵不住砸下来的滚木,全部掉到城下非死即伤。

    可城下的秦军面对同袍的伤亡毫无惧色,紧接着又一波秦军登上云梯,还是被城上的滚木砸了下来。如此往复多次,城上的滚木终于用完了。

    一个秦军乘机跳上城头高声喊道:“是我最先上城。”话音未落,五六杆长矛同时刺入他的前胸。这个秦国士兵立时气绝身亡,从城头上重重地坠落下去。

    光狼城夹在两山之间,秦军面对的城墙很窄,只能同时架设十几部云梯。城上的赵军人数很多,一个秦军爬上城头,往往要面对三、四个赵军的围攻,用不了一两个回合,就会被刺中、坠落到城下。很快城墙根下布满了秦军的尸体。

    这时赵军还抬出专门对付云梯的撞杆。撞杆是一根一丈多长的粗木,前端装有叉子。使用时,五六个兵士合力抱住撞杆,奋力撞向云梯上的倒钩,把云梯撞出城墙。

    一时间,秦军搭在城头的云梯连同上面的士兵纷纷被撞倒在城下。但城下秦军立刻将云梯重新架好,冒着从城上射下来的箭雨,继续攻城。

    在城下指挥的秦将王陵见秦军伤亡实在惨重,只好鸣金将攻城的步卒撤下来。

    休整片刻后,秦军阵中推出三架投石车,并排摆在城前。

    每辆投石车上都装着四个一人多高的轮子,便于推动进入投射阵地。车上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支架,支撑着一根三、四丈长的圆木。圆木一端绑着皮套,皮套里面装载百斤重的石块。圆木的另一端上系着几十根绳索,操纵投石机的士兵每人拽着一根绳索。

    王陵一声令下,秦军数十人同时向下拉动绳索,圆木的另一端立时高高翘起,把皮套里的石块抛了出去。巨石带着风声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飞向城墙,不过由于力道不够,石块没有击中城墙就落到了地上。

    操纵第二架投石机的秦军调整了一下圆木在支架上的前后位置,然后几十人一起奋力向下拉动绳索,巨石“嗖”的一声被高高地甩了出去。可惜这次调整过大,石块飞过城墙,落进光狼城中。尽管没有击中城墙,还是把城上的赵军吓得不轻,守城的将领赶紧下令大部分守军下城躲避。

    第三架投石机再次调整圆木的位置,巨石被投射出去后,正好砸中城墙,激起一大股烟尘。等尘埃散去,用泥土夯成的墙面上出现一个大坑。随即秦国军阵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其它两架投石机参照这次圆木的位置作了调整,然后三架投石机轮番向赵军投掷石块。一块块巨石呼啸着飞向光狼城,大多都能击中城墙。

    有个别石弹正好落在墙头上,把躲在护墙后面的赵军砸死不少。城上的其他赵军要么撤到城下躲避,要么紧紧趴在护墙后面,再也不敢把头露出城垛。

    投石机的战果大大鼓舞了秦军的士气,但秦将王龁、王陵心中都明白,光狼城只有一面可攻,并且秦军前进的道路狭窄,只能并排容下三辆投石车,仅凭三架投石机无法将城墙轰塌。

    王陵见城上赵军被投石机压制住,就命令冲车出击,去撞开城门。冲车上同样装有四个巨轮,车上挂着由一根整树做成的撞木,撞木头部是铜质的锤头。冲车上面用厚实的木板做成顶棚,用于抵御城上守军射来的箭矢。

    几十个秦军趁着守城的赵军被投石机打得不敢露头,迅速将冲车推向城门。当冲车快要接近城门时,秦军害怕误伤自己人,停止用投石机抛射石弹。

    城上留守的赵军立刻起身,向城下的冲车射去雨点般的弓箭。不过赵军的射来的弓矢都被冲车上的顶棚挡住,顶棚下面的秦军一步不停,将冲车推到城门洞前。然后几十人合力推动撞木,撞向城门。撞木上沉重的锤头重重地砸到城门上,发出一声巨响,城门洞上的赵军也感到城墙随之一震。

    城下的秦军不停地推动撞木冲击城门,城门很快被撞出很多裂缝。但不管秦军再如何努力,城门却没有一点要被撞开的迹象。

    攻城的秦军不知道光狼城的城门洞已被赵军用封土填死,无论秦军怎么撞,城门都不会被撞开。赵军这么做,虽然可以防止秦军破门攻入城中,也让赵军不可能再出城迎敌。经过沁水大战后,赵军主帅廉颇打定主意不再与秦军正面交锋了。

    这时城上的赵军见弓矢对冲车不起作用,就把刚才秦军投射来的巨石收集来,从城门洞上推下去。冲车的顶棚被巨石砸裂,但下面的秦军仍不放弃,继续撞击城门。

    突然成桶的火油从城上倾泻下来,下面的冲车和秦军一下子被火油浇透。接着一根燃烧着的火把被赵军扔到城门下,熊熊的烈焰腾空而起。浑身起火的秦军再也熬耐不住,丢下冲车四散奔逃。

    城上的赵军瞄准那几十个疯狂跑动的火球一阵齐射,秦军纷纷中箭倒地。王陵见状,急忙下令投石机向城上抛射石块,掩护秦军撤回。但最终只有几个被烧得焦头烂额的秦国士兵活着逃回来。

    就这样,秦军用尽各种攻城器具,轮番向光狼城发起进攻。但赵军凭城固守,总能将秦军的攻势瓦解。秦军的进攻持续了一个多月,损兵折将却没有取得多大进展。

    这期间曾有秦将向王龁献策,由于光狼城外没有壕沟,可暗地挖一条地道通到城里,然后里应外合攻入城中。王龁以为可行,但派人开挖隧道后才发现,此地土质坚硬,每日掘进不过丈余。如此进度,何日才能挖到城中。而且城中赵军人数众多,仅凭一条地道能够潜入城中的兵力也是远远不够的。最终,王龁无奈还是放弃了掘地入城的计策。

    这一日,王龁正在帅帐中苦思冥想如何破解当前的困局,副将王陵走了进来。

    王陵先通报当日的战况,然后对王龁说:“从开始攻打光狼城至今已有月余,几无进展。末将这几日反复思索,认为还是左庶长说的对。光狼城虽小,但只有一面可供秦军进攻,且城中赵军兵力充足,正面攻城很难取胜。”

    “可众将都以为光狼城两边的山势险峻,赵军居高临下。所以突破山上的营垒更加困难。”

    “末将以为未必如此。这几日我一直观察赵军山上的营垒,发现两边的山势的确陡峭。秦军攻上去固然困难,但赵军上山增援、补给粮草也不容易。山上的营垒修得非常简陋,而且连绵数十里,所以我断定守垒的赵军十分分散。秦军只要集中突破一点,赵军就会全线奔溃。”

    这时王陵走到白起绘制的地图前,指着光狼城的位置说:“赵军防线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这一带非常缺水。我们本已断绝流向城中的山涧,虽然至今没有发现城中赵军断水,有可能是光狼城地势低,赵军可从其它地方取水。但山上地势高,不会有很多存水。只要我们加紧进攻,山上的赵军必定支撑不了多久。”

    王龁其实早就有攻打山上赵军营垒的计划,他注视着地图思虑良久后说:“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一味强攻,恐难取胜。”说完,王龁把自己的计划布置给王陵……

    第二天一大早,秦军照例猛攻光狼城,三架投石机不停地将巨石投掷到城墙上。现在赵军对付投石机已经非常有经验。秦军那边一开始投射,城上的大部分赵军就撤到城下躲避。只留少数士兵在城垛后瞭望,一旦秦军停止投射石弹、步卒准备攻城,就立刻召唤城下的大队人马上城迎敌。

    秦军开始攻城不久,城中赵军发现两边的山上升起滚滚浓烟,是秦军在放火烧山。主帅廉颇得到消息后,正要派人马前去增援山上的赵军。忽听到城外鼓声大作,又有军士来报,秦军集结了大批人马,携带云梯开始攻城了。廉颇担心,秦军烧山是为了分散城中赵军的兵力,于是打消了向山上营垒增兵的念头。

    指挥秦军放火烧山的正是王陵,他按照王龁的布置,趁天色未亮率领五千步卒悄悄来到光狼城西边的金门山下,与在那里筑坝截水的秦军汇合。

    王龁自己坐镇中军大营,佯装攻城,吸引廉颇的主力。

    天色大亮后,王陵见秦军开始攻城,立刻下令放火烧山。金门山山势陡峭,虽然没有很多高大的树木,但灌木、杂草丛生。火势很快蔓延开来,伴随着熊熊火焰,漫天的烟雾笼罩了整个金门山。

    大火从山下一直烧到山顶赵军营垒前边,由于周边的草木已被事前清除,大火烧不到营垒里。但是从山下飘散上来的滚滚浓烟遮蔽了赵军的视线,灼灼的热浪熏烤着赵军,让人呼吸困难、口干舌燥。山上没有水源,赵军只能将不多的兵力分出,下山去取水。

    大火从早晨一直烧到下午,终于渐渐熄灭。山上的守军正要松一口气时,突然从还未散尽的烟雾中,冲出无数秦军。惊慌失措的赵军定睛望去,才发现漫山遍野的秦军在大火、浓烟的掩护下,已爬到了山顶营垒跟前。

    这些刚刚从大火灰烬中穿过的秦军,浑身上下冒着白烟,原本黑色的衣甲被熏得更加漆黑。他们个个脸上包裹着用水浸湿的黑布,只露出黑色的眼睛,手中挥动着兵器,如同凶神恶煞一般。

    金门山上的赵军被突然攻到眼前的秦军打得措手不及,很快就放弃抵抗,向山下逃去。

    随同秦军士兵一起进攻的王陵登上山顶后,立即竖起自己的认旗,向光狼城下的主将王龁通报秦军已攻占金门山。

    赵军主帅廉颇也发现城西边的金门山已被秦军占领,猛然明白自己被当前佯攻的秦军欺骗了,此时再想把山上的营垒夺回来已不可能。廉颇只能派兵增援城西,防止秦军乘势从西边的山上攻入城中。

    见王陵攻取金门山得手,主将王龁立刻骑马赶来,登上山顶后,与王陵一起瞭望光狼城。这才发现秦军截断流向城中的山涧这么多日,赵军却一点没有断水迹象的原因。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