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刘晔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季汉风云录第二十五章 刘晔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六月初七日清晨,天小雨。

    “中郎,李太守、赵都尉、魏司马和徐司马都已经准备好了。”王翊正在亲兵的帮助下披甲,功曹袁徽进来禀报。

    王翊点了点头,问道:“还有多少人?”

    袁徽看了看手中的简牍,道:“魏司马还剩一千二百人,徐司马一千人,赵都尉出步兵三千,骑兵一千,李太守出步骑四千人。”

    昨日一战,赵云损失不大,王翊可就伤筋动骨了,所部损失过半,到这个程度上还能把士卒拉出去作战,足可见有多么难得。

    “嗯……如果我们能和陈太守会合,这点兵力足够了。反正我们在与陈国相会合之前,不会与孙策正面交战。”王翊道。

    片刻王翊披甲完成,诸葛瑾进来,道:“这是昨日的战报,另外赵将军的部下抓住了阎象,中郎要不要见一见?”

    王翊接过战报,一边阅读,一边道:“阎象是个忠臣,可惜袁术该用的时候不能用,结交人物也流于形式,不能识人。赵将军的人有没有说他们是怎么捉到阎象的?”

    诸葛瑾答道:“听士兵说,阎象保护袁术长子袁耀逃亡,袁耀坐骑中箭,阎象把坐骑让给袁耀,骑羸马逃亡,马不能行,因此被捉。”

    王翊点了点头,道:“人臣有始终者,当世不多矣,不可苛待于他。眼下军情紧急,我就不见他了,子瑜安排报捷的时候,一并送他去徐州便可。”

    昨日一战,袁术自杀,击斩将军纪灵、长史杨弘以及桥蕤、李丰、乐就、梁纲、陈兰、韩胤等数千人,生俘雷绪、阎象及袁术二女等万余人,这样算下来,只有袁术的二子袁耀得以逃脱,算是把袁术集团的主要人物完全消灭了。自此,刘备在江淮间将再无敌人,只有准备渡江的孙策,威胁难以预料。

    “关将军,寿春的事情就暂时交给你了。”王翊临行,诸将皆来相送。

    关羽虽然不大看得起文弱的读书人,但对于王翊这样既有功劳又有苦劳的人还是很敬重的:“中郎放心,这里的事情,关某可以应对。”

    王翊道:“关将军之能,翊从来深信不疑。我听说淮西、汝阴、汝南三郡在我们征淮的时候,数有叛乱,豪强据坞堡作乱,都是郡县官吏发兵讨平。眼下淮南已经略定,李文达随我南下庐江,我已经安排李太守的余部率部返回本郡,以保证本郡治安,回去的路上他们会扫荡一遍淮西的叛军。梁太守所部可以稍缓,但宜在七月之前返回本郡。至于淮西郡,我已经上报明公选任郡守,估计不久便会有结果。需要关将军留意的,是阵亡将士的收殓之事,不过子瑜、子卿都会协助将军,想必不是问题。若是忙不过来,宪和在西曲阳,将军也可以让他派人来帮忙。”

    关羽道:“子弼不必担心,此间事情虽然繁多,但有众人相助,裨补缺漏,必然不会有什么闪失。”

    王翊点了点头,边走边道:“此次追击孙策,不知会怎样,但无非两种结果。其一,我们成功把孙策堵在江北,如此我们便可以集中兵力,一战而定——孙策虽然骁勇,周瑜固然多谋,不过我们以数倍之兵,分进合击,步步为营,必然可胜;其二,孙策已经抢在我们的到达之前击败朱皓、刘繇并成功渡江,那样的话皖口附近的江面必定已经被孙策控制,如此一来我军无法迅速渡江,则江东之事,便非一朝一夕可定。”

    “虽然不愿相信,但翊不得不承认,第二种可能性更大,所以我昨夜已经连夜致书于明公,请他作渡江作战之打算,并在徐豫二州筹措三万士兵半年所需的军粮,如果有必要,我们将筹划渡江作战。不过翊身体欠佳,难以继续领兵,故而我向明公同时推荐了将军和陈太守二人,到底用将军还是用陈太守,就看明公的决断了。”

    关羽抚须而笑,他有很大把握,如果需要派一支军队渡江,他会是主将。

    王翊一跃上马,忽然一拍脑袋,从袖中取出四封书信,对诸葛瑾道:“这是给张范、张承、郑浑、何夔四位先生的书信,此次事发仓促,我不及去见几位先生,就请子瑜代我送出。四位先生的荐书,我已经连夜发给明公了。”

    诸葛瑾应诺。

    王翊又回想了一遍,觉得好像没什么可以安排的了,于是下令擂鼓、出兵。

    赵云率千骑在前,兼程而行,步军后随,李通部随后,王翊统摄魏延、徐勉在最后为殿军。至于陆康,身体不好,所以走得慢些。

    这次长途进军,出动的各部皆为精锐,行军神速,第二日便过巢湖。

    “此间有何人物?”行军之间,王翊问同行的向导。

    向导答道:“巢湖一带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自袁术隔断江淮,郑宝、张多、许干等豪强皆聚众筑垒,互相结盟,与袁术亦敌亦友。他们多者有兵数千,少者千人,各称将军、都尉。”

    王翊问道:“我大军定淮南,数次派人招降,他们为何不降?”

    向导笑道:“兵不到,自然不降,不过将军此次南下,他们必然归顺。”

    王翊点头。若是这些人能够识时务,自然罢了,若是不然,也只能打一仗,用刀枪说话——若是那样的话,自然就耽误向江南用兵,王翊自然不希望随便就动兵,但若迫不得已,也只能这样。

    “赵将军派人来报,说前方有巢湖张多、许干等率兵七千多人投降!”王翊正在和向导闲聊,一名亲兵来报。

    王翊率从骑百余离开大队,不多时赶到,王翊见大路边上数千人列成方阵,兵器皆架在一边,于是令各部列阵,自己带着亲兵上前询问。

    为首数人中又走出两人,上前拜道:“巢湖张多、许干拜见将军,不知将军名号?”

    王翊道:“我乃征东刘将军麾下征南中郎将王翊。你们是来归降刘使君的?”

    二人称是。

    王翊疑惑道:“我听说巢湖一带,以郑宝最强,他不愿投降吗?”

    二人迟疑了一下,道:“之前有隐瞒之处,还请中郎见谅。其实此次归降,并非以我二人为首,而是刘将军力主。”

    “刘将军?那个刘将军?他在何处?”王翊疑惑道。

    张多使了个眼色,许干会意,转身去找他们所说的“刘将军”。张多为王翊解释道:“刘将军,就是刘子扬先生。是他力劝我等归降,若非刘先生,我们只怕打算流窜江东了。”

    “刘子扬先生?”王翊追问道:“莫非是成德刘晔?”

    张多称是。

    片刻刘晔到来,向王翊行礼道:“草民刘晔,拜见征南中郎将。”

    王翊哈哈一笑,扶起刘晔道:“子扬先生不可多礼!先生您是帝室之胄,且智勇胆略,远远超过在下,在下岂敢受先生大礼?”

    刘晔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之后,和东汉皇室的血缘关系可比刘备近得多得多。他年少时就有声名,被誉为佐世之才,如此人才,就在眼前,岂可无礼?

    许干道:“子扬先生才略过人,江淮间无人不知。我等巢湖诸将,郑宝最强,他数次想请子扬先生为他出谋划策,子扬先生都没有答应。这次征东刘将军派中郎平定淮南,我等有归降之意,郑宝却凭借自己的勇武和兵力的强盛,妄图挟裹百姓到江东,和中郎对抗。不过士卒和百姓都不情愿,于是请子扬先生商议,子扬先生假称与郑宝议事,亲手用佩刀斩郑宝于中军,又安抚士卒,分说形势,郑宝的余部于是奉子扬先生为将军,故而我们皆称子扬先生为刘将军。”

    王翊称赞不已,道:“先生凭借七尺之躯,独行于万众之中,亲手在郑宝的营寨中将其斩杀,这非大智大勇不能做到。我听说先生十三岁的时候,就依照母亲的遗愿亲手斩杀了谗佞的恶奴,这真是孝勇俱全、智略天成,我等远远不及。”

    刘晔谦逊道:“少年时但知孝道,不知畏惧。而这次能斩杀郑宝,也是因为郑宝不得人心,失道寡助,并非全是在下的功劳。若非诸位将军相助,在下就死在郑宝的营中了。”

    时间紧急,王翊也不想再多说,便直接道:“刘使君蒙受皇恩,被朝廷任命为征东将军、徐州牧。刘使君心怀天下,志光六合,求贤若渴,先生智勇兼备,韬略过人,翊想请子扬先生鼎力相助,帮助刘使君复兴汉室,重整乾坤。不知子扬先生意下如何?”

    刘晔笑道:“若在下不愿,岂会在此?能得中郎看重,为刘使君效力,是在下之大幸!”

    “——哈哈!”王翊大笑,道:“先生大才,必有用武之地。此番孙策突袭庐江,翊率兵追击,子扬先生智勇足备,能否助翊一臂之力?”

    刘晔拱手道:“固所愿也!”

    王翊喜道:“既然如此,我当先行,先生整顿部曲之后赶来。至于张、许诸位将军,可先屯于巢湖,向寿春的关将军报信。在下也会尽快写信给关将军和刘使君,告诉他们这个喜讯。诸位且安心驻扎,不久必有赏赐!”

    张多、许干及众人皆拜谢。

    刘晔道:“既然如此,中郎且先去,晔随后赶来!”

    两边分别,王翊得刘晔允诺,兴致高昂,信心倍增,也不再担心孙策成功渡江之后的问题了。

    就算孙策渡江成功,只要不给他足够时间发育,即便是江东的郡守们都是草包,也足够撑到刘备军渡江了。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季汉风云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季汉风云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季汉风云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季汉风云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