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舟自横与埋古寺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侠影情踪八.舟自横与埋古寺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头儿头们回到街道办事处后都坐在小会议室里接着开会,会议从头至尾主要围绕着如何进一步解决马王台事件的举措展开讨论.在讨论中,绝大部分人主张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案.丁慧珠见大家发言的意见已经基本取得一致,于是她便站起身来代表镇委决定,由梁广龄书记负责,连夜组织得力干部展开全街总动员,先一步组建成立赤卫队总部并必须于明晨集结好队伍(街辖各片赤卫队员)待命.

    散会后,梁广龄带着郑文和、任宝茹、仇振仪、张志民、付萍、柴玉珍、陈富水等几个中层干部与各个片的居委会主任一齐奔赴居民区去作群众工作去了.院子里立马就静了下来.

    龙泉松刚刚要把已打开的工作手册合上,又觉得工作手册上一个字都没有写,实在有点儿扫兴,于是他又重新把钢笔握在手里拿回到本子上,漫不经心地画了起来.

    几笔下去之后,那离勒歪斜的线条已看不出画得象个什么东西了.他端详了端详,觉得——这形状只能改成三间东倒西歪的破屋子啦!——于是他就提笔照这意思来改这幅画.改后,他又在这破房子的门边儿上,添了个落地式的大窗户.他接着又想,既然画的是茅屋,现又给它添了个大窗户,那么这幅画就需要画有人物,才能使它更加生动有趣.想到此,他又重新举起笔来,刚要在这幅画内再添加两个坐姿喝茶的人物形象,转念一想,——能不能采取暗示或者是象征等含蓄手法来表现出这茅屋之内确实有人呢?——[www.kansHu.com]

    噢!——想起来了!曾经有一古人不是在那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的画上,并没有刻意地去画那铺在草地上的花朵,而是专意画了三只蝴蝶跟在马蹄的后面翩翩飞舞,这种奇妙的暗示手法立刻就使这幅画蓬壁生辉,无论是谁都会明了那马蹄是香的了——另外古时还曾有一丹青在命题为“深山埋古寺”的画中,并没有刻意地去画那个飞檐雕墚,红墙绿瓦的寺庙,而只是象征性的在此画中画了个秃和尚,正在那丛山峻岭中的林泉之下汲水、这不待言就是暗示着这座山里自然建有寺院,因此这林泉之下才有僧人来汲水的——哎!表现手法奇特,构思奇妙,真乃惊世骇俗!——

    再如,古时还有一画师,在题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里,只是画了一个船夫蹲在船尾吹笛子.便巧妙地用船夫无事可做的寂寞无聊来隐喻那(在荒凉的旷野中的)“野渡无人”的境况.其巧思可谓出类拔萃也!——

    第四,曾有一水墨大家竟以“嫩绿枝头红一点,恼人春色不须多”的诗句为题作画,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没有在春光二字上大肆渲染,却只是在垂柳楼头的一角上画了一个红衣仕女,便巧妙地将象征为“红一点”的美女与比喻为“春色”的美女合二为一了,来了个“一女横跨两句诗”.哈!高!高人哪!.那第五.

    好了!他主意已定,就提起钢笔在这幅画的大窗之内添画了一角木桌,桌子上还画上了一柄茶壶和两只茶杯.好!——就这样!——可是这幅画叫什么名字呢?——怎么也得给它起个既雅趣又有创意,还有点儿稀奇古怪味道的名字吧!.龙泉松一直独自在会议室内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的想着这幅自创自跋的钢笔小品大作.

    他忽然想起了明代徐渭《青藤书屋图》题联,原句为“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不错,有点儿意思!——他又想到,康熙年间有个举人名叫鲁之裕的,曾将这一副楹联改成为“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他既然能随其意改动数字,咱何不就将错就错地也改成为“三间东倒西歪屋;两个南腔北调人”呢?——哈!就这么办——啦!

    他随即就又在这幅刚画完的钢笔画的破茅屋的左角上,用行草体题上了“三间东倒西歪屋;两个南腔北调人”的钢笔书法名款.写罢,又举着本子再三地仔细端详.正在那自我欣赏得意之时,见厨房大师夫庞步斐一只手托着一个大托盘,另一只手提着一个大食盒推门走了进来,然后一边将盛着菜肴与碗筷的大托盘轻轻地撂在大条桌上,一边似乎是在向龙泉松讨功似的大声喊道:

    “夜宵来了——吃饭了——喽!”

    龙泉松抬腕一看表,见已是凌晨一点半钟了.就将摊在桌上的工作手册收起,准备走出去看看丁慧珠她们几位起草调查报告的情况怎样了.就在这时,正巧丁慧珠与樊春洁,周玉衡,多丽君等人说说笑笑地先后走进了会议室.他从他(她)们的谈话中听得出来,他(她)们现在已经完成了马王台事件调查报告第二稿的修订工作.大家轻松地围坐在条桌的三面,便七手八脚的将庞师夫送来的大食盒打开,开始享受丰盛的夜宵和紧张劳动之余的快乐.丁慧珠见龙泉松已自顾自的乘了一碗冰糖玫瑰八宝粥,便将三四片藕夹和切好的火腿肠子夹在热腾腾的大饼里卷好后递了给他,让另外几个人看得眼热心热带眨眼.大家你给我夹一块肉,我给你盛一勺汤的正吃得高兴,多丽君却第一个打开了‘话匣子’,兴致勃勃地冲着周玉衡言道:

    “周馆长,趁闲着没事,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关于我街那马王台过去的历史啊,——资料啊,让我们大家也充实充实头脑,长长见识!——啊——?”

    “好好!——没问题!——但,大多也都是些传说——不过多知道点儿,对工作也许会有些帮助.”

    周玉衡应道.其实他的饭量并不是很大.他拿开吃饭的架子,迅速地把自己碗内的最后一口粥只三两下扒拉进肚后,刚刚撂下碗筷就又把兜里的卷烟掏出来一支叼在嘴上点着了,那缕缕青烟打着圈儿徐徐上升,转哪——转哪——转——,但却并没有成为会议室空间的一道所谓靓丽的风景线.

    “原来这马王台是马王庙的遗址.据说马王庙修建于明永乐年间,最早庙内建了一座七重舍利塔.相传塔内供奉着马王爷的神骨.1942年毁于战火,只留下了塔基和一个石凿的大马槽.(就是那天用汽车拉到我们单位后院的那个石槽.)从此,这马槽便成了这所马王庙唯一的遗产和象征.

    其实,说马王庙塔内供奉着马王爷的神骨舍利子那是无稽之谈.因为,世上所建(存)的马王庙相传为纪念黄帝的兽医马师皇而建.但庙内所供奉的神圣却是马灵耀,即后人所称的马王爷.因此,现在人们所认同的马王爷,实际上是兽医之祖马师皇与火神爷马灵耀二者相统一的神灵的化身.从科学考证角度分析,马师皇是黄帝时代的人,马灵耀最早在民间故事中出现是春秋时期,那么他们的尸骨于明代葬于墨竹镇的马王塔内,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都传‘马王爷三只眼’是怎么回事?”

    樊春洁放下手中的碗筷,好奇地插问道.

    “据民间传说:马王爷有一天下界到河北地面.当时(即春秋时)的能工巧匠鲁班刚好与他妹妹鲁姜比赛建桥本领,一夜之间鲁班就在今河北赵县交河上建造完一座赵州桥,因该桥设计新颖,坚固奇巧,一时轰动四方,于是鲁班便被世人推举为木、泥、石、画匠的始祖。鲁班当时只因一时高兴,就多说了一句‘我造的桥坚固耐用,无论有多重的荷载都不会出问题’.这下可坏了!这句牛话引来了一些好事的神仙纷纷前来试探。

    一是张果老倒骑毛驴,驴背上驮着一个搭裢,他想试试鲁班造的桥是不是真的坚不可摧,便暗暗把太阳和月亮一起放在驴背的搭裢里,当他赶驴上桥,就见桥被它压得直晃动。鲁班一看大事不好,赶忙跳下河用双手支撑桥墩,桥才没被压坏,但却在桥面上留下几个驴蹄子印,至今犹存。

    二是,柴王爷手推一辆独轮车也上桥来了,鲁班本是要休息抽袋烟的,谁知独轮车刚上桥,桥身就‘咯叭’作响,摇摇欲坠。鲁班急忙纵身又跳到桥下,用双手拼命地托着桥的拱腹,赵州桥这才平安无事。原来,在柴王爷的独轮车上载着泰、华、恒、衡四座名山。这场试验刚一结束,张果老和柴王爷对鲁班说了声,‘桥修得不错,就是你的眼力差了点儿’,说罢就扬长而去。

    鲁班懊悔地摸着自己的左眼说,‘有眼无珠,有眼不识泰山,要它何用?’说着就把自己的左眼珠抠出,摔在桥上。谁知这只眼珠转眼间变成了一颗玲珑剔透的夜明珠,滴溜溜顺桥面一直滚滑至桥膀.恰巧,正被迎面而来的马王爷看见了。他心想:‘是谁把这么珍贵的眼珠子丢在这里呢?丢掉怪可惜的。’于是,马王爷信手就把这颗眼珠子检起来按在了自己的额头上,从此他就开了‘天目’变成了三只眼——哈哈哈哈!——”

    周玉衡说得快活,就趁故事的间歇时间,把已燃烧一半的烟卷按在嘴里深深的嘬了两口,然后,一股烟流便从他口中随着气流直直地呼吐出来.

    “照你那么一说,那鲁班不就变成一眼瞎,独眼儿龙了吗?”

    多丽君觉得故事不太符合常人逻辑,便挑剔地问道.

    “可不?!——你想,那木匠们现在不都是全用一只右眼来给木料吊线的吗?——哈哈哈!”

    周玉衡笑呵呵地马上回道.他忽又觉得需要补充一句,便接着说道:

    “古人传下两句成语——‘有眼无珠’和‘有眼不识泰山’大概也是由此而来的!”

    “噢!那——那些香客为什么都传说‘龙王爷在农历6月23日那天亲自出马到马王台来祭奠马王爷了’,这是个什么典故?那龙王爷与马王爷又是个什么关系?”

    多丽君又突然提出了一个与此次调查有关的疑问.

    “说来话长啊——!我问你——,你知道‘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故事吗?”

    周玉衡马上又神神秘秘地反问道.

    “听老年人提起过,但我至今仍不是太明白!——你赶快说说吧,我们就当民间的一个普通笑话听呗!”

    多丽君听得正上瘾,就用有些催促的语调央求着.此时此刻,龙泉松虽吃完了饭,但也没有想起去瞎画什么‘赤兔马’‘孙猴子’之类.

    “好!——我就从头说起吧!——据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在现在的山东滕县(一说文登县)小坞沟村,有个老汉叫李老好,其妻毕氏妇,于三月间浣衣池塘边,见池塘边李子树上结有李子大如鸡卵。心异之,便采而食之,尝其味却甘美异常。自此腹中遂有孕。十四月后产一小龙,长二尺许,坠地即飞去。但每到清晨必飞回来饮其母之乳。其父李老好深恶而持刀逐之,遂断其尾,小龙从此不再回家来饮母之乳,直至其母亡故。

    自此,每年只有春、秋之间小龙便回家给母亲上坟.每年凡到此日俱是雷鸣电闪、风暴雨狂,过后就又发现李老好妻子的坟头上面并没有淋到雨,周围也是干干的,人们都传说‘秃尾巴老李’回家给老娘上坟来了.据传,大清康熙年间一场大雨过后,有人在李老好之妻毕氏坟前还拾到过金酒瓶子和银酒壶呢!”

    周玉衡说得兴起,就把捏在手指尖上的烟屁股拿到嘴角猛吸了两口,随后,便将烟头狠狠熄灭.又接着说道:

    “原来,秃尾巴老李这些年受玉帝之命负责镇守黑龙江.在不知不觉中,秃尾巴老李已经在黑龙江呆了快一千年了。这天它摸了摸自己扎里扎瘩的长胡子和头上长得又大又长的犄角,想起自己明天就要满千岁了,也是母亲去逝的九百六十周年,不由得泪如雨下。他忙备了祭物,出了江面,架祥云升空急向家乡方向奔去。他在小坞沟上空按落云头,依旧象往年一样变作黑衣少年,找到娘的坟墓,摆上香烛果盏,倒满酒杯,双膝跪下,祭奠亡母。奠洒过酒,烧化完纸钱,又磕了三个响头.不料,由于它已年老体衰再加上悲痛过度,伤了肝脾.虽然它又静息了好长时间,但它究竟老迈年高,刚刚才腾在空中就马上觉得心里疼痛难忍,万不得已它只好迫降在了墨竹镇北15里的山坡上.

    哈,正巧,被外出行医的江湖郎中马师皇遇见.他看见一条秃尾老龙从天而降,向他张开嘴巴垂耳乞怜,马师皇凭多年医道,一看便知道这条龙患病受了内伤,于是用针灸之法扎龙的嘴唇,又按摩龙腹使其吐出紫血万斗,并煲甘草汤喂之,老龙即愈。秃尾巴老李为了报答马师皇的救治之恩,便与他八拜结为兄弟,而后又搭乘着他飞上天界,经受日精月华并得玉帝封赏,从此马师皇便正式得道成仙当上了马王爷。而那墨竹镇北曾降落过秃尾巴老李的山坡,从那时起便被百姓命名叫秃尾巴岭了.秃尾巴岭旁边那条白水河,因为让那秃尾巴老李吐的万斗紫血染红而改名为紫浆河了.”

    说到此,周玉衡的烟瘾又冒上来了,他正在忙忙乎乎向口袋里掏烟的功夫,就听院子里劈离扒拉的来了许多人,紧跟着院内人声鼎沸,还不断地夹杂着各屋的开门声.樊春洁意识到这是下片儿的干部回来了,就站起身说:

    “他(她)们可能回来了,我去看看!”

    说着她就急急忙忙的走出了会议室.她刚出会议室门,那食堂的庞师傅就提着头号的大瓷茶壶送茶水来了.丁慧珠低头一看表,时间正指在四点十分处.她想,老梁下片儿也该回来了,天亮前得找他一起通过那调查报告的最后一遍稿子.

    她正出神地在这想着下一步工作事务时,忽然会议室的门一开,梁广龄面带笑容,胳膊上还夹着一卷红布,精神抖擞的走了进来.丁慧珠心中一喜,道:

    “哎——!老梁!——巧啊——!说到曹操,曹操就到!——老梁,你们这一宿干得怎么样啊?”

    “八九不离十啦!你看,这不!——我刚从咱怀抱椿树街办织染厂拿来一匹红布,要赶着做红袖章哪!——多秘书!——来来!来,你把这匹布赶快分给各个片的主任们,让她们抓紧分到户里,早八点前要赶制1500个袖章出来,越快越好!”

    梁广龄说着,把夹着的那匹红布递给了走上前来的多丽君.然后,扭转身又向丁慧珠笑着问道:

    “我猜你们那调查报告的稿子也差不离了,只差我一个人了吧!拿来我看看,我看完了也就算通过了,就别再搞什么会议形式了!”

    丁慧珠把大茶壶提起,先给梁广龄斟了一碗茶递在他的桌边,又分别给周皇二人斟好茶递过去.最后她才给自己斟了一碗茶放在桌上说:

    “先喝点儿水吧!——等你看完稿子以后,咱们再把那些该马上办的事情,——比如赤卫队总部的人事安排,活动经费,图章,人吃马喂——等等,研究一下,定下来后,明早——不!已是今早了,就给它全办利索了,免得事情赶到屁股门上再去想辙,那就被动了!”

    “好吧,就按你说的办!”

    梁广龄痛快地应道.随后大家一阵忙乎,直到早晨九点钟才把这一大堆计划好的事干完了.

    龙泉松轻松地从墙子街道办事处大院出来走到小马路上一看,嗬!见马路两侧全站满了胳膊上戴着赤卫队红袖章的人,每人手里都拿着一面小纸旗,那小旗五颜六色,甚是好看.

    他顺着小马路往东又走上了大马路,大马路两侧也全站满了戴着红袖章的人.有几个人举着高高的横标旗,横标上写着的字句.墙边还有一辆三轮车,车上载着一面一米直径的大鼓,几个人手里拿着锣钹镲等响器围站在这辆三轮车旁,跃跃欲试地等待着开敲的命令.

    龙泉松扭头向左方看去,在一大群男男女女赤卫队员的中间,有一名身着绿军装腰扎宽牛皮腰带的瘦高个儿女人最为显眼.她高高地站在一辆三轮车上,两手不停地比划着指挥几个片的赤卫小队站好队列.她的动作是那样的干脆,显得十分干练.

    噢!——那不是槐抱椿树居委会的副主任钱露凤吗?她不就是因嘴唇之外呲着两颗大嘹牙.而被自己内心耻笑为‘前漏风’的吗?听丁慧珠念叨说,她是个现役军人家属,丈夫在黑龙江中苏边防前哨当中尉所长.据说中苏两国关系十分紧张,边界双方经常发生军事冲突,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为此,她丈夫已有两年多没回家探亲了.可她自己却对此不以为然,反而把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街道工作上,真是个敢于负责任的好同志啊!这回,群众一致推举她为赤卫队总部的副总指挥.看这样子,她的确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龙泉松正独自站在马路边上感想万千之际,不知丁慧珠什么时候走到他的身背后,冲着他的耳朵大叫道:

    “龙——泉——松——同——志——!刚才镇委来电话说,上面已完全批准了咱们的报告,并采纳了咱们的一系列的建议,今早要动员全镇12个街的红卫兵和赤卫队约一万多人,于今早九点半钟在马王台集合,招开,要大张旗鼓,大造声势,坚决彻底地把封建迷信活动清除干净,不留丝毫尾巴.散会后,咱街得借大会的东风,连轴转的大干三天.咱俩也得分分工.我哪,——白天难免去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就麻烦您老连值三天夜班,怎么样?”

    “着!——看好吧您哪!今后凡属这类事情,都归我办了,臣万死不辞!哈哈哈!——”

    龙泉松油腔滑调的应道.丁慧珠马上正重其事地冲他说:

    “得了!得了!——别再耍贫嘴了.今儿上午的会你就不必参加了,赶快回家休息睡觉,到晚上好有精神值夜班哪!”

    “那好吧!——你也一宿没睡啦,得抽时间好好睡一觉——我先回家了啊!——再见!”

    龙泉松抽身向存车处走去,他刚迈出第三步,就听在他身后的丁慧珠一声高喝“出发——!”之后,顿时满天空的锣鼓声响震天动地,“砰嚓嚓!——嚓嚓!——嚓嚓!——砰砰!——”,接着大队的人马浩浩荡荡地涌动,随着那无数竿旗幡的飘舞招展,有条却紊的口号声和口哨声此起彼伏,汇成一股巨大的洪流.此刻,龙泉松只觉得自己的胸膛至后背,随着锣鼓喧天的节律膨胀着一股热流,这热流催得他精神立刻昂奋起来了,似乎他也在同他(她)们大队人马一样地奔向了战场.

    龙泉松回到家里,龙老太太不在家,王淑秀与康静蓉两位老师正倚在窗台前玩儿“七步接龙”.这是她俩共同创造的一种背诵诗歌的游戏,所谓“七步接龙”,其名称与寓意,源自于三国时期曹植“七步诗”的故事.曹植(字子建)本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世传‘子建之才’即指他),很受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的才干会威胁到他自己的皇位,因而想要迫害曹植,于是他便给曹植下命令,要他必须在走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证明他确有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要把他处死。结果曹植就在七步之内应声诵作了一首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从此,人们便给曹植这首诗起名为“七步诗”.这“七步接龙”的玩法也很间简单,首先是由“君座”一方先随意背诵出一首诗的头一句,然后由“臣座”的那一方继续接出该诗的第二句,——如此,直到全诗终了.其间,背不出者为输,应接受惩罚,能完全背对者为下一局的“君座”.

    她俩人正玩儿得高兴,见龙泉松回家来了,便停下来关心地向他问长问短.三人互道寒喧后,她二人便又接着往下玩.龙泉松看她们俩玩儿兴正浓,便没再打扰她们,轻手蹑脚地静坐在炕头边上用耳观战.只见王淑秀说道:

    “这局该我‘坐君’了吧?!——请注意听!——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康静蓉顺口便和第二句道: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王淑秀随即诵第三句: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康静蓉随口便和出第六句道: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王淑秀即诵完全诗的第七句: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康静蓉解说道:

    “这首是李白的五言古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一般人知道的并不多,亏你想得出来,竟拿出来跋涉(难为之意)老师?!

    “哈哈哈!——现在学生欺负先生是极平常的事,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王淑秀抿着嘴笑着争辩道.接着她俩同时憋不住地暴发出一阵既爽朗又快活的笑声.

    龙泉松好久未听到二位老师欢快的笑声了,他看着她俩脸上泛出象孩童般的笑容,心里甭提多痛快了.于是他也凑趣地问道:

    “王老师!前年我在北京住院时,听说北京有个陶然亭,——那它这个地名可是出于此处?”

    “应该是,但不是!”

    “此话怎讲?”

    康静蓉抢着问道.

    “我在清华(大学上学)那阵儿去过陶然亭,看那儿的导游牌介绍说,陶然亭的前身是慈悲庵,清代康熙年间有位叫江藻的人,他在慈悲庵内修建了三间厅,并取白居易诗中‘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陶然’二字命其名曰陶然亭。但我认为江藻其人,只知白居易诗中有‘陶然’二字,却不知李白诗中也有‘陶然’二字,这就是我所说的‘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应该是,但不是’的原因!”

    王淑秀侃侃而谈,脸上微带得意之色.这时,就见康静蓉用十分欣服的口气说道:

    “没想到你还是个杂学家啊!好了!论理,无论是其一还是其二,最终结果都是‘陶然’二字——下面一局该我‘坐君’了吧?!——你要注意听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行,行!——这是三国曹操的《短歌行》啊!此歌乃是他在赤壁之战前所作,这首诗大气磅礴,豪情满怀,所以爱此诗的和能背诵此诗者是大有人在,——”

    王淑秀没有急着接这诗的第二句,却先把这诗的初处及人们感受的共鸣之处讲了出来.康静蓉见她总是大言不惭地东拉西扯,便硬硬地打断了她的话头说道:

    “据我所知,对于此诗,能够会背上一两句的人比较多,但绝大多数的人却只知其皮儿,而不知其瓤,更背诵不了全诗——”

    “干脆我就给您从头至尾的背一遍吧!其中如有错处,这一局就算我输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好!——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龙泉松当听到王淑秀老师朗诵到激昂高亢之际,便也忍不住地激动起来.听的入境时,他似乎脑子里在过电影一般,思维则随着诗的波澜转乘感悟着,细细地咀嚼着诗句中的深意.王淑秀一看龙泉松那出神入化的样子,更来了兴致,就急忙怂恿他入伙参加她们的“七步接龙”说:

    “哎——!小松,你也跟我们俩人一块儿比赛诵诗吧!赢了——当然是算你的,要是输了呢——?——那就算我的好了!你两头儿不赔本,怎么样?”

    “啊,——论喝酒还行,论诗文我可不行,我——差得太远了.”

    龙泉松连-连摇晃着双手并向后缩着身子喃喃地说.康静蓉一听他说“论喝酒还行”,便灵机一动,将计就计地接口说道:

    “那好!——我这里有一首杜工部(即指杜甫)的乐府《饮中八仙歌》,但我只会背诵前边几句,看你能否接得上来——这可是喝酒之士必精必通的啊?哈哈哈——!”

    龙泉松一听老师考得是《饮中八仙歌》,心里就有了底儿.原来那《饮中八仙歌》里写得是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汝阳王李进饮酒三斗以后才去觐见天子。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酒味引得口水直流,为自己没能封在水味如酒的酒泉郡而遗憾。左相李适每日酒资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离政事,以便让贤。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他去长安街酒肆饮酒,常常醉眠于酒家。天子在湖池游宴,召他为诗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称是酒中之仙。张旭饮酒三杯,即挥毫作书,时人称为草圣。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若得神助,其书如云烟般泻于纸上。焦遂五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这八名酒篓俱是盛唐时期的名仕,也是世间酒友崇拜的偶像.龙泉松为了能在酒桌之上领酒文化之尊,曾下功夫将此诗背得滚瓜骝熟.所以康静蓉老师考他背诵此诗,他当然早就不在话下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侠影情踪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侠影情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侠影情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侠影情踪》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