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空营计悬羊击鼓 报知遇以死殉主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第九十三章 空营计悬羊击鼓 报知遇以死殉主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信陵君率魏国八万精兵渡过漳水后,向北强行军两昼夜,这日午后大队人马来到邯郸以南的左良镇。信陵君在山坡上驻马瞭望,已能看见邯郸城升起滚滚黑烟。

    魏军向前疾驰十里,被秦将王陵的五万人马拦住。两军相遇立刻混战在一起,杀得昏天黑地。

    信陵君身先士卒,以家臣、门客为前军率先冲入敌阵。新归附的朱亥更是一手持蝇切宝剑,一手挥青铜大锤,剑光锤影间面前的秦兵顿时血流迸溅、躯体破碎。

    虽然秦军一向以凶悍著称,但毕竟在邯郸城下已苦战月余,和经过精选的八万魏武卒鏖战一个时辰后逐渐露出疲态。

    此时天色已暗,邯郸城前突然火光冲天。不久秦军鸣金收兵,王陵率领手下徐徐退去。信陵君见敌军阵形未乱,并不追赶,而是就地扎营准备明日再战。

    第二日,魏军倾巢而出,可战场上却空空荡荡,不见秦军踪影。信陵君策马来到秦军大营前,远远望见营寨里旌旗招展,不时还有战鼓声传来。魏军在营外等待许久,始终不见有秦军出来应战。魏国众将久闻白起用兵奇正相济、变化无常,都不敢入营攻击敌军。

    在犹豫不决中又过了一个时辰,邯郸城上的赵军也发现秦军大营中没有任何动静,于是打开城门,赵将庞援率领一支骑兵出城与魏军汇合。

    信陵君见己方兵势壮大,就派斥候入秦营察探。很快斥候飞马回报,秦军早已离去,前方只是一座空营。

    秦军未败却突然退兵,让众人大惑不解。信陵君和庞援各自引军进入秦军营盘,发现营中静悄悄地空无一人,可鼓声却听得更加真切。再向前看,原来十几面战鼓前各倒悬一只山羊,山羊拼命挣扎,因而前蹄不停地敲击鼓面。

    庞援向信陵君请示:“看来秦军已趁黑夜逃走。如公子率魏军追击,末将愿一同前往。”

    面对空荡荡的秦国大营,信陵君长吁一口气,摇头说道:“武安君多谋,此时秦军已远去,如派轻兵冒进追击,恐遭埋伏。请庞将军先行回城向赵王报捷:邯郸之围已解!”

    庞援躬身称谢,随即调转马头回城复命去了。

    昨日秦军猛烈攻城,就在邯郸岌岌可危之时,平原君家臣李同带领死士驾烈火战车陷阵,同时信陵君率领的魏国援军及时赶到,使即将崩溃的局面得以缓解。白起原本打算继续攻城,突然收到秦王命他速回咸阳勤王的诏书,无奈只得鸣金收兵。但回到大营后白起招集众将,命令明日继续攻城,待灭赵后再回师秦国。

    等众将都离开大帐后,王翦上前对白起说:“请上将军禀退左右,末将有要事箱相告。”

    白起以为王翦还要劝他速反咸阳,于是厉声说道:“我已说过,勿要再罗嗦!你退下吧。”

    王翦挺起身,从怀中掏出一枚令牌,郑重说道:“武安君,你可知这是什么?”

    白起看了一眼王翦手中令牌的纹饰,立刻脸色大变,躬身说道:“白起参见王使。”

    王翦急忙后退、避到一旁,说:“武安君勿要多礼,王翦不敢当!”

    原来王翦亮出的是秦王的飞廉令牌。飞廉是一种神兽,身似鹿;头如雀;有角而蛇尾;纹如豹。相传飞廉是嬴氏的先祖,历代秦王都以它作为王室的徽纹。飞廉令牌就是秦王本人的腰牌,临时持有此牌者可代替秦王发布王令。

    王翦接着说道:“末将奉大王之命出阵上党,临行前大王亲赐飞廉令牌。命我阴为监军,如察觉主将意图谋反,可当即擒杀。王翦当然明白武安君忠心耿耿,楚军奔袭咸阳,其中确有蹊跷。但既然大王严令我等速回秦国驰援,请上将军谨遵王令,明日一早就拔营返秦,不要难为末将。万一都城有失,我们将是秦国的千秋罪人。”

    听完王翦所言,白起仰面慨然而泣,说:“十年来白起日思夜想之事,就是能替大王攻取邯郸,扫灭赵国。如今距离邯郸破城只在毫厘之间,却要眼看着功亏一篑,白起如何能不肝胆俱裂。楚、魏、赵合纵抗秦之势已立,三国互为犄角,将来再要攻破邯郸非短期可图。我恐怕等不到……”正说着,白起急火攻心,一口鲜血喷溅而出,随即昏倒在地。

    “武安君!武安君!”王翦大叫着,上前抱住白起。

    白起微睁双目,强撑着说道:“白天退兵,魏赵两军必然穷追不舍。我军不胜而返士气低落,势必一击即溃。传我的将令,各营人马衔枚裹蹄,趁黑夜疾走远离此地。”

    庞援一骑绝尘,飞马回到城中向赵王报捷。历经昨日的绝望,突然得知秦军退兵的消息,赵国君臣无不大喜过望。

    平原君不顾肩膀上有伤,骑马出城来到魏军大营。见到带领众将出帐相迎的公子无忌,平原君不禁喜极而泣,说:“幸亏公子天降神兵,拯救了赵国社稷。无忌,你要再晚一日到邯郸,就见不到赵胜了。”

    信陵君也慨然长叹道:“赵兄有所不知,收到你和阿姐求救的书信,无忌原本打算率千余门客到邯郸与赵国军民一同赴死。出大梁城时,谋士侯嬴献上窃符救赵之计。此后又有许多无辜之人死于非命,无忌才得以率八万精兵前来救援。”

    随后二人携手入帐,分宾主落座后又是一番畅谈。平原君想起还有要事相商,于是请无忌禀退手下。

    信陵君让张耳、唐雎和朱亥三人留下,然后对平原君说道:“此三人皆是无忌的心腹家臣。任何机要之事,赵兄但说无妨,不必有所顾忌。”

    平原君先是笑着说道:“公子为保存赵氏社稷立下天功,赵国君臣自然是感激不尽。大王和我商议,欲赠五城以谢公子的大恩。无忌,你可满意?”

    见赵王对自己如此感激,信陵君不禁面露得意之色,但还是趋身回道:“赵王如此慷慨,无忌实在惭愧。”

    平原君收起笑容,伸手扶住信陵君,意味深长地说道:“无忌功高盖世,当有此赏,不必推辞。只是刚才听到,无忌为了救赵,阴使如姬夫人窃取兵符、槌杀上将军晋鄙并矫夺邺城之军。想必魏王必然迁怒于你,大梁恐怕回不去了。不知无忌对此有何打算?”

    信陵君脸色阴沉下来,答道:“我也正为此事烦恼。恳请赵兄赐教!”

    平原君说:“无忌素以贤德闻名于天下,赵胜自愧不如。如今你手握重兵,又立大功、深受众将拥戴,何不就此逼迫魏王将大位禅让与你。赵国虽遭遇三年兵祸,元气大伤。但只要无忌有此意,我必力劝大王尽其所能,助你一臂之力。”

    信陵君沉吟片刻,说:“无忌窃符杀将,已犯下大罪。怎敢再冒天下之大不韪,拥兵自立、以下犯上篡夺兄长的王位。周天子与诸侯又将如何看待与我?”

    “无忌多虑了!大位既可传与嫡长,也可以传与贤能。当年尧禅位与舜;舜禅位与禹,被引为千古美谈。三家分晋,也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无忌得王位后,即可遍邀天下诸侯会盟于鸿沟,以立正统。赵王感恩于你必然响应,其他诸侯也不会刻意反对。”见信陵君心有所动,平原君接着说道:“今夜大王要在宫中大宴魏军众将,到时我们可以再仔细谋划此事。”

    信陵君微微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平原君起身告辞,并要信陵君晚上率手下入宫赴宴。

    送走平原君,公子无忌回到大帐,询问心腹家臣对夺取王位以为如何。张耳、朱亥都极力赞同,朱亥眼中含泪,深情地说:“如公子果真能会盟诸侯、成就霸业。侯先生就可含笑九泉了。”

    见唐雎沉默不语,信陵君追问他的想法。

    唐雎思索一下,说:“事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他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他人,臣愿公子忘之。且公子矫大王令、夺晋鄙之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为成全公子高义,如姬夫人、侯嬴、晋鄙还有卫庆都无辜死去,他们何罪之有?昨日与秦军大战,又有千余袍泽伏尸异乡。请公子莫要忘之!大王虽有隐疾,但对臣下仁厚,治国没有大过。公子欲取而代之,恐非顺应天意。今日臣见公子有拥功而自骄之态,窃以为不可取也。”

    唐雎的话非常严厉,把一旁的张耳、朱亥惊得目瞪口呆。信陵君脸色严峻,一语不发地端坐着,好像在极力强压心中的怒火。

    沉寂许久,信陵君叫帐外的亲兵招集营中重要将领,一起去邯郸城中赴宴。

    很快各营统领齐聚中军帐前,唯独不见副将翟豫。派人去找,还是不见踪影。见天色不早,信陵君不再等待,率领众人骑马出营。

    正当信陵君策马经过辕门时,胯下坐骑玉骢突然一声嘶鸣,随即前蹄腾空、身子向后仰去。无忌急忙抱住马头,才没有被甩到地上。与此同时,一个黑影从辕门一侧的战车中闪出,手持短剑向信陵君猛劈过来。

    由于玉骢及时后退,这一剑劈空了。但那个黑衣人身手矫健,迅速挺剑直刺无忌。信陵君趴在马上,无从躲避,只好闭上眼睛听天由命。他忽然感到一股寒风从面前掠过,紧接着腥热的鲜血溅在脸上。

    信陵君睁开双眼,不由得大惊失色,那黑衣人正是副将翟豫。此时翟豫已受伤倒地,他持剑的右臂被齐根砍断。

    原来翟豫在辕门埋伏,准备行刺信陵君。不成想第一剑被玉骢躲过,再刺一剑时,跟随在后面的朱亥见距离太远,急中生智将宝剑蝇切飞出,削去翟豫的右臂。

    信陵君一边命令手下赶紧为翟豫救治,一边大喊道:“翟豫!本将到底做了什么有违天理之事,非要置我于死地?”

    朱亥跳下战马,抱起翟豫,然后扯下自己的袍袖将翟豫的肩膀裹住。但伤口实在太大,鲜血还在不停地喷涌。朱亥向信陵君摇了摇头,确认翟豫已经救治无望。

    翟豫面无血色地躺在朱亥怀中,强撑着对信陵君说道:“翟豫不但是中军副将,还是上将军晋鄙的家臣。上将军对我有知遇之恩,翟豫自当以性命相报。前几日公子假借兵符夺邺城之军,还槌杀了上将军,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翟豫深知抗秦救赵乃是大义,为保全上将军名节,所以暂且没有与公子刀兵相见。如今秦国退兵、邯郸得存,正是了断你我私怨之时。可惜天不亡你,我死不瞑目!”

    信陵君垂头凄然泪下,满怀痛苦地说:“晋鄙见兵符不肯交出兵权,将他槌杀实在是迫不得已。诛杀老臣已让无忌追悔不已,怎知今日又有忠义之士因我而死!”他高举起双手,声嘶力竭地向天说道:“苍天在上,无忌何罪?要如此惩罚于我!从此我心再无安宁!”

    见此情景,在场众人无不为之动容。

    由于失血太多,翟豫本已毫无气力,忽然脸上又有了一点儿红润。他挣扎着站起身,向信陵君说道:“久闻公子仁义,看在翟豫已是垂死之人的份上,是否可以成全我一个心愿?”

    “你尽管说吧!”

    “请借公子的金盔一用。”

    信陵君将头盔摘下,让张耳交给翟豫。

    翟豫转头对朱亥说道:“再请借用朱壮士的铜锤。”

    朱亥犹豫不肯,见信陵君向自己点头示意,就回到马前取出铜锤。

    翟豫双膝跪地,郑重地将信陵君的金盔摆在面前,然后左手接过铜锤。

    众人扶剑将翟豫围在中间,提防他对信陵君有不测之举。

    只见翟豫猛地挥起铜锤将面前的金盔击碎,随即仰天大笑,说:“主公,臣翟豫为你报仇了。我们黄泉再见!”说完,翟豫举锤砸向自己的面门,气绝而亡。

    面对翟豫的尸首,所有人都久久伫立、肃然不语。最终信陵君吩咐手下,将翟豫的尸体收好,来日运回魏国。

    重整衣冠后,信陵君带领众将驰马来到邯郸的南门。平原君按郊迎宾客的大礼,身背弓矢、箭囊,立马城门前已等候多时。见信陵君一行姗姗来迟,而且人人都面色沉重,平原君上前询问发生了何事。无忌只是摇头不语,和平原君并马前行来到王宫前。

    为显示隆重,赵王特意在宫门前迎候信陵君。宾主见面后,赵王大赞信陵君退秦救赵之功自古贤人未有及者也!随后,赵王挽起无忌的手,一同走到大殿的石阶前。

    按礼制迎接宾客进入大殿的规矩是: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

    赵王依贵宾礼,自己走东边石阶,请信陵君走西边石阶,二人并行进入大殿。信陵君一再坚辞谦让,侧身请赵王先行,自己亦步亦趋跟在后面,先后步入大殿。其他众人也按宾主位次,顺序上了大殿前石阶。

    进入大殿后,魏国宾客们都不禁眼睛一亮。原来大殿中央,各色金器财物堆成了一座小山。赵王告诉众人,这些财物都是赏赐给信陵君和魏军将士的。无忌连说自己寸功未立,赵王的赏金丝毫不取,全部分给手下。

    随后酒宴开始,席间赵王向信陵君提出要赠五城以谢他的大恩,平原君更是多次暗示赵国可助无忌夺取大位。可信陵君总是自言有罪于魏国和王兄,不敢接受赵王的美意。赵王、平原君都明白信陵君已无法再回魏国,因此坚持要求无忌接受赵国的封邑。最终信陵君同意仅以鄗一城为汤沐城邑,其它四城坚辞不收。

    酒宴一直进行到深夜,宾主才尽兴而散。信陵君带领手下回到城外大营,当即宣布众将明日就领军返回邺城。

    随后无忌命人取出一个木匣交给唐雎,说:“你明日回大梁,将匣中的虎符呈给大王。”

    唐雎深深一躬,正要领命退出,无忌又说道:“快去快回,我在鄗城等你!”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风云之风林火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