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孤臣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季汉风云录第二十章 孤臣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五月十九日,王翊赶到郯城。

    遥遥望着郯城这高大的城墙,王翊陷入了沉思。在徐豫之间奋斗了两年,他竟然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孤臣,以至于一旦自己出征在外,就全然对自己势力大本营的变化一无所知。就像这次,他一直以来对己方情报的掌握都源自于刘备的知无不言,但这次,刘备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反对者都有谁,自己便无从得知。

    在中央没有人是不行的,王翊现在深深领会到这一点。

    “走,进城!”王翊纵马向前。

    从骑问道:“中郎,我们这便去见明公吗?”

    王翊摇头道:“不,我们先去见郗从事。”

    郗虑的确在这个年代薄有声名,自然是因为他身为郑玄弟子的身份,但是自身的才学也算是很出众,而且精通刑律。他流传后世的事迹不多,比较出名的就是带兵入宫,捕杀了汉帝的皇后——一般人可没有胆子做这样的事情。

    此前在豫州的时候,由于条件所限,所以州府各曹都是合署办公,而到了徐州,条件稍稍宽松,出于互相保密的需要,便改为分署办公,官署互相分割。这对手下搞串联其实是有利的,因为刘备不可能一眼看尽所有的属吏,法曹的那些人也不能。

    “下官法曹从事郗虑,拜见征南中郎将。”郗虑迎出官署之外,表现得很是尊敬。

    王翊笑了笑,道:“鸿豫是州府大吏,翊是外方之将,鸿豫不应该向我行礼。”

    郗虑笑了笑,先引着王翊进了官署,找个清净地方坐下,道:“征南既然知道我是州府之吏,自己是外方镇将,就不应该私底下来见我。这一点,征南应该知晓的吧?”

    王翊被他这话噎了一下,但他究竟在刘备集团内部是老资格了,脸皮还是练得比较厚,道:“所以翊不称郗君的官职,而称郗君的表字啊。翊一向佩服鸿豫的学识,认为治国不用刑名,如同作方圆不用规矩。所以翊才请明公在州府诸曹之中,又增设了法曹,就是希望能够用此规范官吏的举止,落实法纪的权能。”

    意思就是,你这法曹的职位还是我首创的,那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我可以弄出这样一个职位,也可以把它弄没了,你就老老实实去当个隐士吧。他这话倒也不算夸张,刘备任命的每一个官职,几乎都有王翊的建议,而经过问对,刘备也发现王翊的举荐十分合理,进而对他的识人之明大为赞赏。

    郗虑道:“能得征南的看重,实在是下官的运气。不知征南有什么事情,是我可以效劳的呢?”

    王翊道:“鸿豫应该知道,我奉明公的命令,与诸将一起征讨袁术,凭借着明公的支持和诸将的努力,两次打败袁术,终于包围了寿春,破灭袁术只在早晚之间。可是我却听说有人建议从淮南退兵。我对此深感惊讶,明公也因此召我回来,陈述方略。鸿豫应该知道是谁这样建议的吧?”

    郗虑摇头道:“下官的法曹虽然权力很广,但明公和他最信任的几位大吏,都是法曹管不到的,所以在下也是不知。”

    “嗯……”王翊稍作思忖,道:“如此,翊明白了,多谢鸿豫告知。”

    郗虑连否认道:“下官不曾告诉征南何事,征南可不要乱讲。”

    王翊笑了笑,道:“翊明白。”

    从郗虑那里出来,王翊心情好了许多,旋即又阴沉下来,道:“我们这就去见明公!”

    “主公,征南中郎将到了。”陈到向刘备禀报道。

    刘备点了点头,道:“我亲自去迎,你们守住后宅,不要让其他人进来。”

    陈到领命。

    “下官王翊,拜见明公,何劳明公亲迎?”王翊见刘备亲出府门迎接,也有些感动。

    刘备呵呵一笑,道:“你我故交,就不要这样见外了。子弼想来还不曾用午食?我已令庖人备了饮食,子弼与备一同用饭,如何?”

    王翊确实还没吃午饭,便道:“多谢明公。”

    刘备笑了笑,道:“一餐饮食而已,子弼就要说谢,那子弼助备立足,拓土四面,那备又该怎么样答谢子弼呢?”说到这里,刘备眉头微不可觉地跳了一跳,自语道:“备又该怎样答谢子弼呢?”

    “明公在说什么?”王翊一时没有听清,问道。

    “哈哈……”刘备笑道,“无事,这几日来西、北事情颇为繁杂,令我有些神思恍惚。不过我们且不管这些,先吃饭是正经。”

    二世纪的饮食,再精美也对王翊没什么吸引力,只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他一直想要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总归是难以抽出时间,长此以往,倒也习惯了。

    一顿饭吃得味同嚼蜡,王翊终究是沉不住气,待侍者收了杯盘碗著,王翊便迫不及待地问道:“明公此次召翊回来,面陈方略,可是真的有意从淮南撤兵?”

    刘备也不隐瞒道:“淮南固然重要,可是徐豫三面受敌,哪一处不是紧要之地呢?我也是没有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子弼一向对大局洞若观火,见识长远,所以想听听子弼的意见。”

    王翊打开自己作的地图,刘备一看,道:“子弼这舆图倒是作的别具一格。”

    铺开地图,王翊道:“如今我们北面直接相邻兖州和青州,形势错综复杂,但简而言之,曹操、袁谭都是对我们不利的,而吕布、孔融、田楷则暂时对我们有利。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用武器、粮食和其他物资援助他们,必要的时候,可以动兵作出进攻的态势,但不宜直接开战。如此可以保证北面局势不过于崩坏。而袁绍虽强,西面有黑山的威胁,北面有公孙为敌,一时间还无法将主要力量用在南面。所以北方诸侯虽然是我们以后的大敌,但短时间,起码半年之内,不会是我们的主要威胁。”

    刘备稍稍点头。

    王翊继续道:“西面,南阳有刘表,河南无主之地,再往西才是弘农张济和三辅,我们只要派人占住雒阳八关,请朱骠骑镇雒阳,那么弘农、三辅方向可以无忧。至于刘表,他受困于荆南人的反对,有益州的威胁,估计三四年之内都不能北上。所以,西面,我们也暂时不必担心。即便天子东归,也需要一段时间来策划实行,在天子出函谷关之前,明公只需要予以声援便可。即便天子回到雒阳,明公也可以从颍川郡派出数千人,到雒阳尊王——最好,能够在雒阳形成一个独立但规模不大的朝廷,如当初周天子旧例。总之,西面的事情,确实需要我们予以关注,但决不至于需要我们动用数万军队来应对。”

    刘备没有说话,只是继续点头。

    王翊于是接着道:“而南面,我们已经将袁术围困在寿春,但袁术还有兵三四万,如果我们把他从寿春放出来,他立刻又能占据淮南大部分地区,那必然是个隐患。而孙策对我们的威胁,也不必多言。假使我们能够顶住北面和西面的压力,一举荡定淮南,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淮南的力量来攻略江东,而不需要依赖徐豫的力量,到了那个时候,江东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我们的格局,就会从三面受敌,变成两面受敌,形势将会大为改善。那时无论想要北上还是西进,都会措置裕如,不至于像今日这般紧张了。”

    历来争天下,都有“金角银边草肚皮”的说法。何为“金角”?河北、关中是也,益州若有汉中,也勉强算得上,但出兵不易,只能算得半个,倒是个不错的割据之地,至于两淮和江东,还是差了点意思。“银边”,大抵就是荆州、并州、青徐这样的地方,好歹或富庶,或有强兵,也有一定的优势。最糟糕的是豫州、兖州这样的“草肚皮”,虽然也很富庶,人口众多,但四面受敌,难以维持一贯的战略方针,自然也就谈不上有计划地稳步夺取天下。

    比如曹操的兖州,地缘上就非常不利,但他没有选择,也只有将就用用,一旦夺取河北,立马就把大本营搬到邺城。

    而王翊的徐豫扬一体,则是要自己弄出一个“金角”,改善原本的地缘态势。

    听了这一套理论,刘备的心里坚定多了——他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有理论支持,总是更容易让人坚定信心。总之,为了理论而理论。

    王翊道:“理想中的版图是个圆,边界最短,疆域最大,从都城到任何地方的距离都最近,但那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我们可以尽量接近这个状态。现在攻淮南,是第一步,将来夺青徐,是第二步,然后取河北、关中,是第三步。之后的事情,则是修补边角,但那个时候,天下大局已定,就不需要翊再多言了。”

    刘备听完,大点其头,道:“子弼之言,真是大释我疑,从这以后,我们就按子弼的方略实行。”

    “不过……”刘备道:“子弼身体瘦弱,领兵在外,可要保重身体,不要操劳过度。要不这样,等淮南大定,江东的事情,交给元龙或云长,子弼还是回来,在备的将军府上担任长史一职,也可以掌枢机而观四方,不用亲自执刀下场了。”

    “哈哈!”王翊笑道,“既然如此,翊就提前先谢过明公啦!”

    打了几个月仗,王翊觉得自己确实不大适合带兵,征淮的时候他愿意去,也是因为没有人够资历,王翊恰好可以平衡得住诸将,不得不去。之后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比较好。

    刘备道:“既然如此,子弼何时回淮南?”

    王翊想了想,道:“事不宜迟,即刻便回。只是长文那里……”

    刘备笑了笑,道:“长文那里,自有我去分说,子弼在前线放手去做,凡事如果紧急,便宜行事即可,不必都来报我。”

    王翊拜谢道:“多谢明公!”既然这边已经完事,王翊也不停留,出府上马,辞了刘备,兼程南返。

    刘备站在府门外,低声自语道:“子弼啊子弼,我该怎样答谢你呢?”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季汉风云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季汉风云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季汉风云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季汉风云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