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克捷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季汉风云录第七章 克捷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等到士兵和流民都安顿下来,饱食一餐,王翊就把士兵召集起来,劝勉道:“诸军辛苦,然行军用兵,唯谨小慎微方可有备无患。我军在此驻扎数日,不可轻忽。特令众军绕营掘堑,布鹿角防守。其有不遵者,以军法论。”

    老实说,在行军结束后,士兵们确实需要休息,这个时候要求士兵们修筑营垒,的确有些不人道。但军队里可不是讲人道地方,至少不是主要讲人道的地方。讽刺的是,最不讲人道的军队,却是维护人道主义最有力的力量。

    王翊又亲自指定了各屯需要负责的地域,带头掘堑,埋设鹿角,于是军官们各自带着部下开始加强营寨的防御。

    他自忖没有读过兵法,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所以一旦开始带兵,就绝不敢又任何疏忽大意,把带兵打仗当做游戏。名臣晁错说“兵凶战危”,可能带兵者一个轻敌懈怠,就要死成百上千的人,所以一旦涉及到军事,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晚清曾国藩能够打败太平军那么多名将,也是凭借着“结硬寨、打呆仗”的笨办法。对于军事上的新手,这比什么办法都要好。

    好在之前关羽建造营寨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格局,有浅壕以阻碍骑兵,所以王翊的人也只是在此基础上加工就可以了,并不会耗费太多时间。

    过了两天,朱尚骑马回来,送回了刘备的报书。王翊拆开看了,刘备在信中大为褒扬关羽、王翊二人做事细谨,准予二人动兵的请求;还道以后出兵在外,当临机决断,若是路途遥远、传信不便,则应该便宜行事,把握战机。

    多么通情达理,有这样英明的主将,何忧事不成?

    王翊于是去找关羽,商议出兵的事情。

    关羽览书完毕,道:“此事顺人心,合民意,明公自无不允之理。且待请临朐赵县君前来,看他消息探听得如何,再决定发兵、运粮之事。”

    此番进剿山贼,困难在于打探山贼的行踪、位置,以及进军的道路。至于后续的作战问题,对关羽而言,算不得难事。临朐长手下的吏员都是本地人,打探起消息来,比关羽、王翊等人要方便得多。

    那县长果然还有些能力,花了三四天的时间,大概搞清楚了山贼的情况,以及周遭的地形、道路,来报王翊等人。

    关羽和王翊商量了之后,便由王翊部出兵四百人,关羽出兵一千一百人,组合成一支一千五百人的混合部队,由关羽亲自率领,去剿除那支为祸临朐数年的山贼。

    出兵之前,王翊按照赵县长给出来的情报,粗略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打算花十天时间剿灭这伙盗匪。

    临别,王翊叮嘱关羽道:“司马此次进剿,以司马神勇,必定可克。还望司马务必少杀戮,多俘虏,方今乃用人力之时,不可浪费。”

    关羽闻言大笑,道:“子弼放心,关某岂是滥杀之辈?只要他们弃械投降,自然留他们性命。”

    听到关羽这么说,王翊便也放心,目送他率军离去。王翊的想法是,若能收降这伙山贼,哪怕只有三四百人,也能做好多事情,比如种地、运粮什么的,总比杀了肥地好得多。更主要的是,王翊并不喜欢杀人,更喜欢救人。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这才是物种的天性。

    虽然王翊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人数和训练都占优的关羽所部必定可以对付那股山贼,但关羽一来一去,只用了六天就凯旋归来,还是让王翊感到震惊。

    接到关羽的捷报的时候,王翊还在午睡,不过一看到关羽的报捷书,王翊的睡意就全都没有了。

    在捷报中,关羽大概描述了一下此战的经过:在本地山民的引导之下,他亲自率众进军,身先士卒,一路上击溃了多股山贼的小部队,连破数关,进军神速,深入重地,直抵山贼本营,然后列阵邀战。

    山贼的头领叫王乾,也是个知机之人,原来他不知道关羽的所部的深浅,想把关羽诱入重围,断其归路,一举歼灭——这也是关羽进军顺利的原因之一。不过他大大低估了关羽的在士兵之中的威望,也高估了己方的战力和自己在部众之中的威望。

    关羽所部骤然与敌大众相遇,却并不慌乱,鸣鼓列阵,号令严整,贼众冲击关羽阵型,关羽所部岿然不动,于是贼寇大队一触即溃。关羽本人一马当先,斩杀王乾,于是贼众丧胆夺气。关羽事先已经测度了地形,在周遭安排人马拦截。于是除了少数几个山贼逃走,大半被围困在山上,最终在另一个首领张延的率领下投降。关羽收得降众九百余人,马三十余匹,粮食金宝不可胜计。

    王翊收到捷报的第二天,关羽就率军回到了临朐,王翊大排依仗出军门迎接。

    关羽到军门下马,略一拱手,笑道:“幸不失所望!”

    王翊见关羽有自得之色,也不在意,笑道:“关司马数日平寇,安定百姓,功劳不小。请入营,庆功之会早已准备好了。”

    听得王翊此言,关羽摇手道:“先不忙庆功,我当介绍一人与子弼认识。”便让出身后一人来。

    王翊抬眼看去,见那人相貌平平,面上还有几分不屑之色,便问道:“此君何许人也?”

    那人也不答话,关羽感觉丢了面子,也没有发作,笑道:“这位壮士便是张君,若非张壮士弃暗投明,我也不能如此轻易便建功。”

    想来不假人颜色的关羽对此人颇为敬佩,可见此人实有过人之处,所以王翊也不敢再轻视他、

    张延淡淡道:“延不过为了保部下弟兄性命,何时说过投降于你?若要取某性命,就此请动手。”

    难得他如此傲慢,关羽却也不恼,道:“壮士胆气雄烈,令人钦敬,然关某实无杀害之心,壮士但可放心。”

    王翊自诩颇知文史,却想不出来哪里有个叫张延的比较出名的人,便敷衍道:“久仰大名,既是如此,且请同入营一坐,有便宴相待。”

    张延毫无畏惧,坦然入营。

    王翊连忙交代亲兵,勿要阻他,除了不许他随意走动,不许他伤人,好生招待。如此偷了个空闲,王翊才问关羽道:“这是何故?”

    关羽赞道:“张君真壮士也。”便将事情的经过一一说来。

    原来这张延与山贼头领王乾不一样,本来也是良家子弟,被王乾胁迫着加入了他们。不过张延为人比较正直,本身也有武勇,所以在山贼之中也有了一些威望。以往那些山贼抢掠,常常把财物抢尽,有时还奸淫杀戮,张延就委婉劝他们说:“这些百姓就像是果树,每年都能结出果子,如果一旦把树砍了,就再也没有果子可以采摘了。”

    于是山贼从此不再杀戮,每次抢掠也都会给百姓留下基本的财物,有时如果百姓穷得揭不开锅,张延还会主张接济一下。而有山贼背着他们作案,张延发现后也会竭力制止。在此之后,在张延的谋划之下,他们保山为寇,扩大了活动的范围,几次官军进剿,他们尽管损失惨重,但始终没有被端掉老巢。

    关羽率兵进攻的时候,王乾为了挽回自己日益被张延盖过的威望,拒绝采用张延避其锋芒的谋划,而是想要诱敌深入,一举消灭关羽的主力,没想到却弄巧成拙。在此存亡关头,依旧是张延收拢散众,据守山寨,才让他们的损失降到最小。

    关羽见敌人据保山寨,一时间难以攻陷,便打算动摇他们抵抗的决心。不过关羽没想到,张延并不是要负隅顽抗,而是想要保留一点保下他部下性命的本钱。他站在高高的寨门上,怒斥官军与匪寇一般无二,但又请求关羽怜悯生民多艰,看在山贼也是人命的份上,不要多做杀戮。因为这个原因,他亲自和关羽谈判,只要关羽能够不伤害他的余部,他就愿意投降。当然,他也知道,这伙山贼这些年来虽然很少杀伤人命,官军未必会管这些,所以他愿意用他一条命换回这些山贼的命。

    一向敬佩壮士的关羽深为张延的壮举所感动,毫不犹豫便答应了他的要求,也许诺不会伤他性命。张延觉得这不过是关羽为了稳住降兵,才承诺不杀他,所以并不放在心上,只求一死。

    王翊听了始末,不由得肃然起敬。

    二人进去看张延时,他饮食自若,毫无畏惧,王翊心中的佩服就又多了一分。

    见关羽和王翊进来,张延起身要说话,关羽却知道他想说什么,道:“壮士放心,你的党羽自然有饮食供给,定不会有极寒冻馁之苦。”

    关羽这么说,张延也就放心,道:“二位如此厚待,延虽死不恨了。”

    听他还有死志,王翊笑道:“壮士如何这般小看关司马?俗语云,丈夫立世,一诺千金。关司马既然说过不杀壮士,就绝不会出尔反尔。

    关羽坐下,道:“某听降兵说起壮士往日作为,甚觉敬佩。壮士身在贼巢,还能设法保全百姓,又不愧于部属,一般人哪里做得到?壮士如果不嫌弃的话,可否与某同在平原刘使君麾下效力?”

    王翊便把刘备招徕流民、恢复生产、抵御寇略的作为说了一遍,张延听罢,起身拜道:“延向日以为,官军与匪寇无二,不想还有如刘使君这般清明正直之人。能在刘使君这样的仁人部下效力,本就是延所期望的,只是此前抗拒大军,还请恕罪。”

    关羽宽慰道:“张君无罪,何须宽恕?”

    又问道:“不知张君可有表字?”

    张延答道:“草字元长。”

    于是众皆欢笑,关羽举杯道:“今日且为元长贺”。

    众人皆随其后。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季汉风云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季汉风云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季汉风云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季汉风云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